摘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当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结构上产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带动着全国的地名普查事业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各部门实际所掌握的地名资料不容易了解当下地名变化的情况,为了满足建设全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需求,在党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项目,最终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清楚我国地名的实际现状,并建成全国各省市之间联网的地名数据库系统.
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今地名普查技术水平、建立地名数据库的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调查方法所要消耗的时间、物力、财力等成本也有所差异,现如今我国对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查和地名数据库建立方法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所以为了地名普查能够更省时、更省力、更高效地完成地名普查工作,要对此次地名普查与建库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文以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项目为实例,对地名普查基本过程进行了剖析梳理研究,地名普查过程涵盖了收集地名资料、外业采集、编辑整理、建立地名数据库四个环节,根据各环节中"一普"时使用的方法(全矢量化法、手动录入法、和纸质调绘法)的特点,结合当代的科技水平与北京市实际的情况,本文对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及优化,形成了新的普查方法(结合资料更新法、3S集成采集法和脚本编译法),并对新方法与旧方法做了对比分析,论证了新方法的适用性.本文主要成果如下:
1.利用RS技术基于高清遥感影像的外业调查底图制作研究.与传统纯外业调查相比,作业员可以在室内以图解方式进行地类的初步解译,使地名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减轻了大量的外业工作量;
2.利用特有定位功能和多媒体功能的平板电脑进行地名点坐标、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信息的实时采集方法研究.这种以平板电脑作业代替传统的纸图作业的方式,节省了大量因计算坐标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3.基于ArcGIS平台的外业调查数据整合与地名条目编辑方法研究.采用脚本编译法编辑地名条目信息,对收集的各种地名资料进行数字化并将从中提取的地名信息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可以实现地名信息的可视化,以方便用户查找和检索地名信息.
4.基于元数据并利用SuperMap的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实现真正的C/S和B/S结构.与旧方法比较,新方法在时间上节约了将近50%,成本的消耗也下降了一半,作业效率超出旧方法的一倍;使用新方法后,不仅保证了普查成果的质量,而且成果在内容表现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新方法的应用能够更有效、更科学、更快速地推进地名普查项目的实施.
关键词:地名普查;3S集成采集;数据库建立;脚本编译法
Abstract
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first national Toponymic census. Nowadays, the soci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have also led to major changes in the cause of Toponymic censu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Council, provinces,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have launched the second national Toponymic census project successively,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toponym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build a complete system A Toponymic database system networked among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oponymic census and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oponymic database have also changed, and the cost of time,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umed by different survey methods are also different. Now,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second National Toponymic census and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oponymic database in China, so in order to make Toponymic census possibl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oponymic census more effici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Toponymic census and database building methods.
Taking the second national Toponymic census project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basic process of Toponymic census. The process of Toponymic census includes four links: collecting Toponymic data, collecting field work, editing and organizing, and establishing Toponymic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hods used in "one common" of each link (full vector method, manual entry method, and paper-based drawing method) This paper improves and optimizes the old methods based on the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eijing, and forms a new census method (combined with data update method, 3S integrated collection method and Script Compilation Method),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new method and the old method, demonstr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method.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Using RS technology to make field survey base map based on high-defini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ield survey, the operators can interpret the geographical category in a graphic way indoors, which makes the geographical name information more abundant and reduces a lot of field work;
2. Research on the real-time collection method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uch as coordinates of place names, photos, recording, video recording etc., by using of the tablet computer with special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multimedia function. In this way, the traditional paper drawing work is replaced by tablet computer work, which saves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due to the calculation of coordinates;
3.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field survey data and the editing method of toponymy entries based on ArcGIS platform. Using script compiling method to edit the information of toponymy entries, digitizing the collected toponymy information and overlaying the toponym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it with remote sensing image can realize the visualization of toponymy inform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r to search and retrieve the toponymy information.
4. Research 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metadata and super map. Integrate spatial data with non spatial data to realize real C / s and B / S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old method, the new method saves nearly 50% of the time, reduces half of the cost and doubl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old method. After using the new method, not only the quality of the census results is guaranteed, but also the results are more colorful in content and for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 can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ponymic census project more effectively,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more quickly.
Keywords: Toponymic census,3S integrated Collection , Database building, Script Compilation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6
第 2 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8
2.1 相关概念及特点............................................................................ 8
2.1.1 地名的概念........................................................................... 8
2.1.2 地名普查的概念...................................................................8
2.1.3 地名数据库代码规则...........................................................8
2.1.4 地名普查的特点...................................................................9
2.2 地名普查的任务............................................................................ 9
2.2.1 调查、采集地名信息及其相关属性...................................9
2.2.2 地名标准化处理.................................................................10
2.2.3 建立地名普查数据库.........................................................11
2.3 3S 集成技术..................................................................................11
第 3 章 北京市地名普查方法研究与实践.............................................14
3.1 北京市地名普查项目区概况.......................................................14
3.1.1 政区概况.............................................................................. 14
3.1.2 已有地名资料现状..............................................................14
3.2 北京市地名普查方法...................................................................18
3.2.1 结合资料更新法.................................................................18
3.2.2 3S 集成采集法..................................................................22
3.2.3 脚本编译法......................................................................... 25
3.3 北京市地名普查实践...................................................................26
3.3.1 结合资料更新法...............................................................27
3.3.2 3S 集成采集法..................................................................29
3.3.3 数据建库及脚本编译法......................................................30
第 4 章北京市地名普查成果质量控制及检验.......................................39
4.1 地名普查质量控制....................................................................... 39
4.2 质量检验标准............................................................................... 40
4.3 现行质检标准的分析...................................................................40
4.3.1 质检方法............................................................................. 40
4.3.2 质量模型.............................................................................. 41
4.3.3 检查方式.............................................................................. 41
4.3.4 质量评定方法.....................................................................41
4.4 现行质检标准的应用...................................................................42
4.4.1 样本选取方法.....................................................................42
4.4.2 调整错误率限值..................................................................43
第 5 章 结论和展望................................................................................. 45
5.1 总结............................................................................................... 45
5.2 技术展望....................................................................................... 46
参考文献................................................................................................... 47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1
致 谢........................................................................................................52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准确的地名信息是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1979年至1986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时代更替,老地名未过时,新地名已出世,大洋怪重的地名频频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各大城市地名管理的难度.鉴于此,2014年,***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2014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进行地名普查的相关文件,拉开了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序幕,决定在未来四年内在全国开展并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为的是掌握我国现有地名的总体情况,了解地名基本信息,优化地名信息服务设施,确保以准确多元的地名信息服务于社会公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和地理信息,地名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国防外交、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各省市地名信息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全方位掌握地名基本信息,进行新一轮的全国地名普查刻不容缓.
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主要是采集地名的各项信息,对没有名字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重要地名实体设立地名标志,并完善市、区两级数据库以及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七十年代末至今,我国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社会经济一路飙升,社会形态日趋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乃至国际化,一大批旧有地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相继灭失,相当一部分新晋的地名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涌现,如北京市的通州区,在升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后,拆迁改造不到1年就有2000多个新地名应运而生,5000多个老地名消失无踪,再加上北京实行县改区,行政区划调整等等,新旧地名不断更替.除此之外,像陕西临潼大面积的进行地下文物发掘,许多新的旅游景点呈现在我们面前,不少地名也伴随而生.因此,想要以现有的地名资料来满足我国当下对地名信息的社会需求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完善陈旧的地名信息,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迫在眉睫.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主要是利用地形图和纸质工作草图等采集基本数据,这些纸质资料在进行外业调查的过程中很容易破损、丢失,而且携带极不方便,大大的降低了外业普查的作业效率.修改和录入地名信息属性数据时更是要先在繁多的纸图和书本中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挑选,随后通过内业作业员将完整的地名信息数据一条条的编辑并写入地名普查数据库中.这种老旧的调查方法因其工作效率低、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大都采用人海战术,不能及时的对新增地名进行更新,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还消耗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另外,首次地名普查是通过纸质文档来存储记录数据,在数据的分类和查阅方面都不方便.因此,为了减轻繁重的内、外业的工作量,不漏采、不重采地名属性信息,建立完善的地名信息数据库,研究使用新颖的和高效的内外业处理数据的技术方法,实现地名普查成果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作业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1.2研究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大爆炸的环境下,为了顺利开展北京市地名普查工作,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搜集、整理分析与地名有关联的数据资料,又要在编辑修改和数据入库方面做到正确率高、作业速度快.而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就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3S技术是利用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地名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等各工作环节实现外业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的联动性操作,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普查项目过程所用时间.将3S技术运用到北京地名普查中将有助于准确、高效的完成地名普查的一系列工作.
GPS技术可以精确快速的进行空间定位,用于外业调查、数据补测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为普查外业人员减轻了负担.过去的卫星分辨率低,识别地物能力不高,造成遥感数据精度低,而航空飞机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数据不完整.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更新速度快、获取周期短,得到的遥感数据精度高,而且受到的约束条件少.GIS技术以图、文、表、像的形式表达地名信息,结果直观,易于分析.GIS技术的发展和周边软件的逐渐完善为地名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将3S技术引进地名普查的工作中,为北京市地名普查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发地名普查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北京市地名普查的合法化提供了法律支持.进行普查前,对各作业单位员工统一开展业务课程的讲解学习以及进行最终的资格考试,使各作业队伍都能持证上岗,合法作业.在技术先进、法律保障、人员完备的背景下,北京市地名普查的开展才能有的放矢.
北京市地名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最为基础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北京市地名普查,能够加强我国国防建设,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有益于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便我国广大群众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提高政府对地名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进行北京市地名普查工作,数据的采集与整合是重中之重.地名普查数据主要包括地名的来历、地名的含义、地名的历史沿革以及地理实体描述等信息,广泛收集初始参考资料,以工作图图载地名信息为基础,对各类专业普查成果、基础测绘成果以及相关专题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根据检核后的数据资料,以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编写北京市地名普查目录.地名普查以3S、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革新采集地名信息数据的方法,提高作业效率,为地名数据的空间分析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并对地名相关数据的获取、处理、编辑和存储方法进行研究,为建立地名数据库提供理论支撑.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世纪向20世纪过度的这几年,就有部分欧洲的学者出版了诸多版本的《地名学》.此后,地名学就成为了许多地理学者的研究对象,各种机构也为研究地名学而诞生,至此,地名学在这个辉煌的时代成为了一门专业课程[31].
国外主要是综合利用海量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信息实时动态更新技术、数据采集检查建库一体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及快速检索技术等多项技术来完成地名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建库等工作.以美国的GNIS系统和加拿大CGNDB系统对全球地名方面的影响力最大,某些国家不仅完善了本国地名数据库,还建立了庞大的世界地名数据库.
我国参与地名数字化建设起步的晚,通过对现有地名信息的修改、补充和整理来维护、更新现有的地名数据库.2014年伊始接到政府通知,在接下来的四年间要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为认真履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职责,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北京市的《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从 2009 年开始,我国沿海的几个城市先后开展了数百个地名普查的试点区 县,工作中引进了地名管理和采集的新思路,应用了 GPS 和 GIS 技术,为之后 全国范围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这次普查中北京市各作业单位利用高速新 颖的外业作业方法,平均每人每天就能调查 93 个地名,拍摄了 280 张举证照片 及其他多媒体信息.运用这种作业模式,可以同时进行标绘工作草图、地名数据 采集、核查三项工作,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时间.
自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对于地名普查技术方法的研究应用方面可 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王俊泽研究了 3S 技术在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中的应用,实现了地名表、地名卡片、地名工作图和概况等资料数字化技术特点 [1].张斌、杨广斌、吕一兵、李蔓基于 3S 技术在贵州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技 术方法探讨中发现 3S 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效率[2].王俊 利用开发的程序实现了地名普查的 GDB 数据和 Excel 文件的批量转换,极大地提 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3].谷宗成、张单丹对保靖县地名普查中少数名族土家语、 苗语等标准化处理的探究,挖掘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体现少数民族的历 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4].周松、杨霄翼针对四川省第二次 全国地名普查既定技术路线的优化问题,在全面分析入库前后数据特征的基础上, 利用 VBA、Python 程序语言以及 Microsoft Excel、SQLite Expert 等常见软件,实 现了入库流程的优化以及快捷的数据质量控制流程[12].欧阳剑波在全国第二次地 名普查中联合应用 ADO 数据库技术与 OLE Office 技术解决普查过程中各类型表 格文档与数据库间的双向导入导出的经验,为实现 Office 文档资料与数据库后台 联合应用类型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参考[15].孙俊英、刘吉、骆书飞、蔡忠亮设 计研发了基于 Android 平台的移动终端外业采集核查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地名 外业采集核查,为地名普查外业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调绘核查方式,该系统在 贵阳市地名普查中已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6].张晶通过对全国第二 次地名普查数据库各表间逻辑关系的研究,研发地名数据库辅助工具,有效地提 高了新疆 14 个地州、88 个县市和兵团 14 个师 176 个团场地名数据库的建设效 率,保障了地名普查成果质量[28].
在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中,市内各区县作业单位采取了特有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式.首先,通过搜集初始地名资料编制地名普查地名目录,预填地名普查登记表;然后,将登记表条目分配到作业平板电脑里,分发给外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核实地名情况;之后,将外业调回来的地名信息导出、录入电脑数据库中.同时北京市也将"互联网+"的方法用到此次地名普查中,召集当地群众座谈、走访知情人,与百姓互动,提高老百姓参与普查的积极性.精图公司研发的地名普查作业云平台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研发,应用于北京市的地名普查工作中,既减少了作业时间,又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的错误率.
北京市的地名数据有着区域性差异明显、数据现势性强、采集工作量大的特点.如果继续用"一普"时的方法进行普查,无疑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将3S技术融入到此次普查当中,再结合北京市地名数据的特点,在无论在外业调查还是内业建立地名数据库方面,新方法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1.3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从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流程及地名数据特点出发,收集地名参考资料,包括:最新高清影像、"一普"资料;历年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和资料;地名志、录、词典、掌故、地名书刊、各类专题地图等;区县志和乡镇志、政协史料、回忆录等,结合3S等高新技术,研究内容如下:
(1)外业调查底图的制作方法:基于纠正的遥感影像,与地名相关的数据叠加整合,形成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2)外业调查方法及数据的编辑整理:利用3S集成法采集数据,并将地名相关信息运用ArcGIS转入GIS平台中形成地名普查综合数据集;
(3)研究地名数据库的构建: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利用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来进行数据库的建设;
(4)成果的质量检验方法:根据检查过程中运用人工详查加计算机辅助概查等不同检查方式采用不同的质量评定方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第5章结论和展望
5.1总结
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多种高端技术在北京地名普查中的结合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地名普查作业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时间,扭转了应用传统方式进行外业调查的落后局面,经上述研究,结论如下:
1.在地名普查工作中,由于收集的资料大部分以纸质为主,涉及的历史时期诸多,参考资料老旧残缺、各种资料坐标精度高低不同的情况比比皆是.GIS拥有易保存、更新快、数字化、更加直观和信息化的优势,通过GIS技术对这类资料,进行矢量化及扫描配准,转换成数字化的数据图层,制成符合国家规范的外业调查工作底图,提高了这些资料的利用率.
2.遥感影像图采用了现势性强的1:2000、1:10000数字影像图分别作为平原区和山区的普查工作底图,与一普调查相比,提高了普查的准确度;
3.利用带有GPS定位功能及多媒体功能的外业作业平板电脑代替纸图作业的方式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地名普查通过GPS获取丰富的地名位置及其他属性信息传输给GIS,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三维坐标的叠加,及时提供准确的调查数据,相比于传统调查方法有着不受自然条件影响、资料获取速度快、调查周期短的特点.
4.应用了专门为普查工作研发的集数据采集、存储、分发、管理和输出为一体的GIS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地名普查管理人员、内业人员、外业人员、质检人员在同一平台下分工协作的一体化作业方式.将数据库的建立和GIS技术结合使用,把多媒体信息与属性数据进行集成,建立地名信息系统,使前期地名普查调查数据有的放矢,充分利用,确保数据成果的规范和统一,为后续北京市地名普查数据的衔接、整合打下基础.
此外这次地名普查中北京市普查办公室对国家下发的分类标准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工作,制定了针对北京市地理状况的地名普查方法技术以及质量评定标准,以及用基于百度GeocodingAPI研发的地名匹配工具将文字性的地址描述转化为地理坐标等等这些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衍生也大大促进了地名普查的进程.
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作为一次摸清国情、增强国力的基础调查,其成果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各部门和各个领域业务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统一各部门间的业务应用系统的软件平台、地名数据模型、地名表达方式等,同步各部门间、行业间的地名数据信息,实现地名数据共享、交互传输和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实时掌控北京地名文化总体状况,更有效地保护我国地名历史文化遗产,将中华大地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传承下去.有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5.2技术展望
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项科学技术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新时代的弄潮儿面前,我国地名普查也面临着技术革新的严峻挑战,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地名普查的技术研究及应用也具有一定科研前沿意义.
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一系列应用已经让我们惊喜不已,然而高新领域技术创新的热潮己经掀起,特别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国家动态地图网等工程的不断实施,以及互联网+、高清仿3D影像图、无人机、无人潜水器、测量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使未来的地名普查有着无限的可能.
如利用无人机搭载拥有仿真3D场景和多级空间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进行地名普查的外业调查,能够清楚地识别山峰、河流、建筑物、道路、居民点等地理实体,进而明确地理实体的地理名称、归属类别、行政区域等地名属性信息.而且这些无人设备输出的坐标和平板电脑GPS外业采集的坐标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达到将现实世界真实准确模拟的效果.添加实时通讯交流系统来实现室内作业员与当地群众通过无人设备沟通,实时完善普查成果,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地名外业调查工作.
地名普查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成果的转化利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普查获得的全面、准确、权威的地名信息和数据,结合以上高新技术开发研制生产多层次、多种类、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地名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泽.基于3S技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技术方法探讨[J].中国地名,2019(01):36-37.
[2]张斌,杨广斌,吕一兵,李蔓.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技术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12):36-38.
[3]王俊.基于文本格式的地名普查数据转换的研究与实现[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5):201-202.
[4]谷宗成,张单丹.保靖县第二次地名普查中少数民族地名标准化处理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8):78-80.
[5]秦文静.地理信息技术在行政区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2018,18(08):83-85.
[6]京生.北京:1006条无名路告别"无名"[J].中国地名,2018(06):6-7.
[7]王静慧,王金娜.鹤山区地名普查技术方法应用及实现[J].河南科技,2018(17):156-157.
[8]郭毅轩,易致礼.北京市地名普查外业成果质量检验标准的探讨[J].北京测绘,2018,32(05):536-540.
[9]范路军.地名普查及建库方法深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姜松.关于地名普查地理信息采集与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7):172-173.
[11]柳拯.精准发力全面开展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暨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入库工作[J].中国地名,2018(02):4-7.
[12]周松,杨霄翼.面向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入库优化方案研究[J].测绘,2018,41(01):17-19.
[13].以"六个必须"为指导全面做好新时代地名管理工作--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纪要[J].中国地名,2017(Z1):4.
[14]景雪.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档案开发利用的发展与创新[J].档案天地,2017(12):53-54+52.
[15]欧阳剑波.数据库与OLEOffice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的应用[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7:13.
[16]孙俊英,刘吉,骆书飞,蔡忠亮.地名普查外业采集核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0):213-215.
[17]谢永红,彭中华.湖南省双峰县:"八到位"打造地名普查工作样本[J].中国民政,2017(19):53.
[18]周贤骏.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地理信息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8):4-5.
[19]周晓云,陆朝锋.基于Google地图影像的地名普查调绘底图的制作[J].南方国土资源,2017(09):45-46+49.
[20]路秀明,包卫东.林业调查填写林区地名五要素--以小陇山林区地名为例[J].林业勘查设计,2017(03):48-50.
[21]杨捷.QGIS与奥维互动地图在地名普查项目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江苏省测绘工程院.2017年度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GPS、大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JSCORS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江苏省测绘工程院:《现代测绘》编辑部,2017:3.
[22]吴利荣,张琴.浅谈如何高效高质地开展地名普查[J].经纬天地,2017(03):41-44.
[23].北京:地名志地名词典编纂方法科学高效[J].中国地名,2017(06):6-7.
[24]鲍军.浅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与利用[J].中国地名,2017(06):12-14.
[25]陈克相.以应用为先导全面推进地名普查成果入库数据转化利用[J].中国地名,2017(05):4-7.
[26]张延兵.GIS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8):234.
[27]宫蒲光.完善地名普查成果在"准、全、深"上下功夫[J].中国地名,2017(04):4.
[28]张晶.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库的研究及二次开发[J].科技与创新,2017(08):42.
[29]白航,李利番.基于ArcMap平台的大范围地名普查工作底图编制生产[J].科技资讯,2017,15(12):12-14.
[30]顾会丽.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7(04):127-129.
[31]顾会丽.基于3S技术的地名普查数据采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7.
[32]唐磊,邵则遂.地名普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国地名,2016(12):14-15.
[33]左娟,李勇军.浅谈第二次地名普查项目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测绘标准化,2016,32(04):33-35.
[34]高小琴.宁武县地名普查项目中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J].华北国土资源,2016(06):56-57.
[35]欧阳剑波.数据库与OLEOffice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的应用[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6:13.
[36]柳拯.建好、管好和用好地名普查档案有效推动成果转化[J].中国地名,2016(09):5.
[37]向煜.面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数字化调查系统建设研究[J].北京测绘,2016(04):62-65+5.
[38].定西市:"五结合""五发挥"力推地名普查[J].中国地名,2016(06):7.
[39].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正有序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J].北京测绘,2016(02):2.
[40]郑卫东,严伟.找方法抓落地促成效--盘点2015湖北省地名普查[J].中国地名,2016(02):4-5.
[41].督察组对青海省刚察县、德令哈市、贵德县地名普查工作进行督查[J].中国地名,2015(11):78.
[42]张荣胜,刘达,张俊,吴琼.珠海市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05):183-185.
[43].全力推动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大力推进地名更名命名工作努力推快地名服务工作辽宁省东港市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措施实现地名工作较快发展[J].中国地名,2012(03):15.
[44]姬厚德,杨顺良,蓝尹余.浅析福建省海岛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1):20-22.
[45]潘建伟.GIS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应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2.
[46]王东贵.桃源县地名办抓紧文件材料的立卷和《地名集》的编印[J].湖南档案,1982(07):32.
[47] Kennard, DJ. Computer-Assisted Crowd Transcription of the US Census with Personalized Assignments for Better Accuracy and Participation[P]. ACM-IEEE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JCDL, 2018: 41-44.
[48] Benedetti, Amedeo. GRAZIADIO ISAIA ASCOLI AND A MISSED OPPORTUNITY OF THE STUDY OF GEOGRAPHICAL NAMES[A]. LARES-QUADRIMESTRALE DI STUDI DEMOETNOANTROPOLOGICI,2017:317-339.
[49] Ren, Jian-s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Second Toponymy Census in Jiaozuo City[P].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MACHINERY AND MATERIALS,2015,112-115.
[50] Frolov, Aleksei A.CENSUS BOOKS AS A SOURCE FOR HISTORICAL GEOGRAPHY[A]. CAHIERS DU MONDE RUSSE,2009:2-3.
[51] FRECKER, MF. DEMENTIA IN NEWFOUNDLAND - IDENTIFICATION OF A GEOGRAPHICAL ISOLATE[A].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1991:3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