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边坡护砌施工技术以软土地基为例
时间:2014-03-15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1708字
上海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内河工程地处近海吹填成陆(不满6年)地区,地面平均标高略高于地下水位,地表长满杂草、芦苇、积水,为黏性砂质粉土。在此条件下,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现场地质特征,结合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调整护坡结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原因分析。地质特征本工程范围内表层土主要为吹填土(淤泥性砂质粉土),下部为黏性粉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征,是上海地区典型的饱和软弱地基土,并具有触变和蠕变等不良特性。在航道护坡开挖施工时,发现大部分区域在坡面0~+3m标高范围内存在较厚的淤泥层,该淤泥层具有含水量高、保水性强的特征,呈流塑状,是造成坡体蠕动变形的主要原因。
结构形式不足分析
在原航道护坡设计中未考虑到地基承载力较差条件下镇脚的稳定性,未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坡面受到作业人员踩动产生弹簧、蠕动现象,未针对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本工程从-2.5m向上砌筑护坡)的实际情况,作出排水设计,导致护坡出现滑移现象(见图2)。
变更前断面。常规施工方法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常规的护坡工程施工方法是:挖土和护砌顺序搭接施工,这种方法适宜于地质条件较好,坡体从±0m标高向上砌筑,而本工程工期较紧,施工地质条件较差,再加之本工程从-2.5m向上砌筑,按常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存在不足,一是不能保证坡体有足够时间进行降水固结;二是镇脚底标高低于航道顶标高约1.5m,镇脚基槽开挖后很快积水,无法干地施工,极易造成坡体下滑、塌陷(见图3)。
镇脚出现积水、滑移。优化结构形式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在认真分析原因基础上,对护坡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
增加镇脚稳定性
在镇脚下部设置单排杉木桩(150,长度5m-750mm),将镇脚宽度由0.8m调整为1.2m(见图4),极大地提高了镇脚稳定性,进而防止坡面向下滑动,避免了镇脚隆起、受压偏位等现象。变更后断面。增加坡面整体稳定性在原护坡结构碎石垫层下增设土工格栅(双向20kN/m2)及无纺土工布(200g/m2),极大地提高了坡面整体性,不易出现弹簧土、蠕变等现象(见图5)。
将镇脚由灌砌块石调整为埋石混凝土铺设
为了缩短镇脚基槽暴露时间,防止坡面滑动,将灌砌块石调为埋石混凝土,既可快速推进工程实施,又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减少成本。
在坡面设置排水孔
为了减小灌砌块石坡面承受地下水压影响,在坡面-1~-0.5m位置设置排水孔,将地下渗水及时排除,消除水压影响,提高结构稳定性。通过优化护坡结构,提高了坡体稳定性,推动了工程顺利实施。
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
在结构形式优化基础上,施工人员针对地质、工期等因素,采取了有效施工措施,坚持“先挖土、再降水、后施工”等原则,保证了护坡结构的稳定。
调整土方开挖方案
将局部土方开挖调整为全断面开挖,加快土方开挖及外运速度,留足坡体的自然降水时间,使坡体含水充分泌出,自然固结,提高坡体整体稳定性。
及时抽排积水
为了提高排水效果,在航道底部开挖排水沟及集水坑,及时抽排积水,为快速实现干地施工创造了条件。减少人为对坡体的影响减小施工过程中人员、机械等对坡体的扰动影响,采用长臂挖机配合人工削坡、搬运石料,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人员在坡面踩踏,避免坡体出现弹簧图及蠕动滑移现象(见图6);施工人员仅进行砌筑作业,严禁在坡面上进行破石加工;严禁坡体上部重载车辆通行,避免车辆通行产生震动对坡体造成不良影响。
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在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顺结构层下渗影响结构稳定;对坡体设置的冒水孔定期检查,看其是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堵塞,若发现堵塞,及时清理,确保冒水孔发挥排水作用;在坡体上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加强检测,对测量结果及时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滑动。
严格施工程序
严格按设计工序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砌筑完成一段,浇筑混凝土跟进一段。护坡结构工程完成后再实施防汛道路工程,避免因后续施工造成坡体滑移。
结论:
在黏性砂质粉土地质条件下进行高边坡护砌工程施工,必须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先挖土后护坡、先降水后施工”方针,尽可能减小施工时坡面土体扰动,防止发生弹簧土、坡体蠕动现象,同时,缩短工序间隙,各工序快速推进,完成一段、成功一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相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