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善治语境下“城中村”治理探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31 共45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城中村”社区治理困境与善治研究
  【引言】善治语境下“城中村”治理探究引言
  【第一章】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 “城中村”小区治理的问题透视
  【第三章】善治语境下“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第四章】 “城中村”社区治理对于我国基层政治发展的影响
  【结论/参考文献】 “城中村”社区善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 选题缘由

  上个世纪,法国着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说过:“20 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 20 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1]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导致大量“城中村”在短时间内形成。快速形成的“城中村”在管理体制上,往往都是直接将村民委员会的牌子换成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身份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市民。

  这部分村民虽然身份上变成了社区居民,但他们却似乎无法完全适应这种改变,其中相当的一部分人仍然站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门口徘徊。不可否认,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原有延续多年的村落结构,用一个个拥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社区取代了村落,彻底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这些社区虽然形式上具备了城市社区的模样,实现了部分城市社区的功能,但它又不能完全称之为城市社区,而更像一种村落到城市社区的过渡。“硬件改造”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软件改造”却无法紧跟“硬件改造”的步伐。这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区具有自身明显的特性,村民虽然已身在城市,但是,原有的小农意识仍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缺乏公民意识,渴望完成向市民转变,但是在原有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影响下,他们又很茫然,无所适从。所以,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民意识,加速引导村民向市民转变,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水平,探索“城中村”社区治理新模式,已成为当前理论创新和政治实践迫切要求,也是本论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于长期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城中村”居民市民意识淡薄,他们虽已经在形式上成为市民,但是,其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尚不具备市民的素质。另外,由于管理体制不畅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城中村”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已经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如何合理规划与建设“城中村”社区,进行“城中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治理主体意识,使其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让“村民”真正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市民,这既是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促进城市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治理和善治理论指导下对“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究,无论从理论发展上,还是从实践探索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元化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区治理理论,改变了原有“管理”模式,用治理取代管理,使“城中村”的发展更符合城市现代化的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村民”政治参与热情的提高和参与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其市民化进程,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在管理向治理转变过程中,对于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政府部门找准定位,积极转变职能和管理观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此外,加强“城中村”社区管理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政治发展,加快国家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综述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在社区复兴、社区重建理念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建设同样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研究相对成熟。治理理论引入社区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对社区管理体制及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进行调节与规范,成为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状况下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治理和善治理念引入社区建设,推动了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突破了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现行的社区公共管理体制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利益需求,产生了很多现实问题。现实发展要求社区公关管理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变,促进和谐社区的发展。在国外社区治理领域,以理查德·博克斯等为代表的学者和社区治理实践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了社区治理理论的发展。

  目前,在国外有关社区治理文献中并没有“城中村”概念,“都市村庄”和“城乡边缘带”是与“城中村”较为接近的两个概念。人文地理学家约翰斯顿等均在其研究中对“都市村庄”作出阐释。约翰斯顿从人文地理角度出发,认为“都市村庄”是围绕在大城市周边的城市边缘带。在 20 世纪末期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活动中,活动设计者也使用了“都市村庄”概念。“城乡边缘带”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 Louis 提出,他在研究柏林地域结构时,定义了这些逐渐被城市侵吞的边缘地区。其后,英国地理学家Whitehand 等将此研究进一步深化。

  2. 国内研究综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在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人口也在急剧增加,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快速城市化使得我国出现了大量农村被城市包围的局面。“城中村”的形成、发展过程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发展变革的基本规律。因此,国内学者对“城中村”的研究也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由点到面的过程。目前的研究虽然在不断推进,却尚未形成体系,可操作性较弱。

  我国关于“城中村”社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这一阶段,全国范围内“城中村”大量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繁琐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又反过来影响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城中村”社区变迁、社区问题成为当时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观点包括: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揭示了“城中村”社区形成的原因;周大鸣调查并分析了广州市的三个“城中村”的成因,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总结了 “城中村”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田莉的《“城中村”现象评析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中村”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如果说上述研究都还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方面的话,那么李培林和蓝宇蕴的研究则将“城中村” 社区变迁、社区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李培林所着《村落的终结》一书,通过对经济运行体制机制的探讨定义了城中村的形成过程,认为“城中村”之所以出现究其原因是现有土地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和户籍制度下出现的土地和房租收益刺激的结果。[2]

  而在蓝宇蕴的着作中,作者在阐释“城中村”社区变迁原因时,用“都市村社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城中村”的社会层面和本土资源领域来说明“城中村”存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内在逻辑,并强调在“城中村”发展中必须由政府出台合理的制度作保障。[3]

  “城中村”形成和出现使得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从形式上来看,越来越像城市社区,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村庄的终结。社区的管理体制延续了农村原有管理体制,同时又面临了很多新情况。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原有的小农意识影响下也很难快速向公民社会过渡。对于单位化的村庄如何终结,目前尚未有学者给出明确答复。李培林从构成村落的社会网络连结角度出发,认为非农化和工业化不能解决单位化的村庄,亲缘、地缘、宗族、乡规民约等社会网络十分坚固。[4]而谢志岿指出深层次的制度方面的因素是村落难以消亡根本原因。[5]

  从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城中村的终结并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而应该是一个体制、机制逐渐健全和完善,公民社会不断发育,人民政治参与度逐渐提高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从 21 世纪初到现在,随着“城中村”的发展越来越阻碍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学者们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有效开展“城中村”建设上来。代表性观点有:李双立《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治理研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等观点,开始用治理观念对“城中村”建设进行研究;蒋雪菲的《社会资本视阈下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研究》,强调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来进行“城中村”有效治理;沈叶明的《边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通过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分析,认为体制不畅是阻碍“城中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因素;刘建荣关于‘城中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发展取向研究,分析了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研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如何发挥村民作用,提高自治水平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城中村”社区治理的研究已经悄然兴起,并形成了一定成果。但是,学者们对于“城中村”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社区变迁、社区问题、社区管理等方面,研究出发点多而庞杂,而从“城中村”的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等角度展开深入研究较少,系统性不够。例如,如何实现政府、社会、市场多方共同合作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善治;如何理顺“城中村”社区治理中管理体制,深化街道和居委会改革,建立权责明晰、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问题;如何培育非营利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城中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问题;如何通过“城中村”社区善治加强基层民主,扩大居民政治参与,推动政治发展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1. 研究思路

  本文是以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市民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从善治的视角来分析“城中村”社区治理,通过对“城中村”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积极构建社区治理的指导原则,探讨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强政府、强社会”的治理方式和实现社区治理的现实路径,以此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尤其是基层政治发展的作用,为各级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治理“城中村”社区、维护基层政治稳定、制定正确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研究方法
  
  以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将社区治理看作一个大系统,将“城中村”社区治理看成一个子系统,通过文献研究法、动态比较法、实地走访调查法,有针对性地分析“城中村”社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架构。

  (1) 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大量与本选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以更好地对论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论证,增强论文的理论性。本文所涉及到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理论方面。

  (2) 动态比较法:以系统论为前提,强调“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对“城中村”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比较,对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3) 实地走访调查法: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城中村”社区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搜集大量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民意,总结“城中村”社区治理的现状,为“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理论构建奠定基础。

  3. 创新之处本文在治理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分析,力争达到社区治理善治的目标,并注重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方法有所创新。同时探讨了善治语境下“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及其对于我国基层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内容也有所创新。

  (四) 研究重点、难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善治语境下,如何构建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并对社会实践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本文的研究难点:本文作者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对政府政策的把握和“城中村”建设的实际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城中村”社区治理涉及学科较多,研究资料较少,对本研究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挑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