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着媒体的日新月异,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着手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在新兴媒体的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舆论日渐式微,随着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参与舆论情绪的日益高涨,网络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议政论政、民主监督最为快速便捷的渠道,网络逐渐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网络舆论话语权不仅仅掌握在精英手中,而是转向了草根。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社会的舆论格局。本文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国内网络舆论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给出全新的归纳诠释,以便对网络舆论给予适当的引导。
一、网络舆论概念及构成要素解析
通常认为,网络舆论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广大网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的或事关自身利益的某一“焦点”、“热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情绪、意见或言论的情况。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要场所是各大 BBS 以及新闻跟帖、自媒体平台等。
关于网络舆论的构成,学术界众说纷纭。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网络舆论可分成八个要素:即“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1]。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是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载体、舆论本体。所谓舆论主体即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网民,强调的是网民主观情绪或观点的自由表达,体现的是话语权的释放。网络舆论客体是指网民讨论、传播的对象,即在互联网中为网民密切关注并引起巨大舆论的热门事件及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对某一阶段价值观念、社会矛盾、群众心态的集中反映。网络舆论载体,是指发生网络舆论的媒介,在我国主要是指网络论坛、博客、贴吧、跟帖、微博、微信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讨论平台。网络舆论本体,是指网络舆论主体针对网络舆论客体所形成的意见本身,是对某一公共事务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构成要素使得网络舆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快速的表达和传播,使得网络舆论获得了极大的生命力。以下将从网络舆论的本体、主体、客体、载体等几个要素的分析入手,透视我国现阶段网络舆论的新特征。
二、我国网络舆论的特征新解
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论涵盖的社会舆论模式既有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代言,也有草根阶层的社情民意;既有事关国家、社会的重大事件,也有涉及百姓生活的琐碎之事;既有公共舆论的表达,也有媒体舆论的评述。我国网络舆论在特征上,除了具体传统媒体舆论的传播性、互动性、开放性、影响性等共性特征之外,也是本身的矛盾性和各种双重性的辩证统一。
(一)国内网络舆论产生特征
1. 网络舆论主体的自由性与受限性的统一
当前,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发深刻,在民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通过互联网随心所欲地来获取信息,交友娱乐、表达自我,并由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不分阶层地平等交流对话、交换意见,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网络舆论的主动权,不只掌握在信息的发布者手里,也可以由受众者自行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者是彼此平等又彼此一致的———传播者可以是受众者,受众者亦可称为传播者。网络舆论主体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和发表观点。另外,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舆论主体可以充当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匿名发表言论,可以轻松说出自己的心声而不必承担言论的现实后果。这就为舆论主体提供了更加自由大胆地表达意愿的空间和场所,所以,网络舆论主体是有其充分的自由性的,可以自由地参与,自由地关注,自由地发声。有数据表明,截至 2014 年6 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 6.32 亿。虽然网络舆论主体是个巨大的群体,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公众并没有参与进来。而且在网络舆论中,无论是沉默浏览者、转发附和者还是意见领袖,网络舆论主体现在或多为学生、白领、知识分子以及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主动参与到网络舆论传播中来。这类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自发主动关注或点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其中有些人热衷于标榜“独立思考”和体现标新立异,而刻意对主流观点采取讽刺和反对的态度,有些人有为批判而批评的倾向,不过,不可否认这类人的批判意识较强。但是,受教育程度和思维观念的限制,其观点并不具备权威性,也不能代表主流的价值观念,不能反映我国社会的主流舆论。可见,网络舆论主体并非等同于社会主流人群和精英人群。这就导致了国内网络舆论在立场、观点、导向的受限性和非主流性。国内网络舆论主体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但也无法回避这个群体在参与范围及其学术水平、价值观念上的限制和束缚,这种矛盾性在网络舆论主体处形成了内在统一。
2. 网络舆论客体的稳定性与多变性的统一
网络舆论客体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实际上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所有现象,表达的是网络舆论主体对特定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现象的讨论。作为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和现实性的特征。从本质上说,国内网络舆论客体在分类主题上,相对集中,比较核心的议题诸如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生态文明等等,常见的热门话题例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网络舆论主体密切关注的问题。具体而言,以医疗卫生改革为例,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公立医院改革等议题已成为网络舆论主体普遍关注和密切监督的社会焦点问题。这类问题属于比较稳定的、常见的网络舆论客体。同时,网络舆论客体也包括了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例如 2011 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H7N9 疫情、2014 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袭击事件等等。这类突如其来的事件多为非常规性和普遍性危机,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是其本质特征,为掌握具体信息和数据设置了难题和障碍,以至于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事件的危害性、预警系统的缺失和信息流通的不畅往往成为网络舆论主体讨论和监督的重点。而且,往往一个新的社会事件会立即取代网络舆论主体对上一个网络舆论客体的关注,这说明网络舆论客体具有易逝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特征。可见,网络舆论客体的稳定性与多变性彼此依存。
3. 网络舆论载体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时至今日,网络舆论载体已经从即时聊天软件、BBS 发展到 Web2.0 开启移动互联舆论新时代,再到现在如日中天的微时代自媒体,其变迁之迅速令人咂舌。然而,无论网络舆论载体如何变化,这个载体赋予了不分阶层、不同背景的网民充分的平等的话语权,因此其开放性和拓展性始终如一。
与网络舆论载体的开放性相对应的,是网民在网络舆论载体的参与强度之高与现实参与弱化的对比。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许多人在网上发表意见时毫无顾忌,但是还原到现实生活,他们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在现实生活中会有所保留,亦会理智和克制一些。于是,网络舆论载体具有现实与虚拟的割裂。而且,网络舆论载体只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关注社会发展的人士的使用工具,而非真实民意的切实表达途径。网络舆论仅仅限于网络,对于那些并未真正接触或使用网络的人来说,是相对陌生和封闭的存在,载体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
(二)国内网络舆论意见传播过程的特征
1. 网络舆论主体:网民的非理性与理性交错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中,网络舆论主体既有立足于自身文化背景和保持客观态度的理性剖析,也有趋于情绪化、感性化、激进化的非理性判断。由于部分网络舆论主体将网络作为宣泄个人不满的阵地,抑或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不冷静和不负责,以及对社会公共事务和突发事件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判断,从而使意见流于主观,甚至仅仅凭借自我的好恶,缺乏独立的思考、深入的反思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不乏以讹传讹者,亦不乏谩骂和恶意攻击的意见。同时,网络舆论主体中有人刻意挑战权威,对主流意识形态和观点采取逆反和调侃的态度,对传统观念持怀疑和排斥的意见,这些都是网络舆论主体非理性的体现。
2. 网络舆论载体:传播方式的可控性与难控性交错
国内网络舆论载体在分类上,有聊天室、腾讯QQ、论坛、贴吧、博客(BLOG)、微博、微信等形式。
这些形式在技术上是可控的,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实现对这些传播方式的监管。但是,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多层次性,网络舆论可以迅速从一个论坛扩展到另一个论坛,亦可以由互联网扩展到传统媒体,由事情所在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再加上无法掌握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态度,本体的难以预测,导致网络舆论载体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把关。言论的自由传播乃至放大、变形,一个新闻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多家网站转载,被多处论坛评论。如此使得载体的可控性难度加大,无法立即有效地运用技术手段对非理性的行为作出控制和引导,技术进步和管理滞后交错。
3. 网络舆论本体:虚拟性与真实性交错、客观性与主观性交错
网络舆论本体作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抽象概括,无疑是开放的、丰富的、分散的。围绕着“郭美美炫富事件”、“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网友对事情的真相穷追不舍,事情的原委终于浮出水面。进而,网络舆论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或理性或感性,或理智或冲动,或思辨或偏激,或分析或批评,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意见无法统一,参差不齐,充分体现了“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一网络平台的特征。无法否认许多网民针对社会公共事务表达着内心深处的真实观点,也在力求还原事情的真实面目,但是,网络舆论在其蔓延和扩散的过程中,主体隐藏了身份,弱化了法律甚至是道德的约束,再加上“网络推手”的加入,“水军”的存在,使得意见作为网络舆论本体,具有强烈的虚拟性色彩。由是意见的虚拟性与真实性杂糅。而且,一个事件发生后,最先发表的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抱着先入为主的观点,主体往往会失去客观性立场,人云亦云,或者从一开始就站在自己的立场形成主观意见,进而形成舆论声势。于是舆论会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导致认知的失实和网络舆论本地流于主观和激进。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真相终究会被挖掘出来,网络在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哈贝马斯所提倡的公共领域,网络舆论本体也会成为客观的民意表达。
三、我国网络舆论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舆论载体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网络舆论自身也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这些特征虽然是对立的、交错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净化,未来我国网络舆论将更多地呈现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并随着主体的增加在社会舆论中发挥正面作用。
(一)我国网络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和网络舆论载体的开放性特征将继续增强
回顾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在从即时通讯中的网络舆论到社区媒体的兴起,再到移动互联舆论新时代,进而发展到微信、微视频如日中天的今天,微时代、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载体逐步发展,网络舆论进入移动化、互动化、即时化、平民化阶段。随之而来的,我国网络舆论主体将逐渐打破局限性,社会主流人群的参与度必将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舆论中来,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网络舆论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越来越多的人运用网络舆论作为民主监督的有力途径。更大范围的网民,也意味着网络舆论主体不再局限于在现实生活中失意者和所谓的意见领袖、非主流人群,而是吸引各个阶层的人群加入,网络舆论主体的自由度将获得全然的提高。移动化、即时化意味着网络舆论载体的灵活开放,平民化代表着载体的封闭性将会不断弱化。在网络发表意见不再是网民茶余饭后的消遣,不再是精英者忙里偷闲的吐槽,而是更大范围的网络舆论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网民参与观点交流、交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将有所增强。
(二)我国网络舆论主体的理性思维和网络舆论本体的真实性特征将继续增强
网络媒体的发展必将引起更多网民的参与,这无疑会扩展民众表达意见的渠道,进而促进民主意识的增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会促进话语权的有效实现。而且,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对话语权的争夺已非网络舆论主体发表意见的初衷。随着社会主流人群成为网络舆论主体的可能性的提高,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和公民意识的觉醒,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将成为网络舆论阵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舆论主体的理性思维将逐步压倒非理性、冲动情绪,网络舆论会逐步趋向于民意。
主体的自由性必将带来本体的多样性。但是,随着社会主流群体的加入,大部分网络舆论主体的基本立场、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表达方式都将随之代表时代潮流。“意见领袖”、“负面舆论”以及以往网络舆论本体对官方言论、主流观点、精英人群所持的怀疑态度,在在深入思考、知性分析面前,也将会孤立无援。网络舆论本体将呈现去情绪化、去感性化、去偏激化、去片面化倾向。网络固然是宣泄情绪的场所,更是大家冷静表达民情民意的平台。由此,网络舆论本体也将减少虚拟性、从众性、主观性因素,凸显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我国网络舆论客体的多元性和网络环境的规范性特征将继续增强
网络舆论主体范围的扩大,自由度的增加,网民关注点的差异必将导致网络舆论客体的丰富多样。再加上网络舆论载体将日渐开放和多元,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多,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压力将持续加大。但是,为跟上网络舆论发展的步伐,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能力、制度体系建设和对网络危机的处理能力都要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虚拟性特征、偏激认知的引导力度,正确利用网络舆论,发挥网络舆论对社会的监督作用,依靠网络平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使得网络舆论从主体、客体、载体到本体,分别消除各自的负面特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能够主张和维护公共利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
总之,网络使得公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空间和话语权的自由,虽然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各基本构成要素各自的特征错综复杂,但是随着网络舆论技术手段和传播速度的不断发展,随着网络舆论主体参政议政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政府的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网络舆论将稳步走向净化与规范。网络舆论对社会的监督作用,对正能量的传播作用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舆论势必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王彦超 ,任春晓. 关于网络传播时代话语权问题的思考[N].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06-12.
[3]柯缇祖. 网络舆论特点研究[J]. 红旗文稿,2011-08-10.
[4]王璜,陈正辉. 略论网络舆论及其引导[J]. 扬州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