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投资环境优化的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63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困境分析 
【第一章】乐亭县投资环境改善研究绪论 
【第二章】投资环境优化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乐亭县投资环境基本现状与SWOT分析  
【第四章】投资者对乐亭县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问卷分析 
【第五章】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的优化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构建乐亭县投资环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投资环境优化的相关理论

  2.1 投资环境的概述

  2.1.1 投资环境的概念

  投资环境指影响资金在区域间流动的影响因素的总和,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投资环境的内涵好内容也会随之改变[20].从投资的范围层面看,投资环境主要包括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投资环境两个方面;从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层面看,投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由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保障公共设施等三个方面构成,而软环境由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理念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等要素构成。

  具体而言,投资环境主要由经济体制、市场潜力、财税政策以及产业关联度等四个要素构成。首先,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直接决定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市场有效运转,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体现。投资主体只有在明确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才能正确的预测和分析未来经济和市场的趋势和走向,才能做出最科学和合理的投资决策。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形成但却依然存在诸多的待完善之处,因此,我国目前的总体投资环境呈上升态势,但其中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投资主体如何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市场潜力。市场潜力要素是投资主体最为关注的要素,只有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投资对象才有可能为投资主体创造较高的利润和收益。而市场潜力的分析和预测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上述两个指标不仅能够直接反应地区范围内的企业生产状况和生产能力,而且还能体现区域内的社会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总而言之,需求和供给并不是相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的,在某程度上二者甚至可以相互转换;再次,财税政策。财税政策可以进行拆分理解,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总和。即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或税收政策优惠、奖励、补贴等形式鼓励、支持和引导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模式和需求国内外企业投资。财税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合法的范围内,依据财税经济基本理论,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手段以实现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目标的手段和方式;最后,产业关联度。产业关联指的是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和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产业关联度则指的是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程度,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产业关联度是选择和确定地区主导产业的基本标准。产业关联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例,纵向上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包括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包装、储藏以及销售等产业和行业,同时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样需要与地区农业和企业管理部门、农用机械制造业、各种服务业等相联系。地区产业关联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由密切的关系,产业关联度大则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反之,如果地区产业间关联度较小,那么,地区产业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便可忽略不计。

  2.1.2 投资环境的特征和类型

  投资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因素,而且还与科技水平、法治程度以及经济发展基础和层次等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投资环境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 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投资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间是互依共存的关系,投资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而投资的增加必然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能带动地方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投资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间的良性循环。

  (2)动态性和未知性 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投资环境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此外,投资环境所能产生的联动效应的利弊也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和风险性,由于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投资环境的建设有可能存在滞后或适应性迟缓等问题,从而降低投资主体的投资预期收益。

  (3)投资环境的功能性和可造性 投资环境可以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社会消费水平等的重要参考指标。投资环境是动态发展的,其影响要素也会随之进行改变,而其中部分影响因素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因此,投资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可改造性[21].

  投资环境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性质层面来看。投资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其中自然环境是客观性影响因素,而其余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是主观性影响因素。

  其次,从投资环境层次层面看。投资环境的主要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于具体的投资项目或投资主体而言,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宏观投资环境,即投资备选区域所在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随后,投资主体还需要对投资备选地区所在的区域进行综合考量,成为中观投资环境分析。最后,投资主体对投资城市和投资项目进行微观投资环境的考察。

  最后,根据投资环境的形态划分,可将其划分为显性投资环境和隐性投资环境两个方面,显性投资环境指可以直接使用或直观感受到的基础设置等要素的总和,而隐性的投资环境指的是当地的社会文化氛围、公众的素质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无形影响因素。

  2.1.3 完善投资环境的意义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资金的流动更加活跃,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以吸引外来投资的显着效益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形式[22].从国内发展形式上看,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增强规模扩大,优化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竞争市场环境的发育,传播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进出于区域市场受投资比较收益率所调节,地方政府为寻求地方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投资环境,以此提高投资收益比率吸引投资。基于这种情况,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投资环境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通过加速投资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在本地落户是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旦引进项目和资金形成固定资产,那么将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税源和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可以利用外部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营销和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发展和壮大自己,形成上水平、上规模、多元化、外向型的地区性现代化龙头企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优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地区经济与外部经济接轨。总而言之,投资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投资活动的日趋活跃,投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不同的投资主体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千差万别,因此,为了尽可能最大化的而满足不同投资主体对投资环境的特殊要求,需要对投资主体的投资动因和投资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对本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优化和完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 1978 年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即将失去市场前景的产业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但该产业在相对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边际产业有可能成为相对国的优势产业或潜在产业,该理论的提出扭转了发达国家无市场发展空间产业的劣势,同时也直接推动了跨国产业或海外投资的发展。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比较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一国贸易(宏观分析)与其对外投资活动(微观分析)基础之上的,其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为:任何国家其贸易竞争优势主要由该国的比较成本尤其是货币比较成本所决定,各国应注重金融外汇制度对本国对外贸易和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动态影像。当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是参与国际投资的过程中,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和占领市场份额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企业在投资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直至获得相对比较优势才会趋于平衡和稳定。在小岛清的理论体系中,我们能够清晰的辨别对外贸易、金融、企业以及国家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并能够对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风险进行预先预测和评估,从而提高企业国际投资或产业转移的成功概率[23].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而言,他首次提出产业的概念,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他所提出的同产业在投资主体和客体国家间不同的生产函数,导致了同产业在不同国家间利润的大相径庭,总体而言,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24].

  2.2.2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海默在 1960 年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又称为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该理论指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的着眼点在于对垄断优势的分析。垄断优势可划分为包括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在内的有形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包括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企业文化以及营销水平等在内的无形资产优势。海默同时提出企业对外投资的两个前提条件:

  条件一,市场固有的缺陷导致部分企业处于垄断或寡头的地位,该部分企业可对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从而获得绝对利润;条件二,在同产业中,由于企业间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能力的差异性,当某个企业获得或掌握产业内某种产品的优势时,必然会将该有事发挥的淋漓尽致[25].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将研1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26].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 1976 年创新的新理论,该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将对外投资的目标分析、投资条件以及能力分析等进行综合而提出。邓宁创立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区位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等理论的合理部分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汲取国际主流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集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和非股份转让三位一体的全新理论[2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核心内容包括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等三个方面。所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28].

  2.3 引进外商投资动因的理论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较多,本文主要选取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三种理论进行简单的概括和介绍。

  2.3.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最先提出的,他在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因此,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此后,在 1950年,帕鲁在其《“增长极”概念》一文中集中论述了增长极作为经济发展理论所承担的功能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对增长极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经济实践的发展,1966 年法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增长极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扩展,他认为所为增长极是位于城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产业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增长极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增长极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产业集聚经济,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增长中心,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29].

  2.3.2 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任何企业、产品都有属于自身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产生、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等四个阶段。随后威尔斯和何喜哲对其理论进行了实践验证,经济学家将此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从而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30].

  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而区域产业结构又受区域经济管理部门的主导政策所影响;其次,区域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层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区域创新活动一般发生在高经济梯度层次区域;最后,区域梯度层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区域生产力和生产要素会逐步由高低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此外,梯度转移理论还主张发达地区应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31].

  但是,梯度转移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梯度层次划分的标准不统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梯度层次的差距把握不准确,而且梯度转移理论对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落后地区的一刀切方式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导致区域经济梯度政策与落后地区同样存在相对发达的区域发展的矛盾和冲突。

  2.3.3 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力士共同提出的,从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点轴开发理论可以视为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分析,区域的经济中心肯定集中在区位较好的地点,而经济中心就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极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中心不断增加,经济中心与经济中心之间处于交换生产要素的考虑建设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从而实现相互之间轴线的联系,而轴线周边的交通优势又必然会吸引人口和产业向两侧集聚,从而形成点-点-轴-点-点-轴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具体的空间组织形态上,随着经济中心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点轴扩散效应便会沿着交通干线在空间上向周边地区延伸和辐射,并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网络,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点轴开发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应用最广的经济发展理论,对我国县域经济乃至省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2].

  2.4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投资环境的概念、类型以及工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随后分别选取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内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进行分析,最后选取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以及梯度转移理论在内的引进外商投资动因的理论进行阐述,从而为分析乐亭县投资环境优化存在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