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老龄化下财政政策改进探讨
【第一章】人口老龄化税收政策健全导论
【第二章】人口理论与财政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3.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现状及问题
【4.1 4.2】人口结构预测与预测人口红利情况
【4.3 4.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财政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借鉴
【第六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五章 财政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借鉴
5.1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经验
日本在应对本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极速减少的情形时政府主要采用了一下应对策略。第一,鼓励老年人尽其才,避其短。能创造财富的不纯消耗财富,能少消耗财政的,尽其力量减少财政支出、政府压力。比如对于 60 到 70 岁的老年人,财政鼓励其延迟退休,继续创造财富增加储蓄。对于70-80 的老年人,财政鼓励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社区内,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纯消耗。对于 80 岁以上的高龄人,促使其尽量保持健康。第二,日本政府加大对于提高生育率的宣传和鼓励支出。从源头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三,设计长远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日本创造一个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良性发展的环境,具体采用了一下措施:一是,创造老年人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并有效的刺激老年群体的消费。二是,增加老年人的就业,尽量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途径和方法,充分的利用老年人这部分劳动力等。
5.2 英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经验
第一,建立了积极老龄化、积极融入社会和自立的财政政策。1970 年以来应该的生育率一直处于更替水平以下,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英国在应对人口老龄的政策中重点提倡积极老龄化,让老年人能够尽量的融入社会,提倡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财政为他们搭建一些平台,比如在 2003 年 4 月起,英国政府帮助老年人和弱势群里提供与住房相关的信息服务和上网等。
第二,加大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在英国,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失业者找到工作,不仅如此,事业者在刚刚找到工作的不稳定时期,仍然可以得到财政的扶持直到其在工作岗位上稳定。
第三,增加财政教育投资,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在英国人力资源素质很高,就业率在 2002 年就高达 3520 人,其中 17%人口受过高等教育,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有 38%都拿到了资质证书。除此之外,政府支持对青少年的培训,加大青少年就业提高财政支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5.3 德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经验
第一,德国的社会保障一直是各国借鉴的范例。自 1957 年以来,德国就实施了社会保障的现收现付制。在 2001 年德国的这种制度已经无法支付养老金,继而推行了“里斯特”改革。将单支柱的养老金体系转变为基金制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这种转变主要通过税收减免和津贴的减免。
第二,财政鼓励“专业护理老人院”,发展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设施。德国的养老院都是世界一流的人员管理和硬件设施。很多老年人都选择入住“老人院”,同时政府鼓励“多代屋”的互助养老。为财政支出减轻负担。
第三,德国在 1995 年就开始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法。长期护理在德国已经成为继养老保险、事故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又一大险种。
规定所有医疗保险的人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并且财政负担保险费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老年人的家庭长期料理问题。
5.4 国外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国外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与中国有很大区别,但是也可以从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得到一些启示。可以吸收比如日本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中的一系列措施;英国的积极老龄化,提倡社会融入与自立,倡导政府有质量的管理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具体的其实主要有:
第一,日本人口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经验。日本在人口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采用物质和精神的措施提高生育率、对待不同年龄段的老龄人口采用不同政策、提高劳动人口素质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可循。(1)提高生育率方面的经验。由于日本在 20 世纪70 年代就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较早就提出人口发展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在鼓励人口生育率方面采取了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措施,对缓解日本人口数量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2)区别对待各年龄段老龄人口方面的经验。日本将老龄人口划分为低龄老龄人口、中龄老龄人口和高龄老龄人口三部分,并且采取区别对待的措施,不仅起到了人尽其才的作用,而且对因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压力也起到了缓解的作用。(3)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经验。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其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较高,并且该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较快。日本政府不仅实行国民从小学到中学的全面义务教育,积极完善高等教育,而且还鼓励国民接受出国留学教育,同时形成有特色的成人职业教育。(4)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经验。在人口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集约化经营的政策,既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又强调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二,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我国的启示(1)从长远看,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少儿抚养比的持续降低,导致劳动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以至于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而且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甚至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因此,建议政府制定应对人口结构转变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从短期看,可采取灵活的退休政策,提高劳动力的参与度。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女性 55 岁退休、男性60 岁退休的法定政策。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的做法,采取区别对待的措施。对于一些即将退休的劳动者,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延长其退休年龄; 对于低龄老龄人口,即便一些人已经退休,也可以返聘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对于中龄老龄人口,根据岗位的需要和老龄人口的身体状况,可安排其到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3)从战略上看,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人口素质。我国正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的严峻局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劳动人口数量下,提高劳动力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做法,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口号下,实行大学招政策,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仍然还有不完善之处,如教育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须以经济增长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龙头,多方开发劳动力资源,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才可以达到提升劳动力素质的目的。(4)从宏观上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利用我国劳动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基本依赖于加工与制造的产业,因而有“世界工厂”的美称。但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低层次的产业不具有持续性。因此,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可以腾出资源为东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我国企业不仅要进行技术的引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且还需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采取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实行分权管理、责任下放的政府治理体制。英国主要通过分权方式改进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整合内部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分级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执行作用和专业化水平。在老龄化过程中,中国需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向老年人提供最基本公共服务。
第四,对移民要有针对性更强的政策。目前,在英国,移民的结构正在生变化,由原来的以正式迁移取得国者为主转变为以越来越多的非正式迁不者为主。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客观_需要决策者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对政策子出调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并不等于各地区之间是平衡发展的。在各个地域间通过劳动力的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化配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可以从英国对移民的管理和服务验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第五,英国养老制度改革比较成功。英国的国家补充养老金,即现行的国家第二养老金(相当于中国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也实行现收现付制,但经过调整这种与众不同的制度设计比较有弹性。政府通过适度降低其待遇水平,以及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了国家制度的私有化。结果国家第二养老金覆盖的人群主要为中低收入雇员,而中高收入雇员则选择合约退出国家制度并参加了待遇水平更高的私营养老金计划,而且从原先的 DB 型计划为主向以 DC 型计划为主转变。目前私营养老金覆盖率近 60%,国家补充养老金覆盖率近 30%.这种政府公平责任和市场效率功能的有机结合,也对中国极有借鉴意义。
第六,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根据德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我国在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同时,应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建立这一制度时,应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针对地区差异实行多种模式,费用共担。英国医疗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和效率都比较高,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老龄化时一代的看病问题。首先,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具有覆盖全民,普及而广的特点,比较公平。其次,NHS费用也较低,经济效益比较高。主要是由于英国实行政府主导的模式,政府从税收里拿钱搞卫生事业。英国广覆盖、低费用、以社区卫生为主的医疗卫生模式是我国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参考第七,探索新型养老服务方式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口现状。因此,我们必须要借鉴德国经验,探索新型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养老服务需求,例如居家养老服务。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采取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通过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养老费用的养老方式,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