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中民众公共观念研究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16 共46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农民理性提升探究
  【第一章】公共事务整治中农民公共价值观优化分析导论
  【第二章】农民理性变迁及其阶段性特征
  【第三章】农民理性对公共价值观念影响的研究模型与量表设计
  【第四章】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农民理性与公共价值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公共事务治理中优化农民理性选择以提升公共价值的路径
  【参考文献】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中民众公共观念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立旭。信任文化与农村经济行为--基于浙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22-26.
  
  2.陈 剩 勇 , 于 兰 兰 . 网 络 化 治 理 : 一 种 新 的 公 共 治 理 模 式 [J] . 政 治 学 研究,2012(2):108-119.
  
  3.陈 宇 海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 国 农 村 社 区 的 精 神 文 化 变 迁 [J] . 云 南 社 会 科学,2007(1):20-22.
  
  4.董礼胜,李玉耘。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J].政治学研究,2010(1):65-71.
  
  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0-63.
  
  8.郭湛,王文兵。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3-16.
  
  9.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 [M].杨栎,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0.
  
  10.胡敏中。论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8(7):96-102.
  
  11.韩鹏云。村庄价值世界嬗变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向[J].学术探索,2015(2):100-105.
  
  1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24-134.
  
  13.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贺雪峰。论农民理性化的表现与原因--以河南省汝南县宋庄村的调查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15.
  
  15.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6.何艳玲。“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J].政治学研究,2009(6):62-68.
  
  1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5.
  
  18.杰弗里?霍奇逊着。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献:关键性概念[M].贾根良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43-544.
  
  20.金盛华,王怀堂。当代农民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20-25.
  
  21.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1.
  
  22.卡尔?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3.康来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共性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7-50.
  
  24.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5.林成福。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1):46.
  
  26.刘建荣。社会转型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冲突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3):28-31.
  
  27.李桃。经济理性、生存智慧与行为逻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2):10-17.
  
  28.梁莹。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J].浙江社会科学,2005(6):103-107.
  
  29.林岩。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当代重构[J].学术论坛,2014(11):5-10.
  
  30.林毅夫。小农与经济理性[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3):31-33.
  
  31.牟成文。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变迁的特征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0(2):89-93.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4-108.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5.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4.
  
  3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36.孟庆延。“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2(6):172-191+245.
  
  37.孙国峰。自利,个体效率与公共选择介入的理论解释[J].社会科学研究,2004(1):29-31.
  
  38.吴春梅,郝苏君,徐勇。政治社会化路径下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4(2):90-103.
  
  39.吴春梅 , 刘晓杰。新乡土社会价值困惑与农村矛盾化解的价值向度 [J] .理论与改革,2009(4):58-60
  
  40.吴春梅,邱豪。论乡村治理中的沟通网络[J].理论探讨,2011(3):151-154.
  
  41.吴春梅,石绍成。论公共参与中民主与效率的整合[J].理论与改革,2010(5):90-93.
  
  42.吴春梅,石绍成。乡村公共精神:内涵,资源基础与培育[J].前沿,2010(7):133-134.
  
  43.吴春梅,石绍成。文化网络,科层控制与乡政村治--以村庄治理权力模式的变迁为分析视角[J].江汉论坛,2011(3):73-77.
  
  44.吴春梅,翟军亮。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与启示[J].行政论坛,2014(1):13-17.
  
  45.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J].开放时代,2002(1):121-122.
  
  46.汪辉勇。公共价值含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8(5):56-61.
  
  47.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9-29.
  
  48.温锐。农民平均主义?还是平均主义改造农民--关于农村集体化运动与中国农民研究的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10.
  
  49.王义芳,李伦。农民价值观变迁与新农村社会价值规范建设-以湖北农民和湖北农村为例[J].道德与文明,2008(3):13-15.
  
  50.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
  
  51.夏国锋。村庄公共生活:历史变迁与外力形构--鲁西南夏村的个案考察[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5):35-44.
  
  52.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 “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J].中国社会科学,2010(1):103-118+223. 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8.
  
  53.郁建兴,何子英。政治交往:一种政治沟通的新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09(4):4-9.
  
  54.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6.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10-15.
  
  5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8.
  
  58.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3.
  
  59.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23.
  
  60.张等文,刘彤。西方学者视域中的协商民主:理念,价值与限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2(1):1-5.
  
  61.周军,田克勤。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引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16.
  
  62.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3.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23.
  
  64.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6.
  
  65.赵泉民。井世洁。 “后乡土”时代人际关系理性化与农民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3(8):203-208.
  
  66.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3):80-86.
  
  67.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学术界,2001(4):30-40.
  
  68.Benington.  Creating  the  Public  in  Order  to  Create  Public  Val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9,32(3):232-249.
  
  69.Bozeman.  Public  Values  and  Public  Interest:  Counter-balancing  Economic  Individualism.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7.
  
  70.Horner, Hazel. Adding Public Value. London: The Work Foundation, 2005.
  
  71.Kelly, Mulgan, Muers. Creating Public Valu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ublic ServiceReform.London: Cabinet Office Strategy Unit, 2002:4.
  
  72.Kernaghan.  Integrating  Values  into  Public  Service:  The  Values  Statement  as  Centerpie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 63(6):711-719.
  
  73.Moore.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5.
  
  74.Popkin.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Viet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75.Smith,  R.F.I.,  Focusing  on  Public  Value:  Something  New  and  Something  Old  .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4, 63(4):68-79.
  
  76.Stoker.  Public  Value  Management: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American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6, 36(1):41-57.
  
  77.Veenstar.Investigating Outcomes of T-government Using a Public Value Management Approach.Electronic Government, 2012(7443):187-197.
  
  致  谢
  
  狮子山下,南湖岸边,走走停停之间已于这里度过了三年。三年前我怀着向往和喜悦之情踏入了华农宁静芬芳的校园,三年后我将带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走出象牙塔,开启另一段人生篇章。这段求学的岁月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这里收获的知识和友谊将是我毕生的宝贵财富。
  
  意气风发的时光里,最感激的是我的导师--吴春梅教授。感谢吴老师引导我逐步发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悉心指导、授业解惑。吴老师扎实的学蕴,谦和的为人,勤奋踏实的品格是学生不断学习的榜样。感谢吴老师生活中的关怀和体贴,让我淡去了远在异乡的无助感使我一心求学,心无旁骛。感谢吴老师鼓励我抓住各种机会历练,使我综合能力有了质的提高。感谢吴老师常向我分享人生经验,消散我内心的顾虑和彷徨。学生愚钝,三年中未能学及导师十之一二,但您的教诲我会镌刻在心,时时刻刻不敢忘记。
  
  感谢萧洪恩老师、李恺老师、朱清海老师、雷玉明老师、梁伟军老师、方菲老师、郭琰老师、胡丰顺老师对我专业学习的帮助和学位论文的细致指导,是您们每一次精彩而详实的授课让学生开拓了视野,是您们每一次耐心而细致的审阅论文才能使其得以不断完善。感谢吴斌老师在我学习生活中给予的支持,也感谢您一直以来在学生工作中的辛勤付出。
  
  温馨的师门使我受益匪浅,感谢翟军亮师兄在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方面给予我的帮助,感谢谢迪师兄将研究方法倾囊相授,感谢张伟师兄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指导、感谢庄永琪师兄和郝苏君师姐常与我分享学习体会,感谢张贻龙、雷定鹏、林星等各位师弟师妹为我提供的帮助,感谢袁作军、向蓓、湛婷、席莹三年中的相互扶持。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因为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因为由你们相随,使我的生活不再孤单。愿我们都能放飞梦想、幸福快乐,同窗情谊长存心中。
  
  深深的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含辛茹苦将我抚育,让我走出草原见识到外面多彩的世界。慈父慈母日思夜念,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时光荏苒,江城岁月已有七年,感谢这些年来遇到的每一位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砥砺前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定将铭记在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