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38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状况探究
  【第一章】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分析引言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第三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第四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农村社区

  不同学者对农村社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农村社区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有的强调农村社区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等,但总体概括来说,农村社区必须包含人口、设施、组织、文化等基本要素及揭示农村社区的特定地域、结构和基本功能。据此,本文认为农村社区是相较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由行政村经历长期演变形成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农村所居住的农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1.2 新型农村社区

  学者蔡硕聪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较传统农村社区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既小离土也小离乡"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这不仅阐述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背景,也完整地概括出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的意义。

  而本文所指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按照统一要求,经过统一规划,在一定的期限内,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整合,统一建设新的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翻新、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社区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待遇,过上像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

  2.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改善社区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民待遇、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公共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为目的,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平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发展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2.1.3.1 经济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协调它与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培育具有当地特色、优势的经济产业,增加社区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着力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的最终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广大农村,用于发展公共事业的资金匮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不同生产要素集中到一起,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社区农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资源。新型农村社区鼓励、组织村民成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吸引企业、组织、个人等社会资金,加速资本的聚集。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3.2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社区的党组织及自治组织建设,支持、促进各类合作社和村民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促使社区农民主动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了决策、管理、监督等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行使,完善了社区的自治机制,提高了基层组织管理水平。

  2.1.3.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好必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以供水、供电、供暖、修路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暖、信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立行政便民服务窗口、文化室、阅览室、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小学、福利院、养老院等保障性设施,做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内绿化、卫生净化,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

  2.1.3.4 文化教育建设

  受农村经济结构、人口生活环境、生产方式、职业结构等情况的影响,农村普遍具有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较低,信息较为闭塞等特点,农民迷信保守、乡土认同、重农轻商、重生产轻经营等传统文化观念较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待遇的基础上,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具有群众性、区域性等特点的文化,通过建设文化教育场所、举办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等方式丰富社区生活,并组织社区农民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教育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在乡村合并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碰撞与冲突,还可以提高社区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自身能力素质,促进社区成员相互了解,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凝聚力。

  2.1.3.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见社会保障是我国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虽在广大农村已经普及,但现阶段多数农村仍以土地、集体、家庭等传统保障方式为主。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建设是将增强公平性放在首位,以缩小城乡、地区差距,提高社区社会保障水平为出发点,积极推进以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项目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社区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社会公平。
  
  2.1.4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

  在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在借鉴较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规划与布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第一,经济水平。较发达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产业经济基础发达,当地居民主要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薄弱,产业经济不太发达,农民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生产生活等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第二,财政实力。较发达地区政府财政实力雄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土地补偿标准高,政府与当地居民矛盾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较为顺利。

  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资金不足,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力度小,且当地农民收入较低,土地补偿标准也低,使得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矛盾较多,影响了社区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产业结构。较发达地区主要以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为支撑,当地居民就业率高,收入水平较高。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主要以农业为支撑,二三产业发展滞缓,当地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收入水平较低。

  2.2 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我国农村社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与变革。

  2.2.1 封建社会时期农村社区的发展

  早期的农村社区形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时期,人们主要基于血缘关系基础之上以村落群居的方式生存。奴隶制时期,由于奴隶主有大量耕地,需要雇佣很多奴隶为其耕种作业,因此社区规模开始逐步扩大。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处于停滞状态,具有封闭性和同治性的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使得农村社区的发展日益减慢。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农村社区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掠夺,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2.2.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随之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封建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主义制度,小农经济逐渐趋向现代化、商品化的农村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区的组织状况得到改观,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社区的面貌,农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民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有了改变,传统观念渐渐淡化,逐步接受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商品化、法制化观念。

  2.2.3 新世纪农村社区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发展。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和"农村社区保障".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年,民政部又针对农村社区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2007 年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首批确立了 304 个县市区开始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各地也根据中央指示,确定了不同层次的实验单位。经过多年来各地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探索,己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政治民主建设、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建设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对社区建设的认知力度不够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总结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