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由于网民人数和人们使用网络频率的快速增加,网络语言传播速度非常快。从 2001 年至今,国内很多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如语句直观、语言幽默,具有创造性、随意性、粗俗、缺少规范等等。现就网络语言的几个鲜明特点进行分析介绍。
1、用词简约
出于快捷交流的需要,网民通常对所用的语言进行简化,迅速回应对方。他们往往采用缩略语、数字谐音,以及汉语拼音或英语字母缩写等等进行交流。例如:亲-亲爱的你(你们),88-拜拜,1314-一生一世,PLMM-漂亮妹妹。
2、新颖时尚
网民出于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需要,往往创造并使用新奇的词汇,萌萌哒、给力、高大上、白富美、高富帅、何弃疗、奥特曼、长发及腰等等词语在网络交流中随处可见。另一方面,网络交流也赋予了一些词汇新的意义,甚至有些是反其意而用。例如:表-不要,杯具-悲剧,可爱-可怜没人爱,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等等。
3、多元化
网络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含有巨大的信息量,因此人们对于语言的选择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除文字之外,一些数字、符号、图片等都成了网民表达情感和交流内容的方式。通过这些网络语言,网民获得了更加轻松快捷的交流。数字化的方式能够更加隐晦委婉地表达情感,并且使用方便快捷。一些符号图片等同样达到了表达的效果,例如:-)表示微笑,:-C 表示撇嘴。而微信、QQ等交友软件中含有大量的图片表情,同样起到了生动交流的效果。
4、缺乏规范
由于网民在交流中比较随意,且很娱乐化,经常运用倒装、省略等结构,同时还采用各种手法“无中生有”地进行用语创新,使得网络用语没有试错机会,缺乏一定的规范。像“……的说”,“且……且珍惜”,“……的节奏”等等都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络用语格式。一些缺乏规范的用语也随处可见。
5、低俗粗鄙化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民的素质有高有低,难免有网民使用一些比较低俗的语句进行情感表达。如“装逼”“TMD”等等。
二、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网络语言虽然是网民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即兴语言,但它简洁生动,往往能表达活泼饱满的意思,所以流行速度非常快。网络语言更新异常频繁,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应用广泛的网络新词,并得到民众的认可。PK、黑客、hold 住等一些鲜明生动的网络语言也在传统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网络用语“给力”的使用,尤其是 2015 年元旦,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的新年贺词,使用了网络热词“点赞”和“蛮拼的”,标志着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渗透和普及。丰富新颖的网络用语已经全面刷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网络语言丰富了当今汉语的词库,赋予了汉语新的活力。
网络语言在表达新型概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表达的意思既生动又准确,有很强的指代性。网络语言的这一特点符合传统媒体追求语言个性的需要,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语言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也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接受或理解网络语言,传统媒体对于那些消极的、低俗的、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应该自觉抵制。
三、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对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传统媒体语言的使用做了规定,但对于日新月异、花样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来说,这些还不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得到不断完善。
社会工作者和语言学家则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为国家制定网络语言规范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而传统媒体对待网络语言应该是辩证的、有选择地适当使用。
1、确定网络语言的使用标准
网络语言遵循了语言的方便性、必要性、丰富性等原则,且具有语言的社会性、创造性等特征,但在网络语境之外,还没有完全在全社会上达到约定俗成。因此,传统媒体在运用网络语言时,应确定使用标准,坚持选用符合结构规律的网络语言,注重提高语言的品质,关注语言动态变化性,体现语言的引导性作用等等。在杜绝使用粗俗的、被禁止的网络用语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类型媒体对语体规范的不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语言使用标准。例如,报纸主要是书面语,对文字的把握更加严谨,需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考量语言是否规范;广播多使用口语,需从“听”的角度对有声语言进行把握;而电视则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语言规范进行全面的把握。
2、谨慎地吸收,规范地使用
传统媒体使用网络语言,尤其在报纸标题中,可以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有时也节约了版面。但使用不当的话,会破坏汉语的严肃性,同时对传播的清晰度造成负面影响。我国的许多晚报和都市报,近些年与时俱进地开设了“网眼”“微新闻”“网罗天下”等专门刊载网络新闻的版面。《西安晚报》的“微报”版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始终把握不用怪异、生僻、低俗词汇的原则,既照顾网络语言的特殊性,又基本遵循传统语言的规范性,且在版面下部注明“:本版稿件来源于网络,语言文字可能不符合标准汉语规范,请读者加以鉴别”.这个版至今已经出版一千多期,却很少有读者反映看不懂。而没有开设此类专门版面的报纸,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一般也都转换成符合规范的词语。
3、提高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
网络语言是自下而上的来自草根的创新,其潮流是不可抵挡的,但有些媒体对它的消极属性放松了警惕,为了更接近网络,对“撕逼大战”“SB”这样的粗俗词语也毫不避讳。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语言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语言修养。对网络用语选择性使用,自觉抵制不符合现代汉语使用规范的和低俗的网络语言。同时,使用那些被多数人接受的、符合规范的新颖网络用语,以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
四、结语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影响,丰富了媒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粗俗、不规范等现象,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应该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汉语用语规范的基础上有所取舍。
【参考文献】
[1] 宋士方,谭凌宇。从“门”事件看网络语言的媒介批评[J].中国报业,2014.11(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