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世界上由于不同民族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言语或非言语信息,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跨文化交际行为带来一定的障碍和误解。
英国 19 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创别甲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鲁思·本尼迪尼在《文化模式》中则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由此,丁亚平在他的《艺术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映寓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图景、程度和方式。”“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各自的语言环境便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因而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肢体语言交际方式。全球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其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通过言语行为获取信息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即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具有民族性,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积。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身体语言,而同一种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文化的身体语言的学习会给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便利。
2 身体语言的表现方式
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除了借用语言这一重要工具来传达信息外,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身体语言。
根据字典上的解释,身体语言指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这些用来表达各种身体、心理和情感上的状态并与人进行非语言交流的语言,包括眼神、手势、身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和对空间的使用等等。有学者认为人们在直接交际活动中,大多数信息依靠身体语言来传送。身体语言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总是会无意识地向外界传达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20 世纪以前,在肢体语言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最富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查尔斯·达尔文于 1872 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这是一部针对学者,以讲述理论为主的作品,这本书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关于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现代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 7%来自语言,38%来自声音,剩下的 55%则全部来自无声的肢体语言。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是最初非语言交际———他称之为“动作学”的倡导者。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博威斯特也做出了相似的推断,他指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话的总时间大约为 10-11 分钟,平均每说一句话所需的时间大约只有 2-5 秒。同时,他还推断出,我们能够做出并辨认的面部表情大概有 25 万种。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话语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肢体语言则通常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和谈判。在某些情况下,肢体语言甚至可以取代话语的位置,发挥传递信息的功效。肢体语言是一种体现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手势或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透视他人情感、情绪的关键线索。
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手势。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含义也有很多差别,同一个手势语表达的涵义也不尽相同。翘起大拇指,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表示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5”,在澳大利亚就是骂人的动作。在与人谈话时将拇指翘起来反向指向第三者,是对第三者的嘲讽。Ok 手势在美国表示同意,很好的意思,在法国表示豪无价值,在日本表示钱,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巴西表示粗俗下流。V 型手势,表示胜利,如果掌心向内,就变成骂人的手势了!在中美文化中,见面时握手表示友好;挥手表示再见。
(2)面部表情。一般说来,人们的思想、情感通过面部表情来表现,都是很直截了当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信号都会通过各种表情表现在脸上传递不同的信号,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各种感情的显露又有不同的程度暗示。以笑为例,在中国文化中,有微笑、抿嘴笑、苦笑、大笑等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达尔文说“: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达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扮鬼脸”可以达到幽默滑稽,给人以愉悦的效果。
(3)目光表情。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总是以目光交流为起点。目光交流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目光交流时,应神情专注,重在表现倾听、尊敬和理解。戴着墨镜或变色镜与人交谈,会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很容易产生隔阂,引发不悦。与人交谈时,眨眼,眼神飘忽不定,目光呆滞,斜视、瞟视都是不礼貌的表现。在与对方交流时,应全神贯注,不看着对方说话表示藐视,或者心不在焉。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目光应做出及时恰当的反映,或喜,或惊,用目光会意,使整个交谈融洽和有趣。交谈结束时,目光抬起,表示结束。道别时,目光表现出惜别。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内心状况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身体其他部位的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中如果缺少目光接触,那交流就变得不愉快,影响和谐。
(4)身体姿态。身体姿态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身体各种动态或静态的姿势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站立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姿势之一,是别人关注度最大的方面,站姿要正直,即挺拔,正立,站正,两脚跟相靠,膝盖要自然挺直,小腿向后发力。一个良好的站立姿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如钟立如松”,这都是对身体姿态的要求。
(5)空间距离。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博士研究,欧美人生活中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的情况,他认为“在相互交际时,人们对空间领域有一定的要求,并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关系程度提出几种不同距离的要求”。
①亲密距离(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适合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夫妻及情人之间的亲热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彼此依偎。
②私人距离(45—120 cm),私人距离又分为近私人距离和远私人距离。前者指距离在 45-75 厘米之间。在这种距离内,可以拉对方的手或拥抱对方。远私人距离指距离在75-120 厘米之间。在这个距离内,双方不能随意触碰对方,一般适用于普通私人会晤,在街上偶遇的朋友一般在这个距离内交谈。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③社交距离(120~360 cm),社交距离分为近社交距离和远社交距离。近社交距离在 120-210 厘米之间,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银行职员与顾客间的距离。远社交距离在 210-360 厘米之间,办公室领导与下属谈话就以这种距离为宜。
④公共距离 (360~750 cm 以上),Hall 博士认为这是我们人类领域感的最远界限。可分为近公共距离和远公共距离。近公共距离在 360-750 厘米之间,适用于非正式的会面,像教室上课,军官训话一般保持这样的距离。远公共距离在 750 厘米以上,演员在舞台上的演出,为了给观众造成幻觉,达到完美的表演目的,一般采用这种远公共距离以求达到好的舞台演出目的。
(6)拥抱亲吻。在许多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多数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夫妻或亲人久别重逢也经常互相拥抱。两个男人见面后的拥抱状况视不同的文化而不同。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两个男人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
3 总结
交际是一种复杂的社交活动,它不仅依靠言语意思的传达,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效果,有时还要借助于身体语言的辅助,而交际双方空间距离的把握有时也会影响交际的效果,当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种地理位置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亲密关系,心理状态,具有民族性,地理性和文化的标志特点。
综上所述,身体语言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正确地展示身体语言可以提高人格魅力和吸引力,进而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交际的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贾雨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莱杰·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4]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