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探讨已婚女性在家庭中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03 共6418字
论文摘要

  婚姻生活中失败的言语交流常常引发或激发矛盾。婚姻生活中难免出现分歧。此时,有人选择沉默、把不满压制在心里;有人选择互相埋怨、指责甚至辱骂,通过语言的渲染小小的分歧升级为矛盾冲突,影响夫妻关系。作为大多数婚姻生活的组成部分,女性在分歧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女性抱怨言语行为如何引发或激发矛盾?

  国内外关于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呈现以下情况:(1) 专门针对汉语抱言语行为的研究不多,国外的研究基本不涉及汉语抱怨语,而国内相关资料的研究对象多数是双语或英语抱怨言语行为;(2) 以往研究多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分析(DonnaHurst Tatsuki 2000;Marty Laforest 2002;Yuan -shan Chen,at el 2011;王经纬 2007;袁陇珍,王小龙 2011),较少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展开研究;(3)或许是因为语料收集的难度较大,目前专注于婚姻中抱怨言语行为的语言学研究还比较少,针对婚姻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的语言学研究更少。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女性抱怨言语行为很有必要:首先,当今社会里女性享有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权,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包括自我意识、生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人们的思想意识除了受教育层次影响以外,还受所处的社会阶层、职业、成长环境、区域等社会因素影响。目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已是今非昔比,女性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因此,结合各种社会因素对其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学也是社会语言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婚姻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研究具有以下两点意义:(1) 此研究是了解已婚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途径之一;(2) 此研究可以引导人们关注、思考已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家庭中其他成员及女性自身调整心态、转换沟通交流方式提供帮助。本文以我国家庭剧《妯娌的三国时代》(以下简称《妯》)的三个儿媳妇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她们的抱怨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已婚女性在家庭中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与家庭和睦稳定的关系。

  一、相关理论
  
  (一)抱怨语
  《汉语大词典》将“抱怨”解释为:心怀怨恨;埋怨。Merriam-Webster 对抱怨(complain)的解释更具体:表示伤心、痛苦、不满、或者对某人或某组织的反对或抗议。关于抱怨言语行为的分类,语言学家们采用不同的方法。Olshtain & Wein-bach 根据情绪变化,将其分为五类:(1)暗示性抱怨,表达不满、反对、责备,如,“不能接受这种行为。”(2)表达烦恼、不赞同或恼怒,如“对我们的工作速度要求这么高,太可恶了!”(3)指责他人或其行为,如,“你不应该把这样的操作推迟。”(4)警告,表示极度不满,并告诫对方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后果,如,“下一次,我会让你等好几个小时。”(5)直接威胁,如“,你最好给我立马付钱!”

  (二)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家 Trudgill 指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紧密相连。社会环境反映在语言中的词汇和句法方面,如英语中的亲属不分母系和父系亲属,“舅舅叔叔”统称为“uncle”,但中文称母亲的兄弟为“舅舅”,父亲的兄弟为“叔叔”,这说明了两种语言对此区分的重要性有不同看法;而禁忌语则更明显地体现了语言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关系。可见,语言是判断人们社会身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同一交际圈的人有相同的语言范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社会语言学家 Labov 认为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因为某些语言范式聚在一起,拥有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 Gumperz 认为“交际圈”的范围有时与种族、社会阶层或民族等更广的社会界限一致;同一个交际圈的人不仅有共同的语言范式,还有许多相同的思想观念、文化范式;他们的语言能力不一定完全一致;交流的频率和圈内结构决定了交流标准或范式的相同程度;每个交际圈都维护着某种社会规约。另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语言范式和价值观。Trudgill 认为不同阶层的人说话方式不一样。例如:“受生活工作环境影响,工人阶层说话带有或直接显示出男性气质。由于生活工作环境艰苦',他们的话语也比较生硬,而生硬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极具男性气质的表现。”底层劳动者与社会精英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一定遵守标准的语言范式及价值观念,而后者遵从社会标准、规范,而且两者之间的交流不密切。

  从上述理论可知,语言范式反映了说话者所遵循的社会规则、习俗和价值观。因此,通过他人使用的语言、说话方式可判断说话者所属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这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在于:抱怨言语行为作为生活中的语言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只有结合这些“社会烙印”才能更深入更透彻。

  二、婚姻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为一部当代家庭生活剧,《妯》为研究当下婚姻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该剧主要成员包括四对夫妻:公公婆婆、大儿子及其妻子朱晓、二儿子及其妻子冯雪、三儿子及其妻子杨琳。三个儿媳代表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已婚女性:大儿媳朱晓(以下称“晓”)为 60 后,未受过很好的教育,生长在普通家庭,保险销售人员,是我国传统女性代表;二儿媳冯雪(以下称“雪”)是 70 后,受过很好的教育,生长在书香门第,知名的电台主持人,精英型女性代表;三儿媳杨琳(以下称“琳”)是 80 后,独生女,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者,是啃老族、物质型女性代表。该剧将这三类女性放在同一个家庭中,为研究年龄、教育背景、社会阶层这三个社会变量提供了可能性。除了人物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以外,该剧的语言、剧情和主题也反映了生活中的本来面貌:首先,该片剧情细腻,围绕收入、家务活分配和财产分配等现实生活展开,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反映了不少家庭生活中的内部矛盾;其次,该片主要靠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语冲突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此外,该剧通过当今社会中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婚后女性的价值”(编剧陈彤)。据统计,“该剧在多个电视台获 2012 年全年收视冠军,如吉林、黑龙江、江苏、深圳等。2013 年初,该剧作为开年大戏又在其他电视台热播,并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此剧对广大社会观众有如此很强的吸引力说明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在当下社会中极具代表性。

  (一)抱怨话题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 Lafores(t2002)的分类基础上结合《妯》中具体内容将剧中抱怨话题分为九种类型(见表 1),这九种类型并非都会出现在剧中三种类型女性的抱怨话语中。【表1】
论文摘要

  表 1 中的数据按照抱怨话题计算,有时一个话题有多个话轮,因属同一话题,仅记一次。从表中可知晓、雪和琳三者之间关注点的异同:

  1.相同点
  她们都关注“家人的言行、家人对自己的批评、家庭财产分配、家务活”这四方面。其中“家人的言行”与“家人对自己的批评”排在前两位。在琳的影响下晓开始关注丈夫的能力。在晓和琳的抱怨话题中相同之处还表现在“家人的言行、家人对自己的批评和财产分配”这三个话题排在前三位。此外“自己的付出”是晓和雪共同关注的话题。

  2.不同点
  首先,关注的话题有不同之处。晓关注“自己在家中的地位”;雪关注的话题最多,与另外两个人不同的话题包括“自由和私人空间、工作和生育、家人的态度、社会关系”,她不关注“丈夫的能力”;琳多次提出“生活质量”这个话题。

  其次,每个话题受重视程度不一样。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她们对共同话题“家人的言行、家人对自己的批评、家庭财产分配”的抱怨比例不同。这三个话题占晓的抱怨总数的 85.45%,占雪的79.35%,占琳的 84.62%.另外这些话题的受重视程度也相异,它们在晓和琳的抱怨话题中的排列顺序一致,居前三位;但在雪的抱怨话题中“家人的言行与家人对自己的批评”居前二,“家庭财产分配”居第六位。可见,晓和琳都最关注家庭财产分配;雪对自由和私人空间及工作和生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家务活的关注度。
  
  (二)抱怨方式的统计分析
  表 2 中数据展示了三个人在抱怨策略使用上的区别,其统计方法按照每次抱怨中采取的策略数量进行统计。从表中可知晓主要使用策略 1 和策略 3,其中策略 1 占其抱怨总数的 44.16%,策略3 占 32.47%;与晓相同雪主要使用策略 1 和策略3,策略 1 占其抱怨总数的 52.21%,策略 3 占26.21%;与前两者不同琳使用最多的是策略 3,占其抱怨总数的 45.78%,她还使用了策略 5---直接威胁,前两者均未使用这一策略。【表2】
论文摘要

  (三)抱怨语的语体和话语量分析
  晓、雪和琳在语言表达方面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语体方面,家庭主妇晓的语言偏向会话体,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语气词、叹词、口头禅,且句法简单,话题转换较多,语言朴实无华,如“哎呦、啊、诶”;精英型女性雪的语言偏向演讲体,她常使用“能不能、恐怕”等弱化语气的词语,既维护了他人的面子也保全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大量使用成语、俗语等规范词语且句式结构严谨,话题集中,注重表达技巧,如“幸灾乐祸、伶牙俐齿、市井小市民”;物质型女性琳的语言偏向演讲体,但与雪的语言不同,琳的语言表达更偏向书面语,明确规范精练,如“生活质量、尊重、诚意”.(2)话语量而言,晓的话语量最多;雪在公共场合的话语量不多,但与丈夫独处时,话语量较多;琳的话语量最少。例如:当晓知道婆婆秘密拿钱给老三买车后,她向全家人抱怨老三与琳铺张浪费,“哎呦,妈,你说我这辈子,一件两千多块钱的衣服也没穿过,啊?”指责婆婆不公平,“……当初我跟妈要三万,妈都不给!你跟妈要十万,妈立马就给你了!”面对大家雪保持沉默,但与丈夫单独相处时,她的抱怨话语量明显增多:“你说说,当初咱们给老太太钱,就是为了给个安心钱,现在倒好,钱给了,好处一点没落着。她转手就给老三了。老大还有大嫂天天阴阳怪气的。俗话说得好,大的盛小的娇,挨打挨骂正中腰。”当老三夫妇住进大房子时,晓的话语量远远多于琳“:妈,您这是一碗水端平吗?啊?您这不是欺负我吗?这不明摆着您想把老三两口子留下,逼我走吗?”而琳采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老公,你跟他们废什么话呀!咱们就住这儿了,怎么啦?”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1)晓比雪和琳更喜欢抱怨;(2)她们在抱怨话题和抱怨策略使用方面各不相同;(3)她们使用的语体和话语量不同。虽然她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但是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语言范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不同的抱怨话题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她们关注的话题以及共同话题的受重视程度反映了她们的价值观:传统型家庭主妇晓重视家庭财产分配和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希望得到婆家人的认可,如:“我知道那钱是老二给的,对吧?妈有支配权……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对吧?那她应该给我打个招呼对吧?”“老二,你大嫂我从过门那天开始就为这个家干多少活,……我争来抢去的就为两字公平”.精英型女性雪重视自由和私人空间不受干扰、看重自己的事业与名誉、追求人生价值,例如她对丈夫说:“你爸也不能绑架我的人生”,一下吗?! 你今后进来,敲门啊!“.物质型女性琳看重生活质量,在意他人的付出,如”:那人活着总得有生活质量吧?!“”你看咱们有事儿的时候,他们谁管啦?凭什么他们一有事,咱们就得满世界给他们跑去?我就要一婚礼,这要求过分吗?“60 后晓属于社会底层的劳动阶层,她来自普通家庭,收入不稳定,省吃俭用,为婆家人作出巨大贡献;70 后雪生长在书香门第,是”掌上明珠“,拥有发展前景很好的职业---电台主持人;80 后琳是”富裕一代“(编剧陈彤)---从小养尊处优的物质女、啃老族,以自我为中心。她们来自不同的年代,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但是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她们之间有共同话题只是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但停留在基本的生活层面,没有达到思想意识形态的深度。例如传统型女性晓和物质型女性琳都看重”家庭财产分配“,可前者的出发点是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应该得到回报,后者则认为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次,抱怨策略及其语体、话语量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传统型女性晓的抱怨言语行为说明:(1)她在家中地位较低,希望”主事的人“-婆婆能认可自己的付出、赞同自己的观点或替自己说话;(2)文化层次不高,因此语言表达口语化,偏向会话体;(3)作为家庭主妇-”工人阶层“,她说话直接,心中不满现于言表。精英型女性雪的抱怨言语行为说明了:(1)良好的生长环境、高等教育以及电台主持人的工作给予她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语言规范,如”:我以前是不这样啊!我以前豆蔻年华,我以前待字闺中,我以前青葱岁月,我以前还是个小美妞呢“;(2) 作为社会名人她注重社会交流过程中的自我形象塑造,因此说话比较委婉,注重沟通技巧,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是不是/能不能“.物质型女性琳的抱怨言语行为说明了:

  (1)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孩子,许多”琳“们被长辈们当作”小公主“溺爱,无需付出就能生活富足,导致她们”比较自我,凡事只要我高兴就行“(编剧陈彤),因此说话直接,不顾及他人感受,如当全家人讨论公公的丧失时,她反对传统的守孝习俗,”那爹三年,妈三年,那父母得多有钱给孩子留个金山银山的……要是谁家能有这么有钱,我也跟着他们守孝去。我守一辈子!“(2)高等教育给予她们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分析说明婚姻中女性的抱怨言语行为与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抱怨者所属的社会阶层及其价值体系。传统型女性晓属于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代表,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摆脱传统女性的奴性;社会精英型女性雪婚后依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向传统的女性角色提出抗议:”你就没把我当你老婆,你就把我当一生育工具了! “物质型女性琳自私自利的抱怨言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中一些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此外,同一交际圈内的人相互影响,虽然这三种类型的女性有不同的价值观,但频繁的交流使得她们相互影响,琳对丈夫能力的关注影响了晓,而晓与雪关于婚姻中女性的价值观也相互影响。

  三、总结与启示
  
  从文中分析可知:(1)婚姻中传统型女性比精英型和物质型女性更喜欢抱怨;(2)不同群体中的已婚女性在抱怨话题、抱怨策略、话语量、语体、用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3)抱怨言语行为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及其遵循的社会规约;(4)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父子、婆媳关系是主轴,夫妻关系是配轴“---依然存在,女性在婚姻中的话语权仍有限。

  此外,剧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给家庭带来的负面作用值得一提。与身体虐待一样,抱怨有时候也是一种虐待,对婚姻与家庭稳定和睦造成负面影响,摧毁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信任、倾慕及亲密感。晓对丈夫能力的抱怨导致他毅然搬去小房子;雪用”一群市井小市民“指称婆家人,是丈夫出轨的导火索;琳目无尊长的言语行为,是婆家人迟迟不愿接纳她的原因之一。可见,抱怨是一个社会行为,影响着自己和他人。

  最后,拘于本研究的时间和篇幅限制,今后的研究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从单个性别的研究扩展到男性、女性以及同性恋性之间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2)拓展研究角度;可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社会认知语言学等不同学科展开研究;(3) 转换研究方法;可采取语料库或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语料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491.
  [2]Morse,John.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M]. Massachusetts: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2009:253.
  [3]Olshtain,E.& Weinbach,LComplaints:a Study of Speech Act Behavior among Native and Non -native Speakers of Hebrew [C]Benjamin.1987:195-208.
  [4]Trudgill,Peter.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M].Britain:Penguin,1983:19-87.
  [5]Milroy,Lesley,Language and Social Networks[M].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89:13-85.
  [6]《妯娌的三国时代》编剧:展示多面媳妇观[EB/OL].(2013-06-24)[2013-11-20].[7]Laforest,M.Scenes of Family Life:Complaining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1595-1620.
  [8]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