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探析
【第一章】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分析绪论
【第二章】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特点及传统耕作方式的价值
【第四章】清水江流域耕作方式的改变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
【第五章】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人口流动下耕地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特点及传统耕作方式的价值
清水江隶属沅江水系,是贵州省第二大江。省内河长 452.2km,流域面积17145 平方公里,主要的支流包括重安江、巴拉河、巫密河、六洞河、亮江。发源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市,在黔南州称为剑江,自西向东流入黔东南侗族自治州,在黔东南州称之为清水江,是黔东南州主要河流,流经丹寨、麻江、凯里、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黎平、锦屏等地,在天柱县流出省境,至湖南省汇入舞阳江。整个流域包括黔南、黔东南州的 3 个市,12 个县和一个经济区的全部或部分区域。
3.1 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及成因分析
3.1.1 人口流动现状及特点
(1)人口流动速度较快,人口大量输出
从人口总量上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清水江流域的人口3783608 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 3925276 人,减少了 141668 人,年均增长速度为-0.18%,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总数在逐渐减少。从下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清水江流域的 16 个地区的流出人口总数为 428646 人,相比 1990 年 2942 人多出近146 倍,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流动情况并不多见,当时流出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0.8%.但在 2010 年,流出人口占总人口的 11.3%,其中以凯里市流出的人口最多,占到流出人口总数的 30%,人口流出数量有了一个显着的提高。再看流入的人口总数,流入人口仅有 38296 人,占人口总数的 1%,流入人口的数量远低于流出数,因此,在总量上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数才会不断地减少。
从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流出、流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地区的人口流动速度较快,虽有人口的流入,但从总量上来看,仍为人口输出地。
(2)人口分布不均,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清水江流域上游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大部分的县市分布在中上游,例如上游流经的麻江、丹寨、黄平和凯里的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 22.4%,但人口却占全州总人口的 27.7%;相反,清水江流域下游流经的锦屏、天柱、黎平占总面积的34.3%,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25.3%,由此不难看出,清水江流域的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差异较大;从另一方面来看,贵州地貌以山地、丘陵、盆地居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都会选择生态环境较好、海拔较低的盆地居住,因而人口的分布有着一定的指向性,清水江流域的凯里、锦屏和天柱都属于盆地,人口密度较大,海拔越高,自然条件越恶劣,居民也越少。除去自然因素,经济驱动已经成为现代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其中以进城务工居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知道,整个黔东南州的农业人口比重从 1949 年的 94%下降为85.97%,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的缺失对耕地资源的使用情况直接产生影响。
3.1.2 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的原因
(1)省外经济驱动
清水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从历史上看,人口的流动其实就是民族的迁徙,而民族迁徙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哪怕是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的迁徙就是为了找到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而食物就是他们迁徙的根本原因。当人们开始有了生产社会活动,渐渐定居下来的时候,农耕民族由于生产的限制,迫使他们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生活,而游牧民族为了保证牧场的肥力,让动物有充沛的供给,因此需要不断地变换牧场地点,保证经济的发展。现代的少数民族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不再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但由于历史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导致大部分民族的经济发展较慢,特别是某些生活在深山里的民族由于长期闭塞的生活,还维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使用着落后的生产工具。因此在经济的驱动下,部分居民会选择到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 2010 年的苗族人口达到了 9426007 人,其中贵州苗族人口占了 42.1%,相比 1990 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下降了将近 10%.而同样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侗族人民也有着相似的状况,第五次人口普查,贵州省侗族人口为 1628568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 55%,而北上广三个城市总共占 20%,2010 年,贵州省侗族人口下降了 12.1%,而北京、上海、广州的侗族人口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其中,广州在这 10 年里侗族人口数量增加了 50%.这些数据都进一步的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因素已经成为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2)省内工业化驱动
贵州省是我国欠发达的省份,工业化和城镇化落后再加上耕地资源的稀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这些都是贵州省面临的重要问题。贵州省要想摆脱贫困的帽子,就得城市的建设和农村的发展两手抓,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从 2007 年开始,之后的五年内,贵州省城镇化率都在 30%以上,表明贵州省的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转移,从转移增长率上看“十一五”期间2006 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 618.35 万人,2010 年为 1210.17 万人,年增长率为 18.28%.“十五”期间 2001 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 267.94,2005年为 383.22,年增长率为 9.36%,“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几乎是“十五”期间的转移率的 2 倍。1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由于教育程度不高,大都从事着体力劳动,劳动报酬较低,这一部分村民所占有的耕地资源不得不荒废,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过于依赖耕地资源,导致一些不适宜开垦的土地遭到不合理的开发,从而导致一部分耕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3)教育普及
清水江流域以少数民族居民居多,他们长久以来依靠着生活的环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家户户以耕作作为生产方式,以农民作为职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即使部分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大多从事着体力工作,收入微薄。经济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普及。由于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不同,教育的模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清水江流域分布的民族多,数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在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多民族的特点因材施教。民族的高等教育发展如何,也就代表着当地的教育水平。民族高等教育是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通过兴办高等院校,并制定相关政策,对民族地区适龄人口和散居全国的少数民族适龄人口中符合条件者实施的高等教育。2国家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族教育事业。例如,在招收阶段,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适当放宽录取政策,降低分数线,参照人口的比例来招生,保证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或者是制定定向培养方案,专门为贫困山区输送紧缺人才。这些招生政策吸引着一大批的学生走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3.2 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贵州省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超过 1100mm.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地势西高东低,是国内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加上喀斯特的独特地貌,土地贫瘠,可利用的耕地资源更是稀缺。清水江流域的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大部分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据统计,2010 年清水江流域的 16 个县市的农业户口人口总数为 288609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82.02%,耕地资源状况决定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
3.2.1 耕地面积减少
1949 年至今清水江流域的各个县市的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到逐步减少再到减少的过程。1949 年国家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开垦荒地,由于生产力有限,大部分的耕地尚未得到利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耕地面积是快速增加的;而从 1959 年到 1965 年期间,处于“大跃进”时期的人们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不断地开垦荒地,致使耕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耕地面积开始减少;在之后的 5 年里,由于农田和军工企业的建设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是建国以来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期;1970 年到 1995 年,耕地资源的状况得以缓解,但耕地面积仍以较为缓慢的速度下降,原因主要是城镇企业和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一些耕地被转为非农用地,这一现象在国家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后得以缓解;1995 年至今期间也有减少,但很快予以遏制,并通过不断地开发新的土地资源使耕地资源有所增加。受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2005 年至 2007年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急剧减少,3 年间减少了 737 公顷,耕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有 0.0472hm ,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7 年以后耕地面积出现了小范围的波动,但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 17.8 万公顷左右,虽然耕地面积变化程度不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地增加,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出,在耕地总面积持平的情况下,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有所提高。除了常用耕地资源,后备耕地资源不足,2011 年可供利用的后备资源仅有 2.06 万公顷,严重阻碍了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3.2.2 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问题直接约束着农业的产出水平和农民的收入,决定耕地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和化肥的用量。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1年耕地面积中水田为134272公顷,占常用耕地的比重为75.2%,旱地面积为44289公顷,而有效灌溉面积仅为 15.1 公顷,大部分的旱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水资源不能充分的保证,耕地产出率自然不高。其次,农用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耕地的土壤环境,导致耕地质量的下降。2011 年按实物量计算农用化肥的施用量为 227334 吨,比 2010 年增长了 0.8 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为 2028 吨,跟 2010 年比增加了 27.4%的使用量。再加上贵州省的气候湿润,全州平均气温维持在 15-18℃,年日照时数不超过在 1400 个小时,农作物不能充分享受日光,降低农作物的产出率。
3.3 清水江流域的传统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具体表现为村民对农业资源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和是否遵循农业生态规律,不同的利用方式和对农业生态规律的不同态度会带来不同的农业环境。
1为了适应当地的地理自然条件,清水江流域的人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耕作方式。
3.3.1 传统耕作方式的生态价值
(1)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清水江流域的地貌以山地为主,没有广阔的平原,粮食生产受到了诸多的限制,不能像平原地区那样广泛的种植各种农作物。虽然当地的气候很适合种植水稻,但经济效益高的杂交水稻的最佳种植高度在 1000 米以下,因此也只能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种植,地势较高的地区加上很难储水,于是对种植水稻的品种有着更高的要求。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居民根据自身生活的环境建立了独特的生态系统“稻-鱼-鸭”.
这种耕作方式是一种可循环的模式,但对人的参与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很多的劳动力。首先他们要挖渠引水,将河水引到田里,保持水土,并运用筑坝的方式建立一个沼泽。这些人工建构的高山水域环境,一方面提高了山区生态系统多样化的水平,使本来仅分布于江河中下游的生物群落现在可以移植到较高海拔地带,使得山区有限的沼泽生态系统能够与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毗邻存在;另一方面,这样建构的人工沼泽生态系统使得许多喜欢湿地环境的物种能够向较高海拔地区转移,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山区生物物种的多样化,使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密集地种养众多的生物物种。2这为后来形成“稻-鱼-鸭”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做了铺垫。由于糯稻的杆高,水田的蓄水较深,于是侗族人民就在水田里养鱼。
由于高杆糯稻本身就是沼泽植物,它能在水里进行光合作用,让水里的氧气充足,泥土含有的有机物质能够得到分解,鱼游动的时候不停地搅动池水,翻动泥土,既增加了水的溶氧量,对土壤也起到增氧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高杆糯稻根系发达,谷粒饱满,可以有效防止烂根。传统稻作的种植离不开肥料,而在“稻-鱼-鸭”生态系统里中是不需要施肥的,鸭子和鱼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有资料指出,鱼类的粪便中含有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氮、钾、磷。鱼以水里的杂草为食,成为人类的割草机,除此之外,害虫的幼虫卵落入水中后,也会成为鱼类的食物,消灭了虫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既减少了成本,又能有效防止虫害。
“稻-鱼-鸭”生态系统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我们可以看到,从挖渠饮水,到播种糯稻,再到养殖鱼鱼鸭,全过程都需要人的参与。再加上旱地中的其他粮食作物同样需要劳动力,因此,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2)种养复合状态下的水资源高效利用
清水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高山上,海拔高,给液态水的截流、储养、再生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以至于当地的年均降雨量虽然高达 1200 mm 以上,但液态水一旦降落到地面就会迅速地汇入江河,而无法在这一地区长期留存下来。1为了适应山区的高海拔、温差大等特殊条件,经过长期的经验累积,当地居民纷纷种植高杆糯稻,其原因有两点,其一,高杆糯稻的杆长,出土杆普遍长达 15cm,甚至会达到 20cm.高秆的好处在于,可以让鸭穿行于生长着的稻谷间,自由觅食却不会伤及稻穗,加上生长季很长,插秧后还可以超过 120 天,足够错位放养三批雏鸭,并且能够顺利产出;2其二,耐水淹。即使是 50cm 的水也不会导致稻根窒息,因此可以在田中多储水,以便于鱼和鸭的活动。这两点都是矮杆糯稻所不具备的特点,也是当地种植高杆糯稻的决定性因素。由于高杆糯稻有杆高、耐淹的特点,当地居民就可以修建较深的蓄水池,将水资源储存在稻田之中。并且这些品种都耐冷,对日照时间的要求并不高,有些甚至可以在每天日照时间不足 3 小时的情况下生长。由于海拔高早晚温差大,绝大部分品种在当地露天撒秧,即使碰上 10℃的急剧降温也不会烂秧,而且在收割时,即使田中积雪结冰,都不会导致倒伏和减产,更不要说抵御霜冻了。
3这种高杆糯稻的种植不仅可以帮助储存水资源,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季有效的保护水资源不会因为阳光的直晒而蒸发。因为这种品种插秧后的郁蔽期长达 110 天,而这段时间刚好是天气最热的 6、7、8 三个月,储存在稻田里的水资源避免了太阳的直晒,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此外,在水的表面还覆盖着植被,即使有水分被蒸发,变成水蒸气后遇到覆盖着的植被就会被液化,在植被上凝结成水珠再次回到稻田里,利用这种液态水和气态水的不停转化,确保水资源不会减少。这些稻田的储水能力都可以看成一个小型的水库了。
3.3.3 传统耕作方式变化的动因分析
清水江流域属于人口输出地,流出的人口中几乎都是青壮年,他们在各种因素的驱使下,流向其他地区,造成清水江流域的劳动力紧缺,大量的耕地出现无人耕种的情况。外出的人口由于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再将精力投入到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于是,这部分土地就有几种用途。一部分分散的土地只能交由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或者老年人来耕种,他们还会维持原有的耕作方式,但是劳动力显然不足,此时为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就会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另一部分的耕地则是流转出去,而由于山地的地势,大部分的耕地较为分散,政府为了鼓励耕地的流转,给农户新建住宅,将以前的住房拆除,将各家各户的耕地资源连成片,更加方便承包出去。已经承包出去的土地,从农户的角度看,并没有因此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其根本原因在于,原先形成的“粮-油-菜-猪”的生产链条被打破了。在耕地流转之前,农户的生产链条是完整的,生活支出较少,地里种的农作物,大部分卖出去赚钱,多余的部分充当家里的口粮,家里饲养的禽畜,粪便可以拿来当做肥料,以此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因此,农户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在生活上有大的花销。但这种生产链条一旦被打破,农户需要自己购买粮食,生活费显然提高。从承包商来看,他们的目标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耕地安全问题,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破坏当地的土壤环境,严重影响耕地质量。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的活动中,化肥、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的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物质通过农田渗漏和地表径流对水环境造成污染。1化肥的使用过程中,以氮肥和磷肥为主,这两种物质破坏土壤的结构,如果配比不合理还会出现土壤的酸化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而农药中的化学试剂不易被分解,流失到土壤中同样会造成污染。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耕作方式也顺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给耕地资源的安全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