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3 共67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探析  
【第一章】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分析绪论 
【第二章】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特点及传统耕作方式的价值 
【第四章】清水江流域耕作方式的改变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 
【第五章】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人口流动下耕地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种植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也是棉纺、茶产业、烟草等种植业的主要来源;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口流动速度较快,人口数量的改变会带来耕地利用方式的变迁,而这种耕地资源的不足与利用方式的不合理的问题,会对耕地资源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大,一部分的耕地非农化,转为建设用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据统计,1986-1995 年间我国耕地减少了 1686 公顷,1996 年的耕地面积为 13003.85 万公顷,为了改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局势,1999 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实施占补平衡策略,1999-2007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在数量上不仅实现了占补平衡,并且“补”明显大于“占”,1然而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截至2008 年底,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到 12171.6 万公顷,人均耕地减至 1.38 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尽管我国耕地仍有 31 个省、市、区拥有耕地后备资源,但即使将所有的后备耕地全部转化为耕地资源使用,人均占有量也只有 0.098-0.1 公顷之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土资源部 2006 年的调查显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共有 1.13亿亩,即 753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不好,土地质量不高,加之该区域人口大都迁移至经济发达的南方和沿海城市,导致这一地区的耕地资源大量的荒废。发达地区耕地资源的过度占用与不发达地区的耕地荒废,导致可利用的耕地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日益下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7 年 4 月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2要求各地方要严格做到耕地的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但是耕地的动态保护并非一蹴而就,我国目前耕地质量较低,高产田较少,中低产田的数量占耕地总量的半数以上,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有 7.91 亿亩,仅及耕地总量的 37.7%.1同时,由于耕作方式的改变,农药的大面积使用,使耕地生态安全遭到污染。此外,耕地退化现象严重,水土流失、沙化、贫瘠化等问题,都严重影响耕地的质量。近年来,耕地数量与质量下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加上城市化、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不断提升,人地矛盾日益升级,导致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推广的家庭联产责任制,使得农民不再依附在土地上,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条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间的差距拉大,大城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大城市流动。目前我国国内的移民人数已经超过 1.5 亿人,流动方向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这种劳动力的大规模移动,对于原先居住地来说,特别是某些粮食主要生产地区,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农业作为我国的最基础部门,农村人口的流失会导致农村人口结构的失调,对日常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使我国粮食生产受到制约。同样,对于人口聚集地而言,人口压力也会对耕地资源产生影响。由于人口的大量聚集,对于基础设施公用地、居住地以及建设用地的需求明显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 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 61.52 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 42.91 万公顷,耕地 25.94 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 0.6%、4.5%、2.5%.大量的人口流动对原本耕地资源紧张的大城市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进一步导致耕地资源的配置比例严重失调。

  1.1.2 研究目的

  我国耕地出现人均占有少、分布不均和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题,耕地因人口需求而存在,因人口增长而变化。人口因素是引发耕地安全问题的最基本要素2.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使得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口输出区域、人口输入区的耕地使用情况呈现两极化,输出区的劳动力丧失导致耕地闲置,而输入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的过度使用,继而引发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耕地资源的流失。耕地资源通常与粮食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内外对资源安全的早期研究,基本就是围绕着粮食生产进行的。清水江流域随着劳动力的丧失,造成耕地资源的荒废,使得当地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水储养能力的下降,农药的使用,都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安全,因此,解决好以上问题,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资源,同时也会促进社会及生态的稳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3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寻求一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耕地资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区域的发展,更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我国对于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等定性方面的研究,将耕地资源安全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结合,但对于人口流动对耕地的影响只有表层的认知,没有深入揭示二者的关系。本文将耕地资源与人口结合在一起,基于生态学相关理论,尝试多种学科理论交叉,将实现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作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现实意义

  清水江隶属于沅水水系,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水系,位于贵州的东南部。流域附近分布着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由于他们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信仰与文化、民族的认同感,世代都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迁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迁移,以此减少迁移的风险。因此,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流动速度比其他地区要快。由于身处山区,教育的普及力度不够,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因此,他们从事的大多是出卖体力的劳动。加上长期的闭塞生活,导致流域的人口流动起步晚,大部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窘迫被迫离开家乡,以改善生活为目的,这跟汉族地区以求学、经商而迁移的原因不同。人口的流动,使得人口流向区域需要增加大量的生活用地和建设用地,过度使用土地,同时原先的土地由于劳动力的丧失而导致土地的浪费,造成耕地的隐形流失。本文以清水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将人口流动与耕地的安全结合一起,探究两者的互动机制,对当地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人口流动对耕地安全影响的研究与评述

  资源安全一词虽然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但相关研究在国外已经受到极大的关注,并由来已久。而对资源安全关注的国家大都为资源大国,他们以保障自身资源的需求为目标,进行相关性研究。1757 年,法国的经济学家愧奈等“重农派”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创造财富的基础。1798 年,英国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了着名的“人口理论”,将人口与粮食联系起来。直到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了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一个来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1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文章,引发了世界对中国粮食危机的思考,引起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展开激烈的讨论与研究,让资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国际上对耕地的具体定义是在《世界资源》一书中提到,耕地包括暂时种植和常年种植作物的土地、暂时草地、商品和家庭菜园、暂时休耕地,还包括种植诸如可可、咖啡、橡胶、果树和葡萄等这些在每次收获以后不需要重新种植的土地,但不包括用来种植为获取食材的林地。2作为资源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耕地保护的经济补贴融合于农业补贴之中,在 1933 年的《农业调整法》中制定了目标价格,对农产品进行差额补贴。从 1977 年开始,美国多个洲投入资金实施耕地或农地发展权的购买,以达到保护耕地和土地的目标。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德国的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问题,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政策阿赫法规,并采用生态补偿方式鼓励农民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好成效。3英国在欧盟共同政策框架内(CAP)对国内农业较大力度地实行补贴和保护政策,其农业补贴和保护政策主要包括农业基础建设补贴等显性补贴和减免农业税、免费向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等隐形补贴。4此外,其他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等国也相继制定了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保护制度。

  在资源经济学研究中,自然资源的消耗根本驱动因素是人口与经济发展。5在耕地占用问题的研究中,专家学者们一直认为是人口因素。Samuel P.S.Ho 和George.C.S.Lin(2002)认为在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用地非农化的现象会日益加剧。因此,人口的变动是土地资源变化的重要驱动力。1885 年列文斯坦指出,人口的流动是为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向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迁移,简言之其中经济原因成为主导人口转移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着名的“推-拉”理论的起源。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以拉里·萨斯塔为代表的新古典派的出现将人口迁移理论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自此之后,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延续了推拉理论的研究。认为工资的差异是人口流动的原因,而这种流动也可以反向的消除工资差异。历史-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致,流动的人口是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联系的桥梁。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也就是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市场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个类型,认为由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占有资源与市场的优势,于是当地的人们通常不愿意从事报酬较低而危险性较高,单纯出卖体力的工作,这一劳动力市场的空缺就由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来填补。在这些理论基础的研究上,国外学者还先后创立了模型用以定量研究。其中,刘易斯两部门模型就是用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原因,之后托达罗等学者提出了托达罗模型,指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由于“预期”收入的最大化目标。

  国外的耕地保护与人口流动的研究发展较早,但发达国家的土地资源对于人口的总数来说是相对丰富的,因此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并不突出。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只要是从保护、维护土地资源的需求出发,大多与农业补贴相融合,没有单独的耕地保护措施,更没有体现人口的流动对土地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问题突出,由于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将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对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没有被提上日程。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土地资源的研究,特别是耕地资源安全,由于各国的耕地情况与背景各不相同,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程度也不相同,国际上并没有像粮食安全问题一样,作为一个共同关注的领域进行探究。将人口的流动与耕地保护结合起来的研究也并不完善。

  1.2.2 国内关于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的研究与评述

  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大量的人口涌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土地资源不断的被开发利用,日益增长的人口与不断减少耕地资源之间的问题日益激化。欠发达地区作为人口的输出地,耕地在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不得不改变其利用方式,并造成一部分土地的闲置。不同的地区面临着不同的人地矛盾,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耕地资源的安全利用成为资源安全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但国内真正开始关注人地问题始于莱斯特·布朗发表的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一个来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之后,这时与粮食增长息息相关的耕地资源安全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国内学者对于资源价值的认知主要是从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的效用价值理论出发,黄贤金在1994 年自然资源的二元价值论中指出,自然资源物质没有具体的市场价格,但是具有社会价值,提出了自然资源稀缺价格理论,也就是自然资源价格的二元性,即虚幻性和真实性。虚幻性是由于自然资源物质的无价值和社会支付自然资源资本过多的价值决定的,真实性则是由于自然资本个别劳动价值决定的,自然资源价格是卖方价格即供给价格。1在此基础上,李金昌等学者于 1995 年提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并将价值分为有形的资源价值,以及无形的服务性的生态价值。

  2003 年,俞奉庆、蔡运龙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论就是运用经济学的价值论去分析自然资源,并且适用于自然资源的价值理论。并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适用于商品价值,而边际效用论更适用于自然资源的价值研究。因此,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修正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关于土地资源的研究还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吴次芳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地获取,并能保障生物群落(人类)健康和高效能生产和高质量生活的土地资源状态和能力。2徐宝根则强调在土地资源的发开利用过程中人的作用,他认为,人类在耕作的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拥有抗干扰的能力,可以抵抗威胁、防止事故的放生,也就是说土地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支撑的能力,包括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三大方面。除了对土地资源概念上的探究,毛良祥构建了县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江苏金坛作为研究区进行实证分析。郭凤芝通过对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同土地资源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对三者的相互影响加以探讨,最终构建了针对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价体系,将土地资源安全的指数分为数量安全指数、质量安全指数、土地承载力指数和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数。

  近几年,由于人地矛盾的加剧,对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研究层出不穷。2000年摆万奇通过定量分析,将系统动力学的原理运用到探究城镇用地和耕地、人口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2001 年孟向京和候东民指出,人口增加对于不同区域的耕地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每新增一个人口,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东部地区为0.0118 公顷,中部地区为 0.0098 公顷,西部地区为 0.0095 公顷。也有专家认为,农村的城镇化不仅不会导致耕地的占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耕地的使用。蔡继明和周炳林在研究中提出,每增加一个农村人口要占用耕地 0.0146 公顷,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则只占用耕地 0.0099 公顷,相对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可以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张军岩和贾绍凤在研究中的城市化对耕地影响机制时表明,人口城市化对耕地的影响是否消极并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城市化发展的状态。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农村的城市化发展缓慢,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占用问题严重。杨庆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对于耕地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对策。以达到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达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耕地的价值、效益,耕地的生态价值或非农化补偿研究,其中对耕地的经济补偿研究也是近两年的热点。但是基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机理及其动态性分析研究较少,由于理论的不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相关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具备推广性。同时忽视了人口的流动与耕地利用的双向互动机制,只关注人口对耕地的影响,反向的耕地影响人口流动的研究涉及较少。

  1.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认真研究本文所涉及的理论方法,通过对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对清水江流域的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外,由于本文所涉及的县市较多,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数据的收集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参考了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2)实地调研法

  本文选取的是清水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涉及到 16 个县市和地区,研究范围较大、对象较多,仅通过查找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远远不够,只有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包括对居民的调查问卷以及当地的数据搜集,才能够充分利用收集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对人口流动和耕地资源有一个量化的分析,给予文章充分的数据支撑,明确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

  (3)跨学科研究方法

  人口与资源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而耕地资源问题又涉及到农业问题。根据本文的实际需要,如果只从经济学的单一视角很难全面的阐述复杂的生态体系。因此,本文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理念,包括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