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是近期教育研究热点之一。课堂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儿童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生态课堂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1],核心是课堂各要素协调、和谐、有序运行,要旨是学生持续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生态课堂是当代教育新追求,是体现新课标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应然选择。
小学数学是大多数儿童认为最难学、最枯燥的学科之一[2],如何让儿童愉快、主动去学习数学,许多小学教师甚为头痛。据小学教师反映,有一些中、高年级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水平较低,数学考试成绩经常在30分以下;研究也表明,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业情绪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这说明儿童数学学习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环境尤其是生态课堂环境做深入研究。
为考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我们针对生态课堂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题项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方式、教师课堂情绪、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等方面内容。随机选取广东省深圳市汤坑小学、碧岭小学等5所学校,中山市联丰小学、吉昌小学等4所学校,梅州市上坝小学、美华小学等8所学校,河源市龙湖小学、朝阳小学等9所学校,通过采用问卷和随堂听课方式对以上4市26所学校共388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调研分析,探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诉求与建构。
一、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诉求
生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展现成长的美丽、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幸福乐园[4].小学数学课堂要成为生态课堂,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遵循数学学科的内部规律。
(一)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
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的思想基础,教师只有树立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才能自觉地构建生态课堂,实现生态课堂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待改进,问卷中37.1%(144人)教师“会在课堂上布置大量课堂练习,相信学生题目做多了,自然就懂”,认为儿童的数学成绩是靠大量“做题”训练出来的;35.0%(136人)教师“不主张学生在课堂上想发表意见就发表意见”;39.7%(154人)教师“很难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导致了不和谐课堂氛围,19.6%(76人)教师“感觉课堂上学生比较沉闷”;30.9%(120人)教师“经常或总是不自觉地与学生发生正面对抗”;27.3%(106人)小学数学教师从未或很少“笑容满面”.
生态课堂是尊重的课堂,是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5].教师有生态课堂教学学生观,就会充分尊重儿童的生命成长,让数学成为儿童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源泉;教师有生态课堂教学人才观,就会尊重儿童个别差异,让每一个儿童在数学土壤上绽放智慧火花、闪烁个性光辉;教师有生态课堂教学数学观,就会重视儿童心智、个性、态度及完整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数学教育作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儿童思维锻炼和精神成长乐园。
(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生态学认为生物群落具有多样性[6],生态课堂目标要体现生态系统的多元性,它不仅关注儿童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关注儿童数学情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能力的提高,使每个儿童喜欢数学、能学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例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什么是周长”的教学,如果教学目标只是让儿童掌握“周长”概念,儿童课堂数学活动就会成为沉闷的知识学习,如果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儿童感悟、体验、理解、掌握“周长”概念以及应用“周长”解决生活中问题,课堂教学就会设计出儿童找、摸、剪、量“周长”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探究活动。
(三)高效的课堂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课堂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设计和开展高效课堂数学活动是实现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生态课堂教学思维要求数学教学同时考虑到儿童思维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资源和环境的保障[7].
有些教师的数学语言不严谨,设计的数学问题可能引起儿童理解困难、思维混乱;有些教师的教材处理没有把握好数学学科特点。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加法:折纸”教学,某老师在引入课题时,问“分数12和14能直接相加吗?”,学生没有吱声,老师补充一句“它们不是同分母,可以直接相加减吗?”,学生回答“不能”,这显然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正确做法是:引导学生先估后算12+14=?,思考异分母分数相加如何计算,让学生意识到前面所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不能解决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学习分数加减法法则,引出需要化12+14为同分母相加。再比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与体育:营养配餐”教学,某老师从中国奥运军团“吃什么”引入课题后,都是关于吃、食物、营养的讨论,一节课没有出现数学形式教学,黑板上只有早餐午餐中各种食物名称,没有一个数字、字母、图形,本该让儿童感受、体验“比例”在生活中存在与应用的数学课,该教师把数学课变成了“生活”课。这节课教学设计应让学生探讨各种食物中营养含量、营养配餐中各食物比例,在课堂活动中展开数学活动,抽象比例形式。
儿童思维具有原生态性,儿童思考数学问题简单、线性,而数学学科抽象、严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简洁、清晰、流畅,让儿童能学数学,体现儿童数学学习的环保和绿色,又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为儿童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良好智力基础,体现儿童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的奇偶性”教学分为2课时,老师可在第2课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只与加数为奇数的个数有关,与加数为偶数的个数无关,重点“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就会更简洁、清晰;可设计问题“有一个接连电灯的开关,如果有5个人过来按开关,第1个人按1次,第2个人按2次,……,现电灯亮着,请问5个人按过后电灯是亮着还是熄灭?”,把第1、2课时内容联系起来,“数的奇偶性”整个教学就会结构更完整、逻辑更严密。
(四)灵活的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对化解课堂教学危机、确保生态课堂环保起至关重要作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机智能保持生态课堂系统正常运转。调研发现,有些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意外状况的能力不高,问卷中23.8%(92人)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按预设教学程序进行,会很着急”;25.8%(100人)教师“遇到学生课堂上捣乱,会很愤怒”;32.0%(124人)教师“对于学生的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感到无能为力”.
教学机智是生态课堂良好运转的“润滑剂”.生态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便是教学各要素之间呈现出来的一种和谐流畅、自然对接的状态[8].教学机智应顺从学生成长需要,体现生态的开放性,让学生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小学某老师的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1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可以用什么数表示?”,老师引出12后,突然有1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和妈妈分2个苹果时,都是妈妈半个,我1个半,1个半能用什么数表示?”,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渴望得到回答。该老师措手不及,只批评学生“你不尊敬妈妈,小孩子要让妈妈多吃”逃避了事,同学们大失所望。其实这是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保持学生数学好奇心的极好机会,老师应该这样说“这个同学问得好,1个半苹果也可以用分数112表示,不过这是五年级的学习内容,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思考、探讨一下”.
教学机智是生态课堂受到“污染”时的“清洁剂”.例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除法:倒数”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从大量诸如23×32、79×97、811×118算式中寻找特点来引入倒数概念,有些学生发现算式乘积是1,有些学生发现算式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相调换,结果个别儿童出现理解偏差,形成“倒数就是把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对调”消极定势,老师发现后让学生练习求整数(2、10、8、1)、小数(0.2、2.5、4.8)的倒数,消除了学生的消极定势,使学生准确理解倒数概念。老师这样处理及时阻止了课堂生态被“污染”.
二、建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中小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在保护学生自然天性的同时,创设绿色、健康的生态课堂[9],学校应以教育的生命观为办学理念,走一条生态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之路[10].学校作为影响建构生态课堂的关键因素,应大力推进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一)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建立生态课堂制度
一要杜绝体罚、语言暴力或冷暴力出现,消除破坏课堂生态环境隐患。数学较为抽象,一些儿童可能因为数学学习困难较大,课堂上学不会或不专心学,招致各种体罚或“暴力”.
二要鼓励教师以满腔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课堂教学,营造生态课堂环境。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能感染学生,能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促使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数学活动。学校规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师课堂行为,利用制度保护小学数学课堂生态环境。
(二)提高教师教材处理能力,创新生态课堂教学方案
教材是众多教育家在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数学学科规律基础上为儿童编写的数学学习材料,教材是儿童成长的“绿色养料”,是儿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燃油”.教师吃透教材精神,能准确确定儿童的生态发展目标、设计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因此,提高教师教材处理能力,促进教师设计和实施生态课堂教学,实现生态课堂教学。
(三)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构筑生态课堂监控系统
课堂监控是减少生态课堂被污染,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情绪,就会尽量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如果不断反思课堂教学状况,就会不断调整课堂数学活动;教师如果经常监督学生的课堂行为,就会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数学是通过符号反映客观世界关系的学科,教师只有高效监控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变枯燥的数学符号为儿童喜欢探索的对象,保持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因此,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能确保生态课堂的生态链在生态系统中良性运转。
(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建设生态课堂保障机制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预防课堂混乱无序的重要因素。教师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儿童受直观或经验影响,其数学思维发生偏差时,教师能及时察觉并做出校正。二是在课堂数学活动中出现预设外生长点时,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个生长点,和全班同学一起深入分析讨论,从而开发儿童智能,拓宽儿童思维视野,提升儿童思维水平。因此,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建设生态课堂保护机制,保障生态课堂的环保与绿色。
参考文献:
[1] 杜亚丽,陈旭远。多维视阈下的生态课堂理论诉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7-152.
[2] 李运华,曾拓。小学生态数学作业的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136-139.
[3] 李运华。小学儿童数学学业情绪发展特征及原因分析[J].教学研究,2012(2):103-105.
[4] 黄大龙。关于生态课堂再思考(下)[J].人民教育,2010(19):50-52.
[5] 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52-56.
[6] 李运华。构建人文生态教师管理,促进教师积极心理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68-71.
[7] 米庆华。新课改背景下加强生态课堂的创新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2):125-127.
[8] 崔国明,江苏华。“生态课堂”的心态、状态和动态[J].中小学管理,2011(4):46.
[9] 杜亚丽。探析中小学生态课堂的实施原则[J].教育探索,2012(11):71-73.
[10]黎琼锋。试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