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都认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对人教版新教材有比较深切的体会.我们认为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图画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实践结果、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发现自己.
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一年级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一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策略.在书本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和教室里的各种摆设,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教者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又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适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局面.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及学会分享.这样形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寓于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地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划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采取在课堂结束或者开始时进行当堂小测,及时对学生这几节或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对知识点的了解、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另外一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去观察学生是不是在其他方面获得了具体的进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