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使更多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以期为其高阶段的学习、发展奠基。一年级是学生系统性进行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其对学生数感、符号感、抽象思维、运算能力等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较为常见学生的典型错例。为此,教师应优化授课方式,分析错例产生的原因,施以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一年级; 解决问题; 错例;
数学新课标指出:应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及实践意识[1].这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错例时,应摒弃直接讲授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一、展开类比学习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典型错例,其原因多是由于学生的理解不透、粗心大意、知识点混淆等原因造成的[2].在以往的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错例,便会以"指出错误-纠正错误-辅助练习"的方式进行讲解。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形成了思维惰性。并且,定式教学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形成乏味、无趣的学习印象。为此,教师应改变授课方式,引入类比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好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一生。
例如:在部编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虽然已经有了旧知识积累,但在进位的过程中,还是有学生经常出现忘记进位的问题,导致结果"越加越少".教师可进行联系教学,在9+4的计算中,将4进行分解,可先算9+1,再算10+3,以类比教学,使学生掌握"凑十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使学生更加灵活的解决、思考数学问题。并提醒其应具有计算后要检查的习惯,尽可能的避免粗心错误。
二、注重师生互动
在典型错例的教学中,教师一概而论的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需。故此,教师应充分掌握班级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可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特点,将其与学生的心理发育水平、学习特点相结合,为学生构建生动课堂,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例如:在《认识钟表》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数字标注清晰地钟表识读比较顺利,对于没有标注数字、或只标注4个数字的钟表容易出现认读错误。为此,教师可以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表盘中"十"字方向中四个时间刻度的认识,当出现没有数字标注的钟表时,除了依次标注1-12,还可结合"十"字表盘的固定时间,从就近方向数,使其能够快速、准确的识读。
再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但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却经常混淆。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苛责,而是让其应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体验,使其在真实感受中掌握人民币的面值知识,强化其记忆,当再次出现相应的问题时,能够通过回顾互动学习场景,做出正确的解答。
三、推进小组合作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更注重对学生独立、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3].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教师可隐身为课堂的合作者与组织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具有自行纠错的空间,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不到位,甚至不能正确说出相应图形的名称。为此,教师可将4-6人分为一组,并注重对成员间的合理分工。让学生在合作搭建图形中,进行交流和互动,不断提高其动手及观察能力,发展其空间意识。教师则可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巡视,给予其及时的辅导和点拨。为了检验学生的成果,教师还可挑选学生最易出现错误的图形,展开小组比拼赛,以强化学生记忆,帮助其破解理解、认知障碍。
四、引导自我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应用能力,教师还注重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针对典型错例,给予学生自主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其认识到错误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学习中,有的学生因基础不牢,其总是在运算中出错。针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例,教师可将其列出,并发动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运算方法,使学生意识到数学运算是严谨的,但计算的方式并不是唯一。应认真计算,并且可以加减法的相互推导,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以开阔学生的数学思路,使其进行学习反思。此外,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不同,教师还可设计多套巩固习题,针对典型错例,将其转化为应用问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升错例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虽一年级数学主要为基本的概念及运算知识,但对于仍以具象认知为主的低龄段学生来说,其在解决问题中出现错例也是在所难免。这便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认识角度创新授课,充分发挥自身的"向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鸿。错中有思,思之则明--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4)。
[2] 刘兆栋。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6(24)。
[3] 李向峰。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