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有“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孩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的认识较肤浅,因此我们设计了“数学趣趣园---糕点屋”系列数学游戏活动,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特点,初步建立体与面的联系,提升孩子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游戏一:包装盒展开活动(理解体与面的关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中各组面的关系)
老师和学生事先收集各种形状的包装盒,先根据形状进行分类,再用颜色笔标出相对的面,然后把包装拆开压平,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展开后各个面的位置、大小及形状,把展开图画下来,并让学生想一想,球能不能展开压平,为什么?
游戏二:切蛋糕(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截面形状,建立体与面的联系)
小组内每个小朋友轮流切蛋糕,先横着切,再竖着切,切好后观察截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截面形状,分别是哪种立体图形的截面。
游戏三:搭建蛋糕屋(深入理解体与面的关系,提升动手能力)
学生分小组活动,画出蛋糕屋的设计草图,再利用手中的材料(小棒、橡皮泥、彩纸等)搭建蛋糕屋模型。
3.估计能力的培养
现行小学教材比较重视对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缺少对长度、体积、容积等的感知与估计。为填补这一块空白,工作室特别设计了“数学趣趣园---厨房的秘密”等系列数学体验活动。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对物体量的多少的估计,渗透了标准量的思想,使学生空间估计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下面是《厨房的秘密》的部分教学片断:
活动一:抓米
教师创设出做饭的情境后,请一个学生抓一把米放入杯中,其余学生观察,并根据这一把米的量估计出装满这个杯子需要抓几把,再请那位学生抓满验证,培养学生按指定标准进行估计的能力。
请学生估计若是老师来抓,要抓几把可把杯子装满,并说出这样估计的依据“老师的手大,抓的次数要少一些”,随后老师抓米验证并提问:“同样的杯子,为何学生要抓 10 把才能装满,而老师只抓 6把就能装满? ”让学生初步感受测量的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就不同。
活动二:摘豇豆
教师先摘下一截豇豆,让学生说说这样的一小段与什么物体的长度相仿,学生会说出手指、粉笔等答案。教师确定以食指长度作为标准后,让学生估计一整根豇豆能摘成这样的几段,演示如何以食指长度为标准继续摘豇豆,培养学生按指定标准进行估计的能力并体会身体部位、生活中的物体等可以作为测量的标准。
然后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一样的豇豆,借助自己的食指估一估会摘成几段,把估计的数记录下来,再模仿老师的样子摘下自己的豇豆,准确数出摘出了几段,做好记录。将估计的情况、实际的结果与同伴交流,说说估计得准的方法。思考“为何豇豆都是一样长,但大家摘下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工作室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如:通过设计“我说你比”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观察。
2.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定向观察。如:在处理信息过于繁杂的图片时,教师通过明确提出“图中一共有几辆车?每辆车上坐着几个人?”等问题,使学生进行定向的、有效的观察。
3.培养观察的敏锐性与精细性。如:出示一幅图画,让孩子观察 30 秒。然后拿走图画,让孩子说说看到了什么。
刚开始孩子观察和记忆的往往比较笼统,教师便不断追问,让孩子明白观察越仔细越好。比如孩子说到图中有小朋友在唱歌,就追问:“有几个小朋友在唱歌? ”若回答不出,可让他再看 10 秒钟,然后拿走图画问:“唱歌的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 ”“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每次孩子以为自己已经看得很仔细了,可老师总有新问题提出,孩子不得不更加仔细地观察、记忆。
4.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技能,渗透“有序”的数学思想。在观察时,引导孩子把画面分成几个部分,在观察其中某一部分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顺序逐一观察,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5.观察力的培养和记忆力的培养相互融合。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如果能有机地融入记忆力训练,往往能起到“1+1>2”的效果,使孩子的观察、记忆以及注意力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以下图形记忆游戏:
观察 20 秒,撤去图形提问: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有几种不同的颜色?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图形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交换任意两个图形的位置,提问:谁的位置变了?
任意撤去一个图形,提问:谁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