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论文第七篇:初中数学错题利用问题与解决方法
错题是初中数学教学和学生习题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错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都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知识弱点的体现.如果学生能够正视这些错题,做好错题的分析与整理工作,就能够有效弥补自身数学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这些错题将会是学生的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初中数学错题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部分题目经常是“一错再错”,并且这种现象很常见,有时候,同样类型的问题,连续考查两次,学生的做题成绩依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错题没有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造成数学错题不能够被有效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虽然知道错题的重要性,但是对错题的重视度不够,不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错题进行教学.他们虽然设置了班级错题整理本,但是并没将它们好好利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这样一来,教师就不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同时,教师对待错题的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对错题的重视程度.
其次,学生没有主动整理错题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之所以整理错题是因为教师的要求,虽然有些学生从态度上能够认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自觉的行动,外加初中生本身的自制力较差,缺少了教师的监督,他们更加不会将错题整理放在心上.
最后,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没有教授给学生错题的利用方法和整理策略,很多学生心里明白错题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方法,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错题整理上,但是收效甚微,使得错题整理成为了一种负担.有些学生虽然将错题进行了整理,也对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不会定期对这些错题及原因进行反思,使得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的错题资源浪费.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对错题整理失去兴趣.
二、提高初中数学错题利用策略探究
1. 提高教师对错题的重视程度,落实错题整理
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错题的认识,将对错题观念上的重视落实到实践中,引导学生建立班级错题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掌握自身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借助班级错题集,教师能够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可以为以后开展变式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同时,能够借助错题集,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
其次,要落实对学生错题的分析,对于学生错题集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责备学生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没有做好整理与反思,而是要深入分析错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是否是自身的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是否是知识本身的讲授存在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对这些错题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在给学生讲解错题的时候就没有针对性,仅仅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就结束.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下,学生花费了精力去整理错题,而教师除了责备就是给出标准答案,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失去对错题整理的兴趣,无法认识到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加强对学生错题整理的监督和指导.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错题整理进行批阅,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出错题整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对错题进行批阅的时候,可以将鼓励的话和想跟学生说的话写到错题集上,构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对学生的错题整理进行批阅的时候,要体现出个体差异性,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不同,他们的错题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甄别与选择.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评价机制,离开了评价,错题整理环节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将整理好的学生的错题集向大家展示,组织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对学生的错题整理方法指导也非常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错题的利用过程,学生知道自己整理错题的用意在哪里,知道通过自己的错题整理能够获得哪些好处,然后教给学生错题整理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筛选出自己要整理的错题,分析导致出错的原因,重点整理不会做或者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
第二步,进行错题记录,对于那些描述烦琐的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剪贴的方式来整理,对于那些知识点相近或解题方法相似的问题,可以将它们汇总整理.例如:
例1对于矩形ABCD,各边关系描述不一定正确的一项是().
A.AD=BC B.AB=CD
C.AC与BD互相平分D.AC⊥BD
例2下列描述中,与菱形相比是矩形特有的是().
A.对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边相等
这两个问题都是在考查矩形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行错题整理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两个问题放到一块整理,便于后期的复习.
第三步,错题反思,这是整个错题整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从知识、方法、态度等角度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附上正确的答题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要详细写出计算步骤.最后,要写明自己对题目的反思,写出导致出错的因素和今后的注意事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要教育学生能够对错题进行变式,通过相似题目的解答巩固自己的解题能力.例如:
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BD⊥AC,点E为BC上任意一点,其中EF⊥AB,EH⊥AC,求证:BD=EF+EH.
变式1: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且AC=16cm,点E是AB上任意一点,那么点E到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多少?
图1
变式2:如图2所示,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上任意一点,其中AE=CE,点F是AC上任意一点,FG⊥AE,FH⊥CD,求证:FH+FG=AD.
通过对错题的变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中包含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第四步,利用错题本.学生如果仅仅是建立错题本,而不去利用错题本,那么错题整理的意义难以全部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督促学生及时对错题进行回顾,删去那些已经掌握的问题,定期加入新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互换错题本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发挥错题的价值.
2. 提高学生对错题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作为学生,要制定明确的错题整理计划,让错题整理有序开展.一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当然这一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做出灵活的调整.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当出现错题的时候,不要“等、靠”,要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是题意理解错误,还是解题错误,找出错误的根源,在教师讲解的时候能够重点听讲.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整理错题,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去回顾错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回顾和反思,就会遗忘,降低错题整理的作用.
再次,要形成自己的错题整理方法.错题的整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自身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错题整理方法.例如,如何去选择题,如何去分类,如何去反思,如何去整理,如何去复习等.
参考文献
[1]郜舒竹,薛涟霞.学生错误研究之文献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09(2).
[2] 赵云峰.心理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永恒的支撑[J].小学教学研究,2010(1).
点击查看>>初中数学教师论文(参考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