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及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9 共154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信息技术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融合探究
  【第一章】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的应用引言
  【第二章】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调查分析
  【第四章】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
  【5.1】数与代数教学案例
  【5.2  5.3】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及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结语/参考文献】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结语与参考文献

  5.2 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

  5.2.1 几何性质教学

  类推思想在几何教学中应用很广泛。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和已有的旧知识有着相似的结构或性质,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展开学习,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抛出挑战性问题:"你能猜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吗?"引导学生们在类比中,猜想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大多数同学能有依据的猜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对面积的比有争议,有的说等于相似比,有的说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时教师可及时引导:猜想并不能代替证明,它只是一个推理,一个假设,应该进一步深入,验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验证过程,对上述猜想内容逐个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验证"对应边成比例"这个猜想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动态的呈现边长的变化情况,随意改变三角形的边长,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大小,发现其对应边成比例的变化规律。

  总之,在教学中有些类推比较直接,有些类推比较隐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寻找知识中的类同结构,才能发现并利用类推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师要遵循关系沟通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能够主动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归类认识,类推思想才能"播种生根",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服务。

  5.2.2 图形变换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呈现了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潜意识里地将某些生疏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这种思想就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对攻克各种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时,教材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探索直角三角形各边外接正方形的面积关系。在此数学活动中,图形中 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直观、可求的(见图 5.9),但如何求正方形 C 的面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之前"数格子"(这种方法对本题而言,有难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转化":不能直接利用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是否可以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呢?

  系一怎样实现"转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使用剪刀和硬纸板来进行剪和拼,这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失误或出现误差,拼接之后的图形不是有空隙,就是有重合,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我们使用超级画板,形象、直观、精确地展示"割补法"(见图 5.9),实现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化未知为已知,使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见图 5.10),用更多的实例说明三个外接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转化思想可以用在直线图形间的转化,也可以在直线和曲线图形间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之间)。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思想,学生对转化思想也情有独钟,遇到数学问题和困难,他们习惯尝试着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搜索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要形成高效实用的转化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需要依靠各种数学方法不断充实它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它对问题解决的核心战斗力。

  5.2.3 几何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演绎证明等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传递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比如:着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如图5.11,A、B 是两个村庄,将军从 A 村去往 B村,途中马要到河边饮水。问:将军在何处饮马才能使所走路程最短?

  方法是: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连结 A'B 交 l 于点 P,则 PA+PB=A'B 的值最小。

  (1)如图 5.12(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E 为 AB 的中点,P 为对角线上一动点。问 P 位于什么位置时,PB 与 PE 的和最小?

  (2)如图 5.12(2),已知⊙O 的半径为 2,OA、OB 为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BOC=30°,P 为半径 OB 上一动点,求 PA 与 PC 的和的最小值。

  从知识上来看,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一定条件下的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从方法上来看,本题是在掌握"将军饮马"的模型之后,考查其在具体变形中的应用,而这种将变式或变形转化为已有模型或模式的做法和能力,即数学建模能力,正是高年级数学学习最需要的能力。

  5.3 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5.3.1 统计教学法

  在统计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展示统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意识。

  如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创设了"最喜欢的球类活动"这一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亲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统计全过程,将统计观念的培养与统计思维的发展有效地嵌入统计全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体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球类活动喜好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二步:讨论和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如何分组、如何做记录等等,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三步:整理数据,为描述数据提供依据。各小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是随机和零散的,不足以反映全班的喜好偏向,要想从中发现规律和说明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所以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全班收集的数据,利用课件整理在统计图表中。

  第四步:学习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过程一定要处理的细腻一些。比如"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哪一部分?"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等问题,都要做比较详细的讨论和交流。现场课件演示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及过程(见图 5.14)。

  第五步: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旨在引导学生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哪种活动最受欢迎)。另外,教师还要抓住教材设计的两个问题:

  (1)在上面的统计活动中你是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的?

  (2)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中,数据起着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使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即:数据可以传递信息,数据可以为决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统计教学中,往往出现大量的数据或是要求较严格的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可以借助应用软件,如 word、excel 等软件中带有的统计功能,即时做出准确的统计图表,便于师生更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判断。

  5.3.2 概率教学

  随机思想是概率论的核心思想。任意随机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概率规律。而随机实验,则是探究概率规律,体会随机思想的一个科学做法。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验随机思想呢?

  如《感受可能性》的教学的探究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1)先对先关的可能性知识进行预习,如,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判断哪些是必然事件(太阳从西边下山等)、哪些是随机事件(从装有白球和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 1 个,是什么颜色的球等)。

  (2)探究活动一:抽签。课件呈现问题情境:5 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现有5 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纸条,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 1,2,3,4,5.李念第一个抽签,他在公正公平的情况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纸条。

  思考:抽到的序号小于 6、序号是 0、序号是 1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3)探究活动二:掷骰子。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2,3,4,5,6.

  思考: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 7、点数大于 0、点数是 4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通过对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判断某些事件的类型。

  (3)探索活动三:掷硬币。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将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地时,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掷硬币的事件是否属于随机事件,判断正、反两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实际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像小学生一样亲自动手去做"抛硬币"的试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学习兴趣点和思维特点也不同,初中学生思维较之小学生更理性、更深刻。这里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数据瞬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对随机现象中"随机"这一概念的体验会更深刻: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事先明确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但无法预测在一次试验中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另外,抛硬币试验是一个典型的等可能性实验,利用课题做这个试验,用时少,试验次数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等可能性的实质:即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也就是可能性的大小越来接近相等。

  但是,仅仅限于以上几个例子,就试图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必像小学阶段那样亲自动手掷骰子或摸球,然而,对学生来说,随机事件毕竟是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即使到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也可能不理解,所以,这个"桩"务必要夯实。这里,教师可充分利多媒体课件,呈现随机抽样、计数、制作图表、数据描述等形象化的多元表征,还可以通过课件增大信息量,通过大量的事实,列举丰富的例子,将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但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更加到位,同时对随机思想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5.2 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

  5.2.1 几何性质教学

  类推思想在几何教学中应用很广泛。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和已有的旧知识有着相似的结构或性质,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展开学习,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抛出挑战性问题:"你能猜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吗?"引导学生们在类比中,猜想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大多数同学能有依据的猜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对面积的比有争议,有的说等于相似比,有的说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时教师可及时引导:猜想并不能代替证明,它只是一个推理,一个假设,应该进一步深入,验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验证过程,对上述猜想内容逐个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验证"对应边成比例"这个猜想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动态的呈现边长的变化情况,随意改变三角形的边长,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大小,发现其对应边成比例的变化规律。

  总之,在教学中有些类推比较直接,有些类推比较隐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寻找知识中的类同结构,才能发现并利用类推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师要遵循关系沟通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能够主动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归类认识,类推思想才能"播种生根",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服务。

  5.2.2 图形变换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呈现了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潜意识里地将某些生疏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这种思想就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对攻克各种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时,教材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探索直角三角形各边外接正方形的面积关系。在此数学活动中,图形中 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直观、可求的(见图 5.9),但如何求正方形 C 的面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之前"数格子"(这种方法对本题而言,有难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转化":不能直接利用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是否可以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呢?

  系一怎样实现"转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使用剪刀和硬纸板来进行剪和拼,这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失误或出现误差,拼接之后的图形不是有空隙,就是有重合,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我们使用超级画板,形象、直观、精确地展示"割补法"(见图 5.9),实现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化未知为已知,使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见图 5.10),用更多的实例说明三个外接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转化思想可以用在直线图形间的转化,也可以在直线和曲线图形间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之间)。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思想,学生对转化思想也情有独钟,遇到数学问题和困难,他们习惯尝试着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搜索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要形成高效实用的转化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需要依靠各种数学方法不断充实它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它对问题解决的核心战斗力。

  5.2.3 几何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演绎证明等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传递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比如:着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如图5.11,A、B 是两个村庄,将军从 A 村去往 B村,途中马要到河边饮水。问:将军在何处饮马才能使所走路程最短?

  方法是: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连结 A'B 交 l 于点 P,则 PA+PB=A'B 的值最小。

  (1)如图 5.12(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E 为 AB 的中点,P 为对角线上一动点。问 P 位于什么位置时,PB 与 PE 的和最小?

  (2)如图 5.12(2),已知⊙O 的半径为 2,OA、OB 为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BOC=30°,P 为半径 OB 上一动点,求 PA 与 PC 的和的最小值。

  从知识上来看,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一定条件下的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从方法上来看,本题是在掌握"将军饮马"的模型之后,考查其在具体变形中的应用,而这种将变式或变形转化为已有模型或模式的做法和能力,即数学建模能力,正是高年级数学学习最需要的能力。

  5.3 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5.3.1 统计教学法

  在统计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展示统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意识。

  如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创设了"最喜欢的球类活动"这一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亲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统计全过程,将统计观念的培养与统计思维的发展有效地嵌入统计全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体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球类活动喜好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二步:讨论和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如何分组、如何做记录等等,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三步:整理数据,为描述数据提供依据。各小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是随机和零散的,不足以反映全班的喜好偏向,要想从中发现规律和说明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所以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全班收集的数据,利用课件整理在统计图表中。

  第四步:学习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过程一定要处理的细腻一些。比如"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哪一部分?"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等问题,都要做比较详细的讨论和交流。现场课件演示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及过程(见图 5.14)。

  第五步: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旨在引导学生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哪种活动最受欢迎)。另外,教师还要抓住教材设计的两个问题:

  (1)在上面的统计活动中你是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的?

  (2)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中,数据起着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使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即:数据可以传递信息,数据可以为决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统计教学中,往往出现大量的数据或是要求较严格的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可以借助应用软件,如 word、excel 等软件中带有的统计功能,即时做出准确的统计图表,便于师生更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判断。

  5.3.2 概率教学

  随机思想是概率论的核心思想。任意随机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概率规律。而随机实验,则是探究概率规律,体会随机思想的一个科学做法。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验随机思想呢?

  如《感受可能性》的教学的探究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1)先对先关的可能性知识进行预习,如,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判断哪些是必然事件(太阳从西边下山等)、哪些是随机事件(从装有白球和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 1 个,是什么颜色的球等)。

  (2)探究活动一:抽签。课件呈现问题情境:5 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现有5 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纸条,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 1,2,3,4,5.李念第一个抽签,他在公正公平的情况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纸条。

  思考:抽到的序号小于 6、序号是 0、序号是 1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3)探究活动二:掷骰子。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2,3,4,5,6.

  思考: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 7、点数大于 0、点数是 4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通过对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判断某些事件的类型。

  (3)探索活动三:掷硬币。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将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地时,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掷硬币的事件是否属于随机事件,判断正、反两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实际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像小学生一样亲自动手去做"抛硬币"的试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学习兴趣点和思维特点也不同,初中学生思维较之小学生更理性、更深刻。这里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数据瞬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对随机现象中"随机"这一概念的体验会更深刻: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事先明确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但无法预测在一次试验中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另外,抛硬币试验是一个典型的等可能性实验,利用课题做这个试验,用时少,试验次数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等可能性的实质:即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也就是可能性的大小越来接近相等。

  但是,仅仅限于以上几个例子,就试图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必像小学阶段那样亲自动手掷骰子或摸球,然而,对学生来说,随机事件毕竟是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即使到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也可能不理解,所以,这个"桩"务必要夯实。这里,教师可充分利多媒体课件,呈现随机抽样、计数、制作图表、数据描述等形象化的多元表征,还可以通过课件增大信息量,通过大量的事实,列举丰富的例子,将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但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更加到位,同时对随机思想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5.2 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

  5.2.1 几何性质教学

  类推思想在几何教学中应用很广泛。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和已有的旧知识有着相似的结构或性质,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展开学习,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抛出挑战性问题:"你能猜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吗?"引导学生们在类比中,猜想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大多数同学能有依据的猜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对面积的比有争议,有的说等于相似比,有的说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时教师可及时引导:猜想并不能代替证明,它只是一个推理,一个假设,应该进一步深入,验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验证过程,对上述猜想内容逐个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验证"对应边成比例"这个猜想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动态的呈现边长的变化情况,随意改变三角形的边长,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大小,发现其对应边成比例的变化规律。

  总之,在教学中有些类推比较直接,有些类推比较隐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寻找知识中的类同结构,才能发现并利用类推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师要遵循关系沟通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能够主动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归类认识,类推思想才能"播种生根",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服务。

  5.2.2 图形变换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呈现了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潜意识里地将某些生疏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这种思想就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对攻克各种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时,教材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探索直角三角形各边外接正方形的面积关系。在此数学活动中,图形中 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直观、可求的(见图 5.9),但如何求正方形 C 的面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之前"数格子"(这种方法对本题而言,有难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转化":不能直接利用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是否可以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呢?

  系一怎样实现"转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使用剪刀和硬纸板来进行剪和拼,这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失误或出现误差,拼接之后的图形不是有空隙,就是有重合,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我们使用超级画板,形象、直观、精确地展示"割补法"(见图 5.9),实现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化未知为已知,使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见图 5.10),用更多的实例说明三个外接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转化思想可以用在直线图形间的转化,也可以在直线和曲线图形间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之间)。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思想,学生对转化思想也情有独钟,遇到数学问题和困难,他们习惯尝试着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搜索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要形成高效实用的转化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需要依靠各种数学方法不断充实它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它对问题解决的核心战斗力。

  5.2.3 几何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演绎证明等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传递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比如:着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如图5.11,A、B 是两个村庄,将军从 A 村去往 B村,途中马要到河边饮水。问:将军在何处饮马才能使所走路程最短?

  方法是: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连结 A'B 交 l 于点 P,则 PA+PB=A'B 的值最小。

  (1)如图 5.12(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E 为 AB 的中点,P 为对角线上一动点。问 P 位于什么位置时,PB 与 PE 的和最小?

  (2)如图 5.12(2),已知⊙O 的半径为 2,OA、OB 为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BOC=30°,P 为半径 OB 上一动点,求 PA 与 PC 的和的最小值。

  从知识上来看,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一定条件下的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从方法上来看,本题是在掌握"将军饮马"的模型之后,考查其在具体变形中的应用,而这种将变式或变形转化为已有模型或模式的做法和能力,即数学建模能力,正是高年级数学学习最需要的能力。

  5.3 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5.3.1 统计教学法

  在统计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展示统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意识。

  如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创设了"最喜欢的球类活动"这一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亲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统计全过程,将统计观念的培养与统计思维的发展有效地嵌入统计全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体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球类活动喜好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二步:讨论和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如何分组、如何做记录等等,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三步:整理数据,为描述数据提供依据。各小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是随机和零散的,不足以反映全班的喜好偏向,要想从中发现规律和说明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所以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全班收集的数据,利用课件整理在统计图表中。

  第四步:学习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过程一定要处理的细腻一些。比如"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哪一部分?"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等问题,都要做比较详细的讨论和交流。现场课件演示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及过程(见图 5.14)。

  第五步: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旨在引导学生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哪种活动最受欢迎)。另外,教师还要抓住教材设计的两个问题:

  (1)在上面的统计活动中你是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的?

  (2)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中,数据起着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使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即:数据可以传递信息,数据可以为决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统计教学中,往往出现大量的数据或是要求较严格的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可以借助应用软件,如 word、excel 等软件中带有的统计功能,即时做出准确的统计图表,便于师生更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判断。

  5.3.2 概率教学

  随机思想是概率论的核心思想。任意随机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概率规律。而随机实验,则是探究概率规律,体会随机思想的一个科学做法。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验随机思想呢?

  如《感受可能性》的教学的探究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1)先对先关的可能性知识进行预习,如,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判断哪些是必然事件(太阳从西边下山等)、哪些是随机事件(从装有白球和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 1 个,是什么颜色的球等)。

  (2)探究活动一:抽签。课件呈现问题情境:5 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现有5 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纸条,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 1,2,3,4,5.李念第一个抽签,他在公正公平的情况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纸条。

  思考:抽到的序号小于 6、序号是 0、序号是 1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3)探究活动二:掷骰子。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2,3,4,5,6.

  思考: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 7、点数大于 0、点数是 4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通过对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判断某些事件的类型。

  (3)探索活动三:掷硬币。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将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地时,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掷硬币的事件是否属于随机事件,判断正、反两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实际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像小学生一样亲自动手去做"抛硬币"的试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学习兴趣点和思维特点也不同,初中学生思维较之小学生更理性、更深刻。这里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数据瞬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对随机现象中"随机"这一概念的体验会更深刻: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事先明确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但无法预测在一次试验中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另外,抛硬币试验是一个典型的等可能性实验,利用课题做这个试验,用时少,试验次数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等可能性的实质:即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也就是可能性的大小越来接近相等。

  但是,仅仅限于以上几个例子,就试图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必像小学阶段那样亲自动手掷骰子或摸球,然而,对学生来说,随机事件毕竟是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即使到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也可能不理解,所以,这个"桩"务必要夯实。这里,教师可充分利多媒体课件,呈现随机抽样、计数、制作图表、数据描述等形象化的多元表征,还可以通过课件增大信息量,通过大量的事实,列举丰富的例子,将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但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更加到位,同时对随机思想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5.2 图形与几何教学案例

  5.2.1 几何性质教学

  类推思想在几何教学中应用很广泛。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和已有的旧知识有着相似的结构或性质,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展开学习,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抛出挑战性问题:"你能猜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吗?"引导学生们在类比中,猜想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大多数同学能有依据的猜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对面积的比有争议,有的说等于相似比,有的说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时教师可及时引导:猜想并不能代替证明,它只是一个推理,一个假设,应该进一步深入,验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验证过程,对上述猜想内容逐个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验证"对应边成比例"这个猜想内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动态的呈现边长的变化情况,随意改变三角形的边长,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大小,发现其对应边成比例的变化规律。

  总之,在教学中有些类推比较直接,有些类推比较隐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寻找知识中的类同结构,才能发现并利用类推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师要遵循关系沟通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能够主动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归类认识,类推思想才能"播种生根",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服务。

  5.2.2 图形变换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呈现了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潜意识里地将某些生疏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这种思想就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对攻克各种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时,教材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探索直角三角形各边外接正方形的面积关系。在此数学活动中,图形中 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直观、可求的(见图 5.9),但如何求正方形 C 的面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之前"数格子"(这种方法对本题而言,有难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转化":不能直接利用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是否可以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呢?

  系一怎样实现"转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使用剪刀和硬纸板来进行剪和拼,这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失误或出现误差,拼接之后的图形不是有空隙,就是有重合,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我们使用超级画板,形象、直观、精确地展示"割补法"(见图 5.9),实现将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化未知为已知,使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见图 5.10),用更多的实例说明三个外接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转化思想可以用在直线图形间的转化,也可以在直线和曲线图形间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之间)。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思想,学生对转化思想也情有独钟,遇到数学问题和困难,他们习惯尝试着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搜索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要形成高效实用的转化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需要依靠各种数学方法不断充实它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它对问题解决的核心战斗力。

  5.2.3 几何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演绎证明等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传递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比如:着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如图5.11,A、B 是两个村庄,将军从 A 村去往 B村,途中马要到河边饮水。问:将军在何处饮马才能使所走路程最短?

  方法是: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连结 A'B 交 l 于点 P,则 PA+PB=A'B 的值最小。

  (1)如图 5.12(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E 为 AB 的中点,P 为对角线上一动点。问 P 位于什么位置时,PB 与 PE 的和最小?

  (2)如图 5.12(2),已知⊙O 的半径为 2,OA、OB 为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BOC=30°,P 为半径 OB 上一动点,求 PA 与 PC 的和的最小值。

  从知识上来看,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一定条件下的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从方法上来看,本题是在掌握"将军饮马"的模型之后,考查其在具体变形中的应用,而这种将变式或变形转化为已有模型或模式的做法和能力,即数学建模能力,正是高年级数学学习最需要的能力。

  5.3 统计与概率教学案例

  5.3.1 统计教学法

  在统计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展示统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意识。

  如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创设了"最喜欢的球类活动"这一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亲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统计全过程,将统计观念的培养与统计思维的发展有效地嵌入统计全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体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球类活动喜好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二步:讨论和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如何分组、如何做记录等等,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三步:整理数据,为描述数据提供依据。各小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是随机和零散的,不足以反映全班的喜好偏向,要想从中发现规律和说明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所以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全班收集的数据,利用课件整理在统计图表中。

  第四步:学习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过程一定要处理的细腻一些。比如"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哪一部分?"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等问题,都要做比较详细的讨论和交流。现场课件演示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及过程(见图 5.14)。

  第五步: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旨在引导学生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哪种活动最受欢迎)。另外,教师还要抓住教材设计的两个问题:

  (1)在上面的统计活动中你是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的?

  (2)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中,数据起着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使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即:数据可以传递信息,数据可以为决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统计教学中,往往出现大量的数据或是要求较严格的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可以借助应用软件,如 word、excel 等软件中带有的统计功能,即时做出准确的统计图表,便于师生更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判断。

  5.3.2 概率教学

  随机思想是概率论的核心思想。任意随机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概率规律。而随机实验,则是探究概率规律,体会随机思想的一个科学做法。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验随机思想呢?

  如《感受可能性》的教学的探究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1)先对先关的可能性知识进行预习,如,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判断哪些是必然事件(太阳从西边下山等)、哪些是随机事件(从装有白球和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 1 个,是什么颜色的球等)。

  (2)探究活动一:抽签。课件呈现问题情境:5 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现有5 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纸条,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 1,2,3,4,5.李念第一个抽签,他在公正公平的情况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纸条。

  思考:抽到的序号小于 6、序号是 0、序号是 1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3)探究活动二:掷骰子。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2,3,4,5,6.

  思考: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 7、点数大于 0、点数是 4 的可能性,判断各属于什么事件,并举出相似的例子。

  通过对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判断某些事件的类型。

  (3)探索活动三:掷硬币。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将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地时,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掷硬币的事件是否属于随机事件,判断正、反两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的大小。实际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像小学生一样亲自动手去做"抛硬币"的试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学习兴趣点和思维特点也不同,初中学生思维较之小学生更理性、更深刻。这里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数据瞬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对随机现象中"随机"这一概念的体验会更深刻: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事先明确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但无法预测在一次试验中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另外,抛硬币试验是一个典型的等可能性实验,利用课题做这个试验,用时少,试验次数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等可能性的实质:即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也就是可能性的大小越来接近相等。

  但是,仅仅限于以上几个例子,就试图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必像小学阶段那样亲自动手掷骰子或摸球,然而,对学生来说,随机事件毕竟是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即使到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也可能不理解,所以,这个"桩"务必要夯实。这里,教师可充分利多媒体课件,呈现随机抽样、计数、制作图表、数据描述等形象化的多元表征,还可以通过课件增大信息量,通过大量的事实,列举丰富的例子,将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但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更加到位,同时对随机思想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