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众传媒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章】外交工作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分析绪论
【第二章】大众传媒参与外交事务的基础条件
【第三章】大众传媒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
【第四章】案例研究:影响外交事务的媒体力量
【第五章】大众传媒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结论/参考文献】大众传媒在外交事务中的应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国家间交往过程中,影响到外交事务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于一国的对外关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纵观外交史,大众传媒影响外交事务的案例屡见不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媒体对包括外交在内的政治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愈加重视媒体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从大众传媒出现之日起,媒体即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在国家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历史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媒体的力量。冷战的整个过程之中,美苏两大阵营除了军事对峙之外,都动用本国或盟国的电台、报纸对敌对阵营展开宣传和渗透;不同的是西方国家阵营在媒体宣传方面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占据攻势,其利用长短波电台和传单等方式向社会主义阵营展开宣传;而社会主义阵营主要在本国国内进行宣传,抵御西方的舆论渗透。经过四十年的较量,西方阵营终于通过媒体的渗透触发了苏东剧变的发生,和平演变的战术通过大众传媒的平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便捷、迅速,媒体对外交事务的影响日益突显。近年来,在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西亚北非的动荡等国际事件中,都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中国而言,西方媒体煽动的“中国威胁论”、“人权问题”等论调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的发展;正是由于日益加大的西方渗透宣传的力度使得许多邻国对中国的戒心和敌意不断增加,从而迫使中国政府要将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去消除西方媒体丑化中国宣传的影响。可以说西方的媒体起到了帮助西方国家政府牵制中国、限制中国发展的作用。
媒体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都希望利用新兴信息传播技术对外展示本国国家的新形象,收集对本国政府有利的信息,通过媒体途径对外表明本国对特殊事件的立场和态度,甚至希望利用媒体直接对敌对国家或政府进行攻击。
鉴于大众传媒在国家外交事务及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大众传媒在外交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和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国媒体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一个国家如何利用本国的大众传媒来加强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相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政府如果希望改善国家形象、扭转部分国家的偏见,就必须在国际社会充分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理解中国,起到释疑增信的作用。所以,研究外交事务中的大众传媒因素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界对课题的研究
国内学界对媒体与外交事务的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时间不长,但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欧亚、王朋进所着的《媒体应对--公共外交的传播理论与实务》,1认为媒体可以作为处理国际危机以及国内外突发事件的独立力量。类似的将媒体与外交事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着作还有:李智教授所着《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2、彭芸所着《新媒介与政治:理论与实政》3、臧国仁教授的《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4等等;这些着作主要偏重于研究突发事件与大众媒体的互动关系,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予以肯定,并对其影响方式和深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外交部新闻司邹建华参赞所着的《如何面对媒体:政府和企业新闻发言人使用手册》5则偏重于研究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平台如何公布政府政务、回答记者提问、表明政府对特殊事件的立场等问题,基本上是研究如何利用和借助新闻发布会将政府部门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发挥媒体对外宣传信息的功能。
另一个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政府部门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如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危机公关和事件处理,主要着作包括台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宜蓁教授所着《危机传播》6、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王兴田的硕士论文《政府危机传播之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所着《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7、李萍等着<<特殊传播--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8.此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重大危机发生时和发生之后,政府部门如何将大众媒体作为危机公关的主要媒介,化解危机影响、降低民众恐慌。其中,国际危机方面侧重于研究通过国家级别的媒体进行对外沟通和宣传,消除国际社会对本国危机发生后针对政府的指责和质疑。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大众传媒对世界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的研究着作,主要有外交学院的熊志勇教授所着的《美国传媒与美国的对华政策》9、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范士明副教授的论文《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中国传媒大学何兰教授所着《新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蔡骐和蔡雯共同撰写的《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等10.这些着作通过对欧美大众媒体的发展史和参与西方世界政治的案例深入分析了媒体在各个时期参与政治、参与外交的范围与深度的不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西方媒体管理制度存在差异,因此此方向的研究具备参考、分析的价值,但是不能作为行动指导学习、照搬。郝雨凡的《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里面有专章讲述大众传媒对外交事务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着作除了研究传统媒体对外交事务的影响之外,新媒体对外交事务的影响也正被广泛关注。申琰所着《互联网与国际关系》直接将新媒体互联网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联系起来,认为“互联网控制了信息流,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以往时代控制了土地疆域和海洋一样,会占据时代竞争的战略优势及合作主导权……”
二、国外学界对课题的研究
在国际方面,与民族国家兴起同步发展的印刷传媒革命为大众媒体的迅速壮大提供了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因此国际上对大众传媒的研究起始点较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及“印刷媒介的普及和发展,为民族国家的想象提供了可能……大众传媒与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息息相关。大英帝国的崛起与《泰晤士报》、路透社等现代传媒存在密切关系”12.在发掘大众传媒与国内政治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上,许多西方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媒体与国内政治的关系,由于西方世界选举制历史悠久,且选举决定着利益集团的成败得失,因此早期的大众传媒研究起始于“大众传媒与国家内部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各种传媒方式对总统选举的影响,代表着作有乔·麦金尼斯所着的《1968年总统推销术》;沃尔特·李普曼所着《公众舆论》将公众舆论对国内政治、国际关系、国家外交决策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大众传媒学科基础稳固之后,许多学者将研究方向从大众媒体影响舆论走向、影响选举结果推进至“大众传媒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主要分析和论述了美国的大众传媒对美国历届政府制定政策特别是对外政策时给予的限制和影响。
同时,由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在不同年代参与了不同形式的战争,如越战、海湾战争等,因此也有学者对大众传媒在战争过程中对战争格局、战争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丹尼尔·哈林所着《传媒与越南》等。可以说,在二十世纪,大众传媒与国际政治关联的研究被不断推进,学者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论的总结,将大众传媒对国家内政外交的影响予以肯定,并发掘规律希望能够对执政者把握舆论走向、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能量提供指导。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和成果,我们发现学者们大多从传播学、政治学的角度,论述大众传媒与政治事务、政治领导人的互动,而专门研究大众传媒对外交事务影响的较少。同时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于大众媒体如何主动介入和影响外交事务;而在外交事务中,许多时候政治人物或团体可以利用细节引导和牵动大众舆论走向,还有些情况是完全无意识状态下的大众传媒对外交事务产生影响。
因此对各类情况的分类分析将对进一步了解、丰富大众媒体对外交事务影响的研究做出补充贡献。同时许多着作的研究是站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的,本文希望加入外交学的理论研究方法从而丰富研究方法,增加对课题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大众传媒与外交事务的关系。本文主要借鉴中外学者、机构的既有研究文献、报告与数据等,从中获取各类有益的信息与观点,并用于分析具体问题,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全貌。同时用定性的方法,对既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揭示大众传媒与外交事务之间的本质联系。本文还使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半岛电视台和“棱镜门”以及维基解密事件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代表,通过个案具体剖析大众媒体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
同时由于研究媒体与政治关系的着作较多,因此本文希望能够寻找到新的视角和观点来剖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于外交事务的主动和被动的影响。文章的第一章会从基础入手具体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和参与外交事务的基本条件;第二章将主要使用例证的方式列举古今中外媒体直接或间接对国家政府及领导人产生影响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实例中大众传媒“为什么能”和“如何”影响外交事务,同时会将一部分研究中心偏向大众传媒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希望能够引发学界更多的思考;第三章会将隐藏在国家间冲突事件之中的媒体作用萃取出来,希望能够把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与媒体力量有关的细节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第四章,认为一些大众传媒机构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媒体属性,开始扮演国际交往中独立力量的角色--如半岛电视台;文章会利用解密的文件和史料结合宗教、地缘、种族、政治等因素分析代表传统媒体的半岛电视台和代表新媒体的维基解密网获得国际关注的多重原因;最后一章会结合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提出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的方法,结合中国与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台湾地区关系的实际情况,整理分析出具体问题的具体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