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互联网论坛的多种模式和最终形态解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2 共5430字
摘要

  现今的 web2.0 时代,互联网技术成熟,网络昌达,现代人的交际也越来越广泛,通过文化追求、学术讨论、游戏动漫等兴趣爱好集结的群体越来越多,有刺激才有需要,在这种需求关系中,也发展了诸多的网络论坛,诸如百度贴吧、猫扑、天涯、豆瓣、微博、A 站、B 站等等,这些平台或曾引领一时,或提供过不少的第一手网络快讯,在运筹中,各独具特色。而这些平台大抵都是在校学生运用较多,新潮的平台往往也对年轻一辈更具吸引力,所以笔者通过选取百度高校贴吧为切入点,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论坛模式,通过分析得出论坛的发展走向。

  一、百度高校贴吧的简介与现状

  百度贴吧于 2003 年 12 月 3 日创吧,创吧始初,根据自身搜索引擎的先机,博得了一定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并没形成一定规模和规则,虽然新兴事物总会引起关注,然而就影响力的层面来说,百度贴吧似乎没有在最初的两年掀起波澜,而它真正发力的时候,当属2005年随着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火热播出而引发的“粉丝文化”之潮,各种“玉米”、“凉粉”等粉丝符号充斥在社会语言中。

  高校贴吧的兴起也开始了它的征程,这个时候,贴吧一时间成为高校交流思想、学术、生活等的聚集地,而它的周边,例如校园大事纪、招生咨询等为高校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这种发展自2005年开始,逐渐壮大,发展中的几年时间里,也慢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同时也有了贴吧校园栏的排名榜。2009 年初,属于高校专有的招生咨询吧建立,然而在同年的 5 月,百度封禁了所有高校贴吧,改成了高校俱乐部的形式,这种形式让高校贴吧一时的兴盛状态转为了“假死”状态,来访俱乐部的网友必须注册账号并且深入到学校、学院才能看到状态,局限了校际之间的交流,到 2010 年的 3 月又有了高校替代吧,替代吧的意思就是当你在百度贴吧搜索“XX大学”时,会自动跳转到另一个贴吧,这个贴吧便是替代了原本的高校贴吧的域名,替代吧的产生某种程度上开始了新一番的笼络校园的群众,然而这时候各大高校的论坛也已经发展具备一定的底子和运作,其中便有高校将论坛做成小游戏攻略,刻成盘,附送在录取通知书中,这样,高校贴吧的大批受众开始转移,直到 2012 年的 5 月,高校贴吧解禁,恢复成之前的管理,但是这时候的贴吧,完全的 IP 匿名消失了,ID 也开始走进邮箱绑定、手机绑定,实名认证的状态,也就是说自由度缩减,然而管理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化模式,例如吧主需要在百度贴吧高校联盟实习一个月才能上任,废除了之前的老吧主直接传给下一任新吧主的“继承制”等,这一时间,百度高校贴吧重新活跃,只是似乎没有了之前的繁荣和盛况。

  另据百度官方数据,截止至2014 年初,百度贴吧已突跃10亿注册用户,810多万个兴趣贴吧,日均话题总量近亿,浏览量超过21亿次。然而现今的百度高校贴吧呈现出“吐槽风”、“灌水风”盛行的状态,更多的学生将个人情感经历、无意义事件等在贴吧自由发表,这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大学生风貌和生活学习状态,最起码可以说,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态环境圈。因此,在经过诸多的发展之后,百度高校贴吧,成为了一个有主题、有规模,但是没人气、没干货的论坛了。表面上,似乎每个高校都有上万甚至几十万的人气,实则,在线人数已经远没有十年前那么火热了。

  二、最理想的论坛和“假死”状态

  显而易见,在具备足够程度的匿名交互性时期,也就是在2009 年前的百度高校贴吧,它曾走进了一个最理想的时代,一时间高校青年才俊交流时事热点、校内校外生活、学校招生状况等,这种状态下的高校贴吧,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区域,观点相互冲击,各抒己见畅怀探讨的理想状态,这都无不让百度高校贴吧成为精英论坛的典范。尤其是 2005年 2 月 24 日,百度贴吧采取民主选举申请产生吧主的方法,即只要申请吧主,填写申请理由等,通过百度审核之后,便可成为贴吧吧主,对于论坛的管理,吧主具备删帖、恢复帖子、置顶帖子、后台操作、批准小吧主等一系列功能,再到 2009年,贴吧取消了只有吧主批注进吧才能发帖的这个应用,也就是说所有的吧友都可以通过关注某一个贴吧成为低等级的会员,然后等级升高之后便可发帖,而在这之前,贴吧是需要通过吧主审核通过才能进吧、发帖的。这一时期,从百度官方管理到 2005 年的吧主民主化选举产生,再到撤销吧主批准进吧制度,都展现出了百度贴吧的包容与自由,在这样的不断开发包容的环境中,吸引了一大批的高校精英探讨生活、学习、工作等,在百度贴吧运作的模式与改进中,也形成并影响了大部分的论坛的雏形与发展。所以,某种程度上,笔者认为这是论坛发展最理想的状态时期。

  在 2010 年到 2012 年 5 月,高校替代吧产生和贴吧解封,论坛也开始走向一种非主流的怪圈发展模式,即我们说的水贴,这一时期几乎全民皆水,即便是高校贴吧,大部分的帖子也都开始以个人情感表达与宣泄,个人生活状态呈现与渴求等为主。而这一时期,百度贴吧也开始需要实名认证才能申请 ID,匿名 IP 发表的功能也随之取消,所以,到高校贴吧解禁的时候,各大高校的论坛也已经形成自己的管理规模,他们在吸取贴吧经验的同时将论坛分区管理,但需要实名验证。这时候,便形成了似乎很多高校的吧友还在坚守贴吧,并且每年的更新数量也创下一届一届的新高,然而,却是以一些非主流,或者更私有化的内容为主了,甚至有诸多无意义的水贴充斥吧内,营造一种“热闹”.这时候,与其说更加的发展,不如说百度的精英化论坛模式瞬间似乎走入了僵局,呈现出一种“假死”状态。

  三、论坛宿命和最终形态解构

  当然,论坛绝不仅仅只有百度贴吧一种模式。根据凤凰网全球中文论坛100 强(2009 中国版)的统计,排名前十的论坛有:天涯,猫扑,搜狐,凤凰,网易,新浪,凯迪,强国,百度大旗。

  而这份数据整理以其整合力度之大以及网民自由意志支配的程度来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偏颇,从前十的论坛整理来说,几乎以新闻发布为主,几个大型网页的论坛似乎比较占优势。笔者将整理其中的几个论坛发展模式,从而解构其最终形态的构建。

  (一)天涯模式

  我们现在说的天涯,一般指的是1999 年创办的网络社区。天涯论坛开启了以网民需求为重心构建的一个交互平台,也是一网络事件聚集,网络名人聚焦的中心社区,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网上家园”.在论坛发展始初,主要以重大新闻事件的讨论、深入探讨为主线,网友们发表相互的意见和看法。慢慢的,随着论坛版块的分明,以及网络世界的进一步开化,天涯社区涌现出不同版块的设计与更细致化的内容分类,而这种内容分明,板块特征鲜明的模式,很快赢得了更多网友的肯定与支持。代表性事件,应该可以从 2002年网友“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开始便络绎不绝有精彩的帖子发布。2005 年,在论坛世界繁杂而散漫的情况下,天涯却形成了具有其独特个性的发展和宣判,如对由“超女”带来的粉丝文化的抗拒,对于“贵族贴”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牛贴”的讨论,重庆女大学生“卖身救母”的热议,宁财神《武林外传》的热播这都让天涯成为一时间当仁不让的第一中文社区。

  通观天涯论坛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对于热点时事的关注和运作有它积累的优势,也有它发展的优势。通过经年的积累,累积的高素质和高眼光判断的网络名人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论坛保障,而其不断丰富的发展模式,也让天涯成为包容性、开放度最全最大的论坛。而天涯的宿命似乎在成长中也走向了“老龄化”,我们说的 90 年代末的论坛,生命力之所以旺盛,是因为 80- 90 年代群众的支撑,然而现在的青年,似乎会有更多的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同样,猫扑等这样的论坛都在面临着“成长后的老龄”和“被替代”的风险。

  (二)猫扑模式

  1997 年的猫扑大杂烩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了解,然而那却是一时间 ACG(Animation、Comic、Game 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代表性网站,代表性人物是“叫兽易小星”,其出品的《万万没想到》、《学姐知道》等网络自制短剧都曾风靡一时,恶搞也极具个人风格,一时间引导了网络词汇的发布。

  就事件来说,几乎都是以恶搞为主,网络红人“小胖”的偶然成名,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猫扑现象。而如今的猫扑,我们能从某一事件中,极快的找到当事人,这就成了极具风气的“人肉搜索”,猫扑的最终形态,基本上是形成了以娱乐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的风格,任何事件都能恶搞,而任何恶搞,也会“被出名”.因此,猫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以类似某事件中“此人便是我隔壁 XXX”的方式被人所呈现和认定的综合娱乐、娱人、娱己的模型。

  (三)豆瓣模式

  豆瓣应当算是真正的后起之秀了,从2005年开始的评论类网站,以供书友、影友、乐友交流分享为主的平台,发展成为如今用户量过亿,论坛产业链完整的模式,可谓不简单。而今的豆瓣,也是所谓“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和规模的书、影、乐三维的交流论坛。

  (四)A 站、B 站模式

  A 站(AcFun)是一家 ACG 的专门网站,于 2007 年开设,08 年仿日本 NICONICO 动画做出了弹幕(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评论)。而 B 站则是由原AcFun 网友“⑨bis hi”于 2009 年 6 月创建,是一个 ACG(指动漫和游戏的总称) 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该网站于2010 年 1 月 24 日更名为 bilibili,其功能与 A 站差不多,只是如今的发展更具体化,并且拥有更高的人气。在国内,A、B 站主要深受13- 20 岁青年人所喜爱,似乎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广普性,目前 AcFun 在 Alexa 的统计中世界排名为 3368 ,中国排名为 258(2014.11)。这些 ACG 弹幕网站也早就充斥了诸多新型的网络词汇,诸如现在广泛使用的“傲娇”“呆萌”“鬼畜”等。ACG 的弹幕交互方式在现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网络互动模式了,也成为了现在帮助解读或者提炼“嘈点”的一种方法。在 2014 年金鹰节上,甚至都采取了弹幕的方式进行电视直播,湖南卫视在节目中也曾引用,也许,弹幕今后的发展影响不仅于此。加之其成长至今,一直有不断的青少年粉丝,虽然呈现一定的“小龄化”现象,却也发展稳定,并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五)知乎模式

  2013 年 3 月开始全民开放注册的“知乎”似乎是论坛出现的一支新秀,然而绝不是一时风头。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以“百度知道”为跳板的更为专注的论坛模式。通过网友对于问题的提出和专业性的解答和分析得以在网际之间疯狂传播,匿名草根的才华得以展示,而问题也往往能在幽默轻松中得以解决,某种程度上,微博如果是最快的讯息发布栏,那么知乎往往是最快的信息分析和说明栏。然而知乎的这种问答模式,似乎不仅仅是论坛的一部分,加之其专业涵盖面甚广,因此,似乎其发展难以形成更好的专注点。

  (六)百度贴吧模式

  最后谈百度贴吧,它几乎成为了一个杂揉所有信息的平台,某事件中的关键词就创建任何的交互贴吧,如当年的“咆哮体”成名之时,便会有“咆哮吧”和“咆哮体吧”,这种现象一方面会使得百度贴吧的范围扩大,不断地分类需要更新,网络社会热点时事几乎不断,这时候,百度贴吧提供的可以交互的平台就会很多,信息不仅仅会重复,可能造成信息的不真实、没交互,也便会失去论坛本身的意义所在。笔者认为,论坛应当具备一定的主题性,即网友肯定是通过自身兴趣爱好再通过某种渠道接触和了解某个聚集地,从而形成某一文化区域的共同或不同认知的辩论区。然而百度贴吧,虽然凭借着老牌过硬的实力仍然占有主力论坛的一席之地,但似乎已经不能成为引领时代和潮流的风向标了,现今的百度贴吧靠着过往的优秀数据仍然在支撑着一具硕大而干货的“躯壳”.当然,百度有其贴吧自信的源头,一方面粉丝吧的无脑灌水和消费,另一方面“前有 WOW,后有大帝”的这种发展来说,似乎百度贴吧一直呈现出一种“后浪推前浪”的状态,也就是说,总会有大型互动的、炒作比较多的贴吧火热起来,但是在“破窗效应”的水贴影响下,终究难以支撑其内在需求。因此,现今的百度贴吧已经成为“万篇水贴,难现一精”的态势了。然而百度贴吧似乎也在为这样的局势作出积极的应变,随着贴吧同城会的相继展开,通过这样的联动方式,发展和巩固了现有的优势面,如广州贴吧同城会曾在长隆开展,通过嘉奖来自广东省一些贴吧吧主功绩、利益诱导等方式来加强贴吧的吸引力。然而,互联网时代,从来都没有一家独大的公司集团,更多的以某一类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论坛建构也在逐步完善,所以,百度贴吧的“体大内空”的状态不得到充实,发展则会仅浮于表面的数据中。

  而笔者通过对百度高校贴吧的 SWOT 解析也发现,百度高校贴吧的机遇发展伴随着一定的威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类贴吧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但同时也伴随了一定的风险和外界的干扰,高校,便是一种发展的垄断,属于百度贴吧交互下对于高校学子自由发表和讨论的极具深刻性和广泛性意义的一种模式。在动漫、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发展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也在论坛趋于老年化、成长中、幼龄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个较好的平台得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商讨剧情或者栏目的构建。“大众发声”时代,似乎具备一定主题性、某一方面的专注性的论坛会愈加被需要。

  意大利着名导演贝尔托鲁奇曾说“人,是历史的人质”,诚然,在每个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思想体系下,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标志和它具备的代表性意义。互联网时代的论坛,应当集结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互联网欣欣向荣的一片论坛的净土。

  参考文献:

  1.蒋郁青。百度贴吧中的群体冲突分析[J].新闻世界,2010(2)。

  2.常立。百度贴吧的传播模式解读[J].新闻界,2007(5)。

  3.张扬。百度贴吧与“粉丝文化”的传播[J].青年记者,2008(7)。

  4.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

  5.黄文忠。网络搜索引擎百度评析[J].现代情报,2005(5)。

  6.刘国庆。利用互联网论坛进行受众文化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