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采访对象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将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说受众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现出来,这就得看记者自身的业务功底,记者们除了要在采访初期提前做足功课外,更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临场发挥,而最后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受众对节目呈现的效果有多少认可,这些大多都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对象融洽沟通有直接的关系。我把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沟通分为语言类沟通和非语言类沟通两类。
一、语言类沟通
语言类沟通,顾名思义,就是记者与被采访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语言类沟通是无数的新闻工作者最为平常的一种沟通方式,通过采访者提出问题,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模式完成常规报道。这种沟通形式很简单,很容易,但若想真正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件来,还需要在想要提出的问题上下功夫。在记者提出问题之前,要本着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的心态去采访,切记不能主题先入,记者要以一名普通大众的角度去了解,去认识,最后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或者说是站在一个国家媒体的高度去解读新闻,去报道新闻。提问的技巧也是沟通的重要环节,有时候采访会遭到当事人的拒绝,其实往往原因并非当事人之过,而是由于记者的不恰当提问或“行外话”,提出的问题大而空洞、指向性不强等,使得当事人无从谈起,或回答后也毫无意义故而拒绝。
例如在 2011 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举手提问时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关于教育改革一事,那个记者提问时说:“这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这两天南方科技大学已经正式开学,很多孩子已经进入这所学校求学,我想请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主任,因为您也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想请您作为教育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孩子们都开学了,您能不能对这些孩子说一些作为老师的话?”
赵启正当即回应说“:南方科技大学的孩子们有什么特别吗?”这时这位记者解释道:“现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比较大。”赵启正又反问道“:你单提出南方科技大学,这个学校有什么特色吗?”此时这位记者又一次解释说它现在是自主招生,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其实到这里,这位记者才真正道出了提问的关键性词语。而之前的所有铺垫其实都是多余的,反而让赵启正有了对此问题的反感,因为这位记者事先秉着自己单方面认为此问题的普遍共知性的心态去提问,认为与会的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南方科技大学的具体情况,所以造成了被采访人无从回答。或许这位记者想更好地与发言人沟通,但却适得其反,反而被认为好像是有给南方科技大学打广告之嫌。
在那年的两会上,还有一些记者的提问毫无新意,这被赵启正认为提问有些业余,更有记者提出了一些极其简单、毫无技术含量的问题,也遭到了赵启正的批评,他说一些“查数据”的问题,自己上网都可以找到,“何必问我呢?”这些失败的提问,无一不说明提问是沟通的重要环节,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因此能够把握提问的技巧和风格,实现有效提问是采访的关键,有时甚至一个让被采访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他有可能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二、非语言类沟通
对于记者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现场与被采访者沟通的唯一方式,记者的眼神、表情、身姿等,都可能与片子的内容相关联,而这些非语言信息细节上的运用,不但对记者的采访至关重要,对触动被采访者当前的状态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采访进行初期,刚开始接触被采访者,可以先以握手开场,体现了平等与主动。握手是运用非言语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记者在采访时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但却可以触动采访者的情绪和心情,影响着访谈采访过程。记者同被采访者或参与节目制作的合作者握手,不但是一种职业行为,更应该是出于内心的感情流露。主动握手表现出媒体对合作者、被采访者的欢迎,因此,一般情况下,记者应该主动伸出自己的手。同时,同采访对象握手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应平和、谦虚,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这样才会为下一步的互动或访谈打下良好的氛围基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与被采访者保持适当空间距离。
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记者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应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若现场被采访者是重要人士,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现场被采访者比较熟悉或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
记者提问和倾听时候的眼神要真诚真切,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观众。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要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新闻采访者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具有职业意义。这就要求记者眼神要真切、自然。采访者的眼光,如果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神、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运用眼睛传递信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晴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认识,其次要有意识地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最后记者的表情要自然得体,或者说是顺其自然。
比如,不爱笑的人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效果反而不好。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但归根结底,采访者的表情是否得体,关键是要看其表现是否与节目的风格和当时的场景融为一体。
记者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采访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信息,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采访效果和被采访者本人的形象。
当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类沟通和非言语沟通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不管如何沟通,都不能停留在信息搜集的层面,要上升到记者与被采访者情感沟通和交流上,只有双方在最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最人性化的交流,才能实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的平衡,使被采访者在与记者交流中充分展现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其真实的色彩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