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14 共1323字
论文标题

  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全媒体,通常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访编辑,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媒体形式。

  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在改变1.传播主体在改变。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将创造、消费、聚合、分享信息的主体———人,放在了媒体版图的中心。而这一点,正是旧的传播时代不曾出现的。

  2.服务对象在改变。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转变不仅赋予了普通公民新闻报道者的崭新角色,也直接导致了“公民新闻”的出现。

  尤其在新闻事件现场,他们可以用手机、微博等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表达观点,扮演着“公民记者”的角色。“公民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垄断,这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显得尤为突出。

  3. 新旧媒体之间界限在模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存格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媒介终端已经开始出现高度融合。

  4.新闻传播流程在改变。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各媒介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

  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多用新媒体思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如果可以多用新媒体思维,一定会重新获得发展的绝佳机会。提早谋划,整合内部资源,打造兼容开放的全媒体平台,才是媒体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手段。新闻传播本质上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不论是以报纸、广播还是以电视、互联网为载体,让受众爱听爱看都是前提。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形成了受众快速浏览、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大量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必将导致传播最终变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

  目前的传统主流媒体具有信息准确、内容权威、表达系统的特点及优点,在内容生产上具有其突出优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果融合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及渠道,无疑会大大扩充其影响范围、增强其影响力。以辽宁广播电视台为例,以往传统的广播受覆盖范围所限,其影响力很难出省,自从有了互联网电视,其影响范围已大大超出省外。另外,从新闻宣传的角度来讲,如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良好的资源整合与互补,则能够极大提升其舆论影响力。

  其次,从互动参与的角度来说,用好新媒体,才能更好地服务受众,赢得受众关注。如今的媒体受众已经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使用和消费者,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进步,人们早已投入到媒体内容的制造、传送和展现当中。新媒体所能提供的多种互动渠道如报名、投票、调查、博客、论坛等等,无疑使传统媒体与受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互动更加快捷和方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