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典型报道呈现颓势的原因及其转型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5343字
论文摘要

  典型报道是新闻传播中的常用报道方式,长期以来,它在我国的新闻宣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时期,我们在肯定典型报道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也必须意识到,其“生存姿态”亟待改变。如何避免典型报道的程式化、雷同化、一般化,争取出新出彩,引发共鸣,是新形势下媒体实践“三贴近”必须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探索典型报道转型道路的过程中,不同的媒体形态或媒体定位,在典型报道改革实践中会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尤其对专业报来说,典型报道的“生存之道”需要在一个大方向下量身“订制”,走自己的“非典型生存”之道。

  一、典型报道:源起与界定

  典型报道可以称得上是新中国新闻界在报道形式上的一大创新。就现有资料来看,1942 年 4 月 30 日刊登于《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的一条消息可以被视作“典型报道”的滥觞,这篇名为《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 连年开荒收粮特多 影响群众积极春耕》的报道塑造了一位特定时代的英雄人物“吴满有”,而报道本身也确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除了在实践层面上推动了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外,在新闻报道宣传阵营里则是推出了“典型报道”这一独特样式。

  那么,如何界定“典型报道”?首先看看“典型”一词,新闻学者张威曾经做过考证,他认为需要严格甄别文学或美学意义上的“典型”概念与新闻学意义上的“典型”概念。

  在笔者看来,文学(美学)典型与新闻(学)典型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文学典型具有虚构性,往往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将多个人物的特质集纳在一个人身上,新闻典型则必须“有一说一”,绝不能向壁虚构,也要反对所谓的“合理想象”,即以写作者的思维逻辑去推测报道对象“应该”发生的情况;第二,文学典型只要体现出时代精神,不一定要具备当下性,而新闻典型则与新闻的“时效性”生命线一脉相承,要讲求特定的时间点。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典型是专属于新闻报道的一种人物或事件的存在形态。

  根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中最先进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

  对于这一定义,有两点非常值得特别指出:一是典型报道要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亦即是说无论报道的是人物还是事件,都要具有可推广的示范效应;第二,典型报道往往是适应特定的工作需要而推出的,带有比较明显的针对性。

  应该说,在 7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典型报道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甚至成为中国新闻报道模式与西方报道模式的一道分水岭。然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典型报道越来越呈现出某种颓势。

  二、典型报道呈现颓势的原因探究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新闻单位不仅负责发现、报道典型,而且还要承担宣传、推广的任务。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指出:“一个先进人物的树立,一个先进经验的推广,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不是把新闻发出去了,就等于先进经验已经推广了,这中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不仅负责介绍,而且负责推广。”

  这种定位当然没错,问题在于当新闻传媒走向市场时,依然坚持“报道推广一肩挑”就有些不堪重负,直接导致用力不均,顾此失彼。

  确实,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典型报道就越来越遭遇各种挑战,甚而引发了“弱化论”与“强化论”的争议,直接讨论典型报道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追溯典型报道“何以至此”。对典型报道出现此般颓势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新闻媒体市场化的副产品

  略一对照典型报道如日中天与日渐式微出现的时间节点,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势转换恰好发生在新闻媒体“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应该说,这绝非偶然。如上所述,自延安时期推出以来,典型报道备受关注,塑造了吴满有、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和事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报道大体上均出自宣传的需要,有些还带有较突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以后,新闻报道方面就在形式上越来越追求“短、平、快”,内容上越来越突出“民生新闻”,而典型报道就自然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重视了。

  (二)社会风气变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市场经济为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消费主义的风气。而这直接反映在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上就是更强调个人旨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个体化意识崛起的时代,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再加上媒体自身要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得不迁就受众需求,以往带有较强宣传色彩的典型报道越来越不受待见似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不过,还是得指出,这里所说的社会风气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还是一种表象。换言之,今天的受众不是不需要或不接受典型报道了,而是他们对典型报道的兴趣已经发生了位移;同样,今天的媒体也不是不再提供典型报道了,而是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已经发生了结构转型。比如后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陈力丹就认为,目前的典型报道理念就已经从原来的塑造“高大全”演变为“弘扬社会道德”。

  (三)媒体形态演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日新月异,表现在传媒领域则是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传播以极强的时效性、互动性为特征,而随之带来的后果则是受众阅读的移动化、碎片化。在此姑且不去评判阅读形态改变的得失,但毫无疑问的是,移动化、碎片化阅读直接导致受众对新闻人物和事件都停留在浅层把握上,而相对来说,传统的典型报道往往篇幅或时长比较长,已经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

  可以概括地说,正是遭逢着媒体自身、受众乃至社会层面的深刻转型,传统的典型报道生存空间才日渐逼仄。但是,若由此得出结论说,典型报道已经将要或必须寿终正寝,则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还是一种罔顾事实的偷懒之举。借用新闻学者童兵的话来说,典型报道有着重要功能,它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过、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专业报典型报道的“非典型生存”:延续与变革

  肯定典型报道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其“生存姿态”亟待改变。像陈力丹就认为,典型报道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在理念上从原先的塑造“高大全”转向“弘扬社会道德”,具体到新闻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像 CCTV 最近这些年所做的“感动中国”系列,就在努力探索这种典型报道转型之道,而且,受众也可以发现,新世纪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都呈现出与以往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截然不同的形象,可以说也是这种努力的体现。

  不过,可以断言的是,在探索典型报道转型道路的过程中,有一个原则不能忽视,那就是不同的媒体形态或媒体定位,在具体的典型报道改革实践中会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因此典型报道的“生存之道”需要在一个大方向下量身“私人订制”。

  笔者所在的《海峡资源报》是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专业性报纸,其前身是 1987 年 9 月创办的《福建地质矿产报》,迄今已经走过 27 个年头。在这段历程中,报纸不仅从报道的范围上从地质拓展到地质矿产再到国土资源,而且在 2000 年成功更名为《海峡资源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受众群体比较固定的专业性报纸,《海峡资源报》在典型报道的转型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非典型生存”之道。

  (一)从“宣传模式”向新闻专业主义范式转变

  前面曾经提到,典型报道创立之初就带有很突出的宣传意味和政治色彩,而诸多攻击典型报道存在必要性的论调也多从此入手。不过,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逻辑上的误区,即典型报道与宣传需要相伴而生,并不表示它不能脱离宣传模式,相反的,从各媒体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实践来看,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范式将使典型报道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在这一点上,《海峡资源报》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作为一家专业报,其读者群比较固定,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置身于国土资源行业之中,对本行业的关注、了解程度比较高,因此,在典型报道的改革尝试中,《海峡资源报》就适时地调用了这一优势,直接从专业领域的事件和视角入手,这样不仅符合新闻价值标准中的“接近性”,而且还将特定部门的人物或经验迅速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如《为了 4 万人的“饭碗田”》这篇典型报道,涉及的是将乐县灾后耕地复垦工作,显然这对于经常遭受台风袭击的福建省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报道就从工作的成功经验入手,以专业视角和平民情怀讲述其中故事,“眼睁睁看着已经黄熟的稻谷付水东流,当时蹲在田边,当真是六神无主,欲哭无泪。”“今年我们这里又发大水了,还好及时修好了防洪堤,要不又完了,光是整田就没得闲。”文中多处直接引用当地农民的话语,不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而且其耕地复垦经验具有可推广的示范效应。正因如此,这篇报道获得了第十三届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成为事件类典型报道的一个范本。

  以新闻专业主义范式来指导典型报道的采访与写作,就避免了以往的典型人物或事件“高高在上”、“脱离日常生活实际”这样的窘境。因为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报道遵循客观、中立和为公众服务,所以像早年描写英雄黄继光时出现的那种“合理想象”就不可能有存在理由,而它的为公众服务的要求也势必引导媒体眼光向下,关注典型人物或事件生活化、常态化的闪光点。

  (二)从图谱化叙事转向生活化叙事

  对早年典型报道的诟病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就是对典型人物的描写过于脸谱化,以至于大众一想到典型人物就是“自己带病继续工作”、“家人生病不去探视”等,这样的结果不仅让典型人物“没人性”,而且也适得其反,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

  在探索典型报道的“非典型生存”过程中,《海峡资源报》的做法是典型人物要具有生活化,这不但要求人物源自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做到让事实说话,而且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抓住更多视觉化、生活化的细节和具体感人的事实,并在写作中舍弃那些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舍弃晦涩术语、套话、行话和空洞的概念性词语。莆田市人大代表、市国土资源局的普通干部翁德章曾被作为典型人物报道,在这篇题为《“人民没有选错他”》的通讯中,标题本身就是来源于采访过程中发现的感谢信的内容摘录,报道内容也没有刻意去营造翁德章“高大全”的形象,反而是用一系列平凡生活的闪光点,乃至带有几分俏皮的语言予以呈现,如文中写到翁德章下水库救人时所说,“5 分钟过后,不见我上来,就用力拉绳子!”。在描写翁德章救助遭遇车祸昏迷不醒的谢彩维时,用简单的字语来铺呈细节,“翁德章从围观的人群中挤进去,蹲下身,使劲掐谢彩维大拇指甲两旁的穴位,5 分钟过去了,仍不见动静,他赶紧又换掐另一只手的穴位,又过了 2 分钟,‘哎哟!’谢彩维终于喊出声来,两眼慢慢睁开了,在场人悬着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这样的描述不仅显示出典型人物智慧和冷静的一面,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的常态,于常态中见不凡,正是这样的典型报道发挥“正能量”之所在。

  (三)从单点式报道向立体化呈现转变

  几乎和所有传统媒体一样,像《海峡资源报》这样的专业报也面临着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常言道“受众为王”,报社的一个普遍共识是,在典型报道的转型过程中必须适应这一点。读者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就意味着典型报道必须摒弃原先那种动辄数千上万的长篇写作,而要向现实的短小精悍转变。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通常来说,典型报道一般都要寻求一种意义的呈现与阐发,这从以往的典型报道(如改革初期对步鑫生、年广九的报道)中记者总是要站出来点评可以看出来。而这种意义的呈现与阐发往往很难在一个短篇幅的报道中落实,对此,一个较有效的做法是:针对典型报道“缩微化”之后带来的意义呈现与阐发难以落实,可以用其它形式的做法予以补充。如《海峡资源报》在报道对厦门市“金包银”工程调查时,考虑到这是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事件,除了刊出通讯文章《希冀》外,还特别配发了一则不到 600 字的“采访札记”,以这样的方式让记者站出来说话,同时又有效地缩短了报道篇幅,减轻了读者的阅读负担。又如《海峡资源报》去年 12 月策划了一组“土地整理大家谈”系列报道,先后推出《让土地焕发“光泽”》、《螺蛳壳里做道场》等 7 篇从不同层面反映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农村增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典型报道,形成一定宣传声势,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对以上做法,笔者将之归纳为———从“单点式”报道转向立体化呈现。

  简而言之,笔者坚持认为,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当下的情势已经对典型报道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还必须将典型报道做好。正确的原则是必须因时而动,寻求典型报道的蜕变之道。新闻工作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如何将典型报道从理念到实践都来一次大革新,则需要新闻媒体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地探寻。套用新闻学者张威的一句话就是,“只要理想主义还存在,只要正面报道还存在,典型报道就依然会存在。”

  更进一步,只要新闻媒体还愿意坚持,只要新闻记者不断创新,典型报道就一定会有千姿百态的呈现和万紫千红的春天。

  注 释:

  [1][6]张威.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40,47.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43.
  [3]穆青.新闻工作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8.
  [4]陈力丹.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典型报道演变的环境与理念[J].当代传播,2009(5):4.
  [5]童兵.典型报道:功能、不足和改革[J].新闻记者,2011(10):3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