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构建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的研究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朱清河
发布于:2020-01-13 共17410字

新闻学毕业论文权威推荐范文10篇之第九篇:构建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的研究

  摘要:文化殖民现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 一跃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股潮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传媒技术与新闻文化的主导地位, 无意识、下意识或有意识地推销其新闻文化制品和新闻价值观念, 推行新闻文化殖民主义。面对此境, 中国新闻界应旗帜鲜明地提高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意识, 蠲涤新闻殖民主义的影响, 最根本的是要构建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新闻文化殖民;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话语构建;

  Abstract:

  Cultural colon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t has become an unstoppable trend in contemporary human society. However, based on their dominance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journalistic culture, some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unconsciously, subconsciously or consciously promote their journalistic cultural products and journalistic values and advance the colonialism of journalistic culture.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the Chinese press should take a clear-cut stance to enhance its self-consciousness of maintaining a socialist culture dominated by Marxism and to counter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istic colonialism. The fundamental task is to build a discourse system of jour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

  colonization of journalism culture; Marxist journalism; discourse construction;

新闻学

  2016年5月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并进一步号召, "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 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1众所周知, 新闻学既是一门研究新闻一般传播规律的科学, 又是一门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国新闻学都是各国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思想在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实践方面的集中体现与具象表征, 因而无疑都彰显着各国意识形态与话语特色。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构建已历经百年积淀。但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伴随着国门的洞开, 西方新闻思想与新闻伦理以一种"殖民主义的优越姿态"迅速涵化与感染着中国新闻学向着西方化话语改造的旅程迈进。时至今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新闻学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在批判中国新闻学话语建构西化现象的同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 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我国新闻学发展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追求。

  一、文化殖民的形成、发展与表征

  所谓"文化殖民", 一般意义上是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霸权地位, 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 通过文化符号系统的强势传播, 向'他者'输出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 企图同化'他者', 教会'他者'如何依托西方的价值观念去思考、用西方的话语去表达、参照西方的模式去实践, 使'他者'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言其所言、美其所美、行其所行".2文化殖民带来的长远影响往往是对"他者"文化主体意识的消解、对"他者"文化精神的腐蚀以及对"他者"民族文化根基的动摇, 从而导致"他者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全球化", 更进而将世界意识形态置于西方一元文化思想的统摄之下, 最终实现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独行寰宇, 永霸天下。

  追本溯源, 文化殖民现象的产生与恣肆源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发展逻辑。"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唯恐灭亡的忧惧之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在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 就是说, 变成资产者。简短些说, 它按照自己的形象, 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正象它使乡村依赖于城市一样, 它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依赖于西方".3这种东方对西方的依赖关系, 可谓文化殖民的主要成因。不言而喻, 不断增值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性;贪得无厌追逐利润最大化, 是资产阶级的终极关怀。当本国无法满足这一"终极关怀"时, 向他国、向全球扩张就成了资本与资产阶级的唯一路径依赖。实质上, 资本的原始积累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初, 资产阶级通过不断对内对外发动战争、实施经济掠夺等强征暴敛手段得以实现的。在资本外拓进程中, 西方文化也因此乘势而动, 越界蚕食他者民族文化根基, 对资产阶级的掠夺行径进行掩蔽与粉饰, 旨在形塑有利于屏蔽自身暴行的舆论环境, 以实现对他国思想上的永久服膺。正所谓"输出美国的资本, 就是输出美国的价值观".4

  关于文化殖民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虽然东西方学者在已有的论述中多用"文化霸权 (帝国) 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来统称, 但"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称谓凸显出的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强制统御, 难免名不副实;"后殖民主义"是和前殖民主义根本不同的一种"文化殖民", 其主要不依赖于强占国土, 而是推动文化输出。一般而言, 西方对第三世界的殖民政策与过程可以概括为"对物的掠夺"的殖民主义、对"人的劳动掠夺"的新殖民主义和"民族精神改造"的后殖民主义三个不同阶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受制于各种要素的合力作用, 当今各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面相各异, 导致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并非相互平等地进行交流与融合活动, 而更多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感染、稀释、同化、收编与改造。

  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但文化殖民的出现不但大大晚于前者, 而且往往纠缠着暴虐的土地占领、物质掠夺与制度僭越。文化就其本意来说, 大致包含了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各种制度以及人类道德规范、宗教信仰, 甚至还包括种族民族日常的行为习惯习俗等等。文化殖民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延续与拓展。当代的文化殖民与早期的殖民所使用的手段也大有不同。后者惯常凭借坚船利炮对弱势国家进行明目张胆的武力入侵、政权更迭和物质豪夺;前者为实现文化殖民的目的, 大多借助于科技手段、生活理念与话语体系等, 把文化产品所蕴含的人生观念与生活方式给予巧妙掩饰与包装, 并假以"合法的商品营销渠道"对他国他民族进行弱势力渗透, 劝诱他人信服其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究竟谁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计算器而不是武器。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 而不是战斗服。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 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新殖民主义者是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为首的国际捐赠者, 但也包括西方各国大使馆、商业银行和新兴的非政府组织人员。他们并不大事声张, 也不使用枪炮, 就在发展中国家扩展了势力, 这种势力要比任何武力所能达到的大得多和阴险得多。"5就表现形式而言, 文化殖民主义又具有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谓的"软实力"特性, 弱势文化民族与国家就像凉水煮青蛙般地、不自觉地接受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 其国民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强势文化思想与精神的认同者、拥趸者与践行者。

  二、西方新闻文化对中国新闻传播界的影响

  近代社会以降, 欧美国家强权格局的全球建构, 催生了西方文化殖民现象在世界各地的发生频仍, 同时伴随而来也有西方新闻文化的无远弗届、无处不在的全球殖民与扩张。当代社会之所以出现西方新闻文化之于"他者"新闻文化的单向度输出与"殖民", 皆拜世界权力格局中西方硬实力地位所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解体以来, 西方新闻文化因得到自身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硬实力的强力支撑, 在其与"他者"新闻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一直处于主导与支配的优势位置。反之, 诸多非西方新闻民族文化则被迫囿于被支配、被同化的劣势位置。由是观之, 哪种新闻文化拥有更多的"殖民"优势与话语权, 她就能在世界新闻文化之林掌握与占有对他者新闻文化的拘束性、支配性与奴役性地位, 她就容易掌控"他者新闻文化"的发展命运与意识形态趋向。

  殖民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 扩张是资本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交流和信息通讯 (communication) 技术的发展是资本扩张的物质性凭借。资本主义强国在征服他国别族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殖民手段为资本的扩张开辟道路, 这其中就包括西方新闻文化对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理性与传播伦理的思想濡化与文化殖民, 新闻殖民或媒体殖民越来越成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一种"软实力"与"巧实力"方式之一, 为当下以及未来的资本主义扩张活动获得极具魅惑性的路径依赖与致命诱惑。

  所谓新闻殖民, 也即新闻文化殖民, 就是西方强权国家与势力常常将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及其新闻制度、原则、伦理与理念, 追随整体文化殖民, 一并移植到海外殖民地以帮助殖民者获得最大殖民利益。中国近现代新闻业形成与发展之旅基本上是伴随着19世纪伊始6西方在华办报与"西学东渐"的文化殖民步履而开启的, 20世纪初叶 (主要集中于二三十年代) 的英美在华办报的热情骤升, 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各自的殖民势力, 更关键的是助推各自"殖民势力的重新分配", 促进"殖民格局的重新画定".71815年以来, 西方新闻文化 (由新闻体制、新闻观念、新闻生活、新闻价值与新闻人物等要素交互而成) 尽管对中国新闻"控制"较深, 影响较大, 譬如通过派人来华办报 (英国的《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美国的《大美晚报》《华北明星报》) 、帮扶华人办报等形式不断在中国推广其自身新闻文化, 但却从未大规模正式移植本土新闻人或传媒机构独霸中国新闻传播市场。此种新闻殖民样态, 具有三个特色面相:其一, 主要不是通过直接的新闻统治, 而是依靠间接的新闻文化感化与涵化;其二, 不是直接强势占领新闻场域与传媒市场, 而是通过观念输入手段使其认同与归顺;其三, 虽然不排除通过官方渠道强行推销自身新闻范式, 但通常通过非官方渠道施加柔性输入。这是整个西方殖民列强在华二百年间的新闻殖民的基本表征, 其官方新闻殖民话语借助强势新闻文化的输入并在中国得到传播、认同、共识与深植, 最终起到助推资本主义扩张、维护殖民主义在华利益之目的。今天, 西方的新闻殖民在中国的存在与影响更是以巧妙渗透、涵化与规训形式呈现, 基本表现为:

  首先, 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理论著作被引进, 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新闻学大行其道, 几乎成为新闻业的"圣经"与"圭臬".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自由经济时代媒体调和自身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关系的产物。"其核心理念, 一是客观新闻学, 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作用。"8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拥趸者认为:"新闻专业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它最突出的特点, 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目标是服务全体人民, 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9可现代媒介化社会的繁纷复杂让人很难把握信息真实与否, 新闻工作者只得退而求其次, 追寻简单的事实真实, 由此产生新闻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一系列让新闻从业者将事实从观点中剥离, 从而避免个人成见的规制、原则或机制, 它倡导"记者站在中立的立场, 不带个人偏见和感情色彩, 客观平衡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记者不追随利益集团或政党组织的价值判断, 而是完全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判断来选择新闻、报道事件".10并且, 依循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大众传媒是自治的体系, 其独立于政府、政党、政客之外且制衡后者, 充当的是公众与社会利益的"保护者"与"代言人"角色, 否则便不值得接受公众的信托。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与客观性新闻学的以上价值要义移植到中国, 貌似"在中国新闻改革过程中具有解放的作用, 预示着更加深层的变革"的积极作用, 11但实际上存在着"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政府、媒体、受众处在相互分离的位置, 有类似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美国《华尔街日报》主编威廉·汉密尔顿曾经说过, 报纸是一种私人企业, 社会既没有给它任何特权, 它对于社会也没有任何义务。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媒体、受众的关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在中国, 受众的主体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政府是由党领导的, 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而政府和受众之间不存在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而我们的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虽然现在媒体朝产业化方向发展, 引入了市场机制, 但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定位是不变的。

  其次, 新闻消费主义盛行, 历史xuwuzhuyi与煽情主义新闻此消彼长, 劳模英烈等典型人物与事件报道备受冷落、嘲讽与消解。

  消费主义是源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一种西方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镜像和价值体系。20世纪上半叶,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技术进步、生产规模化、社会城市化等因素催化了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传统价值观的式微与退场。资本主义社会最终逐渐形塑出不以商品使用效能为消费目的, 而以其所内涵的价格奢侈性、地位标志性、修饰时尚性、功能消遣性等作为生活目的和价值的全新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此即所谓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 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 人们所消费的, 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 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12至今, 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趋势不断拓展推动着消费主义不断向世界上的其他地区、民族与国家弥散, 影响了几乎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而且向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以新闻媒体为核心的大众传媒更是深受其影响。"大众传媒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扩散渠道对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自身也受到消费主义理念的戕害。"13消费主义思潮在新闻业涌动与影响的直接结果是3W (women, wampum, wrongdoing) 与3S (sex, star, stink) 等煽情性新闻甚嚣尘上, 长期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所倡导的宣传人民群众先进事迹、发挥媒体正能量作用的"典型报道""群众办报""正面宣传为主"等新闻观念被忽视 (ignored) 、被消解 (dispelled) 、被排挤 (pushed aside) 与被边缘化 (marginalized) .

  最后, 新闻教育方式与理念受西方议题牵制而衍生"食洋不化"现象, 新闻学科话语、学术话语自觉或不自觉地长期唯西方马首是瞻。

  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与北京大学引进新闻学课程开始算起, 中国新闻教育迄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 而在这百年中, 众所周知, 没有任何一种新闻文化 (尽管苏联新闻范式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也曾在20世纪中叶及其以后一段时间有过辉煌) 能像欧美新闻文化一样对中国的殖民一直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而不间断。

  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过程中, 高校往往受到两个问题困扰:一是教材配置是自力更生为主, 抑或"师夷之技"选定国外的;二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归旨设计是培养技艺型新闻"能工巧匠", 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又红又专接班人。至今这两个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其关键因素是国外新闻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殖民活动。

  新闻学学者陈昌凤、张咏、李金铨、林牧茵等人曾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新闻教育向中国大学横向移植的现象进行过深究。他们认为, 一批传教士 (如沃尔特·威廉、司徒雷登等) 的热心推广, 直接促成了美国新闻教育理念在中国的移植。曾于20世纪初五次访华的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 (Walter William) 可谓大力推行中国新闻教育美国化的第一人。在中国正式新闻学校的初创时期, 诸多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青年学子 (譬如本科生Donald Pattern和硕士生Maurice E.Votaw) 直接参与其中并担任教员。1924年, 燕京大学的创立者、长老会传教士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 延请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白瑞登 (Roswell Britton) 为报学系主任, 延请密苏里报学学士聂士芬 (Verson Nash) 为教授。14从教育模式来看, 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 都受到强调"新闻绝对自由、客观",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上手快的未来新闻从业者"的"密苏里模式"的深刻影响, 中国新闻教育界对西方模式的推崇也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密苏里模式"在中国大学实施后也培养了一大批充满自由报刊情怀、独立人格追求与同仁办报职业精神的新闻专才, 他们活跃于政界、新闻界和教育界, 如马星野、萧乾、董显光、杨刚、赵敏恒等。尤其是像董显光等人曾长期留学美国, 深受西方新闻文化浸淫, 从出资创办、经营《庸报》开始, 他就有意识地把西方的办报观念介绍给中国读者, 并在实践中加以中国化。

  到了20世纪中叶,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让中国豪迈地步入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道路, 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也步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制下的构建之路, 也因此"西方新闻殖民"现象渐行渐远, 乃至几近绝迹 (尽管偶尔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时隐时现) .但同时, 由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强调意识形态与舆论宣传"新闻范式越来越显性地影响到了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新闻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苏联新闻文化的同化 (assimilation) (苏联新闻文化对中国影响应是我们的自愿引进与借鉴, 不属于强行植入, 因此本文不对此进行赘述) .

  然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竿头日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波涛汹涌, 新闻殖民现象伴随文化殖民主义渗透对中国新闻传播界的影响可谓波澜再起, 风行一时。不过, 此次西方新闻文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弱势国家新闻文化所进行的渗透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在主导新闻文化、精英新闻文化和大众新闻文化等各个新闻文化领域都吹响了"集结号", 发起了"魅力攻势 (charm offensive) ", 俘获范畴囊括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者、大众传媒工作者、新闻学者、社会受众, 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欧美等西方新闻文化对我国新闻业发展的殖民行为首先、同时也主要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殖民上。

  西方对中国新闻文化的殖民现象经过20世纪50-70年代的一段时间式微后, 从80年代中期伊始, 乘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再次"西学东渐"之风又开始显山露水起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新闻业诞生以来二百年间, 从新闻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看, 中国的新闻事业从同仁办报主导的精英文化走向纯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文化, 最后到当前的消费主义主导的大众文化, 都表现出中国自身独特的新闻文化景观, 但同时也隐藏着西方新闻文化或直接植入或间接抗衡或巧妙渗透的复杂背景。

  三、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径

  所谓话语, 就是表达出一定思想、情感、知识、观念、文化的语句, 它包括口头表达的和文字呈现的两种形式。话语是蕴涵意义的形式与表象, 其所负载、传达的信息是核心与本质;话语体系就是逻辑化、学理化、系统化的话语群。新闻学话语体系是指围绕新闻发展、新闻实务, 尤其是新闻定义作用地位等由个人或集体表达出来的有关理念、认识、看法等话语群。新闻话语 (体系) 的酝酿、宣示与建构皆为具有自身价值立场、观点及情感的个人、群体、机构、民族与国家等所为, 而后者在形塑新闻话语及其体系时又无一不受到意识形态的牵制与拘束。有新闻话语存在的地方, 便有意识形态的蛰伏。新闻话语"是意识形态的话语, 因为它必然表达和确认其制作者的社会和政治态度".15因此, 毫无疑问, 在中国, 新闻学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无疑应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 以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理论、观点、情感、理想、主张为目的的规范性、开放性、稳定性的话语集合。但因为, 正如前文所言, 中国新闻学长期或直接或间接, 或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国外新闻文化的涵化与牵制, 尤其是西方新闻思想的"殖民", 中国新闻学的"特色"形塑之旅总是不断被阻挠甚或横断。这导致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努力也不时受到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16的侵扰、削弱, 有时甚至被消解成"泡影"---西方所谓"当代新闻专业主义"是指新闻媒体是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器, 应拥有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自主性, 以客观、公正、负责任的原则进行报道。基于上文的分析, 笔者认为,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建构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中的语言支撑作用。

  近代社会以来, 中国之所以不断此消彼长地出现西方文化殖民现象, 皆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推动的先进技术文明与文化优势不断强势植入、国人自觉或不自觉被西方文化涵化 (cultivation) 、濡化 (assimilation) 而"乐不思蜀"所致。时至今日,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响, 学者中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有人主张应从积极方面看待西方的文化殖民现象, 认为"西方文化的输入阻挠包括中国的东方文化的健康与自足的发展"传统观点有失公平, 在他们看来, 西方文化的殖民是东方民族文化赶上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唯一良机, 它带动东方民族文化的跃升与进步。更有人认为,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17单就新闻文化思想来说, 毋庸置疑, 中国近代报刊及其新闻教育确实是在西方文化殖民浪潮的裹挟下孕育而生的, 自然从某种意义上看, 西方文化植无形中助推与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与新闻教育的发展。甚至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讲, 正是由于西方新闻思想与理念的强势植入与广泛影响, 让国人中诸多新闻界有识之士在中西新闻文化碰撞中学会了比较历史背景的孰优孰劣, 在比较中鉴别社会环境的孰好孰坏, 在鉴别中选择在什么时代发展阶段谁更适合国家发展需要。因此中国新闻界走上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路, 并最终形塑出了"同仁办报""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话语体系".

  但不能因此说,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逐步形成与演化全拜西方新闻文化输入所赐, 或应归因于西方新闻文化殖民。其由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8因此,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形塑是由自身新闻文化发展的这一主要内因推动的, 外来文化只能起到辅助、刺激或催化作用。其由二, 任何由于资本扩张的本性带来的新闻文化殖民现象均以宗主国的霸权主义而张目, 至于殖民地人民从自发到自为的种种新闻实践抗争、新闻文化觉醒与新闻思想精神自信均不是殖民主义者的本意, 而是他们无法预测与把控的历史发展必然。其由三, 西方新闻文化对他国的殖民现象该不该发生, 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的问题, 而不能用工具理性效用结果的大小多少来衡量。譬如, 就像一个恃强凌弱者经常欺负一个势单力薄者, 如是久之, 后者不再逆来顺受, 逐渐在前者的威逼下苦练本领奋起反抗, 并最终也成为不再任人宰割的强者。此种现象的出现, 若把"后者的成功"归因于"前者的霸凌"难免就迎合了霸权逻辑, 而缺失了"伦理道义", 这也难以让人心服口服。

  文化殖民的结果就是殖民文化的掘地而生。殖民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运动现象。在世界文化日渐同质化 (homogenization) 的现代社会历史环境下, 对殖民文化问题如何认识、界定与应对, 便成为中国学界一项重大的、特殊的、长时期的理论课题和棘手问题。自"五四"以来, 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主流意识层面遭到彻底排斥。"五四"对待传统的批判不无偏激, 但民主科学思想的引入毕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更新, 也有助于拓展中国建立多元文化的语境空间。19传统文化现时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西方文化的强势, 而在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文人学理传统几经摧折, 已经消失殆尽。但实事求是地讲, 中国文化中那些积极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诉求包括经世致用、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等入世精神,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再生能力, 注重"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尚中贵和"的"中和""和谐"的思想与方法, "随乡入俗""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的文化沟通与外交思想及方法等等, 都是中国特色"正面宣传为主""政治家办报""典型报道""倾向性报道"等新闻学话语体系产生的独特文化土壤。

  "话语"表现为使用中的语言, 是说写者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使用语言达到自己目的的言语手段;从本质上来看, 话语"不仅是指具有一套完整的语法规则的约定俗成的语言本身, 同时还包括这种语言所生发、所产生的整个话语系统, 即这种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规约' (cultural conventions) 以及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本文进行诠释的全部历史".20"话语"孕育于文化中, 隐潜在社会里;它不仅反映文化诉求, 而且表征文化思想, 成为社会历史文化进步的力量。因此,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应该首先思考与做到的是: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 从中不断汲取具有中国语言特色、中国文风气息、中国话语气魄的语汇、语言、篇章, 丰富与充实到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历史与实务等诸方面话语体系中去。

  其次, 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增强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尤其是新闻文化自信。

  意识形态在哲学范畴上, 可以解释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它由概念、观点、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综合而成, 是一种对事物感知的理念体系。意识形态并非人脑生而有之, 而是源于后天社会的塑造。人, 作为社会化的人, 其意识形态受到思维能力、社会环境、教育与宣传信息、文化土壤、价值伦理取向等方面制约, 意识形态不同, 对同一种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也各不相同。从理论层面视角看, 作为一种思维运行的产物, 意识只有上升为绝大多数人的思想理念, 由普遍社会成员自觉认领, 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观念与思想体系, 方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本质上代表在阶级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组织或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 其主要功能是向全体成员明确'什么样的价值伦理规范''什么思想文化形式'是对的、好的, 是应该接受的。"21

  依据福柯话语理论, 话语是一种有明确对象的具体言语行为与社会实践, 一切话语皆为权力的话语, 一切权力都是话语的权力。话语权是"潜在的现实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22只有凭借特定文化的话语体系和权力架构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才能表征出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或社会集团利益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为其服务的价值观引导与形塑特征。"意识形态表征一种思想权力, 也即话语权。统治阶级用话语霸权占领思想领域, 为本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辩护。"23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4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引导人"想什么 (what to think about) "和"怎么想 (what to think) "的文化软实力, 既不会自动生发, 也不能强入硬植。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就是要夯实马克思主义思想根基,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改道、文化不变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等于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 (同时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导引的社会主义新闻文化) 软实力与话语权, 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话语体系构建与话语权提升筑牢了思想与理论根基。换言之, 只有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的形塑与发展才会呈现"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继往开来, 茁壮成长"的良好晋升态势。

  当前,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无外乎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此消彼长,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民族与地区其文化精神不是被资本主义思想所主导, 就是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所统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 属于整个国家与全体人民层面的观念上层建筑, 是全国各族人民各种利益诉求的总的观念体系, 是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索引, 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与民族复兴的思想支撑。更准确地说, 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是以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内核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社会包括新闻学在内的各类话语权当代建构的理论逻辑与起点。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话语权, 其实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凸显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新闻) 问题的有机结合, 即:实现用中国 (新闻) 话语讲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解读中国新闻事件、诠释中国新闻事实和解决中国新闻问题。这就需要既充分利用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与文化手段做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引导, 也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中国化表达方式, 但根本上还是要遵循人的自由意志、社会意识或价值理念生成规律。因为, 只有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生成逻辑, 才能最终提升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 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权、定义权、解释权、主导权、使用权与分配权。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和生命力的高度肯定、赞许与自豪。"25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心态, 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信仰、尊崇与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文化自信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思想、价值、优势及愿景的充分自信为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5因此, 当代中国特色的新闻文化自信不仅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省, 也源于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激情燃烧、斗志昂扬的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其宗旨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形式是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不忘初心、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的文化, 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 一方面都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抵制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精神, 另一方面都反对形而上学, 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故而, 在建构中国特色新闻文化、新闻学话语及其话语体系过程中,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将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料资源与思想宝库。既往中国特色新闻革命话语体系 (譬如"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等) 与中国特色建设话语体系 (譬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正面宣传为主""三贴近"等) 的形成与变迁皆是因为二者的基础构筑与使命促使。未来,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形塑与发展依然离不开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力支撑。

  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纷繁驳杂的当代中国, 中西方之间新闻思想文化之争日趋紧张与白热化。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新闻思想中一元主导地位, 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主流新闻意识形态的航标角色, 是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话语、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因此, 需要我们主动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蕴含的崇高理想、科学理念与价值追求融入社会新闻文化生活中去笃行之,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迅速转化与创制成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 力争在世界新闻传播实践、新闻科学建构、新闻学术争鸣等领域发出精准响亮的"中国声音""中国话语".

  再次, 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中国问题为重点"的新闻学教研活动不断深化, 消解资本主义新闻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与冲击。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中的"中国特色"是有具体政治内涵的, 它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 同时又不能与已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完全划等号;它所探究的是中国文化土壤与社会发展中新闻学的基本问题, 更与西方新闻学理论具有政治立场、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上的明显差异或本质区别。

  在中国, 新闻学进步与新闻教育不仅仅深受西方新闻理念与新闻模式的影响, 而且也与马克思主义有不解之缘, 尤其是在20世纪以来。《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 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最早介绍列宁十月革命实践的瞿秋白, 职业身份是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赴莫斯科的特约通讯员。青年时期卓有成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革命学说的恽代英、肖楚女, 都主编过《中国青年》杂志。这充分证明新闻传播、思想宣传、新闻教育与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之间的密切关系。高校新闻院系是培养新闻人才最主要的基地。2016年12月,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 "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 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26]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5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守正创新, 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界的媒体从业者、新闻学研究者与宣传工作掌舵人, 不仅是社会主义新闻教育机构与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 而且也是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建构之际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新闻学西学东渐的进程中, 中国现代新闻学教育、新闻理论与话语建构长期处于以西方新闻教育观、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西方新闻评判尺度为马首是瞻的发展路径依赖魅惑 (enchantment) 之中。这是一种被西方"他者"化的殖民文化心理因素造成的民族文化自矮 (self-dwarfed) 、自虐 (self-abused) 与自戕 (suicide) 行为, 它在潜移默化中瓦解着中国新闻人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新闻审美价值观。为此, 新闻教育应不断提升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文化自信和根除西方殖民新闻文化心理, 这将成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教育界理论界能否稳定健康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并使其在新闻传播国际话语权领域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葛兰西认为, 国家强权压制的背后还存在着一种霸权, 这种特殊权力是资本主义通过大众媒体、学校和教堂等所建构和传播的, 这些机构中充斥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学说和信仰。26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 西方及其所影响的媒体、学校与教堂传布着的依然是霸权主义与强势文化的主张、说教与信仰, 诚如著名美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开创人阿尔特巴赫 (Philip G.Altbach) 所评价的那样:"第三世界的大学是殖民机构", "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模式上, 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 教学语言用的是外语, 很多教师曾在国外受训".27被世界广而告之的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使人从蒙昧境况中解脱出来, 进入启蒙与文明的状态, 成为一种"理性人""文明人".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强势突进, 西方这种关于转变人的教育观逐渐被资本增值理论所遮蔽, 后者认为:接受教育者不但可以增强心智, 而且可以因获得劳动技能而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 最终使人之受教育变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增值环节, 进而使自己适应资本主义的等级制度。也因此, 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教育诉求并没有真正帮助人达到远离资本或阶级等级制度的控制, 而是竭力使人去适应此种等级制度安排。据此观之, 西方资本主义办学模式与教育理念试图把社会上的经济和政治不平等关系强加于受教育者身上, 使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与主宰组织得以加强、固化, 使"少数凌驾于多数、白人凌驾于第三世界、财产和商品凌驾于人之上".28意识形态得以道统化、合法化, "孩子不是从自己的现实角度而是从富有者的角度去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 他们受教育是为了竞争登上数量有限的社会上层的位置, 而不是为了一起工作以改善共同的条件。"[29]西方新闻教育对他者文化所具有的殖民因素就在于它竭力动用一切"舆论引导"手段, 使诸如"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第四权力机关""天赋人权""客观性报道""新闻专业主义""记者无国界""顾客 (受众) 是上帝""眼球即真理""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媒介私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此类资本主义新闻意识形态话语国际化、全球化、通识化、普世化。此等教育价值取向践行于新闻院校, 培养出来的新闻从业者一定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个人价值体现, 以职场晋升高低为事业成功标识, 什么标题党 (clickbait) 、煽情主义 (sensationlization) 、反智主义 (anti-intellectualism) 、历史xuwuzhuyi (historical nihilism) 等相关消费主义类的新闻与话题皆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地给予"客观"播报。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强势国家一直企图利用大众传媒 (比如美国的迪士尼产品, 大量出现在另一国家或地区的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书店等媒介上) , 通过"文化交流"与教育互动等"和平演变"的方式, 用西方的价值理论、政治治理逻辑、思想文化观涵化、冲击与改造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希望借助网络媒体交流的无限便利, 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物质实惠与愿景炫示与遮蔽责任意识、集体主义、公共精神、理想主义的价值诉求。"近十年来, 以博客、推特、微博、QQ、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 逐渐取代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原有的主导地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理所当然地以此作为主要的思想工具, 加速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浸润和攻击。"30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媒介网络化语境下, 西方国家的新闻意识形态话语殖民会以更加隐蔽的教育交流手段、更加委婉的科教帮扶方式, 对他者文化进行宽领域、全方位、立体化渗透。

  对此, 中国新闻学人与教育界务必保持警惕, 辨明西方学术话语、教育话语渗透的表达形式与实质内涵, 坚决遏制以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中立主义、专业主义之名行消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实的西方教育殖民现象的肆意扩张, 应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构建出中国特色新闻学 (教学与研究) 话语体系坚信之、广告之、笃行之, 自觉肩负起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职责与使命。

  回望20世纪中国新闻教育与新闻文化生发与进步历程, 中国报刊界初师美国和日本, 再效苏联, 后又于改革开放之际寻求西方先进新闻理念与实践经验作为中国新闻业进步的可资外援, 从此意义上说, 一定时间内有其西方新闻文化殖民的必然性与功利性。但任何真理性认识越出其适用与自洽的边界与时空都将是谬误。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 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已显示自身意识形态发展颓势与"原形毕露"之际, 再把资本主义那套"科学、民主、理性、自由"西方话语作为拯救全人类社会发展困局 (impasse) 与信仰危机的弥撒亚 (elixir) 与国际统配 (wild-card) 性话语社会实践, 不但在实践中行之维艰与水土不服, 而且在理论上也是弊大于利, 甚至是有害无益的。这更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求 (中国梦与民族复兴的实现) 所期盼的"弘扬中国精神、聚集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事情、展现中国气派、突出中国风格"31的国家诉求格格不入。

  而这些需要实现的人民美好期待与国家发展愿景, 最亟待新闻人所做的恰恰是:植根中国土, 回到马克思, 在返本开新传统文化、与世推移革命文化、守正创新社会化主义先进文化的征程中, 构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话语体系, 从而规范引导新闻实践朝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中国故事的全球共享的目标奋进。

  注释
  1 外国人创办华文报刊活动始于1815-1839年间, 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考》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
  2[26]《***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年, 第345、376页。
  3陈曙光、李娟仙:《西方国家如何通过文化殖民掌控他国》, 《红旗文稿》2017第17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 第470页。
  5尹霞、马建辉:《资本逻辑是西方文化殖民的内在动力》, http://www.sohu.com/a/196653156_122905.
  6《参考消息》, 1994年7月31日;转引自刘琼:《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工作的挑战及管理策略》, 《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 2002年, 第226页。
  7张咏、李金铨:《半殖民主义与新闻势力范围:20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 《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年第17期。
  8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9张焱:《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影响》, 《求实》2004年增刊。
  10高金萍:《西方新闻客观性的陷阱与未来》, 《新闻记者》2007年第11期。
  1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 《新闻学研究》 (台湾) 2002年第71期。
  12黄平文:《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 转引自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7页。
  13黄蓉、滕朋:《论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14叶艳芳、张鸿:《浅谈中美新闻教育的源流关系---以"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为例》,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第2期。
  15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 曾庆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年, 第2页。
  16Soloski, J., "News reporting and professionalism:Some constraints on the reporting of the news", Media, Culture&Society, Vol.11, No.2, 1989, pp.207-228.
  17呼艳芳:《西方殖民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18《毛泽东选集》 (第1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302页。
  19李建群、姚明今:《中国语境中的后殖民文化理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20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王宇根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 第82页。
  21胡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 《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22吴学琴:《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年, 第250页。
  23刘友女:《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 第199页。
  24刘波:《***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涵与价值意蕴》,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
  25[25][2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年, 第23、41、42页。
  26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 (修订版) 》, 陶东风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第101页。
  27Philip Altbach,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Third World:A Case Study in Neocolonialism", Education and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Philip G.Altbach&Gail P.Kelly (eds.) , Transaction Books, Inc., New Brunswick, 1984, p.237.
  28The postcolonial Theory:A new Perspective on studies in Culture, http://gewi.Kfunigraz.ac.at.zjohannes/PT.pdf.
  29谢艺泉:《后殖民主义观照下的教育思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0王永友、史君:《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实质、方式与应对策略》,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
  31张钧然:《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年6月。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原文出处:朱清河.文化殖民反思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09-119.
相关标签:新闻系毕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