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的文章内容分析
本文研究的《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是选择 2010 年至 2014 年的文章,研究文章数量总计 558 篇,虽然研究数量比较大,但是笔者并没有采取抽样的调查方式,而是通过《光明日报》电子版人工翻阅,对《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的所有文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了保证统计的可信度,笔者进行了反复的统计与研究,确保统计出来的数据具有完整性与准确性。
1.1 文章数量分析。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的文章数量每一年都不同,每一年的出版期数与版面数也有变化,据笔者调查,《文化遗产》专刊一般是一周或者两周出版一期,而一期出版一个版面,但有时候也因为专题需要出版两个版面。
从表 1.1 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0 年至 2014 年共出版 130期,文章总数共 558 篇,其中 2013 年和 2014 年相对较多。2010 年的文章数也比较多,有 101 篇,但是第二年的期数和文章数都迅速减少,而 2012 年相对 2011年来说期数和文章数都有所增加,但依然要比 2010 年少很多。到了 2013 年,文化遗产版不论在期数还是文章数上都达到最高值,其中文章数比 2012 年翻了一倍多,有 161 篇。而 2014 年数量虽然比 2013 年有所减少,但相对于 2011 年和2012 年,其文章数量也翻了一倍多。
据笔者调查,2013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进行了创刊以来的第一次改版。改版后的《文化遗产》专刊依然以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为核心,美化版面的同时,文章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其出版期数比往年大幅度增加,所以文章篇数也相应增加。
一般而言,文化遗产版每一期都只有一个版面,也就是期数和版面数相同。
但是 2011 年和 2012 年,其版面数比期数都要多一个。据笔者调查发现,2011年 3 月 14 日,《光明日报》第 14 版和第 15 版刊登了颁布和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会议中主要的言论,对 2011 年 2 月 25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给予非常高的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快速消费,使历史文明、民族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保护,它的出台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我国民族文化保持其多样性和创造性,在法律的保护下传承和发展,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在 2012 年 2 月 2 日用两个版面(第 14 版和第 15版)报道了《踏寻遗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从成果、制度、科技、普查队伍、宣传和保护等方面高度评价了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同时利用一个版面的内容对基层普查工作人员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普查进行了细节报道,高度赞扬了普查队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无畏精神。
1.2 配图情况分析。
美国着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这种说法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开始成为现实,图片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由于图片信息更加具有直观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文字的传播效果要好很多。在报纸中,图片信息能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观赏性,甚至可以做到"一图胜万言".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运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对文化遗产知识进行传播,还专门设立了"图报"、"视界"等栏目,结合图片和文字说事,使文章通俗易懂,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笔者通过对《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0 年-2014年的文章配图情况进行研究,从文章配图类型和配图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0 年至 2014 年的配图大致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人物、活动现场、文化景观等内容。五年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共配图 653 张,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最多,有 220张,约占配图总数的 33.7%;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有 181 张,约占配图总数的 27.7%;关于报道活动现场的图片有 168 张,约占配图总数的 25.7%;关于新闻或专门讲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故事的人物图片有 60 张,约占配图总数的 9.2%;而文化景观配图只有 16 幅,约占配图总数的 2.6%.
从表 1.2 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前三年的配图中人物和活动现场的图片所占的比例较高,文章类型倾向于人物形象塑造和政策活动宣传,政策性和舆论导向性较强。比如 2011 年 3 月 14 日,文化遗产版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法》
专家座谈发言选登》、《文化建设立法的里程碑》三篇文章,其配图数量高达17 张,其中现场图片 3 张,政府工作人员的头像多达 14 张,虽然体现了党报的政策性,但个人认为其可读性和观赏性不高。当然,它始终围绕文化遗产的主题做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也有较高的比重。而关于其他类型的配图,比如 2010 年有三张自然风景图片,2012 年 6 月 9 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安全》中的国旗图片,笔者都归类为"其他"类型。
文化遗产版 2013 年和 2014 年的配图总数显着增多,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比 2012 年翻了一倍多,而且出现了"文化景观"类型的图片,"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2013 年 6 月 22 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因其独特的地貌、人文、以及人类辛勤改造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壮观文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于 6 月 29 日发表了《哈尼梯田:延续千年的大地雕刻》一文,选用了关于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三张图片,以文配图的方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从上表可以看出,2014 年的配图数最多,有 170 张,而"文化景观"类型的图片比 2013 年增多,有 12 张。其"文化景观"中的哈尼梯田、大运河景观、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芒康盐井古盐田等图片,配图色彩艳丽、主题分明、时而大气时而婉约,给读者带来精神享受。
2013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进行了创刊后的第一次改版,改版后的图片形式更加自由,图片和文字排版更加美观,图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趋向于平民化,特别是"视界"栏目的设立,每期都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方式向读者传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信息,提高了读者的兴趣,使报纸更加通俗易懂,观赏性更强。改版后,"一文多图"的形式更加普遍,图片格式也不再是固定的方形,而是结合文字以多种形式配图,视觉冲击感更强,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0 年至 2014 年配图的文章多达378篇,约占文章总数的68%,而没有配图的文章是180篇,约占文章总数的32%.
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配图文章的增多,不配图文章并没有相应减少,其原因在于每年的文章数量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一文多图"形式的广泛运用,使文章的数量并不能与配图数量成正比。
结合表 1.2 和表 1.3 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近五年来的文章数量为 558 篇,而配图多达 653 张,也就是说配图总数比文章数量还要多。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图片和文字相映成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报纸的传播效果,让人民群众都了解甚至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据笔者调查,文化遗产版 2010 年至 2011 年的配图都是黑白的,而从 2012 年起,其配图多以彩色图片为主,除清明时节、重要会议、负面报道和小部分专题外。特别是 2013 年 5 月 11 日改版之后,其配图方式多种多样,排版也更加自由,特别是以"文配图"的"视界"栏目,给读者带来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
但是,《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出现了重复配图的现象,有的图片甚至在不同的文章里面出现了三次,比如 2010 年 6 月 15 日的《为中华手工喝彩》和 2011年 3 月 14 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及 2012 年 3 月 31日的《推动亚太非遗保护的持续发展》三篇文章中出现了同一张图片,只是根据排版的需要把尺寸或者颜色改变了而已。无独有偶,2010 年 10 月 8 日的《面对时代变迁,留住手工技艺》和 2011 年 1 月 19 日的《我们的节日:迎春展示活动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 2012 年 6 月 9 日的《建设依法保护的非遗保护体系》三篇文章中也出现了同一张图片,不过也改了图片尺寸或者颜色。笔者认为,这样的配图行为是不当的,具体的情况会在本文的问题研究里详细说明。
1.3 栏目设置分析。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的栏目设置丰富多彩,文章内容风格迥异。由于文化遗产版每年的栏目设置都不一样,所以笔者对每一年的栏目逐一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再进行总结,这样确保研究的准确性。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版 2010 年共设置了 20 个栏目,其中"主题"、"关注"、"快线"等栏目文章篇数比较多,这样可以让读者认知和关注甚至保护文化遗产。在"名录"栏目中共有三篇文章,其中第一篇也是第一期刊登的《只有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伟大的长城》
,长城是勤劳与智慧兼具的中华民族的结晶,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最鲜明代表,把它第一个写入文化遗产版"名录",实属当之无愧。在接下来的两期"名录"栏目中,《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以资料的形式分别刊登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让读者一目了然,普及了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意思的是,"情思"、"心香"、"沉吟"、"春咏"这四个栏目其实是清明节专题中为四首诗各设的栏目,清明时节怀念故人,向往春天,文艺而不矫情,增加了报纸的可阅读性,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理念。值得一提的是,2010 年文化遗产版关于海外栏目只有一篇文章,即"香港庙里的锦灰堆",它描写的是香港鲁班先师庙里的壁画,但锦灰堆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既然香港是中国的,鲁班是中国的,锦灰堆也是中国,笔者认为这篇文章设置成"海外"栏目有些不妥,更何况《光明日报》是党报。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1 年由于文章总数比 2010年少了 36 篇,所以栏目设置相对较少,总共 11 个栏目,相比 2010 年减少了差不多一半。在这一年中,"关注"、"田野"、"观点"等栏目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多,它不仅让人们关注所熟悉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挖掘一些不太为人们所了解的文化遗产,同时发表观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2011 年相对 2010 年来说出现了三个新的栏目,分别是"记忆"、"心语"、"快递",虽然文章数量只有一篇或者两篇,但是读起来挺有趣味的。据笔者调查,"记忆"栏目的两篇文章都是以第三人称讲述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贡献的不为人所熟知的人物故事;"心语"栏目的一篇文章则是姚锡娟自述 1985 年在电台播讲《红楼梦》的故事;"快递"栏目里唯一的文章就是报道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的代表性名录项目共有 29 个。
这篇报道叙述了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为皮影戏的濒危环境担忧,同时呼吁人们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项历史悠久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笔者调查发现,《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1 年的文章有 16 篇是没有栏目设置的,占文章总数的 24.6%,而这些文章绝大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专题进行报道。
2011 年对于中国文化遗产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1 月 20 日至 1 月 25 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
1 月 19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用一个版面报道了《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 2011.01.20-2011.01.25)》,足以证明对这场活动的重视,也为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起了舆论导向作用。2011 年 2月 25 日,我国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的实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3 月 14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在两会特刊期间用两个版面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建设立法的里程碑》
以及《专家座谈会发言选登》,在两会期间引起重视的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肯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于 6 月 8 日用一个版面刊登了《2011 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两篇文章,为文化部第二天召开的座谈会引导舆论的同时,也为 6 月 10 日至 15 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的 2011 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进行宣传,进一步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6 月 9 日上午,颁布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于 6 月 15 日刊登了 9 篇政府人员和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的文章,充分肯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2011 年《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最后一期把国家文物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上各政府人员的讲话撷英采华,整理成《"累赘"到"名片"--大遗址华丽转身之后的思考》一文,总结了各地区在保护古遗址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使遗址保护和民生改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2 年共设置了 16 个栏目,其中"田野"和"主题"等栏目文章篇数比较多,而相对前两年来说,新增了"风物"、"开卷"、"传人"、"传习"、"传承"四个栏目,少了前两年都有的"名录"和"快线"两个栏目。据笔者观察,像往期"名录"栏目专门介绍一项文化遗产的文章风格在这一年都写入了"田野"栏目中,而"快递"和"快线"两个栏目的文章风格一样,所以合并为一个栏目也是言之有理的。
"风物"栏目只有一篇文章:《影像记忆中的老北京风情》,它记录的是一场关于老北京印象的摄影展,"高大嶙峋的城门与城墙,光溢彩的九龙壁,行走在古城中的北京人,郊外田野上驶过的火车,穿行于城市的驴车与驼队,屡遭劫掠、破败不堪的圆明园。"让人了解和感受旧时代的古都,感叹时光穿梭、历史变迁的记忆,唏嘘过往的落魄与衰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在这次展览中,珍藏在国家图书馆的老舍先生着名剧作《龙须沟》
手稿也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是记录古都变革的老照片,还是代表城市历史变迁的文学,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古都的昔日风貌和人生百态。这大概就是"风物"栏目设置的初衷吧。
"开卷"栏目共有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向云驹和他的《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一书;巴义尔和他的摄影画册《蒙地色彩》;中国曲艺家协会编撰的《纪实》
一书的故事和内容,其实它们更像是书评,向读者介绍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太为人所熟知的好书,肯定作者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一份贡献的同时,希望读者产生共鸣,从而投身到保护文化遗产事业的队伍中来。
"传人"、"传习"、"传承"这三个栏目风格类似,都是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只是"传人"是叙说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而"传习"是传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记录的是湖北美术馆对新中国工业版画的传承。总之,他们为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榜样。"高手在民间",这样的文章可读性也很强。
2012 年 2 月 2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用两个版面报道了一篇文章,即《踏寻遗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这也是 2012 年文化遗产版唯一没有栏目设置的文章,它记录了近 5 万名普查队员,花费近 15 亿元,历时 5 年取得的劳动成果--近 80 万处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艰辛过程,从制度、理念、科技、宣传、队伍等方面高度评价了这次文物普查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通过对普查工作人员的细节描写,高度赞扬了他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普查精神。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3 年共设置了 19 个栏目,而它的文章数有 161 篇,比往年的都要多,其中"声音"、"视界"、"关注"等栏目的文章数量比较多,当然,不难看出没有栏目设置的文章数量最多,而相比往年的栏目,2013 年新增了"争鸣"、"视界"、"撷英"、"说事"、"亮宝"、"素描"、"异域"、"域外"等栏目。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的改版。
2013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走过了 39 个月之后,进行了第一次改版,追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深奥晦涩的文化遗产",以"搭建文化遗产保护界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为宗旨,以"促进专业人士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目标,让读者也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每个人都有机会聊聊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事。
所以,新栏目中的"说事"和"亮宝"如此接地气,符合了改版的要求,通俗易懂;"争鸣"则以议论文的形式对网络上关于某个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舆论,搭建公众沟通的桥梁;而"视界"几乎每期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解说一种文化遗产,融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提高了读者兴趣的同时,对文化遗产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改版后的《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有两期没有栏目设置,分别是 2013 年 7 月 8 日的"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 10 周年"专题和 2013 年 10 月 12 日的"追寻曹雪芹的足迹"专题。而其他没有栏目设置的文章使排版和内容形式更加自由,增强了可读性和灵活性。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 2014 年共设置了 12 个栏目,其中"视界"、"关注"、"声音"等栏目文章数量较多。相对于 2013 年文化遗产版改版后的栏目而言,2014 年增加了"思录"、"风采"、"话本"、"速写"、"写真"、"汲古"这五个栏目,而"争鸣"、"素描"、"异域"、"域外"等栏目没有了。
"思录"栏目的文章主要通过提出"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考,到"怎样保护文化遗产",使媒介起到宣传导向作用的同时,也搭建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帮助。"风采"栏目的文章只有两篇,分别讲述了两个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故事。"话本"栏目共三篇文章,分别介绍和评述了《虞山文化流派》、《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和《远古的桨声--浙江沿海渔俗文化研究》这三本文化研究着作,从书本中窥探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文化的多彩纷呈,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唤醒读者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