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哲学体系下的新媒体技术探析
【第一章】新型媒体技术的哲学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及分类
【第四章】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 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在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媒介技术的革新更加频繁,个体的价值追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种适应于社会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时代进步的新媒介技术应运而生,我们把它称为新媒体技术。从功能上看,新媒体技术影响并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高度互动、信息交流的高速便捷,并正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技术成为当代社会最主流的信息传播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技术影响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引发了我们对新媒体技术的哲学思考和研究。
1.1.1 研究背景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 1967 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彼得?卡尔?戈德马克博士撰写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在计划书中,他将这种推动娱乐产业化发展的"电子录像"称为 New Media,新媒体概念便由此而生。1969 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一份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和使用"新媒体"这一概念。自此,"新媒体"一词作为新生事物开始流行于美国,不久之后便风靡全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1]
新媒体技术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也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所谓时间性的概念,是指新媒体技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存在着一个"新"与"旧"的区别。新媒体技术个性化、互动化、窄播化以及自由化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为媒介和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发展空间。同时,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实现了为不同受众提供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这满足了用户控制信息的需求,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主动选择信息,检索信息,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加强了信息获取的有效性。所谓技术性的概念,是指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离不开新的传播技术的推进,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革新的结果。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是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2]
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为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数字空间。在这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号的高速传播成为可能。作为新媒体技术的用户,我们不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号的高稳定性和高清晰度。计算机网络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信息的高度共享,而且还引起了用户间的高度互动,使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得以实现。与此相类似,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实现数字信息的无线传播为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技术的使用成功地塑造了新媒体技术区别于传统媒体技术的新的特征。新媒体技术信息内容多样化、丰富性,传送速度快捷化以及信息传输的互动性等特征推动了媒介的转型,带来了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
然而,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其本身是否负载价值?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是否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后果?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来看,当新媒体技术应用产生多种形式的媒介形态时,当新媒体广泛传播并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时,技术风险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这些风险有时甚至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和控制,带来不可预期的破坏力。
1.1.2 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普及,许多学者纷纷投入到了新媒体技术研究领域,对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并提出了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与表现。在此基础上,论文加深了对新媒体技术的认识,深入剖析了新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新媒体技术及影响的研究,对建立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理论框架有重要的意义。学界对新媒体技术源起、实质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但从哲学层面反思新媒体技术及影响的著作和论文并不多见,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了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特征或影响。有些学者关注于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比如说,熊澄宇在《现代传播》2011 年 12 期上发表的《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新媒体将改变产业结构,影响传播方式并构建新的社会形态,他认为"民主社会、市场经济、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人类社会将对新媒体的未来充满期待"[3];有些学者则致力于分析和研究新媒体技术风险的存在,反思新媒体技术风险可能的社会危害,比如说,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2 期上发表的《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介的风险长尾效应现象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使用越发凸显出来。[4]
而笔者的研究则从另一个层面展开,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源起、实质的分析,明确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征及社会影响,或可为建立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理论框架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与价值。
从现实层面来看,第一,以新媒体技术研究为基础,为探索传统媒体的发展变革之路提供可靠依据。当今社会,媒介大发展大融合为人类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技术的思想观念、机制体制以及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弱势逐渐显现,相对而言,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传统媒体技术不得不与新媒体技术联合,实现媒介的整合。在媒介整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技术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优势的总结和吸收,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在技术上大量使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形式上促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内容上实现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传播信息的海量化等举措,大大提升了传统媒体技术的市场竞争力。由此,我们认为,对新媒体技术的思考,特别是对新媒体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发展潜力的探索,为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开辟了一条革新道路。
第二,以新媒体技术研究为手段,或可为推进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梅罗维茨指出,电子媒介倾向于打破隔离,融合社会场景,以此模糊角色,消解权威。[5]
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技术,囊括了几乎是所有的新型电子媒介,它的使用在推动了社会制度、社会形态以及经济文化发展变革的同时,也反作用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创新和发展。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和经济文化形式的发展变革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则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会影响并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相反社会的进步也会对新媒体技术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反思就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技术本身的创新和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Research on Dynamic at home and abroadand Literature Comment)
1.2.1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大多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1996 年,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开设了新媒体传播的研究方向,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作为国内新媒体研究的先驱,他们致力于对以数字媒体为手段的传播理论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数字化进程作出贡献。中国传媒大学成立新媒体研究院,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技术本质以及新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深入综合的研究,为新媒体行业应用和产品的创新研发工作提供了发展动力。
对国内关于新媒体技术研究的专著和论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国内学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内容着手研究新媒体技术以及从技术入手分析新媒体技术。
从传播内容上分析新媒体技术是国内研究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对新媒体技术概念的界定,对新媒体技术影响的认识,对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等内容。
第一,新媒体技术概念界定著名的新媒体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在《中国记者》2003 年第 5 期上发表《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文,文中指出,"所谓的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
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收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6]
同时,他又在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提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广播相对报纸来说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来说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新媒体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时间段内,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形态。200 年前的报纸、100 年前的广播、50 年前的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新媒体将一直并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7]
2007 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协调局局长刘正荣在《中国记者》2007 年第 3 期上发表的《认识"新媒体"》一文中指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即时互动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8]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宫承波教授从概念层面和发展层面两个方面对新媒体进行界定。2011 年,他在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概论》一书中指出,在概念层面,"新媒体"不仅是一个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新媒体的"新"与传统媒体的"旧"形成对比,它代表的是媒介的演进,而技术作为新媒体发展的先驱,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成就了新媒体另一层面的新,由此也可见对技术的了解是认识新媒体的重要途径。而从发展层面看,新媒体发端于互联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户外媒体、电视媒体的成长与发展造就了今天新媒体缤纷新奇的各种形态,并以此普惠全球。[9]
由此可知,对新媒体技术概念的认识一般可以从时间性和技术性两个方面着手。但究其本质,时间并不是推动新媒体技术由"无"至"有"这一结果的真正原因。相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为新媒体技术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是新媒体技术能够问世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技术性是新媒体技术本质特征的最主要展现。而事实上,新媒体技术所呈现的技术性的特征又和传统媒体技术具有本质的区别,它并不是传统媒体技术在技术革新上的结果。因此,我们并不认为 200 年前的报纸、100 年前的广播、50 年前的电视是那个时代的新媒体,也不赞同新媒体技术是在传统媒体技术基础上发展的结果。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不同,一方面它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没有新技术,新媒体技术也就不能称之为新媒体技术;另一方面,它几乎囊括了传统媒体技术的所有功能,然而它确实是以新技术为平台发展而来的,因此它又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功能,而它所有功能的展现都是新技术运用的结果。
第二,新媒体技术影响认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在《国际新闻界》2009 年第 8 期上发表的一篇名为《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中指出,在新媒体传播中,某个微小的信息或错误,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有可能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这被称为社会"龙卷风".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而言,起初有可能只是一条简单的信息,然而由于新媒体互动性、开放性、跨地域性及草根性等特点,事件一经新媒体的放大,便有可能演变成为无序的社会"飓风".[10]
宫承波教授在《山东社会科学》2010 年第 5 期上发表了《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文中他高度概括了新媒体文化的社会影响,并乐观预测了新媒体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他指出,新媒体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新媒体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文化,尽管它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悖论,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背道而驰,自由与侵权的自相矛盾等等,但是通过对新媒体文化精神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新媒体本身还是新媒体文化都展现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所带来的自由、平等、民本和人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推动了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11]
此外,《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等文章,对新媒体技术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影响进行了概述,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技术影响的广泛性。
第三,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蒋宏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 年第 6 期上发表的《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指明了新媒体技术对媒体行业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探索了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播精准效果的行为认知测定以及技术对人际信息交流和家庭生活空间气氛调节的交互性作用,为大众解读了新媒体搜索技术,明确了新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潜能和方向,进一步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社会活动关系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为新媒体技术的人性化走向提供了参考性意见。[12]
2010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陆地、高菲编写的《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本书编写的目是为了了解受众对新媒体传播"暴力"的态度,并为新媒体的革新提出意见建议。[13]
2011 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罗青主编的《新媒体传播》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结并提炼了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勾勒了新媒体传播的背景,并对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探讨,指出互动传播,富媒体特征,非线性传播规制和新媒体本身的创新营销或可成为新媒体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14]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 2011 年中国互联网 E 峰会上的主题演讲中全面总结了新媒体的重要媒体形态之一的视频网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他认为视频网站平台将趋于融合化、细分化和互动化,使用将更加贴近用户,聚集性和再传播特征更加显著。
[15]
从传播技术层面研究新媒体技术。在国内,从传播技术角度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影响的专著或论文并不多。在这里笔者主要列举两本著作: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和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程予诚的《新媒介科技论》。
1999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研究员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较早从技术变革层面研究新媒体发展的著作。
书中,作者回顾了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变化的相关历史,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他认为信息技术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在这里信息的双向互通成为可能,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技术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传播。[16]
由台湾辅仁大学程予诚教授编著的《新媒介科技论》一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于 2005年出版,该书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技术使用对传播生态的影响,总结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当代意义,并对媒介科技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17]
此外,国内理论界关于新媒体技术研究的著作和文章还包括:陈禹安的《新媒体论》,邱林川、陈韬文的《新媒体事件研究》,李怀亮的《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以及熊澄宇的《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中国新媒体与传媒改革:1978-2008》,宫承波的《新媒体文化的生存悖论审视》、《我国新媒体产业模式创新思路探析》,胡正荣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等,均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技术及其内容、形式、特征进行了论述,深入思考了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及个体生存方式的影响以及在这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媒体技术风险。
总的来说,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学界对新媒体技术研究相对国外来说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延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学者对新媒体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然,随着新媒体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研究也一定会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新媒体技术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1.2.2 国外研究动态
在国外,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新媒体技术研究领域的大发展。学者们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反思,揭露技术的本质,并进一步思考新媒体技术的时代影响,同时也总结了推动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新道路。在《数字化生存》、《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等专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新媒体技术所影响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普及成为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新媒体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从技术层面和传播层面两个角度出发。
从技术角度出发研究新媒体技术。从技术角度出发研究新媒体,就是从新媒体技术本身出发,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前提,通过对技术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的剖析来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般认为,从技术角度研究新媒体发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尼葛洛庞帝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作为 MIT 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和普及。1997 年他的巨作《数字化生存》一经海南出版社出版便在中国国内掀起了信息技术研究和反思的巨浪。书中尼葛洛庞帝阐明了作为新媒体技术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分析了数字时代信息技术所展现出的巨大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批判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将不再是讯息,他指出: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服饰业。全球的信息公路将成为信息产业的广大市场,而大众和他们的电脑代理人则会成为实质上的顾客。这个数字市场的实现需要人与电脑交流界面的改变,在相似程度上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能够达到和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方便、容易的境界,才会真正出现。尼葛洛庞帝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远见卓识,成为社会大众开展数字化教育的基础。而他对信息技术普及和创新的预测也必将带来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革新。[18]
2005 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的《第二媒介时代》,书中马克?波斯特借鉴并分析了杜亚美、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学者的经典媒介批判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传统技术及媒体的内涵,审视和考察了新的传播技术及由此所引发的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在书中他指出:新媒介对现代性的抵抗主要特性在于它们对主体状态(subjecthood)的复杂化,在于它们对主体形成过程的非自然化,在于它们对主体内在性及其一致性的质疑。在此基础上,马克?波斯特对新媒体后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对未来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新媒体的新发展或许会改变人类未来交流习惯,并使人类身份的重新定位成为可能的猜想。由此,也标志着"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19]
此外,珍妮特?阿巴特(Janet Abbate)的《互联网的诞生》,威廉?斯普瑞(WilliamAspray)、马丁?坎贝特?凯莱(Martin Campbell-Kelly)的《电脑:一部关于资讯机器的历史》,阿兰?图灵(Alan Turing)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诺伯特?维纳(Nobert Wiener)的《有机体是消息》等著作与文章均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及其技术支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我们重新认识新媒体技术。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新媒体技术。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新媒体技术,探索媒介传播的发展方向是国外学者新媒体技术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学者们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思考的更多是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及其引发的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帕夫利克(John Pavlik)、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等。
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传播学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文版于 2000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曾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的巨作对媒介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为一个技术决定论者,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出了"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论断。他认为,电子信息的瞬息万变,推动了全球生活的同步化,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断趋同和整合,在将来,时空的差别将不复存在,地球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他所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被认为是媒介研究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及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他关于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重要论断,从媒介演化的角度概括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人类文化的进程。他把人类社会媒介演变的过程分为口语-印刷-电子三个阶段。认为口语时期,由于受到物理限制,人们集中生活于部落中,彼此之间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在印刷媒介时代,由于个体的单向延伸,个人理性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呈现出非部落化的形态;发展到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成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人类又重新回到部落化的状态。
在书中,麦克卢汉预测了媒介的发展,沿用至今,我们发现,麦氏理论亦适用于新媒体技术,成为新媒体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20]
2003 年,《传播的偏向》一书的中文版由何道宽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另一位著名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他在书中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媒介的社会组织影响做出论述,他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同时存在偏向,这种偏向不仅存在于口头传播上,而且也存在于书面传播上,不仅存在于时间上,而且也存在于空间上。[21]
约翰?帕夫利克(John Pavlik)经过长期研究,深入挖掘了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出版了《新闻学与新媒体技术》、《大众的知情权:媒体、民主与信息高速公路》、《融合的媒体:大众传播导论》等著作。2005 年,他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一书中文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他对新媒体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讨论,明确了新媒体技术的概念、本质等内容,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应用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分析并指出了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以及沟通交流方式存在的巨大影响,深入研究了新媒体带来的商业和文化意义。[22]
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的代表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文版于 2002 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作者分析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及戈夫曼的媒介理论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并整合了麦英尼斯等学者的媒介技术决定论观点,吸收了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同时也借鉴了亚历山大关于社会交往中的情境认同论,最终提出了"媒介情境理论".他认为,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电子媒介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促成了不同类型社会情境的合并,推动了不同类型受众群体的重新组合,使原来的私人情境转变为公共情境,同时还促成了原本的接受情境的改变。[23]
国外关于新媒体技术研究的成果还有很多,在此便不再一一列举。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它不断影响着时代的进步,这也促使了更多学者加入到了新媒体技术理论研究的行列,推动着这一行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从国内学者对新媒体技术研究动态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新媒体技术研究的多领域、多学科发展。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领域、多学科发展的态势。在国内,学界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涉及了对支撑新媒体技术存在与发展本身的技术内容的研究。在人文社科领域,新媒体技术不仅是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中也逐渐凸显出其价值和意义;第二,在内容细分的基础上研究新媒体技术。总体上来说,学界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主要从内容、技术两个角度出发。而事实上,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内容角度出发研究新媒体技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容细分。以从内容角度入手研究新媒体技术为例,学者往往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角度着眼分析新媒体技术的源起、实质、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新媒体技术发展变化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预测新媒体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正视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文献分析中发现,国内学者能够理性地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新媒体技术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在他的《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一文中指出:"目前的新媒体可以说是激情迸发、魅力四射、精粗杂陈、鱼龙混杂,虽然还有很多局限,但却代表了传媒发展的方向。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新媒体文化不仅代表了传媒文化发展的方向,也顺应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整个当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必将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24];第四,理论基础薄弱,原创性有待加强。与国外学界新媒体技术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新媒体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多为借鉴国外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观点,原创性不足;第五,哲学层面反思的不足。相对于从内容层面分析新媒体技术来说,从技术层面开展的研究较少,全面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从哲学层面反思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而对技术的反思,特别是对技术影响的思考,作为推动技术本身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纵观国外学术界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外学界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起步早,研究内容丰富,并出现跨领域研究现象。1964 年,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出版,这一年世界上甚至还没有产生"新媒体"这一概念,但是他对互联网诞生的预测使他被认为是 20 世纪的"先知".此后,国外关于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便层出不穷。新闻学、传播学、哲学等研究领域的结合使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大大加深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理论较为成熟,反思深刻到位。与国内新媒体技术研究相比,国外学界的研究更为深刻到位,这与国外新媒体技术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作为研究者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前提,对新媒体技术研究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外,新媒体技术起步较早、应用较早,并在应用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研究者研究新媒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研究者能够较好地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变革及影响,也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虽然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的认识有较早的探讨,然而新媒体技术是什么至今也未能有统一的定论,而这也就是笔者所要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Research Path and Methods)
1.3.1 研究路径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关于新媒体技术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技术的源起、实质、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历史基础、技术基础、主体基础,进一步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背景。考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厘清作为新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人工智能理论。通过对新媒体技术本质、特点和类型的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实质。同时,在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的社会背景下,系统梳理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反思新媒体技术引发的存在方式的变化。解读新媒体技术引起的生产、生活、交往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转变,进一步认识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社会推动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
1.3.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校图书馆纸质及电子书目检索、互联网文献检索工具及引文追踪等方法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广泛获取直接或间接素材。通过梳理、归类、分析,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学术界关于新媒体技术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并通过整合与比较,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归纳演绎法:本文以新媒体技术研究为主题,从新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新媒体技术的源起、实质,归纳和总结了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影响,以此作为构建文章理论基础的重要内容。
定性分析法: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源起和实质进行定性分析,从国内外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着手厘清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总结并分析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技术引发的存在方式的变化。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Research Innovation and Difficulties)
1.4.1 研究新意
在吸收前人对该选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性努力:一是在梳理中西方历史上新媒体技术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对新媒体技术的源起进行理性的分析。二是通过对新媒体技术本质、特点、类型的分析,为认识新媒体技术的实质指明方向。三是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影响。通过对新媒体技术引发的存在方式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指明新媒体技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论文力图从哲学角度出发,借助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新媒体技术研究的相关资料,反思新媒体技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把握新媒体技术及其影响。
1.4.2 研究难点
第一,论文广泛收集了新媒体技术产生以来众多国内外研究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发现,随着技术的演进,学界对新媒体技术概念及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由于笔者知识领域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新媒体技术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第二,虽然,学界对新媒体技术引发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刻和广泛的讨论,但是由于技术风险本身的不可预测性和新媒体技术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功能和问题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等原因,单从现实层面来看还不能完全把握,而新媒体技术又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因此很难完全指明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影响。而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确定因素也导致了笔者对新媒体技术未来发展把握的困难;第三,限于笔者研究水平,对学者们关于新媒体技术的理论观点没有达到完全内化的程度,对相关的理论发觉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