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公益创投项目面临的困境及社工引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5 共3324字

  一、公益创投项目的成长困境

  1、项目前期对服务对象需求调研不充分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对于整个项目的运行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项目方很容易直接忽略了这一环节,直接进入项目正式实施阶段,项目一旦正式实施,由于社区的社工专业能力并不强,再加上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元化和社区环境的复杂性,项目中途遇到的“疑难杂症”无法正确及时应对,部分项目在后期发展上将会陷入困境。

  2、资源获取渠道单一,经费保障机制不够社会组织作为公益创投项目的承接方,面临着资源困境,首先,资源获取渠道单一,我国的公益创投项目大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拿出经费,向社会各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资助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1]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利于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组织在项目运行中服务水平受限,发展空间不足。其次,经费保障机制不力,尽管公益创投大赛对获奖的优秀项目进行了金额不等的资金支持,但是对公益组织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形成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项目运作周期与服务供给的持续性之间存在冲突。[2]部分项目运作周期较短,服务对象的改变并非一个项目周期就能达成的,其需求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得到满足的,而较短的周期会使服务中断,影响社工服务的持续性。

  3、工作团队职责不明确就具体的项目执行来说,公益创投项目通常设置了项目督导--社工--项目专员--志愿者,互相之间的职责又应该如何划分,社工在项目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应该亲力亲为,还是统筹规划项目活动。在现实具体项目运行过程中,活动由专家负责主持,项目专员、志愿者协助,社工只是负责撰写活动总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凸显。

  4、社工角色定位不清,角色认同模糊公益创投项目通常落点于社区,在社区举办各项活动,项目宣讲会的举办、服务对象的选取、项目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社区的支持,项目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联系通常也需要通过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服务对象通常分不清自身参与项目的性质。服务对象对于社工的角色定位也并不清晰,在青少年服务项目中,社工通常被视为老师;在老年服务项目中,社工通常被看作是大学生志愿者或是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个案的时候,服务对象易将社工看作心理咨询师;出于活动设计需要,社工通常会到社区内开展义卖活动,这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义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对于社工行业的认知程度低下,社工角色认同难以深入大众内心,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社工在公益项目中角色的定位带来了诸多阻碍。

  5、项目评估标准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对项目的评估机制和标准不健全,如项目服务方向涵盖老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帮扶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使得项目设计各异,所获得的成果也不一样,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与标准,这对公益创投成果的监督和评估带来困难。项目执行方对于项目评估事宜并不清晰,对于项目评估标准更是不明了,很容易在活动执行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估机构有些还不够成熟,并不能起到督促项目运行,指导项目发展的作用,部分评估机构没有定期参与项目的日常监管,仅仅通过最后一次的项目终期评估来确定项目运行的质量与所产生的效果,按照“一刀切”的验收制并不合理,没有实际参与监管与调查的评估结果信服度将会大打折扣。

  6、专业人才队伍匮乏项目的持续有效平稳运行离不开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的努力,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项目运行过程中专业社工资源不足,本土社区工作者无法承担起项目执行的重任,本土社区工作者与专业社工能力无法相得益彰。

  有些社会组织承接了项目,却无力撑起整个项目的运行,专业社工人才稀缺,部分项目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自己请“专家”或是由社区工作者来担当专业社工的角色。请专家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很多社区工作者基本上没有社工的理念,更没有社工经验,虽然有些社区工作者参加过前期的能力培训,但是短期的培训无法产生明显的效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制约了公益创投项目的运行与发展。

  二、社会工作介入公益创投项目的路径

  1、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互助合作关系公益创投推进“三社联动”.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简称“三社”)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政府开展的公益创投不仅提升了社区干部专业社会工作能力,让社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群众,而且孵化和培育了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公益创投模式下,社区、社会组织及专业社工能够形成较好的协作关系,不仅共同推进了公益项目的良性运作,还进一步丰富了“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的内涵。[3]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社区居民彼此结成各种自愿的微群体和微社团,使社区出现了团结和谐的新居民。[4]

  2、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一方面,社工要发挥好资源链接的作用,资源类型包括:专业活动以外的师资、力量、专家,与其建立长期的、稳固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对于项目成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项目方要扩宽资源渠道,除了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外,力求获取广泛渠道的资金支持,如:发挥基金会的力量,了解其资助意愿;借助网络的力量发起众筹,利用众筹网站对项目概况进行展示,发挥企业、个人、媒体的力量,深化项目影响力,获取更广泛的资金支持。

  3、厘清社工角色,强化社工角色认同一方面,制定完善的薪酬标准体系,完善社会工作者的考核制度与准入机制,强化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工宣传活动和媒体宣传服务开展的方式,实现对社会工作行业的有效宣传,从而获得更多公信力与社会资源,让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为大众所知。

  4、完善项目评估体系制定公益创投评估办法,对评估的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全国各地的实践。公益创投不仅要评估项目本身,而且还要评估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实现“双效性”,达到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组织自身成长的有机统一。聚焦目标完成情况的同时,更加关注受益人群的改变程度。[5]项目评估方面,眼前效果与长远社会收益之间的冲突。一些基础性的、教导性的服务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持续的甚至在项目结束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6]一方面,评估过程避免过度强调量化指标,项目执行方因为过度依赖评估指标而有选择地开展某些活动。注重项目对于服务对象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这一评估指标,另一方面,避免“一刀切”,依据材料的完整情况及描述情况来评定项目运行的质量,加强第三方监督机制,强化项目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定期与不定期监管,切实抓好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

  5、重视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针对社区社工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继续深造学习,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发展专业高等教育,考虑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人员进社区工作,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社区社工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构建社工、志愿者互助合作的新局面,在培育专业社工人才的同时,注重发挥志愿者团队的力量,凝聚团队力量,培养团队核心负责人。

  三、结语

  公益创投项目的发展呈上升之势,其对于培育和发展大量的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转移职能,加快“强政府、大社会”且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为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需要在致力于促进自身茁壮成长、专业化的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为有效缓解公益创投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观翠,王军芳 . 政府购买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J]. 学习与实践,2008(09)。
  [2] 崔光胜,耿静 . 公益创投: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载体[J]. 湖北社会科学,2015(1)。
  [3] 孙燕 . 以“三社联动”为基础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 [J].社团管理,2012(1)。
  [4] 李妮 .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自治的关联及其发展 [J]. 重庆社会科学,2009(10)。
  [5] 杨健,王永奎。街道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市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纪实 [J]. 中国社会组织,2015(1)35.
  [6] 李学会 . 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J]. 社会工作,2013(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