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灵性服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15 共5601字

  灵性犹如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即便大多时候我们觉察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当命途坎坷、尤其是在面对死亡等重大挫折的时候,人们幡然醒悟,询问灵魂的归处,就像空气中缺了“氧”,对它的需求越发浓烈。社会工作孕育于人们对灵性的追求之中。然而,在实证科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不断强化着物质财富和物质利益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作为安身立命、追求精神价值的灵性生活却被越来越弱化。不可否认,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于社会工作界。照此下去,不禁让人担心的是社会工作会不会因此越来越背离“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

  一、灵性与灵性社会工作

  理解灵性社会工作,先得从理解灵性这一概念开始。灵性,英文为Spirituality,又被翻译成“属灵”.从狭义的角度,灵性往往会被简单地等同于宗教信仰。实则,宗教信仰只是灵性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灵性的内涵要比宗教信仰更广一些。

  学者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1]1-13.用通俗的话来说,卡洛尔认为,灵性既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个体自我内在的实现自我平衡的一种力量,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个体和神之间的存在关系。由此,我们可否这样归纳灵性---个人在各种相处关系中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它包含了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等多重关系的平衡。要实现这种多重关系的平衡,需要在两个方面超越---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我们把内在超越看成是一种作为本质的灵性,假设心灵是有层次的,有感性知觉之心,也有自我超越之心,而且个体有能力在这种分层中实现超越。作为维度的灵性属于外在超越,它的基本出发点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说,假设人的心灵是不完美的,不能在心灵自身中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在心灵之外找到一个对象或原型[2].如果要将灵性具体细分,可以分为四个具体层面。一是宗教信仰层面。这是最直接、最为人们通常接触并能够觉察到灵性存在的层面。这属于作为维度的灵性的一种外在超越。二是人生意义层面。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有对自己生命意义的不同的思考,伴随着生命体验过程的丰盛,人生意义的感悟也会越来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具灵性的光芒。三是道德层面。道德层面的灵性本身就是一种多重关系下的平衡,如我们拒绝杀生、安乐死、堕胎等,这些道德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关于个人灵性的思考。四是超自然的灵感层面。实证科学未能解释的预兆、重复的脑部影像等都属于超自然灵感层次的属灵。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灵性社会工作。它是一种关注案主内在属灵需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旨在帮助案主认识自己,协助案主学会安顿自我,超越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平衡感,实现个人成长。

  二、社会工作灵性服务的起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凸显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末,一帮基督教徒希望通过教友之间的关爱行动来回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与隔阂等问题(即社会工作发展起源之---睦邻组织会社运动)。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作为宗教的一种信仰形态,主要关注的是人和最高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时期,随着皇权与教权、人与上帝关系等议题讨论的扩展,基督教也逐渐修正自己原来有关灵性议题的观点,逐渐扩展关于灵性议题的讨论范围。不仅仅在谈个体和最高实体的神之间的关系,还多了关于人如何进行灵修,让个体在多重关系中能够更好地获得平衡的探索。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到19世纪末有那么多的基督教徒开始参与睦邻组织会社运动,探寻人与人如何共处,如何与社会环境共融,以及个人如何修炼获得自我平衡感。广义上属灵的需求成为基督教作为宗教团体却反过来主动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正影响了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动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讲求个体内在超越,社会工作的起源---睦邻组织会社运动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仍是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于是人们在狭义化理解灵性的时候,也在狭义化理解灵性社会工作。所以,在实证科学大行其道的学术界,社会工作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正视灵性服务的历史与现实之需求,避而不谈宗教信仰,对人生意义、道德和超自然感层面的属灵人文关怀闪烁其词。

  三、社会工作去灵性化的迷失

  何雪松这样梳理了社会工作的哲理发展基础:实证传统、人本传统、激进传统和社会建构传统[3].灵性社会工作正与这些哲理传统息息相关。

  (一)灵性社会工作的人本主义传统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这样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直被认为是西方关于“以人为本”思想最早的论述。社会工作就是在人本关怀的思想背景下诞生的。在社会工作两大起源中,睦邻组织会社运动就是源于从群体和社区层面关注人们属灵的需求;而慈善组织会社,则关注个体如何获得救助、发展个人、获得释放。所有这些都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光芒。

  那么,在人本主义思想早期,有没有把灵性作为人的一种显性需要呢?在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早年对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将灵性看成是一种显性需要,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现实层面的需要。

  到马斯洛晚年创立了超个人心理学之后,灵性作为人的一种需要才得以被强调。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具有生理、情绪、理性和灵性四种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灵性是人必然的一种需求,个体除了需要生理、情绪和理性之外,还需要一种超理性或者叫超越性的成长和意识状态转换。灵性需求的提出,使得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社会工作和灵性视角等也开始在专业服务中被提出。自此,灵性社会工作才开始被正视。

  (二)去灵性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业界实质性地存在灵性服务,为何发展不出来专门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何雪松这样认为:在这样一个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滥觞的时代,人本主义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激进的”[3].

  1、“癫狂”的理性时代,社会工作去灵性化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理性主义开始盛行。随之,宗教的权威性也逐渐被削弱。很大一部分社工尝试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科技理性,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于是,希望消除社会工作发展之初的非理性色彩,尤其是宗教色彩。他们希望以此使社会工作能够被更容易地观察和量度,让社会工作看起来像自然学科一样,更符合实证逻辑。这样,灵性就从社会工作者的研究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物质、理性的人[4].

  如社会个案工作的鼻祖里士满(Richman)在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极力推崇使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证明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在其着作《什么是社会诊断》和《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中,鼓励社会工作者采取实证医疗模式,从现象出发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学者也更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实证范式体系建设,引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等思想。“技术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迫不及待地要与宗教划清界限,和不可经验实证的属灵决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证主义其实亦起源于人本思想,都是来自对神权的挑战和对人权张扬的渴望。实证主义希望通过技术理性来响应人们的需求。但是由于实证主义不断走向了技术和理性的极端,反而越来越远离了人本的初心。就有如今天,当我们制造越来越多工业品的时候,产品滞销,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而至于究竟为什么要制造这些产品,似乎不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成为技术、市场和权力相互竞逐诞生的怪物。

  2、极端个人主义下,社会工作去灵性化

  灵性社会工作与个人主义密不可分。人本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但是随着个人主义对个体自由的诠释无限放大,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信念被无限夸大,乃至走向极端的个人需求诠释,有些诠释甚至是粗俗的、缺乏道德伦理基础的。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工作这样假设:个体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道德依然成为可能,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主观的精神世界,找寻生活的意义,并用自己独特的言语体系来解释这种精神性[5].极端个人主义之下,个体的自我建构越发令人担忧。学者安贝托·艾柯在其着作《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就直指过度诠释的危机。对社会工作而言,极端的个人主义难以让案主实现多重关系的平衡,反倒可能会将案主推向人际关系紧张、焦虑与无助之境地。反过来看,这也正好警醒了社会工作者该去思考广义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

  无论是对技术理性疯狂的追求,还是无限放大案主个人现实层次的需求,社会工作这一所谓“专业化”的过程,正越来越远离“人本”的初衷。人本服务中“全人服务”的理念应该包括“身、心、灵”三个维度的服务。诸如需求调查量表、会谈技巧等工具和技术,只能够让社工服务更加贴近案主现实的需要,和从技术层面做到尊重、接纳、非批判,无法从全人的角度理解案主包括灵性层面需求以及他们的能力。

  四、社会工作灵性的回归与发展

  灵性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本取向的回归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本主义是灵性社会工作的基础,而灵性视角则将人本主义发挥到极致。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把人与其生活情境关联起来去理解,尊重个人的态度和经历。灵性社会工作正是从更高层面,也就是灵性层面关注个人需求,尊重案主的属灵取向,要求社会工作者正视案主的这种需求,想办法满足这种需求。

  (一)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

  尽管灵性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起源,但是因为受到实证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排斥,灵性社会工作始终未能够发展起来。

  1960年代末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超个人社会工作,为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马斯洛晚年时在重新回顾早年提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时,发现早年认为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仍不能作为一个人的最终目标,否则个人就会被带入到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境地。马斯洛开始思考,把个人超越性、灵性需求放在自我实现需求之上,并在1969年正式提出超个人心理学,希望把人的意识扩展到以整个宇宙为中心[6].马斯洛晚年对需求层次的补充和超个人心理学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走向关于个体灵性层面的探讨。灵性作为人基本的需要之一,同时也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受到重视。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打破传统心理学一贯将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人为地分隔开来的主张,实现主客观的整合与统一,使心灵的虚幻分化转变为本体意识的统一,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7].而与超个人心理学相对应的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也开始解答属灵的问题而非单单响应案主现实需要带来的困境。灵性社会工作既有助于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克服以服务对象和某一问题为中心,更关注案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其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无论是超个人心理学还是超个人社会工作,他们都是在摒弃宗教灵性的前提下来讨论个人与大宇宙的平衡关系的。这更像是中国道教所说的天人合一。

  超个人社会工作作为与灵性社会工作相近概念的提出,正是对灵性社会工作的一次正名。灵性社会工作也由最原始的宗教关怀扩展到关注个人内心平衡,正式变成一项关注个体内外平衡,非现实取向的社会服务。

  (二)新纪元运动成为灵性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记

  1970年代初在基督教中发生的新纪元运动同时也给灵性在社会工作中的探索提供了契机。在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关于灵性的探索得益于新纪元运动(NewAgeSpirituality)的发起[5].新纪元运动可以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直指人们的精神和信仰。新纪元运动主张:为人们开拓一个整合兼容的世界新体验性的秩序,使人可以从中感悟与宇宙共融的感受,以更好地适应自由多元、价值混沌的现代生活[5].另外,新纪元运动和个人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个人主义的盛行下,宗教更倾向于自主化、个性化的发展,尤其强调个体应该形成自己的价值信仰体系[5].从那时候开始,基督教中也越来越开放在灵性方面的探讨,并且伴随着新纪元运动这股力量,将灵性推到更加广泛的层面,如个体的人生意义、道德解说、超自然的灵感等等。此时此刻,也就有了Car-roll关于灵性两个角度的理解,作为本质的灵性和作为维度的灵性。应对灵性的全新定义,社会工作也不断扩展在个人工作中的灵性介入层面,灵性社会工作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作为非主流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

  在当下,尽管灵性社会工作并没有像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学派那样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主流,但是在过去不断的探讨中,灵性社会工作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介入范式。灵性社会工作者主要帮助案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灵性的需求,协助服务对象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安顿自我以及在不断超越中获得自我的平衡感。

  灵性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包括自身内在的情绪、思维、道德观、价值观)和认识环境,协助服务对象自我分析,培养服务对象自我察觉自我疗愈的能力,最终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内外关系平衡的一套社会工作服务方法。

  在实证主义横行的今天,灵性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被长期忽视,社工业界也转而关注人们现实生活当中物质化、世俗化的需求。当社会工作面对案主时,我们的行动如果仅仅是围绕如何回应案主物质化、世俗化需求的时候,社工永远只会被陷入资源链接和推动案主回归所谓正常社会生活的漩涡中。只有正视案主灵性的需求,相伴同行,才能让案主找到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CARROLL.Social work's conceptualization of spirituality[M].In Edward R.Canda EdSpirituality in socialwork:New directions.Binghamton.NY:The HaworthPastoral Press,1998.
  [2]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何雪松.社会工作的四个传统哲理基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38.
  [4]童敏.东西方融合: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21-128.
  [5]陈海萍.社会工作中的灵性研究[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10(8):15-17.
  [6].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EB/OL].(2008-06-05)[2015-02-18].
  [7]王文波.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趋向[J].晋阳学刊,2002(6):54-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