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到《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全世界、全中国都在为实现低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从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到各行业发展路径再到生活方式的探讨,低碳理念贯穿于宏观与微观、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低碳城市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其中低碳社区的建设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一、社区尺度的低碳及低碳社区
无论从地理学视角还是社会学视角来看,社区都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基本结构单元和重要功能载体.从社区尺度关注城市低碳建设与生态发展,对于低碳实践意义重大.
(一)社区尺度
"社区"(community)源自拉丁语,意为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社区定义多样,但普遍认同地区、共同纽带和社会互动三要素.
Phillips.D(1995)提出:社区是一群居住在共同区域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历史与分享的价值观,一起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并高度团结[1]26.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30年代在结合community"社群性"(社)和"地域性"(区)两个基本意涵基础上,译为"社区",意指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社会群体生活[2]18.基于此,可以这样理解定义社区:社区是指以人为核心和主体,聚集在一个自然演化发展的地理范围内的群体,彼此形成互动、沟通、依赖和竞争关系,具有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感,享有并遵守共同的规范[3].
(二)社区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部分和碳循环的基本系统
从能源消耗的产业结构看,近1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高居全国分行业能源消耗量的第三位[4],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图1).这一统计数据还仅是居民生活直接耗费的能源,如果考虑工业、制造业等产业为居民生活服务而产生的间接能源消耗,居民生活能源消耗量将非常庞大.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居民生活消费能源对于低碳国家的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从能源消耗的空间结构看,城市是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心.而城市居住社区作为主要人口密集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的重要组成结构单元.因此,社区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社区是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基本单元[5].建设低碳社区,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突破口,是转化居民低碳观念、培养低碳行为习惯的有利环境.
随着世界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资源向城市聚集,城市社区既增加了全球的碳排放,更破坏了小系统的平衡.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发展的弊端后,人们开始追求探索以在地社区为基础,以当地社区为主导的可持续的地区发展道路.社区的规模既可以形成碳循环的基本系统,又具有承上启下功能,向上易于推行国家政策,向下易于动员社区居民和凝聚社区共识,更能将社区问题在小系统内解决与消化,并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社区资源的社区低碳系统.
(三)社区是低碳实践和研究的重点
低碳研究起源于国家和城市层面,但随着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倡导,低碳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内容具体化,从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园区/集群等中微观尺度探寻城市碳排放与控制的趋势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增长点.秦耀辰等人的研究构建了低碳城市系统空间尺度及其关联(图2),在社会活动的碳流动路径上,社区是居民实践低碳的关键单元和环境[6].学者Eva Heiskanen等[7]提出应改变以往仅强调从低碳消费者的角度减排,而应建设、营造改变个体低碳行为的有利环境---低碳社区;具体应包括低碳消费模式[8]、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伦理构建[9]等方面,并促进从单独的行为变化到系统变化[10,11].世界各国也更为重视社区层面实施节能减排,全球出现众多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可见,低碳社区已成为全球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在城市社区层面推行低碳发展理念对于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四)低碳社区的内涵
目前对"低碳社区"的概念定义多是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从低碳经济角度进行阐述,低碳社区是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的城市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12];从碳排放的角度,如李永展认为低碳社区指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透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13];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低碳社区是一个完整的节能环保体系,在对建筑材料与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效,最终降低CO2排放量;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辛章平等从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模式的倡导下提出低碳社区建设模式,认为低碳社区建设的核心是零能源消耗系统,零能源的设计理念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标,实现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基本循环利用的居住模式[14].
低碳社区作为比低碳城市更为细化的单元,应是物质层面具有完整的低碳节能环保体系,非物质层面形成低碳的社区组织、生活方式、观念、制度和文化,整体是一个能源结构可循环、可持续的区域.
二、国外低碳社区建设---英国贝丁顿社区
近年来,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各国政府等的合力推动下,世界各地已建成不少低碳社区(表1),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Bed ZED)、德国的沃邦(Vauban District)、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Halifax)、美国南公园合作居住社区(Southside Park Cohous-ing)和丹麦小城贝泽的"太阳风"社区(Sun & WindCommunity)等,其对于本国乃至全球低碳社区和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广泛的借鉴意义.
世界知名的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社区(BedZED)建于2000-200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生态村,也是英国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和规模最大的零能耗发展项目之一.它是由英国建筑公司零碳工厂(ZED Factory)与百瑞诺公司(BioRegional)、皮博迪信托公司(the Peabody Trust)、欧亚那(Rrup)及英国首席生态建筑师比尔 · 邓斯特(Bill Dun-ster)联合开发.贝丁顿坐落于伦敦南郊沃灵顿区,距伦敦市区约30~40分钟车程,火车和公交都可方便到达.社区内共有99套公寓和住房,容纳约250位住户.
作为典型的绿色生态社区,贝丁顿"零能源"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筑、环保等诸多硬件上,更体现在它所推崇的绿色文化、环境道德和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上.它通过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社区居民的协同合作,把环境管理纳入社区设计中,在积极推动大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微观载体.1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实现社区低碳和可持续的同时,居民也获得了高品质的住宅和居住环境及体验.
(一)社区规划建设
贝丁顿社区得以成功的重要根基之一在于建设之初,开发者提供了周密的社区设计方案.不仅考虑家庭及办公中所有能源消耗和需求,还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品质及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详尽完善的开发设计方案,体现在一系列因地制宜、高效循环的硬件设施上,包括建筑材料、设计细节、循环设施等各方面,不仅从全局角度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与能源,设计社区内部的循环系统,更提供了社区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愿景.
1.永续建筑
贝丁顿选址于一片废弃土地上.在建设之初,选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保证为"自然的、回收利用的、在生态村半径35英里内可以找到"的材料:房子的钢架结构来自废弃的火车站,木头和玻璃从附近的工地回收,沙土、砖等其他材料均在最近距离的地方购买.选用木质窗框而不是低品质的未增塑聚氯乙烯,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的CO2排放[15].严格的质量要求使得建筑计划寿命都超过120年.
同时高密度的建筑布局以减少建筑物散热;办公与住宅建筑共存混合,以缓解交通能耗;社区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设计(运动场、菜地、洗浴、娱乐中心等)使居民生活需求最大限度在社区内解决,减少出行能耗.这些设计不仅能减少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消耗,也防止建筑垃圾的产生.
2.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是贝丁顿社区设计的重点.建筑设计者希望贝丁顿需要的所有能量都来自再生能源而不是矿物燃料.关键在于其热电联产设施(CHP)、太阳能和风能装置为社区提供更清洁高效的能源,在理想情况下,热电联产设施不使用英国高压输电线网的天然气和电力,而是用社区内树木修剪下来的枝叶,并能在发电的同时供热.热能方面,以因地制宜、融于自然的低碳理念,将降低建筑能耗和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结合,形成一种"零采暖"的住宅模式.所有住宅坐北朝南,可最大限度铺设太阳能光伏板,使其充分吸收日光,在相对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储存热量和产生电能;北向采用3层中空玻璃,配合超保温墙体等使得房屋本身的能量流失降到最低;采用自然通风系统降低通风能耗;屋顶颜色鲜艳的风动通风帽不断转动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并实现室内废气和室外寒冷空气的热交换;屋顶大量种植的半肉质植物"景天",不仅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热量散失,还能改善整个生态村的形象和吸收CO2.
3.循环资源
英国的丰富降雨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表现在雨水收集装置和"生活机器"两个方面,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实现每人每天15升的节约用水.雨水经过自动净化过滤器的过滤,进入储水池,居民用潜水泵把雨水从储水池抽出来,可直接清洗卫生间、灌溉树木以及打造花园水景.而冲洗过马桶的水,则经过"生活机器",即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芦苇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后再利用.通过收集雨水冲洗厕所、生活污水就地净化、中水循环利用、使用节水电器和马桶,通过循环过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低碳交通
在交通方面,贝丁顿减少小汽车交通的目标,在社区设计得到充分体现:社区内提供就业场所,实现住商两用,住宅及商业空间共存,通过就地就业和就地消费以减少交通消耗;同时提供服务设施(涵盖公寓、联排别墅、办公区、展览中心、幼儿园、社区俱乐部、足球场等综合功能),有效减少了居民的出行需求;配套良好的公共交通联系(包括两个铁路站点、两条公共汽车线路和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并提供多样替代小汽车的选择,如伦敦最早的共用汽车俱乐部("Smart Move"/明智出行)、可充电车辆、太阳能充电站自行车等.
5.节能家居具体到每一户家庭,家庭内的节能同样重要
所有家庭安装的都是对环境危害程度最低的电冰箱、制冷设备和炊具;住宅内有各种节能"小机关",如厨房的低水量水龙头、明晰醒目的电表、水表、天然气表等能源支出提示;使用低能耗的灯具和节能电器;细致的垃圾分类和循环使用.在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从居家生活的细节实现节能.
据统计,贝丁顿社区建设成本比伦敦普通住宅的建筑成本要高50%.但从长远来看,投入多、耗费少,既减少整个社会的成本,又减少了社区的长期能耗.与同类居住区相比,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贝丁顿住户的采暖能耗降低了88%,用电量减少25%,用水量只相当于英国平均用水量的50%.
(二)社区管理维护
贝丁顿社区建设及管理是其得以长久发展的根基.社区居民所展现出的低碳生活理念是精神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与配合是其动力,具体包括社区成员居民结构控制、生活方式与社区凝聚、低碳宣传等措施.
1.居民结构
设计者、建设者与管理者在建设之初达成一致,执行兼容社区的理念,包括低收入群体及关键工人和私人拥有等多种形式.房屋分配1/3作为社会住房,1/3租给中等收入者家庭,最后1/3拿到不动产市场上出售.这种居民社会阶层的混合,保证了贝丁顿的居民多样性,促进了社区内外的融合与凝聚.
住户满意调查显示,该区住户对住宅设计、社区感受、花园、绿色特点、阳光空间及能耗账单节省等特点极为满意.
2.生活方式与社区凝聚
为了实现社区各阶层居民更好地融合,社区创建了一些公共设施,如幼儿园、读书俱乐部、酒吧、足球场等;并共享集会空间,为居民提供公共空间举办晚会、健身课程等活动.积极鼓励近距离办公、回收利用、拼车以及利用本地有机食品配送服务(超市集中送货以减少居民分散的往来交通)等"绿色生活方式".
25%的家庭加入本地有机水果和蔬菜篮子计划并在自家迷你花园中种植蔬果.居民还创建了社区简报和博客,共同培养环保的生活习惯.
3.低碳宣传
贝丁顿社区设有贝丁顿中心,以"蜂巢"布局,详细介绍贝丁顿生态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案、运作方式、成果等;社区设有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低碳节能的各种辅导;社区参与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共同发起的"一个地球生活"项目.持续的低碳项目使得社区居民形成社区低碳节能的共识,对自己的低碳行为和社区的低碳引以为荣,以低碳形成社区居民联系的纽带.
三、对中国低碳社区建设的启示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2008年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确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2010年8月,进一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5省8市为首批试点地区,全面拉开低碳城市建设序幕.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总布局的高度,更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低碳城市建设的热潮.
但低碳建设多关注于产业和城市尺度,对于城市基本生活单元---社区的关注较少,绝大多数仅停留在理论和宣传层面,缺少深入和持久的规划和行动,离大规模推广和普及还有一定距离.随着低碳的深入推动,社区必将成为中国低碳建设的重点.
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应将国际先进低碳社区的经验转化为适应中国国情和承载力的理念、方法和形式.
(一)技术支撑---创新推广低碳科技
低碳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包括智能生态节能住宅、资源循环和处理技术、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创新需要雄厚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撑,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路径.培育低碳创新的温床,鼓励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开发低碳技术,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予以低碳项目政策和资金倾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先进技术;推动技术产业化,积极在低碳社区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开发更多的低污染、高能效、可循环、可再生的清洁材料、产品与设施,并逐渐从低碳社区试点向全国社区推广,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设施.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可以极大地改变社区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低碳社区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规划先行---优化设计生态体系
低碳社区应当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故社区建设前期周密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生态学、景观学、工程学等诸多学科,合理选择社区区位,优化社区空间结构,完善社区功能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化调整住宅朝向和户型设计,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以降低其碳排放和建筑垃圾;详细设计社区的能源和资源利用和循环体系,优化社区日照等自然和清洁能源环境,精密设计社区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等;规划社区绿色交通路线,布局社区低碳基础设施;设计高效吸收碳排放的社区立体绿化,既减排又美化环境.通过前期周密的规划设计,使社区形成区域内外物质和能量的有序高效循环,形成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系统,获得一种高能效、低物耗、零排放、无污染的宜居环境,达到节能低碳、美观实用、自然舒适的目的.
(三)制度保障---建立低碳政策标准
政府政策对于低碳社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应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低碳社区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同时要尽快研究和建立相关的低碳社区标准和规范,使低碳社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评定、验收等具有明确的标准,并进行低碳社区低碳度的等级评定、动态考核及认证,并在现有的建筑、能源等评定标准基础上,加大低碳方面的标准、认证及规划.充分整合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化地区政府低碳建设的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加强对低碳社区的跟踪、指导和监管,开放公众和媒体对低碳社区的监督渠道.加大政府对于低碳社区的财政投入、补贴和优惠力度,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从政策、制度、管理和资金多方面提供低碳社区建设的强大保障,从制度层面推动低碳社区的试点再到其规模化和产业化.
(四)社区管理---鼓励居民主动参与
社区的主体是人,居民是社区最基本的构成和最活跃的因素,故低碳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社区内居民的密切配合.世界上各低碳社区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重视塑造社区居民的低碳理念与行为,让居民成为社区低碳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低碳社区管理不仅仅是向社区居民普及宣传低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而应向更为主动的方向转变.居民参与低碳社区的规划与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遵守社区的共同低碳行为准则,开展社区居民参与的低碳活动,维护与监督社区的低碳秩序,不断为社区的低碳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内容,使居民成为社区低碳管理的推动者、组织者与规划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等培育居民的低碳技能,通过社区参与培育居民共治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多样的低碳计划和项目提供居民参与社区低碳发展的机会,通过建立社区低碳组织进行社区低碳管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发掘培育社区的低碳价值和文化.通过社区管理,实现自下而上的社区低碳建设,培育低碳社区建设的灵魂和持久动力.
在经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后,全球进入更为理性和追求低碳永续的时代.一方面是全球积极减排节能的浪潮,另一方面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容纳庞大规模人口的城市居住社区必将也必须是关注重点.低碳社区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居住形式.诸如英国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社区等国际优秀低碳社区的先进经验,为中国低碳社区建设提供了诸多思路.低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规划、制度和社区管理多方全面协调,才能建设真正可持续的生态低碳社区.
参考文献:
[1]赖两阳.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化[M].台北:洪叶文化公司,2009.
[2]陈劲松.社区·大盘出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淑佳.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DB/OL].
[5]江海燕,肖荣波,吴婕.城市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模式及对低碳居 住社 区 规 划 设 计 的 启 示---以 广 州 为 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2):100-106.
[6]秦耀辰,张丽君,鲁丰先,等.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459-1469.
[7]Heiskanen E,Johnson M,Robinson S.Low-carbon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uralchange[J].Energy Policy,2010,(12):7586-7595.
[8]杜丽岩.试论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J].商业时代,2011,(3):23-24.
[9]姚晓娜.低碳生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伦理建构---以日常生活批判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1,(1):15-17.
[10]Shimada K,Yoshitaka T,Kei G,et al.Developing a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7,(35):4688-4703.
[11]Moloney S,Horne R E,Fien J.Transitioning to low-carbon communities-from behaviour change to sys-temic change:lessons from Australia[J].Energy Poli-cy,2010,(12):7614-7623.
[12]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9.
[13]李永展.减碳可以从社区做起:国外低碳社区之经验[EB/OL].
[14]辛章平,张银太.低碳城市社区及其实践[J].城市问题,2008,(10):91-95.
[15]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J].世界科学,201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