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新时期,青年志愿者参与以“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融合、消除社会隔离和歧视”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有助于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社会各种思想混杂、激荡、交锋的背景下,正确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各项社会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适应了价值观教育转型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质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总的目标指向,其作用在于它的“能量裂变”与“能量放大”的功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生活即教育”,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动员意义,其参与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参与者和受众之间的内化过程,价值观在互动中与实践者发生直接联系,使价值观教育活动走进了现实生活。显然,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能有效地促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灌输型教育转向体验型教育。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是服务型高校建设的重要内涵。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民众的幸福度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好民生问题、实现人民的幸福。从公共服务的成本角度来看,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且花费较少的社会成本。把促进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创建服务型高校的主旨,鼓励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积极培育青年志愿者成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体现了高校人文关怀的思维,切实提升了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成效。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是大学生“预社会化”的有效平台。当代大学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这个群体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巨大影响。参与社会建设为青年提供社会化活动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管理活动的冲击和张力,理性地看待并调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效促进其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型。同时,正确培育和塑造青年志愿者的价值观,培育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为考察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推进社会建设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多所高校的志愿者群体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1份,有效问卷947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在本次调研中,对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行为分析包括,志愿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参与社会建设的动机、感受和成就体验等思维层面。
高校青年志愿者的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感反映青年的社会使命感和自我能力的认可程度,是其参与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基础。调查显示,志愿者在自我认同和信心程度上的肯定指数较高。95.1%的志愿者都非常同意“社会上总体是好人多,需要互助”;98.2%的人认为“自己有责任为这个社会做贡献”;79.8%的人认同“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83.1%的人认为“我坚忍顽强、勇于挑战”。由此,反映出青年志愿者中“自愿参与”是主要的内在驱动类型,表明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强烈,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也更高,会积极自发地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建设服务活动。调查还显示,不论是成长于大中城市还是乡镇农村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愿意参与社会建设活动。可见,志愿服务精神已在高校落地生根,成为不同成长背景下青年志愿者的共同选择。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动机分类。志愿服务动机分为利他主义型、利己主义型和从众型。调查数据反映,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建设参与过程中,对利他主义型和利己主义型的动机选择次数较多,而受他人影响的较少。其中,“履行公民责任”的利他主义型动机占24.6%,“锻炼自己”、“心理满足”、“结交朋友”、“有助于今后找工作”、“增加社会见识和经验”的利己主义型比重为61.1%,出于“消磨空闲时间”、“受到其他志愿者感召”的受影响型比重仅为13.1%。这说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和社交需要。他们希望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和实现自我的成就感,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我,增加见识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显然,大多数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活动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且互相感染,参与者与参与者,参与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向持续、规范的方向发展。
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的认知度。第一,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需具备条件的认知。大部分志愿者对责任心的认知更加深刻,对资金支持和组织支持的选择度均未高于20%。74.5%的青年志愿者认为“爱心与责任心”是参与社会建设最需要的品德,部分学生(23.6%)选择“知识与技能”,还有部分学生(17.6%)选择“社会支持”,这三个因素被参与调研的青年志愿者认为是从事社会建设需要具备的三大基本素质。这说明,随着所参与的社会建设范围领域越来越扩大,对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要求有所提高,对专业知识技能也有一定要求。第二,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形式的认知。从调查可知,传统的学雷锋、公益宣传、社区帮扶、爱心助学等活动,是当前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人群中,绝大部分(97.6%)的青年志愿者从事过一种或多种这类活动。同时,有相当部分(22.6%)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青年志愿者从事过法律援助、环保知识普及、急救技能教育等专业性较强的活动。这表明,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活动内容的层次在逐步提高。在载体选择上,网络组织渐渐成为吸引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兴的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网上社区”不仅能够快捷地获取社会服务相关信息和志愿,而且可以直接参与对相关社会建设项目的决策讨论,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些形式的创新,使高校志愿者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效率和效果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第三,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的效果认知。参与社会建设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67.1%的学生选择“有积极影响”,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有消极影响”。同时,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所获得的自我提升的感受,按照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社会敏感度和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协作能力、复杂矛盾纠纷处理能力”。显然,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对其公民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育有很大帮助。第四,青年志愿者对学校共青团组织保障其参与社会建设的作用的认识。随着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深入,其对志愿者角色和社会服务也有了深层次的理性认识。调查显示,69.1%的志愿者认为“参与社会服务需要团委或社团组织进行管理”,可见有相当部分的青年志愿者都认为需要在组织的环境下开展社会服务。这表明,参与社会建设有利于激发核心价值观教育运作方式从个体化转向组织化。由于组织程度较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有限,以往个人的行动只能更多地诉诸个人的动机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在一个交往频繁、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公共生活领域,一个人想要显示自己的德性修养,就必须在组织化的状态中才会有更大表现空间。这增强了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归属感,意味着创新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是推动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青年志愿者对参与社会建设与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联系认知。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说教。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培训、校园文化等途径进行。志愿者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评价有不同的排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训”的比重相较“思想政治理论课”,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反映了单纯的灌输模式虽然能给受教育者提供德行的认知图式,但很难内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的信念。通过参与社会建设的体验式教育,尊重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将“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活动”进行共融、互动和内化。通过问卷统计发现,有84.1%的青年志愿者认为,服务归来后,通过交流会、写心得体会、服务纪实等形式,能够升华自身价值观念,使自己在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都有提高。这说明,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志愿者群体中内化的重要步骤。同时,有32.6%的人认为,在服务实践中体验的道德情感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步消退,要达到长久的育人效果,仍需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教育机制。
二
在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价值探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充分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参与社会建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志愿者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社会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在社会价值理想的驱动下,个人价值目标适时从较低层次逐渐上升到较高层次,形成反映社会价值理想的核心价值观。然而,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使志愿服务的载体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发挥。
做好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组织引导,把握高校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正确方向。首先,加强观念上的引导。通过社会实践,专题报告,主题展览,时政学习等方式,让青年志愿者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启发他们思考理想前途、人生价值和历史责任问题,分析自身的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思考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人民,以激发青年志愿者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其次,要做好实践引导。通过开座谈会、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发挥专业水平高的组织和项目的示范作用,鼓励志愿组织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创新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层次,从满足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等传统服务形式,向精神文化服务延伸,提高活动整体质量和效益。再次,要积极加强与传媒的合作,利用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总结宣传优秀志愿服务小组和团队的事迹,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开展这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组织网络和基地建设,构建高校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工作平台。为保证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长期实施,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必须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健全组织依托,使志愿者服务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等组织逐步形成工作网络和工作合力。
同时,要加强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可以和各级组织、单位本着长期合作、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签订协议、挂牌授旗等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街道社区、各级各类文化单位、福利院、敬老院、民工子弟小学,甚至企业等,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通过在实践基地开展长期性活动,精心培育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奠定广泛的群众与社会基础。
完善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动管理机制,提供高校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机制保障。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服务活动的先进经验,完善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各项活动的管理,建立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活动的各项制度保障。要完善对青年志愿者的培训、保护制度,逐步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要积极健全活动的资金保障机制,争取社会公益资金支持,并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活动缺乏规划和连贯性的问题,注重加强科学筹划和项目实施,逐步开展招标式运作。要健全活动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志愿服务补偿制度,在综合素质测评等考察环节给予加分奖励,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志功等:《让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北京教育》,2006年第2期。
2、周燕:《共同价值观:壮大浙江志愿服务的精神基石》,《观察与思考》,2012年第12期。
3、皮钧:《志愿服务的品格与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中国德育》,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