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志愿服务作为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已融入生活,成为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科技馆类志愿服务的兴起更让这项社会公共事业,构筑起社会公众参与科技馆和科普工作中,演绎起"大科普"的概念,成为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科普载体。然而它的发展又极具特点和不可参照性,通过多方考察,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文中是特地为大家分享的志愿者服务论文,以供参考。
志愿者服务论文第一篇: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发展现况
摘要:本文从安宁疗护服务中志愿者的角色定位、人格特征、服务场所、服务内容、服务效果及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与管理、培训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的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oles orientati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laws, service places, service contents, service effec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volunteer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hospice care, aime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hospice care volunteer service in China.
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具有挑战性[1],每年大约750万人需要安宁疗护服务[2],但只有3%的需求者能够得到相关服务[3]。安宁疗护志愿者是指,在现有社会关系或家庭关系以外的某种组织结构中,以安宁疗护的方法,改善处于疾病终末期的成年人和儿童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而无偿提供时间和精力,不期望经济回报的人[4]。在安宁疗护服务中,志愿者的存在及其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4],他们在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家属和专业人员提供重要支持,对安宁疗护的照护质量产生积极影响[5,6]。除了社会贡献,安宁疗护志愿者还提供了经济贡献,研究发现志愿者服务使安宁疗护费用减少了约23%[7]。鉴于有限的卫生保健资源及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需求,预计志愿者将在未来的安宁疗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8]。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安宁疗护志愿者有1 029人[9],与美国近50万安宁疗护志愿者[10]及英国超10万安宁疗护志愿者[11]相比,我国大陆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现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安宁疗护志愿者的角色定位
志愿者在安宁疗护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例如协助开展娱乐和社交活动,探望患者,提供陪伴和支持等,这些内容是提供高质量安宁疗护服务的核心[12]。志愿者填补了专业人员及家庭照顾者的空白,是安宁疗护的关键贡献者[13]。但志愿者与专业人员提供的照护不同,志愿者服务并不会取代专业服务,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补充[13],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志愿者没有医务人员“治疗”的角色标签,患者通常能更轻松地向志愿者敞开心扉。患者面对志愿者不会感受到像对自己亲人一样的情感责任,可以坦率说出自己的状况和担忧,这种较低的参与标准使志愿者更容易为患者发声。二是志愿者在专业人员、家庭和患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联络功能。他们了解临终者的需求和愿望,能及时与专业人员和家庭成员进行沟通。护士和心理学家均表示他们在联络方面会依赖志愿者,特别是在志愿者单独上门服务的家庭安宁疗护中[13]。
2安宁疗护志愿者人格特征
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超过75%的志愿者都是女性[14,15,16]。这可能与女性在生活和丧亲经历中更加成熟和富有同情心有关。Claxton-Oldfield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NEO-FFI)[17]和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18]对安宁疗护志愿者人格特征进行测评并发现,安宁疗护志愿者在外向性、开放性和随和性等特质以及共情方面得分较高[14]。研究发现,外向的人往往热情、友好、健谈、善于交际,愿意花更多时间与临终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交流;具有开放性特质的人通常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喜欢变化,有较多新的想法且不易被传统价值观束缚;随和性的人无私、值得信赖、有同情心且乐于助人[17]。同时,也存在不适合从事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情况,如在过去一年中遭受重大创伤、在工作和/或家庭生活中有很大压力及有抑郁或消极个性的人等[14]。
3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场所
国外安宁疗护志愿者会在不同的服务场所[19,20,21]开展工作,其服务场所大体分为3类[22]。第一类为医院相关场所,包括肿瘤内科、安宁疗护病房、安宁疗护医院。第二类为居家照护场所,包括:(1)居家临时照护,该场所安排一名志愿者到患者家中提供日间或夜间服务,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照顾和安全感[23];(2)安宁疗护家庭护理团队,这些团队来自和照护机构合作的企业,该团队中的志愿者在患者家中协助/替代照顾者照护患者;(3)志愿社区家庭护理组织,由当地某基金会组织,并由志愿者管理。第三类为居住或日托单位,包括:(1)安宁疗护日间照护中心,主要提供日间照护;(2)养老院,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照护。
我国2017年印发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24]、《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25]等文件,对安宁疗护相关服务予以规范。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市、县(区)、乡(街道)多层次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和远程服务5种模式[9]。志愿者通常在这5种模式下参与到相应的服务中[26,27],如湖南某医院开展的“医院-社区-家庭”服务模式,充分体现多学科协作特点,志愿者利用以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延续护理管理平台,为居家安宁疗护患者提供相关服务[28]。
4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内容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内容可归纳为不同类型的关怀[7,13,16]:(1)实用关怀,可以协助日常生活,主要为帮助患者进食、服药、上下楼、如厕、移动和清洁等,也能协助进一步的生活需求,如交通服务、帮助做家务等;(2)心理关怀,重点是提供安慰和精神支持,作为一个开放和中立的谈话伙伴,倾听患者的担忧,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喘息的机会。部分国家要求,丧亲关怀志愿者需要在心理咨询师监督下提供咨询服务[19];(3)社会关怀,包括交流和沟通,陪伴对方,积极倾听等;(4)生存关怀,是为了维护临终者及其身边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健康,包括谈论生与死,生存的焦虑和宗教信仰等。
我国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内容与国外大体一致。如上海某社区的安宁疗护志愿者,会陪伴和倾听患者,为患者读报或写书信,协助完成心愿,帮助准备食物与喂食、进行简易肢体运动及按摩,组织相互沟通、交流,鼓励参与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等[29]。
5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效果及意义
志愿者服务不仅给组织层面带来获益,对患者、家属及志愿者自身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5.1 减轻医护人员及组织的压力
安宁疗护志愿者是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通常经过严格培训后,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服务与关怀[30]。其中重要的服务项目是为临终患者提供生活照料等直接护理服务[31]和情绪抚慰、共情、倾听等社会心理支持[32]。这些工作内容作为医护人员工作的补充,在安宁疗护照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33]。此外,志愿者还承担行政管理、筹款等角色[20],给安宁疗护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服务成本。英国某安宁疗护机构的年报显示,志愿者团队3年时间帮助机构筹集近500万英镑的善款,降低了超过20%的安宁疗护服务成本[7,34]。
5.2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优化死亡结局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拥有良好的死亡质量是一种人权[35]。侯晓婷等[36]在2017年也提出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的目标是优逝。由此可见,对于终末期患者,优化死亡结局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和存活时间等方面。志愿者参与的安宁疗护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优化死亡结局。在吴燕和郑秀[37]的研究中,癌症志愿者参与的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和灵性安适程度、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状态。Herbst-Damm等[38]的研究发现,有志愿者支持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长于无志愿者支持的患者。
5.3 给予照顾者喘息的机会、情感及专业知识支持
由于志愿者独特的角色,他们通常是照顾团队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最多的成员。家庭成员多对志愿者印象很好,评价很高[39]。Weeks等[40]的研究发现,志愿者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为照顾者提供喘息机会,同时提供专业照护知识。Claxton-Oldfield等[39]对已故亲人曾接受过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发现志愿者提供的支持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照顾亲人过程中获得了急需的休息机会,其次是志愿者陪伴他们,为他们提供了情感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
5.4 实现志愿者自身价值,改变其生活态度,使其更容易接受死亡
志愿者服务不仅改善了患者结局,提高了照顾者的满意度,还给志愿者本身带来一定的益处。Laxtonoldfield等[41]对23名安宁疗护志愿者进行访谈,大多数志愿者表示志愿者服务使他们与患者互相学习,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享受生活,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更容易接受死亡。大多数志愿者坦言,志愿者服务是他们所做过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从志愿者服务中获得的收获远远多于他们的付出,这将影响志愿者的个人成长与生活体会[42]。
6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6.1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国外针对安宁疗护志愿者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安宁疗护志愿者的资质、服务场所、优惠政策及补偿、奖励机制等方面。例如,德国2001年“社会法”相关条例中提到,要由训练有素的志愿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并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参与协调[19]。波兰规定安宁疗护志愿者只能在公共卫生部门相关的疗养院、家庭和门诊工作,并可以得到交通和教育方面的补助[19]。比利时德兰德斯地区政府指出,达到20名志愿者参与的安宁疗护志愿者组织可从政府获得资金支持[19]。在美国,持证服务的安宁疗护志愿者,在达到相应服务时长要求后,其产生的费用如交通费等,可由医疗保险覆盖;安宁疗护组织也必须开展志愿者培训,记录志愿者的招募、分配、培训等情况,以证明其符合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43]。
目前我国仅对志愿者群体制定了相关政策,而非针对安宁疗护志愿者。如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出台的“志愿服务法”,规定了志愿者招募、训练、管理、保障、补贴和奖励的管理办法,大陆地区2017年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规范了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我国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提出“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44]。
6.2 安宁疗护志愿者管理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国家层面的安宁疗护志愿者相关组织[19],如英国的志愿服务管理者协会(Associ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Managers,AVSM)和临终关怀援助(Help the Hospice),比利时的鲁汶及周边安宁疗护网络(Palliative Network Leuven and surroundings,PANAL),荷兰的国家患者协会(National Patient Association,NPV)和临终关怀志愿者(Volunteers in Palliative Terminal Care),奥地利的奥地利临终关怀(Hospice Austria)[20]等,并在地区层面成立了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相关组织。这些志愿者组织以不同等级和规模形成伞式结构和工作网络,在覆盖范围内开展安宁疗护志愿者工作,并负责志愿者的招募、教育培训、工作分配、督导等,其资金来源除了由公共医疗保险资助外,还接受慈善基金和政府财政支持。
6.3 培训和教育
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培训课程通常包括两类[19,21,43],第一类为注重安宁疗护基本知识的基础课程,如安宁疗护的概念、主要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生死观念的正确树立,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相关症状及生理、心理、社会和情感的需求,安宁疗护中志愿者的职责等;第二类为注重实践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高级课程,如陪伴和沟通等技巧,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技能,衣食住行的照护要点等。上述课程可由国家机构、安宁疗护协会、志愿者协会等提供[19]。各国对培训有不同要求[19],如法国志愿者的培训和教育获得国家健康保险预算的支持,初步培训计划需要3天,且培训课程每年更新一次,并建议由外部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监督。德国除了国家培训项目外,临终关怀院还经常根据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个别培训。波兰的培训项目适用于志愿者和志愿者协调员。美国国家安宁缓和医疗组织(The National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Organization,NHPCO)推荐安宁疗护志愿者需要接受的培训项目,并为志愿者提供培训框架[21]。
我国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课程的分类设置和教育形式与国外相似,但主要由医疗单位、培训组织自行制定,且集中在医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如北京[16]、上海[26]、南京[27]等。台北荣民总医院[45]志愿者职前培训的课程包括安宁疗护基本知识,注重技巧训练与临床实务练习的高级课程,教学方式为授课、座谈、经验分享及操作练习。北京部分地区[16]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的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为实地见习和情景模拟。
7 小结
我国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因起步较晚,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发展仍具有挑战性。因此,可在充分借鉴国外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模式。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相关政策,政策的引导与监管是促进我国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加强安宁疗护志愿者组织建设,明确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探索保障与奖励制度,才能逐步建立健全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培训与宣传工作,不断完善安宁疗护志愿者招募、培训、教育、评价及监督工作,改善目前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同时通过扩大社会宣传力度,获得广大民众的参与和反馈,促进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不断改进完善与长远发展。另外,护士在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安宁疗护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联络等工作,与安宁疗护志愿者、患者及家属的接触和合作都较多,可考虑任命护士以志愿者协调员的身份,负责志愿者的领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谌永毅吴欣娟李旭英等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中国护理管理2019,19(6): 145-150.
[2]李义庭刘芳.生命关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6.
[3]王蒙蒙徐天梦,岳鹏我国现行安宁疗护的相关政策梳理、挑战与建议.医学与哲学,2020,41(14):19-22.
[4] Goossensen A, Somsen J, Scott R, et al. Defining volunteering in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in Europe:an EAPC white paper. Eur J Palliat Care, 2016,23(4):184-191.
[5] Morris S, Wilmot A, Hill M, et al. A nar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ontribution of volunteers in end-of-life care services. Palliat Med, 2013,27(5)-:428-43
[6] Morris SM, Payne S, Ockenden N, et al.Hospice volunteers: Bridging the gap to the community?. 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2015,25(6):1704-1713.
[7] Burbeck R, Low J, Sampson EL, et al.Volunteers in specialist palliative care:a survey of adult servi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 Palliat Med, 2014,17(5):568-574.
[8] Fast J, Keating NC, Derksen L,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famil-riend care networks of frail seniors. Can J Aging, 2004,23(1):5-19.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616号(医疗体育674号)提案答复的函(2021-01-25).ttp://www. nhc gov cn/wjw/tia/202101/9e8e1f88e0aa4ebfa4f36e89d8745805. shtml.
[10] National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Association. National volunteering week. (2012-09-17). htp://www. nhpco gf/ifiles/public/communic ations/volunteeringHospice-Facts .pdf.
[11] Help the Hospices. Volunteering London.(2012-11-05). htp://www.helpthehospices org. uk/getinvolved/volunteerin/.
[12] Jack B, Kirton J, Birakurataki J, et al.A bridge to the hospice:the impact of a community volunteer programme in Uganda. Palliat Med, 2011,25(7):706-7
[13] Vanderstichelen S, Cohen J, Van Wesemael Y, et al. The liminal spa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 occupy and their roles within it:a qualitative study. BMJ Support&Palliat Care, 2018,10(3):1-11.
[14] Claxton-Oldfield S, Banzen Y.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the“Big Five" and empathy. Am J Hosp&Palliat Med, 2010,27(6):407-412.
[15] Vanderstichelen S, Cohen J, Van Wesemael Y, et al. Volunteers in palliative care:a healthcare system-wide cross sectional survey. BMJ Support PalliatCare, 2020. https://spcare. bmj.com/content/early/2020/08/20/bmjspc are -2020-002321 .info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August 21, 2020].
[16]张梦媛宁晓红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团队发展状况调研医学与哲学,2020,41(21):25-29.
[17] Costa PT Jr, McCrae R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and NEO Five Factor Inventory(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1992.
[18] Davis MH.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JSA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s in Psychology, 1980,10:85.
[19] Woitha K, Hasselaar J, van Beek K, et al.Volunteers in palliative care:a comparison of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a descriptive study. Pain Pract, 2015,15(6):572-579.
[20] Peltari L, Pissarek AH."Being there"-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ing in Austria. Palliat Med Pract, 2018,12(3):131-134.
[21] Vanderstichelen S, Houttekier D, Cohen J.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ism across the healthc are system:a survey study. Palliat Med, 2018,32(7):1233-1245.
[22] Agentschap Zorg en Gezondheid. Zorgaanbod per domein.(2017-07-07). https://www. zorgen-gezondheid be/perdomein.
[23] Keirse E, Beguin C, Desmedt M. Organisatie van palliatieve zorg in Belgi?. Brussel:Heal Serv Res(HSR)Brussel Fed Kenniscentrum voor Gezondheidszorg, 2009.
[24]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的通知,(2017-02-09). htp://www.hc .gov.cn/yzygj/s3593/201702/83797c0261a94781b158dbd76666b717. shtml.
[2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289-290.
[26]李迎鑫,张倩倩,程明明,人文关怀专业化服务的发展一-第 二届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实务2019上海论坛会议综述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 ,33(2):238-241.
[27]杜丽娜.ANGELS"志愿者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医院,2017,21(2):15-16.
[28]李旭英,谌永毅,沈波涌等.安宁疗护全人照护模式中国护理管理,2018,18(S1):69-72.
[29]吴玉苗,奉典旭.施永兴,等社区安宁疗护服务实践与思考中国护理管理,2019, 19(6):811-815.
[30] Pesut B, Hooper B, Lehbauer S, et al.Promoting volunteer capacity in hospice palliative care:a narrative review.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14,31(1):69-78.
[31] Bu rbeck R, Candy B, Low J, et al.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volunteer in specialist palliativ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studies .BMC Palliat Care, 2014, 13(1):3-15.
[32] Bloomer MJ, Walshe C.It's not what they were expect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arrative synthesis of the role and experience of the hospital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Palliat Med, 2020,34(5):026921631989902 .
[33] Claxton-Oldfield S, Hastings E, ClaxtonOldfield J. Nurses' perceptions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 Am J Hosp Palliat Med, 2008 .25(3):169-178.
[34]黄艺红,辜琳舒英国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解析及启示医学与哲学2021.42(5):15-19.
[35]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2014-05-19). htp://apps who. int/gb/ebwha/pdf_ files/WHA67-REC1/A67_ _2014_ _REC1-ch.pdf#page=1.
[36]侯晓婷,陆宇晗,杨红,等终末期癌症患者优逝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7 ,52(9):1134-1138.
[37]吴燕,郑秀癌症志愿者参与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82-1787.
[38] Herbst-Damm KL, Kuik JA. Volunteer support, marital status, and the survival times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Health Psychol, 2005 ,24(2):225-229.
[39] Claxton-Oldfield S, Gosselin N, SchmidtChamberlain K, et al. A survey of family members'satisfaction with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10,27(3):191-196.
[40] Weeks LE, Macquarrie C, Pei OB.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a unique care link.J Palliat Care, 2008 ,24(2):85-93.
[41] Laxtonoldfield S, Claxtonoldfield J. The impact of volunteering in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07 .24(4):259-263.
[42] Claxton-Oldfield S.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volunteers.the benefits for patients, family caregivers, and the volunteers. Palliat Support Care, 2015,13(3):809-813.
[43] Brock CM, Herndon CM. A survey of hospice volunteer coordinators:training methods and objectives of current hospice volunteer training programs. A JHosp Palliat Med, 2017,34(5):412-416.
[44]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2014-02-26). http://www.gov.cn/xinwen/2014-02/26/content_ 2622318. htm.
[45]蔡美惠安宁志工招募、训练与服务一--以台北荣总运作模式为例 安安疗护杂志,1999(12):21-25.
志愿者服务论文第二篇:党员参与新时代志愿者服务的路径
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专科医院党员参与新时代志愿者服务的概况。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儿童医院305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概况与分析。结果 超过50%的党员志愿者都表示十分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但由于没有及时获得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信息(32.1%),不清楚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途径(43.6%)而未能参与志愿者服务。结论 医院应结合党员实际,提高志愿服务灵活性;优化志愿服务形式,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关键词:党员;志愿者服务;儿童医院;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志愿服务是主要形式,志愿者是主体[1],国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2],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落地基层[3]。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4]。2019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广泛发动各方面人员参与”[5]。“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志愿者,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力争达到8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达到20 h”[6]。党员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增强党员自身修养,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具有重要价值[7],是传承新时代学雷锋精神的重要保障。
党员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增强了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进一步践行了服务基层群众的党员承诺,密切了党群关系,对提高党的号召力具有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作为人文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营造院内人文关怀服务氛围,和谐医患关系,还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对提升医院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模范带头作用。上海市儿童医院自1998年开展志愿者服务至今,始终坚持“快乐志愿,快乐成长”的理念,院内党员志愿者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中,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特色志愿者服务,始终不断探索党员参与新时代志愿者服务的路径。本文将从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因素,服务参与情况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形成可行对策,不断探讨分析,以期提高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1 当下支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区域文明创建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拥有一批接地气、惠民心、有实效的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具有优秀的志愿服务传统。
通过对医院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的梳理,以及对个别党员同志访谈获知,当下医院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面临以下挑战:
1.1 参与志愿服务选择行相对被动
党员志愿者以参与医院组织的志愿活动为主,即有什么志愿服务就报名参与什么志愿服务,服务参与选择相对被动,志愿者群体与项目服务特色难以体现。
1.2 志愿服务时间较零散
医院党员志愿者受其职业特点影响,参与服务的时间基本难以固定,党员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只能从个人时间出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参与具有可行性的志愿服务项目。
1.3 志愿服务人员不固定
由于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间,个人选择参与服务内容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前来参加的党员志愿者不尽相同,这必然使得一些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延续性难以得到保证,活动成效也势必受到影响。
1.4 党员志愿者岗位特色尚未呈现
医院内志愿者活动专业特征明显,这对吸引党员志愿者选择参与志愿服务具有直接引导作用。如医院作为医疗单位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在组织医疗相关志愿服务时,高年资医护人员为主要参与群体,影响了年轻医务人员及非医疗相关专业医院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基于此,开展对院内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充分依托院内各基层支部平台,结合医院志愿服务实际情况,及不同支部党员志愿者的工作特色,探索有利于医院党员志愿者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精准化、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路径,尝试回答党员志愿者服务“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服务疑惑,并不断从支部共建入手“内外呼应”,吸收可用社会资源,联合院外支部共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扩大服务受惠面与影响力,从而使党员充分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服务中,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支部基层党建的重要平台,形成区域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
2 医院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概况与分析
本研究以党支部组织形式向院内党员开展网络问卷调查。
2.1 问卷设计
结合医院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共计13个条目。从党员性别、党龄、职称基本信息入手,通过对志愿者服务的组织方、党员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未能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参与服务意愿进行调查,获知医院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并了解党员最想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内容、个人对志愿者服务的认识、评价和收获,收集党员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进一步以开放题的形式征集医院党员对志愿者服务开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较为系统地全面了解本院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基本现状,结合党员志愿者对服务的期待,为医院探索党员参与新时代志愿者服务的路径提供借鉴和参考。
2.2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计305名党员参与,共收集有效问卷305份。
问卷基本概况:男性党员70名,女性党员235名;初级职称党员111名,中级职称党员120名,副高级职称党员为36名,正高级职称党员18名,其他职称党员20名;以党龄在6~10年的党员居多118名,其次为10~20年102名,1~5年54名,20~30年26名,30年以上5名。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职称党员志愿者实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类型对比。
运用SPSS 22.0软件及Excle 2013对收集的问卷收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不同职称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不同党员职称参与志愿者服务类型的交叉数据表得知:初级职称党员更多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5%;中级职称党员更多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0%;副高级职称党员志愿者更多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0%;高级职称党员志愿者更多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0%;其他职称党员志愿者更多参加医院组织的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0%(见图1)。
图1 不同职称党员志愿者实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类型对比
2.3.2 不同职称党员与其愿意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内容类型交叉对比。
将党员职称与党员更愿意参加的志愿者服务类型所得数据交叉分析结果如下:
初级职称党员志愿者更愿意参加健康咨询(义诊)志愿者服务,占初级调研人数的24.3%;中级职称的党员志愿者也更愿意参加健康咨询(义诊)的志愿者服务,约占该调研群体的25.8%;副高级职称的党员志愿者愿意参与健康咨询(义诊)的志愿者服务,约占总调研人数的38.9%;高级职称的党员志愿者倾向于参加健康咨询(义诊)的志愿者服务,约占总调研人数的50%(见图2)。
图2 不同职称党员与其愿意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内容类型交叉对比
由此可知,不同职称党员志愿者,尽管职称不同,实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不同,但在个人选择参与志愿者服务内容类型的过程中,都更加倾向与参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健康咨询(义诊)志愿者服务,参与者都期望能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通过提供专业志愿者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为服务对象带来切实帮助。
2.3.3 党员选择参与志愿服务频率。
参与调研的党员志愿者156人选择了每年1~2次的志愿者服务频率,占总调研人数的51.15%,其次28.52%的参与者选择了半年1~2次的服务频率,每季度参与1~2次志愿者服务的人数占比16.39%,每月参与1~2次志愿者服务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93%。被调查的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频率不高,一方面由于志愿者本身没有合适的时间参与服务(占总调查人数的43.61%),另一方面有约32.13%的党员志愿者表示没有及时获取相关服务信息,少部分党员志愿者也表示自己不清楚参与服务的途径或是对服务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服务本身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渠道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3.4 志愿服务信息与参与途径。
超过50%的党员志愿者都表示十分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但由于没有及时获得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信息(32.1%),不清楚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途径(43.6%)而未能参与志愿者服务,因此医院在组织志愿者服务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分模块与条线将志愿者服务相关信息进行服务宣传和告知,并将参与服务的途径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方便院内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
2.3.5 党员志愿者对服务的认识和收获。
47.54%的党员志愿者认为参与党员志愿者服务是体现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途径,20.98%的志愿者认为参与服务本身是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54.10%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27.87%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专业特长。
如何在其中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引领作用和带头作用,是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对党员志愿者进行服务意识教育的同时,需要结合党员志愿者自身特点、专业特点、服务时间等进行服务的设置,提高其主动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同时,发挥专业所学,实现助人所带来的自我价值感提高。
3 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拓展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路径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载体,以院党委与支部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为基础,联动院内党团员志愿者,不同年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坚持党委引领与总协调的机制,着重发挥党员志愿者走在前,做表率的模范带头作用,联动院内临床医技等支部党员力量,及区域化党建合作,实现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方案和项目的形成。
3.1 结合党员实际,提高志愿服务灵活性
结合不同党龄与职称党员参与服务的特点,对入党时间短,职称晋升空间大的年轻党员进行鼓励和引导,既要以机制规范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又要不断优化志愿服务参与流程、形式、频率安排等内容,提高该类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获得感和价值感,使其实现“要服务”向“想服务”的转变。
针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岗位特点的党员志愿者,进一步分析其参与服务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着重克服消极影响因素,发挥积极影响因素,如年轻党员志愿者可参与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陪伴的志愿服务,拉近与医患距离,和谐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院环境的融入感;高年资医护人员以参与专业义诊帮扶等志愿者服务,增加自身对专业志愿者服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医院后勤行政岗位党员志愿者在就诊高峰期,院内大型活动时为来院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志愿协助服务。
3.1.1 优化志愿服务形式,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党龄对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和内容影响性相对较小。不同职称党员志愿者在服务时间安排,服务信息及时获知,参与途径清楚等同等条件,都倾向于参与健康义诊类的专业志愿者服务,这说明在支部党员志愿者服务建设中要优化志愿服务形式,发挥专业特点,打造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项目。
一方面,院党委可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根据不同党龄党员志愿者的群体化差异,开展不同党龄党员志愿者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如青年党员可参与新媒体科普志愿者相关服务,家长在线咨询解答等服务,运用信息化派单,接单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手段,切实打通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通道,升级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另一方面,院内各党支部也充分发挥支部特点,开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如2014年医技第一党支部首创“儿童用药问答微信”,支部书记李志玲带领支部党员免费为6万余人次的患儿家长开展用药咨询志愿服务,科普宣传收益听众近10万人次。各在职党支部与所在社区单位、学校党支部积极开展急救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志愿者服务活动。
立足专业特点,医院逐渐形成了不同条线的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如护理部组织的南丁格尔志愿者队、医生参与为主的白求恩志愿者队、社工部牵头的阳光爱心志愿者队等。
3.1.2 依托“党建+志愿”,实现区域党建联建。
2014年上海市委将“区域化党建”纳入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1+6”文件,要求将区域化党建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方法和机制。由此,以党建共建项目为基础,区域化党建为平台,院党委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创新区域化党建联盟建设,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依托“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志愿服务项目,互享公益服务资源,增强服务成效,实现志愿者服务项目成果共享,拓宽共建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扩大服务的受惠面和影响力。结合医院实际,积极参区域化党建服务工作,对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联合学习理论、联抓党员教育、联手服务群众、联心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带领24个在职党支部与共建单位开展了各类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党建联建活动。
既发挥医院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医疗资源优势,组织党员专家和志愿者为共建单位提供健康讲座、急救培训和义诊等服务,积极为共建单位党团员、群众来院关心,慰问患儿、参与协助维持门诊秩序维护等各类志愿活动做好服务。实现科普惠民,开展义诊咨询等医疗相关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大中小学课堂,为民众带来健康支持,生命教育,急救培训等特色志愿者服务,扩大医院在区域内的公益影响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建设。同时,不断联动区域内共建单位党组织的优势资源,探索特色优势志愿者服务项目,如以邀请学校专业党员教师志愿者到院,为长期住院的重症慢性病患儿进行学业的辅导,社交技能等的培养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彩虹湾病房学校”志愿者服务项目,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成为区域支部共建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至今,医院党建联建单位累计有3 500余人次前来参加各类“党建+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党员占75%。
支部共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党员志愿者参与专业志愿者服务提供机会,使得党员志愿者服务成为传递党的声音,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的重要发声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共建特色志愿者服务项目成果辐射到区域内的民众家庭和居民,丰富其社会生活,为民众享受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4 小结
志愿服务是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人文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教育党员,督促党员,引领党员,实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党员践行“不忘初心”的重要方式。党员志愿服务不仅让来院就诊的群众切实得到了服务,也使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了党员志愿者对医院服务流程的熟悉,提升了党员职工对医院服务质量提高的参与感。
参考文献
[1]谭建光中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4):48-57.
[2]许泽霖郑栋鹏.吕静新时代背景下把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载体的路径分析:以潍坊学院“1+1”志愿服务队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9,19(3);84-86.
[3]钱文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1):13-15.
[4]龙梦君,尹喜艳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志愿品牌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展的路径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2020(18)142-143.
[5]张祖平.志愿服务如何服务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J].中国社会工作.2019(8):41.
[6]中国文明网.“在职党员先锋行文明创建我带头"志愿服务项目[EB/OL](2018-11-27-.ttp://www. wenming .cn/zyfw/2018sg100/zjzyfw xm/201811/t20181127_ .4912511. shtml.
[7]黄敏基层党员志愿服务实践与探索以福州市马尾区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 202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