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灵性视角与老年社会工作存在高度契合与实践措施

来源:社会与公益 作者:李成友,廖浣辰
发布于:2021-06-05 共54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老年社会工作论文(热门推荐6篇)
【第3篇】城镇独居老人社区养老中引入怀旧疗法的优势及及困境
【第4篇】社区居家养老在社会转型中的发展瓶颈及优势
【第5篇】 灵性视角与老年社会工作存在高度契合与实践措施
【第6篇】基于增能理论视角探讨老年社会服务的介入路径

老年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五篇:灵性视角与老年社会工作存在高度契合与实践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大,服务于老年群体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需要在理论及实务层面探寻更多的途径。灵性视角经过学界长时间的讨论后,已具备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它与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贴合度更高,与老年社会工作在目标、原则及功能上高度一致,但目前老年社会工作普遍缺乏对老年群体灵性的探索。因此,笔者从个体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及社会建设方面,对灵性视角下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灵性视角;老年社会工作;灵性需求;和谐幸福;

  作者简介:李成友(1997-),男,四川泸州人,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MSW),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201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巨大……[1]老年人口的增多推动了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社会工作分支之一的老年社会工作逐步向体系化、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模式,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指导及实务经验支撑。

老年社会工作

  灵性视角已逐渐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热点[2].灵性,是与个体的感性、理性并称的三大能力之一,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自我超越、潜能开发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超越于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而达于"自由"并至于"幸福"之境地的能力[3].在灵性视角下,发挥个体的灵性能力,不仅可以使得个体在接受照顾的过程中达至个体的复元,还可以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4].

  随着灵性视角相关理论及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与灵性视角结合等实务的运用经验越来越多[5],老年社会工作也在逐步寻求理论视角及实践模式上的新的突破。灵性视角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探讨或实务介入的切入点,它更多是要去寻求个体生命意义的提升,满足个体的灵性需求。

  二、老年社会工作介入中灵性需求的缺失

  老年社会工作属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老年照顾服务领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而产生的多元化养老照顾模式之一,其为老年照护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但仍存在某些不足,如对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较偏向于身体的照料,忽视内在需求及自我实现,而灵性介入则更注重个体摆脱束缚、回应内在需求、与自然合一。简言之就是要使个体达至感觉自在、内在和谐、感觉圆满的状态,因此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老年社会工作实践的缺失。

  (一)摆脱束缚的缺失

  笔者看来,这里的束缚不仅仅指物性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前文提到,发挥灵性是要超越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案主步入老年后,各项身体机能退化、社会地位降低、自我效能感较弱,这些问题不仅会给老人带来身体上的束缚,也就是物性的束缚,还会使案主在心理上受到无形的思想束缚。老年社会工作在于运用专业的养老知识与服务技能及专业化照料来满足老年人切实需求[6],但由于社会工作者能力和精力有限,在满足案主需要时会选择性地回避其无法满足的需求。例如:案主可能身患残疾但是想要出去欣赏风景,案主可能想要走出无菌病房但是自身体质不允许等,这些情况下案主的物性束缚较难摆脱,老年社会工作在介入的时候也就选择了其他替代性策略,期望以此替代案主摆脱束缚。此外,当案主具有心理上的抑郁倾向或强迫症受到心理上的束缚时,老年社会工作却无法协助案主摆脱心理上的束缚,其作用的发挥不如心理学。综上,老年社会工作会因为能力不足、伦理冲突等因素在上述束缚问题上避重就轻,从而无法帮助案主摆脱束缚。

  (二)内在需求回应的缺失

  这里的内在需求指老年人群体灵性层面的部分需求。有研究表明,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物质层面上的需求满足成效往往大于心理层面上的需求满足成效。老年人的非灵性需求之于灵性需求而言更容易量化和满足,而灵性视角寻求的自我超越、开发潜能、达到自由和幸福的境地等需求则不易满足。

  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最高一个层次则涉及道德、创造力、自觉性、公正度、接受现实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7].灵性的需求就是马斯诺顶层需求的一个凝结,个体自我实现、灵性觉醒、潜能发挥甚至是高峰体验等不仅体现了个体的自我实现,甚至体现了个体的自我超越。

  老龄化社会中,大部分老年人面临的都是较低层次的需求问题,因此老年社会工作的关注重点便聚焦于低层次的需求满足,那么对于案主的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灵性需求而言,现行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明显缺失。

  (三)追求合一的缺失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相信有天堂地狱,坚信肢体必须完整等,他们担心自己死后灵魂会到哪里,以及想要知道肢体的残缺对来世的影响等,这在临终关怀领域涉及较多。此部分的需求是与信仰相关,作为社会科学的老年社会工作而言,开展实务工作是基于实际从案主的切实需要出发,而信仰因人而异,观念多种多样。在案主需要追求神灵或自然的合一、追求人生的圆满时,社工难以做出有效回应,案主追求合一的灵性需求因此缺失。

  三、灵性视角与老年社会工作存在高度契合

  灵性视角作为中国近来社会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在理论目标、原则、功能等多方面都与老年社会工作契合度较高,在与老年社会工作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出有效作用。

  (一)目标契合

  首先,灵性视角的目标对于个体而言是要促进个体的复元。学者陈劲松称个体感性、理性、灵性三种能力的整体状态为"元".灵性视角下,个体灵性能力的激发并与感性理性能力相互协调便能促进个人发展。为此,要促进案主积极参与,让案主认识并激发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身灵性能力存在的价值,然后了解到各种资源和技术,解决自身困境,恢复自身功能,这与老年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上的介入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灵性视角下更进一步的目标是要让案主能够独立自主地成长,能够发挥自己的灵性能力,掌握自我解决问题及利用资源的能力,达到自我实现。这与老年社会工作为案主提供服务,提升案主运用资源及自我解决问题,甚至寻求自我实现的目标一致。

  再次,灵性视角最终是要让案主在生活中达成一种和谐幸福的状态,并且把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也定为达到这种和谐幸福的状态,甚至是有能力与带动身边的人去激发自己的灵性能力并达至和谐幸福。而老年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让案主自助,甚至是使案主有能力再去帮助他人。

  最后,灵性视角的目标不仅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更在于整个社会建设。灵性视角下是要建立一个充满灵性、生动活泼的社会。而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是要倡导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整个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和谐氛围,这两个目标具有一致性。

  (二)原则契合

  灵性视角的原则除了一些该视角下特有的如感性理性和灵性相结合、灵性指导语和服务过程相结合等等,也在遵循社会工作的保密、最小伤害、案主自决等基本原则。而老年社会工作属于专业社会工作领域,在遵循社会工作的保密、最小伤害等原则的同时会有老年社会工作的特殊原则,如耐心鼓励、协助自决等。而这些原则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目的都在于提升案主的能力,促进案主潜能的觉醒甚至是灵性的觉醒。

  (三)功能契合

  老年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之一,社会工作具有康复、预防、发展、倡导社会政策、传播社会福利等功能,老年社会工作则在老年人层面更加突出,如促进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康复、预防老年问题产生、倡导老年社会福利政策、配置老年人适用的社会资源等。而灵性视角下对于个体的康复是通过促进个体或案主的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方面能力的复元,达到其灵性的觉醒,并以此促进其问题的解决。在问题预防层面,灵性视角是注重达到感性理性灵性的整体状态,以此预防个体问题发生。而在潜能激发层面,也是通过感性理性灵性三种能力的协调发挥来激发个体潜能。在社会层面灵性视角下是要建立一个和谐活跃的社会,而灵性视角所倡导的社会政策必然也是往该方面聚焦。在社会福利传递层面,灵性视角下不仅关注个体物质上的福利,精神及价值层面也是灵性视角的着力点。因此,灵性视角和老年社会工作具有功能上的一致性。

  四、灵性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实践

  灵性视角追求的是个体在初级、中级、高级以及社会建设等层面达到相应目标,促使个体理性、感性、灵性三种能力整体统一,最终促进个体自我超越、激发潜能,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相应地,老年社会工作在针对老年个体或群体开展服务时,可以从个体的初级、中级、高级及社会层面采取具体的实践措施。

  (一)初级层面

  在初级层面上,社会工作者首先还是要吸引案主积极参与互动服务。老年个体会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社会地位的变更等因素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社会工作者就要引导案主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去感受和感知这个世界[8],感知自己具有的感性、理性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案主一起分析周围的环境和问题以及存在的解决问题的优势。这是一个协助案主自我分析、言语替代、灵性唤醒以及福利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觉醒灵性能力,分析自己灵性发展阶段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就要带领案主进行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的分析,用正向的表达替换掉其偏差认知,帮助案主认识到自身的"三性"能力。

  (二)中级层面

  经过初级层次的介入,有效状态下是老年个体经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已经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三性"能力,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及优势所在。中级层次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老年个体去运用"三性"能力,投入自己感兴趣的、有优势的领域,甚至是运用资源摆脱自己的困境。此时,社会工作者要创造或者引导案主进入有条件的环境中,让案主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灵性能力。例如,如果案主对琴棋书画感兴趣,就可以组织一个琴棋书画学习小组,一方面可以学习,另一方面老人在相互交流、相互夸赞过程中还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灵性能力的发挥,也有助于老年社会工作目标的实现。还可以引导案主参与一些情绪控制锻炼理性思维的活动,引导案主进行冥想及自我探索。

  (三)高级层面

  实现初级和中级成效之后,就是要促进案主的自我实现,灵性视角及老年社会工作在个体成效上的目标都是要达到老人自我实现的效果,此效果就是案主在生活中达到了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感到自由幸福。这个层次就是要进一步巩固之前两个层次的认识和掌握的能力。这是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的后期阶段,此时社会工作者要引导老年个体,利用环境和优势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灵活应对自己面临的困难,此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引导案主用灵性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以此影响或者感染周边的环境。例如:在临终关怀中,案主期望有释然宁静的心态,社会工作者可引导案主与家人做好告别和交代,回顾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做好积极正向的引导,分析临终的正向影响(减轻家庭负担、生命的终结、子女孝顺等),并以此影响家人,力图减轻家人的悲痛。

  (四)社会建设层面

  老年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层面是要通过社会工作的广泛介入,营造一种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以及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也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灵性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抓住社区及组织两个重点,首先提升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在激发老年个体灵性方面的能力;另外,在社区中开展多种拓展服务提升社区老年群体的自我实现能力。在社会上要营造一个具有更全面的公平正义、更高的包容性、更多的创新性、更强的幸福感与自由体验的氛围。这就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老年社会工作直接与老年群体接触,能真实了解到老年群体各种实际需求,因此老年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倡导社会政策,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灵性的和谐社会。

  五、结语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养老负担必然加大,作为专门为老年群体服务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分担社会养老负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老年社会工作逐步完善,逐步体系化、制度化、完善化的过程中,从灵性视角出发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践将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都起到丰富的作用。此外,灵性视角关注个体的潜能激发、自我实现、自由幸福,这与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目前老年社会工作也很少从灵性视角开展服务。在灵性视角下,从个体的初、中、高级层次及社会建设层次开展服务,可以在促进个体自我实现、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可以对灵性视角相关理论进行检测及补充,起到促进实务及理论双重发展的作用。但是,灵性觉醒过程也是一个精神层次的改变过程,活动和成效难以量化,具体指标需要学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 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EB/OL].(2019-08 22)[2020-06-23]. ht:/ww.w stats.

  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2_ 1692898 .html.

  [2]陈劲松。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J].社会建设,2019(3):3-13.

  [3]陈海萍。社会工作中的灵性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8):15-17.

  [4]陈劲松灵性社会工作及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J].社会建设,2014(1):56-67.76.

  [5]刘继同。人类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结构层次与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构[J].人文杂志,2015(2)-110-115.

  [6]毛静博杨景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208.

  [7]何雪松社会1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潘蓉。城市低保群体的精神慰藉研究基于灵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9):18-19.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原文出处:李成友,廖浣辰.灵性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探析[J].社会与公益,2020(07):24-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