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本土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作制度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此种模式的工作思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可以拓宽我国社会工作的管理对象。因此加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内容如下。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本土社会化; 机构管理; 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发展本土化是建设国家事业的必经之路。社会工作本土化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与中国的国情形式应, 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目的是提高机构管理的有效性。
一、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制度主体依赖性较强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在制度主体上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表现为社会工作的管理主要依靠政府部门。民办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还未全面开展。其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依赖政府较强的方面主要有恢复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人才队伍的抵用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建设和本土化培育等。本土社会工作机构在过度依赖政府的基础上, 各种类型的民间社会工作团体将得不到发展。
(二)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制度对象带有较强的传统性
伴随我国本土社会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 社会工作人员在自身专业能力和工作素养上都有了显着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自身职业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党和政府也努力纪念馆社会工作作为重点性的任务。但是社会公众在对社会工作职业性质和专业特征定位上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模糊性, 将服务对象集中在了传统福利提供领域的弱势人群。长此以往, 社会工作以依靠政府帮助困难人群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普遍的社会公众对民办社会机构的服务功能存在不信任的问题。[1]
(三)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制度运行平衡性较差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在制度上运行的平衡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地区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关系。表现为有些地区在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盲目发展社会工作, 导致社会工作向着泛化、异化的方向发展, 出现东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二是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发展。表现为城市地区的社会工作开展很顺利, 而忽视了乡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因此针对此种问题需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三是领域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表现在社会工作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在社会工作人员建设上也存在不协调性。
(四) 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制度应急性不强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社会需要考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 针对制度的理性特征分析, 党委政府选择社会工作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稳定, 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靠社会工作制度可以在遇到紧急性的问题是妥善得到解决。因此针对此种问题社会工作就具备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同样具备维护社会秩序功能的社会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得到政府的支持, 这对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再者, 政府还具备社会管理的职能, 而提高政府对本土社会工作的关注度可以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同样社会工作要想对其他行业进行妥善的监管, 就需要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但是目前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性不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不足。分析其原因还是在于本土社会工作制度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此种问题要立足与长远眼光, 突出社会工作的稳定功能和应急功能, 对其进行完整性的功能定位。[2]
二、促进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有效管理的措施
(一) 积极促进政企关系的优化
社会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 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工作中主体责任的承担者就是政府, 依靠政府可以对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并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同时, 政府在组织培育、行政监管等方面也为本土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
(二) 积极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我国本土社会机构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在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 可以壮大社会工作的人员力量。促使事业单位中优秀的人员服务于社会工作建设。因此可以在社会工作和事业单位之间形成护理共赢的平台。确保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向着社会工作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促进事业单位积极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优化社会工作的岗位配置, 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 提高服务岗位的专业性。
(三) 将群众团体的协同作用有效体现
我国本土社会机构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群体团队的协同作用积极发挥。群体组织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各有各的优缺点。因此我国本土社会机构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群体组织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在工作内容上进行明确的分层, 有效发挥好社会工作机构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积极建立起群众团体的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
(四) 努力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政府主要通过自身的监督职能来约束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政府的监督约束下, 可以向着更加专业化、灵活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以形成政府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调发展的局面, 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4]
(五) 积极促进服务平台的载体转化
要充分将我国等众多社会服务机构和现有社会服务从业人员的作用有效发挥。如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等社会服务机构,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社会工作参与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积极促进现有的社会的服务模式向这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平台转变。
(六) 对社会工作功能定位准确
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需要对自身的功能定位进行一进步的明确。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发展社会主义工作作为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本土社会机构管理部门需要认清这一点。明确社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 努力促使人民群众获取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不能将社会工作片面的看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管控的部门。因此参与社会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明确清楚。再者, 在社会管理中还需要本土社会机构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引入进去, 明确促稳定、促和谐、促发展才是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的首先目标。其次, 在社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以及现有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在此基础上提高我国本土社会机构管理的有效性。[5]
(七) 强化社会工作的内在动力
社会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社会工作效益与二者之间有重要的关系。其中提高社会工作顺利展开的强大动力就是服务对象。因此社会工作机构管理部门需要努力强化社会工作的内在动力, 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工作需要服务的对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要立足本土, 社会工作组织机构需要将人民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清楚,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在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上, 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管理应急时间, 紧急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各项社会工作。[6]
(八) 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关键。社会工作处于的环境是非均衡的。因此社会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目前的改革情况。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社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努力将重点性的地区和重点性的领域行业突出。努力形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各有侧重、互相衔接”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7]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土社会工作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适应。以上就是笔者针对目前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相应分析, 并制定出了提高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梁.初生与成长: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的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 2015.
[2] 陈炜婷.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以W市公益创投项目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7.
[3]杨婷.社会生态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南京市XX社会工作服务社为例[D].江苏:扬州大学, 2017.
[4]张琦.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探究——以武汉市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夏小淳.嵌入性视角下高校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公办福利机构的研究——基于“三区计划”的实务经验[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2016.
[6]颜振飞.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基于共青团工作转型的视角[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5.
[7]曲玉波.社会工作立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5, (1)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