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599 - 649) 开国建功,勤于政务,从谏如流,达 “贞观之治”,其政绩永续史册。但我们在评价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同时,还有必要审视其对艺术和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帝王的个人好恶和审美观念往往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风向标,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中国宫廷艺术繁荣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实践者。一方面,唐太宗的艺术实践不仅对中国书法的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影响巨大,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后世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帝王书画往往带有浓郁的宫廷艺术因子,这种统领上层阶级的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一、 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表现
(一) 始开崇王之风
据唐李绰 《尚书故实》载: “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 (王羲之) 书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一轴,宝惜者独 《兰亭》为最,置于坐侧,朝夕观览。尝一日附耳语高宗曰: ‘吾千秋万岁后,与吾 《兰亭》将去也。’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由此可见,太宗对羲之书帖的喜爱程度已无可附加,可谓痴迷,且其在搜罗天下王书遗墨之际,为得 《兰亭集序》,更是命臣下乔装诱骗以得之。
太宗曾亲自撰写 《王羲之传赞》,谓其书法点画和结体为 “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 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赞其书法成就 “尽善尽美”,对其书法的挚爱更是达到了 “玩之不觉为倦” “心摹手追,此人而已” 的境地。至此,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以确立。这不仅在于其书法技艺之卓绝,更得力于太宗的标榜及推崇。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 “(太宗) 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 《兰亭》,赐梁公房玄龄已下八人。普彻窃拓以出,故在外传之。”
太宗通过此举将其个人对《兰亭集序》的珍崇推而广之,在使得贤臣朝贵可以一睹 《兰亭》之风采的同时,又在机缘巧合下将 《兰亭》书迹进一步传播到更为广阔的阶层和领域。
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崇尚,不仅仅是个人审美趣味的体现,还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层面的反馈。同时,太宗在对羲之法帖的搜集、鉴藏、流传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所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外,从整个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崇王之风利于南北书风的整合,也能够从以书学为基础的文化领域统一文人思想,从而符合大一统的需要。
(二) 躬耕翰墨书论
唐太宗传世书作,据宋代陈思 《宝刻丛编》记有石刻 5 种,北宋徽宗时编纂的 《宣和书谱》收书迹 14 件,其中正书 1 件,行书 9 件,草书 4件。目前所能见到的唐太宗传世书迹仅存行书《晋祠铭》碑刻、 《温泉铭》碑刻拓本、草书 《屏风贴》拓本以及 《淳化阁帖》卷一历代帝王书所载的 23 帖。据唐武平一 《徐氏法书记》载: “太宗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购求,殆尽遗逸。万机之暇,备加执玩。”
这一记载表明太宗在收藏大量晋人书帖之余,亦投入大量精力去赏玩这些墨宝。 “久慕逸少 《兰亭序》,得之,则置于座侧,朝夕观览,四时不辍,长秉灯临摹,玩味不已。”这正体现了太宗在摹写和创作方面的不遗余力、乐此不疲。历经1 300多年的风雨洗礼和世事沧桑,唐太宗的书法至今仍留存下来 20 余件,可以想见当时他在翰墨的创作上必定硕果颇丰。
古人尝言 “三不朽”: 立德、立言、立功。唐太宗不仅在书法实践上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书作,在 “立言”上也堪称后世的楷模,其 《论书》《笔法诀》 《指意》 《王羲之传论》等书论流传于世,较为全面地谈及了翰墨笔法、字态神韵、创作理念以及书家评论等内容,且其中分别蕴含了 “惟求骨力,形势自生”“心正气和,契于玄妙”“心副相参,神气冲和”“研精篆素,尽善尽美”等丰富的书学理论及思想,为后世书家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总体而言,唐太宗致力于翰墨书论,在实践与理论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三) 督学馆设书科
唐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后遂改 “修文馆”为 “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元恭、萧德言等为本馆 (弘文馆) 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弘文馆主要教授经史书法,并设立 “书学”,置书学博士,书法科则由太宗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执教。贞观元年 “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可见太宗对封建统治阶层书法教育的推广和重视。弘文馆内亦有专司搨印描摹书迹的 “搨书手”,他们所摹搨书作几可乱真,著名者有赵模、汤普彻、冯承素等。流传至今的唐摹 《兰亭集序》“神龙”半印本或是冯承素所摹写,可见唐太宗所设弘文馆,在人员的职能设置上亦有助于名家法帖的传播。
科举考试也将书法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之一,以书取仕。“按唐朝规定,进士明经考中以后,不能直接任职,必须经过尚书省吏部的考试,主要有四项 ‘身、言、书、判’,其中 ‘书取楷法遒美’,即要求书写工整大方,笔力雄健或苍劲雅秀,称为遒丽、劲媚,然由于参加铨选之人渐多,实际上往往只凭书、判用人,形成 ‘吏部选人,必限书判’的情况。”
这一系列政治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唐初文化教育与书法艺术的发展,成就了唐代的翰墨盛世。
二、 唐太宗书法的美学思想
唐太宗不仅在书法创作和教育上孜孜以求,而且在书学理论上也成就斐然。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书论及书法作品中所反映出的 “法度森严” “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等美学思想,诠释了初唐书法的审美风尚。
(一) “法度森严”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是从字的结体和章法中审视书法的意蕴美。“唐人尚法”正是将以唐楷为代表的翰墨 “法度”作为唐书美学的经典概括。唐太宗崇王,其书法融晋人之神韵于唐人之法度,开创了 “法度森严”的唐书美学,其书论 《指意》中就提出 “心动而手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的 “尚法”主张。在 《笔法诀》中,太宗已将书法之点画规范、结字要领作了详细的规定,不仅是对自身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唐代 “尚法”书风的希冀。
太宗楷书虽已失传,难见其 “正襟危坐”之字态,但从其传世行书遗墨中亦可窥视其法度之所在。《晋祠铭》 (见图 1) ,亦称 《晋祠之铭并序》碑,碑体高 195cm,宽 120cm,厚 27cm,现立于晋祠贞观宝翰亭内。该铭书于太宗贞观二十年 (647年) ,以行书撰写,乃我国书法史上第一块以行书入碑的石刻。全文共 28 行,1 200 余字,笔法精到,挺拔劲秀,气魄宏大,刻工精湛。碑额部以“飞白体”书写 3 行 9 字纪年 “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见图 2) ,用笔枯硬,苍劲练达、刚柔并济、章法谨严。特别是 “观”字,用笔之飘逸劲健跃然于碑上。《晋祠铭》行书体势收笔藏锋、圆中见方、饱藏骨力,颇具正书之法度。太宗翰墨法度严谨,正是由于他深厚的正书功底结合能够畅情达意的行草笔势,因而其行书似欹反正,动中寓静; 草书体势跌宕,若断还连,契合法度。
(二) “雅正中和”
如果说 “法度森严”是对唐代书法外在形式的审美规范的话,那么 “雅正中和”则是对书法内在气韵的美学要求。唐太宗因歆慕羲之书法之神韵、风度而推崇 “王体”,文人士大夫将翰墨视为人文素养的载体且历来就有尚 “雅”的传统,自不用多说。唐太宗 《笔法诀》 “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 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
正者,冲和之谓也”。其中 “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蕴含了书法创作主体心神志气要契于“中正” “冲和”,才能避免字的 “欹斜颠覆”的思想。“雅正”的书法美学正是以太宗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书风。“中和”亦源于太宗 《指意》所述 “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即运笔时主副毫配合相得益彰才可使字遒劲光泽,散发出 “神” “气”相冲和的审美感受。 《温泉铭》(见图 3) 乃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其碑石久佚,现存 《温泉铭》唐代孤本拓片则是清末民初道士王圆籙于 1900 年在莫高窟千佛洞发现,后被法国人伯希和劫去,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该铭刻于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648年) ,今残存 48 行,350 余字,书风俊雅润朗,奇拗奔放,颇具 “二王”之风。 《温泉铭》书风俊雅、欹正得体、神韵冲和,可视为 “雅正中和”审美之典范。
(三) “尽善尽美”
如果要探讨唐太宗所崇尚的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 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的 “尽善尽美”的书风,窃以为可以从 《王羲之传论》中太宗所批判的书家笔墨来入手。如批评钟繇 “体古不今,字长逾制”,献之“字势疏瘦,笔踪拘束”,萧子云 “无丈夫气”等。
如果进行反向推理,太宗所认为的 “尽善尽美”应当是: 字体要具有时代风尚,亦不能过长而逾越法度; 字势要疏密合宜、骨力遒劲、筋肉饱满、笔法俊逸; 字态要有阳刚之气,气魄旷达。惟有如是书风才能 “尽善尽美”。
《屏风帖》 (见图 4) 乃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1 年) 所书,原以真、草二体写于素绢,共计11 幅,内容则以前人之事迹警戒于后人。据宋代陈思 《书苑菁华》载: “十四年 (贞观) 四月二十二日,太宗亲作真草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后绢书亡佚,南宋时又重现于世,但其楷书没能流传,仅残存部分草体。遂后人刻石以传世,因碑石右上角缺损,故又称 “折角碑”,现仅存拓本。 《屏风帖》笔力健劲,气势畅达,章法错落,参差变化,为太宗草书之佳作。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评太宗 《屏风帖》“成篇幅而不偭山阴家法”,可见太宗行草书的笔法和神韵乃是对羲之 “心摹手追”的结果。此外,“唐太宗于书法上提出 ‘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意义重大,不仅对于纠南朝以来的南北之偏是一剂良药,对于书法批评的标准,亦有重要的意义。”
三 唐太宗书法的艺术特色
抛开帝王书家的光环,唐太宗书法的艺术性也颇为可观。南朝齐书论家王僧虔 《笔意赞》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艺术 “神” “形”兼备的辨证统一关系,在唐太宗的书法艺术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诠释。唐太宗的书法在结体、笔力、章法布白以及神采上都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 形质完备
结体: 从唐太宗的书法遗墨中看,尤其是以《晋祠铭》与 《温泉铭》为代表的行书,其结体“似欹反正”的特点尤为突出。太宗赞羲之书法“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这在其 《温泉铭》的结体中表现尤为显著。 《温泉铭》行书笔法较《晋祠铭》更为洒脱俊逸,线条爽利劲健,笔画欹侧而上下、左右间架体势相抵,字正而势稳。“如果将 《晋祠铭》与 《温泉铭》二碑与 《王羲之圣教序》作一番比较,就不难看出,唐太宗的字不仅仅在结体、笔势、点画上颇似王体,而且更具骨骼雄奇,气势洒脱,遒劲飞逸等唐太宗所独有的特色。至此,唐太宗的书法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笔力: 唐太宗书法 “笔力遒劲” “骨硬筋健”的笔法在其行书以及行草书中都有所体现。 《阁帖》中太宗行书运笔皆挺劲犀利、笔锋显露,可见太宗对笔力运用之精到。 《晋祠铭》碑额上书“飞白体” (见图 2) 可谓太宗刚劲笔力之写照。
张怀瓘 《书断》记唐太宗 “工隶书飞白,行草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虽此 “飞白”不是隶书,但丝丝露白、骨力遒劲、硬朗练达的笔力则彰显无疑。章法布白: 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留白均匀、疏密得当、清雅隽逸,除以 《屏风帖》为代表的草书外,唐太宗的行书章法大致如此。北宋 《淳化阁帖》,亦称 《阁帖》,共拓印 10 卷,收录了先秦至唐一千多年间的名家墨迹。卷一为历代帝王书,其中录入唐太宗法帖 23 通,且大多为行草书。这些法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史料价值,但少数法帖书风与笔法与太宗略有相左,或因编刻者翰林侍书王著鉴识不精,致使法帖瑶珉杂糅,因而太宗墨迹亦有讹误。北宋书法辨伪大家黄伯思鉴定唐太宗 《吊江叔帖》 《叔艺韫多材帖》 《答进枇杷帖》《移营五桥南帖》皆为唐高宗所书,因此唐太宗法帖亦有 19 通之说。唐太宗法帖较具代表性的有 《两度帖》 (见图 5) 、 《辱书帖》 (见图 6) 、《三五日帖》 (见图 7) 、 《患痢帖》 (见图 8) 等。
唐太宗传世行草法帖具有字形结体略长,收笔露锋,布白疏密得当,骨法刚劲,行气顺畅的特点。
(二) 神采为上
北宋朱长文 《续书断》列唐太宗书法为妙品之首,曰: “翰墨所挥,遒劲妍逸,鸾凤飞翥,虬龙腾跃,妙之最也。”太宗行书与草书无不透出“二王”的神采气质,点画骨力刚劲、欹侧奔放,笔法俊逸,起承转折气韵贯通、毫无阻滞。唐太宗遗墨皆备神采,如 《晋祠铭》之雅正, 《温泉铭》之俊逸, 《阁帖》行草之遒劲,其中草书 《屏风帖》之洒脱尤为值得称道,极尽气韵神采。《屏风帖》草法字句连缀成行、字势跌宕,笔断意连、线条流畅、形势自生,留白得当、虚实相映,字与字之间更是顾盼生姿,颇具韵致。唐太宗书法的神采和气韵是建立在形质完备的基础之上的,这不仅得益于对王羲之 “尚韵”书风的 “心摹手追”,更是得益于太宗对各种书体的精研以及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唐太宗草书 《屏风帖》 (见图 9) 可谓是其宸翰章法之典范。通篇章法计白当黑、错落参差,笔画纤秾交错,布白妙趣天成、虚实相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唐太宗李世民的翰墨情结及美学观可以归结为其在 “书” (宸翰创作) 、 “教” (学馆书科) 、“论” (书学论著) 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虽然李世民的书法作品和书论遗存数量有限,但对其艺术及理论成就亦能管中窥豹。他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位具有极高创作水平的书法家,而且是不容小觑的书法理论家,同时在历代帝王书家中,他更是造诣颇深的翰墨明君。唐太宗作为地位殊胜的帝王书家,能够首倡 “全民”习书,亦将 “王体”奉为圭臬,这正是唐太宗对书法史最大的贡献,这也是与一般书家最大的区别所在。
帝王推崇翰墨,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塑造,更是一个朝代重文精神的体现。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不仅表现在对书坛巨擘艺术成就的肯定上,也体现在他自身的躬耕翰墨和艺术特色的形成上。
他对书论及书法美学的见地,不仅集前人之大成,更开后世之风尚,尤其是其 “惟求骨力” “神气冲和”“法度森严”以及 “尽善尽美”等书学主张和美学思想,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予以了理论高度上的指引。通过对唐太宗翰墨情结的研究,“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 “唐宗”遂可以 “正名”,其书法艺术以及书论中的精髓仍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张彦远. 法书要录 [M]. 刘 石,校点.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4 -115.
[2]张永亮. 唐太宗书法艺术综论 [J]. 时代文学: 理论学术版,2007 (1) : 197 -198.
[3]欧阳修,朱 祁. 新唐书 [M]. 中华书局,1999.
[4]施 政. 唐太宗书法综论 [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6: 33.
[5] 陈 思. 书苑菁华 [M]. 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3: 43.
[6]魏茂军. 唐太宗书法研究 [D]. 济南: 山东大学,2009: 25.
[7]温友言. 论唐太宗的书法艺术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 37 -39.
[8]上海书画出版社. 历代书法论文选 [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