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虽然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但在欧洲人登陆之前,当地的土着民族仍处于原始公社时期,无文字,仅有萌芽状态的口头文学.18 世纪 70 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陆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定居,以后才逐渐产生了见于文字的文学作品. 因此,澳大利亚文学实际上是英语文学.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的澳大利亚文学创作与英伦小说的相似之处. 以马库斯·克拉克为例,作为早期的澳大利亚作家,在他之后,没有再要阅读有关流放制度的历史书的必要,这位小说家在自己的领域中击败了历史学家.小说沿袭的是欧洲文学的创作摩斯, 套用司各特传奇小说的创作方法,将启蒙运动的现实主义和前浪漫主义的神秘和恐怖融为一体,是典型的狄更斯式的套数.另外的作家呢?
彼得·凯里,新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就像他本人一样"标新立异".《凯利帮真史》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颇像罗宾汉那些绿林好汉的套路,但整个小说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恐非那位母亲莫属了,那位奎格家族的成员,美丽、野性、勇敢却又极度自私.
虽然彼得凯里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在那个时代的澳大利亚,在那个贫穷无处不在、腐败与不公横行不法的地方,女性大多被剥夺了女性温婉的本性,变成了凶狠的角色. 在他之前的另一位作家迈尔斯·富兰克林(1879-1954)就是一位致力于反映早期牧场生活的小说家. 她的小说也可谓是牧场家世小说,从她的作品中可见作者本人强烈的女权主义倾向,她的女主人公往往聪明伶俐.她的表现男女平等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光辉历程》于 1901 年发表,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 并由此吹响了澳大利亚小说女权运动的号角.
《我的光辉历程》 贯穿始终的女主人公西比拉不同于同时代的普通农村少女, 她渴望 "从事艺术活动",她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创造新的生活,因此常在万籁俱静的时候执笔创作小说以期在文学上找到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为社会承认、受人尊重的名作家.
她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和人格魅力就在于明知她的这种浪漫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严峻的现实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时,仍顽强地、不懈地与现实作着斗争. 她的光彩正在于她的超前意识,认为传统婚姻束缚了女人,使她们成为男子的附庸.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比拉就是一位追求独立人格、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澳大利亚新女性,第一位由文学创造出来的新女性.
再说彼得·凯里,在《凯利帮真史》之前他创作了《奥斯卡和露辛达》. 露辛达也是一位澳大利亚新女性,比之西比拉她生活在一个新时代,却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当然在我们看来,这又算是进步,且又有宗教在其中作用添彩的成分. 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不是发现新的文化倾向,而是邀请人们重新审视一下旧文化".
这三部小说的共同之处不一而足. 首先,如果按传统女人一生的套路来看的话,三位女主人公最终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 西比拉放弃了男人,也放手给自己自由,至少这是她以为的自由.露辛达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奥斯卡溺水身亡,财产又被夺,好在她精神顽强,晚年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积极分子倒也怡然自乐. 而艾伦·奎恩,凯利帮的妈妈,虽然对她最终的下场没有明说,但可见应该是将牢底坐穿,受一辈子牢狱之灾.她们的个性张扬,与男主人公,或是男人的纠葛牵扯不清,有时候连她们自己都很迷茫. 同时她们与男主人公的关系又很复杂,牵扯的不止是单纯的男女情爱或是母子情深. 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根据荣格的观点,他把人类具有的先天倾向称为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原型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形式,需要意识经验的填充才能够显现出来.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之中的重要原型.
阿尼玛原型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原型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荣格认为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倾向,如此就可以保障双方进行沟通与了解.但是相对于孔武有力的刚性男子气,温柔体贴的男性更受女性青睐,亦如坚强果断的女人更得男性的欢心. 如此,千百年来的相互交往,使他们都具有了对方的特征. 在与异性交往的时候,无意识中存在的异性特征受到刺激时就会显现出来,因为每一个人的气质特点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量"女强人"式的人物涌现出来,女性人格中的阿尼姆斯原型在工作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当和自己的男性伴侣在一起时,更强烈的女性气质就会发挥出来了.
阿尼玛原型对男人选择女性伴侣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荣格认为:"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心像……由于这种心像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被不自觉地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它是造成情欲的吸引和拒斥的主要原因之一."换言之,每一个男人在无意识之中都生成一个自己对于"完美"女性的标准,这种标准或者说投射会极大影响他对女性的选择.由于阿尼玛的第一个投射对象通常情况下都会是自己的母亲,如此一来,阿尼玛原型也成为构成"恋母情结"的要素之一.同样的过程发生在阿尼姆斯身上就会产生"恋父情结". 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在每一个人头脑中无意识中都存在,但是当它们以意识和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体现出个体差异来了.因为不同种族的集体无意识是有区别的,所以不同种族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也是不同的,进一步表现就是不同种族对于男性和女性应具有的气质特征有不同的理解.
在这三部小说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痕迹,在男主角失去一切几近崩溃时是西比拉发誓不离不弃的,却在他成功之后执意分手.而露辛达对奥斯卡生活上的细致照顾也是非常明显的,他们之间原本只是同一屋檐下的同住人,露辛达却在不知不觉中担负起半个母亲般的角色. 而这在《凯利帮真史》中尤为突出,丹就曾直言内德是妈妈的情人,妈妈找了新丈夫让内德不高兴.
《凯利帮真史》 从情节上讲述的是恋母这一古老的母题的历史故事. 男主人公内德·凯利生活在澳大利亚 19 世纪中期的殖民时期, 对于脾气火爆的爱尔兰裔的母亲艾伦甚为崇拜, 继而有了很强的恋母情结. 虽然在长大之后内德一再否认有这种想法,当地的人们却早已戴了"有色眼镜"来如此评价内德与他母亲的关系."不久,埃奎内尔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误传我看见了母亲赤裸的下半身". 甚至到了后来他的弟弟丹也因此嘲弄他:"你有女人了. ""你知道我没有,丹.""说真的,每个人都知道你妈是你的女人.""闭上你的臭嘴. ""你妈是你的女人,你对乔治心怀不满是因为他和你的女人好上了. "内德对母亲的感情极为复杂,这一点从他如何看待母亲的几个情人的关系可见其微妙所在.母亲的情人一茬接着一茬. 一开始是母亲的老相好哈利·鲍威尔来找她时,内德承认"这是一件令人怪异的事,当我早晨看到一只陌生的大脚丫子从我母亲被毯的一边伸出来的时候,老实说,我不希望她再有新的丈夫跟她上床". 接着出现的比尔·福若斯让内德非常讨厌,"并愿意做一切来阻止他靠近他母亲的被毯".对于母亲的第二任丈夫乔治·凯恩, 他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我看见乔治爬过篱笆,他的年龄和我相仿,想到这一点真让我恶心". 作为男孩子, 尤其是在家中遭遇变故、境况窘迫的几重打击下,内德非常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他可怜、同情母亲,为自己无力承担家庭中男性应尽的责任而苦恼;作为长子,他的心理更为早熟,在人们的鼓噪和谣言之中他的性成熟也较早,对母亲的感情更是爱恨摇摆.
内德·凯利对母亲的恋情作为主线贯穿小说的始终, 即使当他与玛丽这个风尘女子相爱甚笃的时候,他心里依然想着母亲. "当玛丽从我的衣衫里掏出我给她的礼物并用脸颊幸福地亲拥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涌现出母亲亲吻一支玫瑰的情景."在内德的眼里,母亲艾伦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身怀六甲的玛丽苦苦哀求深陷警察重重包围的内德·凯利和她一起逃到美国, 但他执意要把母亲从监狱里救出来后再做打算.玛丽承诺,等到内德妈妈刑满释放之后,可以到加州去与他们一家团聚, 她一定会伺候照顾老人一辈子.
虽然玛丽是妓女,即便内德母亲当面唾弃她、辱骂她,她都会甘心情愿地为她当牛作马.但是眼下的情况是在危机,只有逃出去才有出路,逃出去才可以对政府造成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地伤害内德的母亲. 如此深情的言辞和挽留还是不能改变内德一心救母的决心."如果他们不放我妈,我就用武力把她抢出来".内德·凯利最终未能把母亲救出, "凯利帮"全军覆没,"英雄救母"最终以悲剧告终.
这部小说从表面上看囊括了传统"英雄"主题的诸多要素,包括"英雄恋母"、"英雄救母"、"英雄落难"层层铺开,凸显小说人物在情感上经历的矛盾、冲突、和解以及最后精神上的升华, 其中就有内德与父亲、内德与母亲的几个小情人、内德与玛丽的矛盾. 而实际上, 彼得·凯里所要解释的是文本背后所包含的弱小个体就如内德一样在对抗强大的殖民帝国,即殖民政府、资产者与流放犯、贫民阶级的矛盾. 一方面,贫困农民要同"坚土使铁锹弯折,硬木令利斧卷刃"①的恶劣自然条件作斗争;另一方面,他们还得直面那些拼命盘剥压榨他们血泪的殖民统治者.当时的澳大利亚天灾人祸不断,生活异常艰苦,内德一家的遭遇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警察作为殖民统治的代表逼得内德·凯利家破人亡. 当他只是一个 12 岁的孩子时,父亲被警察迫害致死,母亲和年幼的内德就不得不承担起养活一家六口的责任. 不久之后,内德的叔父也被警察处死了. 他不得已只好跟随丛林汉哈里·鲍威尔做学徒谋生. 16 岁那年,因为遭人陷害内德自己也锒铛入狱,首次遭受铁窗之苦. 出狱之后的他还是一个心地相对明晰的青年,当时想的还是靠勤劳的双手过安稳的日子,帮助母亲让一家吃饱穿暖,远离是是非非. 这样卑微的心愿最终还是无法得偿,殖民统治对他们的压榨更变本加厉,在屈辱中长大的内德·凯利,因不堪忍受警察菲茨帕特里克一再的挑衅以及他对母亲和妹妹的侮辱,开枪击伤了他,导致菲茨帕特里克罗进行疯狂报复. 平民和殖民政府之间的矛盾在内德身上达到了顶峰, 这个警察几次三番对内德的家庭成员进行伤害,导致内德的父亲和叔父都离开了他们.
殖民统治的镇压做法不仅是"普世"的,还是置之死地绝无生路可言.为了救母亲出狱,内德揭竿而起,率领众弟兄在苍茫的丛林里和警察、暗探、奸细以及黑人"足迹专家"巧妙周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东北部内陆地区的贫穷和艰辛、腐败与不公几乎无处不在. 内德诞生在一个穷苦的爱尔兰移民家庭, 父亲是个有历史污点的流放犯,母亲艾伦是一个脾气火爆的爱尔兰人. 凯利常因此受人冷眼和嘲讽. 13 岁的凯利就像小大人一样早出晚归,再加上整个社会风气日下、乡绅恶霸当道,内德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梦想希望被撕碎后彻底绝望了.
他们家族的所有男性成员都先后遭遇牢狱和死亡,这似乎成了这个家族头顶的达摩利斯剑、 无法跳出的怪圈,这也为内德之后成为绿林好汉埋下了伏笔.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格被扭曲、被压迫绝不是什么新鲜事. 艾伦从小说一开始就已登场,她"那时候十八岁,黑头发,很苗条,非常漂亮".②4但当她要送饼给牢狱中的丈夫却被狱卒百般羞辱时,这个女人也是指天赌咒:"上帝帮帮我! 我要是个男人,飞把那些杂种杀了不可! " 她骂了好多粗话、脏话,她恨不得把那些该死的家伙砸得脑浆飞溅.②7这个女人足够自信、自立,她总是希望可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总想着把那些加诸在整个家庭身上的过去的耻辱抹去.
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和老凯利商量,但这个丈夫却只能让她失望.
"你知道警察为什么想找我的麻烦吗? ""你十五年前就是自由人了.
他们不会把你再抓进去. ""实话说,是奎恩家的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哦,你这个该死的家伙! "妈妈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睡在帘子尽头的玛吉也呜呜咽咽地哭着.
妈妈说,爸爸宁愿让孩子们挨饿,也不敢冒险……我是大儿子,我想,我应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了.②23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觉醒,并在不知不觉中被母亲那种决然于世的刚烈所吸引.
对这位母亲的描述,通篇来看,都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这个母亲虽然喜欢红色,喜欢虚荣,喜欢漂亮的银器,但她是强悍的."为了不让我们那几头母牛走失,妈妈和我们几个孩子不得不修了一道长两英里的围栏,把那座小小的牧场围起来. "②28这个女人的眼睛"乌黑,目光凶狠,就像一只勇敢的母猫在保护一窝没有父亲的小崽儿".②29"我"对父亲不满,当他死后,"我 "曾经这样问过自己:"十二岁零三个星期. 我脚底一层硬皮,手上打满老茧,像一个常年干活儿的人,膝盖和小腿伤痕累累,污渍斑斑,任什么肥皂也难洗干净. 然而,我不是还在做好事救自己和亲人吗?为什么给了我生命的这个人还要被这样残酷地毁灭?哦,父亲,你难道就这样离开了你的儿子? 你难道就这样去了,我的父亲? "②42"我"对父亲的不满,对母亲的崇拜 ,对社会的不满,使得"我"内心的积怨越来越深. 打家劫舍可以说是血液里爱尔兰人的热情、不羁.后来和玛丽的邂逅,对她的温柔和体贴,从某种角度上讲,可以说是对母亲的补偿. "我"会买漂亮的裙子给玛丽,会幻想有一个家,然后把母亲一起接来.在"我"的心里,母亲永远都在第一位.
阅读这本小说很难不把他和劳伦斯的《儿子的情人》做互文性的对比. 它们有着何其相似的人物背景和成长经历;母亲都是爱尔兰后裔;父亲都或早或晚地"缺席"儿子成长的过程;母亲刚硬、果断,她们的出色令全书中的所有男性角色都黯然失色;一样纠缠于风尘女子的不伦肉欲情感之中难以自拔.但内德相对于劳伦斯笔下那位"多思多虑"的儿子,是行动型的人物. 他契合了彼得·凯里创作下的澳大利亚的时代背景.相对于爱尔兰的封闭、禁锢的生活,澳大利亚的广袤土地也炼化出了内德这样以行动来为自己正名的铮铮男儿.另一方面,作为长子的内德,是担负起整个家族的希望也是唯一的支柱.如此一来他对母亲的依赖和依恋也不足为奇,只有他们两个人是真正的当家人,他的妹妹们都太弱小、太无助. 他的情人温柔可人,却无法与他共患难,所以内德只有去救母亲了.只有她才会在无数次伤害自己之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原谅自己、支持自己.
人类征服自然永远无法理性,正是在这理性的崇拜中人类杀戮了真正的自己. 虽然大多数人沉沦了、消失了,但可幸的是,还有内德这个暴躁、粗蛮的澳大利亚移民,虽然是个注定的"失败者",但他用自己滚烫的血、温暖的肉谱写出了一个永久的神话.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黄源深,彭青龙.从 《奥斯卡和露辛达 》 到 《 凯利帮正传 》---简评两获布克奖的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J].译林,2003(5).
[3] 彼得·凯里.凯利帮真史[M].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