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华兹华斯对英格兰西北湖区价值的书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3 共5967字
论文摘要

  英格兰西北湖区的价值,与所有自然对象一样,因人化而得到体现.自然的人化有精神化和物质化之别,由此所产生的价值也有明显分野.华兹华斯以前,英格兰西北湖区( 以下简称湖区) 的人化多为物质化,其价值更多体现为人类生存环境、生活资料来源、劳动生产对象等层面.

  华兹华斯将强烈的情感移于湖区之上,从多个方面对湖区价值进行情感再造,使湖区的精神价值得到了全新呈现.

  一、从地理环境到审美对象

  欧洲关于自然的审美意识发育迟缓,远没有中国发达.中世纪以前,作为地理环境的自然,多以陌生、丑陋、遥远和神秘的对象而存在.[1]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大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逐渐滋长并有所深化,但岛国英伦却明显落后于这一进程.华兹华斯对湖区的情感再造,首先便是将其从地理环境上升为审美对象.

  1. 华兹华斯从根本上定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湖区成为审美对象奠定了哲学基础

  在 18 世纪的英国,人与自然还明显地处于一种隔膜状态,自然作为地理存在,难以通达人的审美心灵.笛福( 1660-1731) 就认为"乡村是我在英格兰乃至威尔士所到之处最荒野、最贫瘠、最阴森的地方"; 吉尔平( 1724-1804) 在 1786 年,还认为"湖区山峦呈现了古怪的、奇异的形状,是令人不愉快的".华兹华斯在自然哲学上继承了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并进一步认为自然是充满人性的存在,强调"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的不同表现,她们来源于同一个源头".华兹华斯对人与自然进行一体化审视,重新定位和诠释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关系,而且身体力行,无论阴晴都以湖边散步为难得的审美享受.在华兹华斯的影响下,18 世纪末以后,"旅游者越来越亲近以前那些令人生畏的风景".

  2. 华兹华斯加入到寻找"如画风景"的行列,并着力彰显湖区风景的审美价值

  华兹华斯以前,少数艺术家如吉尔平、威尔逊( 1714-1782) 等,加入到寻找"如画风景"的行列,并从风景欣赏的层面对湖区和其他山川的价值予以观照,但风景审美意识在英国既不深厚,也远未普及,而且模仿痕迹明显,"甚至到了 18 世纪末期,游客还是以意大利情结来欣赏湖区的",并努力在其中寻找阿尔卑斯山的影子.很显然,这是一种对湖区隔靴搔痒式的审美.华兹华斯则不然,他几乎穷其一生,用慧眼去发现美,"牧场、丛林、溪流和大地/和一切寻常景致/在我心中/仿佛披戴着日月辰光织成的锦绣"( 《永生颂》); 用匠心去讴歌美,使湖区神韵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并以此开启人们"发现美"的眼睛,让人们从湖区中看到动人的景象,听到美妙的旋律.

  3. 华兹华斯创造了他称之为"瞬间"的审美方式,启示了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

  所谓"瞬间"( moment) ,就是在不经意间对身边美景的突然感悟,华兹华斯在长篇传记史诗《序曲》中对这一审美范畴进行了诠释.这与后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1866-1952) 提出的"艺术即直觉"审美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华兹华斯在对湖区的直觉式审美中,与湖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在,不仅放大了湖区的美学价值,也浓厚了自身的审美享受.

  华兹华斯在湖区格拉斯米尔村出神地欣赏水仙花,并写就经典诗篇《水仙花》,诗中描写的黄水仙花在和煦的春风中盛开,在缓缓的山坡上铺成一幅金灿灿的地毯的情景,成为人们心中最美丽的存在,也是现在湖区最热销的明信片上的一道风景.

  二、从文学沙漠到诗歌宝库

  在华兹华斯之前,湖区虽然已成为风景绘画的对象,却没有进入文学的殿堂.斯宾塞( 1552? -1599) 、马 娄 ( 1564-1593 ) 、莎 士 比 亚 ( 1564-1616) 、纳什 ( 1567-1601 ) 、赫里克 ( 1591-1674 ) 、弥尔顿( 1608-1674) 、蒲柏( 1688-1744) 、汤姆森( 1700-1748) 、格雷( 1716-1771) 、柯林斯( 1721-1759) 、彭斯( 1759-1796) 等虽然都有自然风景之作,但都没有写到湖区,更不用说湖区的具体风景了.华兹华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

  1. 华兹华斯以湖区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风景诗歌

  华兹华斯不仅描写湖区的山、湖区的水,也尽情讴歌湖区特有的动物、植物,使湖区风物呈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笔下的水仙花集万千风情于一身: "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摇曳着花冠,轻盈飘舞"( 《水仙》); 而红雀则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精灵:

  "看他出神地栖在枝头/然而又似要纵身飞起/看!他那拍动着的双翅/在他的背上和身上/洒上点点阳光和疏影/像披上了一件衣裳……/他忽而纵身下去,从茅檐屋下/传来他阵阵歌声"( 《绿羽的红雀》).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说华兹华斯"描绘了一幅幅英国北部的山川湖泊和乡村居民的图画",充分肯定了华兹华斯将湖区从文学沙漠提升为诗歌宝库的重要贡献.

  2. 华兹华斯因描写湖区而催生了西方风景文学

    与爱情文学、宗教文学、历史文学之发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的风景文学不仅晚出,而且难成主流,远不能与在四五世纪就形成了田园文学和山水文学的中国相提并论.华兹华斯因为描写湖区,使风景开始具有独立的文学题材价值,特别是因为他与柯勒律治( 1772-1834) 、骚塞( 1774-1843) 居于湖区并以湖区为题材创作大量诗歌,并创立"湖畔派"这一文学流派,才真正宣告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风景文学的诞生.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曾说: "欧洲人直到 19 世纪随着浪漫派的出现才真正醒悟过来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兹华斯不仅让湖区彰显了文学题材价值,还促成英国风景乃至西方风景成为诗歌创作的宝库,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从生活居所到旅游胜地

  华兹华斯时代,湖区基本上存在三种人群: 一是世居于此的当地人,这类人群只关心其土地上的收成,没能用审美的眼光、休闲的心态来观照湖区; 二是从伦敦等大城市移居于此的精英人士,他们在此建造房屋是为了借湖区之景设计乡村别墅,以彰显其社会地位,与其说是旅游度假,不如说是占有风景; 三是从城市来到这里欣赏风景的人群.可见,当时的湖区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物质居所,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仅仅初步显现而已.华兹华斯身体力行,将湖区升华为旅游胜地.

  1. 华兹华斯推出旅游指南大力宣传湖区

  1810 年,他创作了一本名为《湖区指南》( AGuide Through the District of the Lakes in the North ofEngland) 的作品,这部作品在以后的数十年间共出版了十个版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比他的任何诗歌作品都还要受追捧"[9].华兹华斯创作《湖区指南》的初衷就是"为重视审美品位且喜欢风景之人在心灵上提供一本指导性手册",可以看出他是以宣传推广湖区旅游为己任.基于此,他不仅细致描绘了湖区自然风光,详尽描述了湖区人文风光,还重点阐述了面对风景的旅游审美趣味和心灵境界.针对当时以占有风景而显其身份的湖区新主人,华兹华斯一方面批评他们在湖区建造风格标新、色彩抢眼的住宅并在开阔地上大量引进种植针叶树种的做法,另一方面特别希望在他们之中"能够兴起一种更为高尚的审美趣味".

  2. 华兹华斯引领了当时的湖区旅游时尚

  华兹华斯年轻时代多次到湖区旅游,后来在湖区被称为"鸽舍"的小屋永久居住下来.与其他定居者不同的是,华兹华斯对"鸽舍"不加扩建和装修,只是将其当成旅游途中的一个长久驿站,除了创作外就是不间断地每天离开"鸽舍",到湖边欣赏风景,展现出一个早期度假旅游者的情怀.应该说,华兹华斯在以诗歌展示和宣传湖区风景之丰富旅游休闲价值的同时,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提升了当时英国人的旅游意识,致使很多人追随华兹华斯到湖区旅游,"他的任何一个读者到湖区旅游都能马上想到华兹华斯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致"即是明证.特别能说明华兹华斯旅游影响力的是,当时华兹华斯本身已经成为湖区的一个重要旅游吸引物,以至于旅游者往往会炫耀起"我们碰巧遇到了《抒情歌谣集》的作者华兹华斯在湖区路边和他的部分家人一起散步".

  3. 湖区因为华兹华斯而成为延续至现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袁枚《谒岳王墓》) 说的是名人彰显景区的道理."在华兹华斯的青年时代,湖区并不是一个旅游中心,而是一个受关注的经济区域".其之所以闻名天下,与华兹华斯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为"对于大多数游客包括英国游客而言,知道英格兰湖区这个地方,就是从知道华兹华斯开始的".19 世纪后期开始,华兹华斯已与湖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74 年出现'华兹华斯传释的英格兰湖区'这一表达法,1911 年Eric Robertson 更是出了一本干脆叫做'华兹华斯郡'的书".游客到了湖区,乐于去欣赏华兹华斯当年在格拉斯米尔村描写的水仙花,热衷于寻找"鸽舍"等华兹华斯留下的遗迹,英国旅游局为此还专门推出了华兹华斯湖区乡村之旅.目前,湖区国家公园每年吸引 1400 万名游客前往游玩和度假,是英国最着名的风景地,也是第一个入选"环球绿色旅行地"的风景区,同时还是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评选的一生必去的 50 个地方之一.

  四、从物质存在到精神家园

  华兹华斯善于超越自然的物质层面,探寻其精神层面的深刻蕴含,并从中"认出我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我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 《廷 腾寺》).基于此,华兹华斯在将湖区价值上升为审美对象、文学题材、旅游胜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湖区等自然风景乃人的心灵归依之所在,从而使湖区呈现出丰富的"人类精神家园"价值.

  1. 华兹华斯认为湖区万物乃人类之友,可以同气相求和相应

  华兹华斯童年时代就与湖区花草为伴,并喜欢在冰湖嬉戏,无边的旷野成了他真正的家.成年后,当回忆起童年时光时,他理性地强调"孩子到四岁后,有了鲜花、草地、牛群、羊群,就根本不需要其他的玩伴了",并因此更加自觉地走向自然,希望云雀带他飞上云端,愿意和雏菊共享阳光和大气.

  既然湖区万物皆朋友,他便着力追求一种与他们友好对话的精神境界: 有水仙花这样愉快的伴侣,"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样舞踊不息"( 《水仙》); 看到蝴蝶飞舞,他希望"咱俩在一起,话儿说不尽"( 《致蝴蝶》).华兹华斯的这种境界,与中国"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的人物相欢图如出一辙,是视自然为精神家园的充分体现.

  2. 华兹华斯反观工业文明和社会理性,强调湖区的精神栖居价值

  人面对的是物质世界,获得的是精神感受.是大城市的石木建筑,还是湖区的山谷湖边更适合人类栖居呢? 华兹华斯毅然选择了后者.华兹华斯时代,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致使公害蔓延、社会混乱、环境污染,令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工业社会的所谓文明法则和科技理性极大地压抑着人性,让人感到精神窒息.他在《伦敦,1802 年》中认为伦敦死气沉沉,无奈长叹: "我不知道在哪儿寻求安慰/因为我感到透不过气来."人类的精神栖居地在何处? 华兹华斯在寻寻觅觅中指向了未被破坏的自然风景地,他选择居住并终老湖区,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不仅如此,华兹华斯还以自己的选择向世人昭示: 湖区的纯净自然可以疗情感之伤,慰心灵之痛,实乃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

  五、从自然形态到国家符号

  所谓国家符号,指的是某一风景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它因与该民族结合在一起而具有象征国家的本体意义.华兹华斯以前,湖区更多地作为自然形态而存在,体现出"如画风景"的价值,具有抽象性和可替代性; 华兹华斯让湖区一步步承载具体化的英国风景信息,使之不可替代并与本民族联系起来,因而具有联想国家、指代国家的意义.

  1. 华兹华斯在打造"如画风景"之英国版的过程中强化了湖区在国家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英国人将心中的自然风景定格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所描写和意大利风景画家所描绘的自然风景上,视意大利风景为唯一且正宗的版本,根本无视本国风景,以至于错把湖区比作阿尔卑斯山.虽然在华兹华斯之前,英国的"艺术家和诗人在寻找如画风景的过程中努力探索他们自己的风景领地",并逐步将其作为诗歌和绘画的描摹对象,但仍然没有在去意大利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华兹华斯游遍英伦寻找"如画风景",加速了风景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由于华兹华斯把最多的词句给了湖区,且长期游览并住在湖区,不断强化了湖区在"如画风景"英国版本中的地位.又恰在其时,工业革命不断推进并改变了英格兰北部的模样,湖区正面临着因科技文明侵入而失去独特性的命运; 华兹华斯为了保护湖区的神圣地位,进一步呼吁从国家层面对湖区予以关注和重视."1810 年,华兹华斯将湖区视作'一种国家财产',认为应留给那些有纯粹趣味的人去欣赏和游览."[14]虽然他说的"国家"和"有纯粹趣味的人"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但毕竟将湖区风景与国家视作一体了.

  2. 华兹华斯将湖区与本民族联系在一起,使湖区成为英格兰乃至英国的一种象征

  诚然,山川形胜首先表现为自然属性,当它与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时,才开始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甚至成为国家的一种符号.从春秋时期"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诗经·鲁颂》) 到现时代"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我的中国心》) ,表达的都是山川与中国的一体化.华兹华斯也是如此,由于他赞美湖区、住在湖区、游历湖区和其他与湖区一样的"如画风景",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属于英格兰、属于不列颠的湖区,并将其与自己的民族联系在一起.当华兹华斯和受其影响的人们"不稀罕阿尔卑斯山雷鸣的湍濑",而是"来看故乡的河水、把河源寻觅"( 《无题》)时,湖区等风景便成为不列颠民族综合体的一部分,开始上升为一种国家符号.从旅游角度所言的"到英格兰,首选湖区",实际上也是湖区乃英国符号的一种有力例证.

  六、结 语

  回溯两个多世纪以前,湖区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心灵遥远的存在,如今它既是英国风景的典型代表,也是英格兰民族的一种象征.在这段时间之河中,无数人为提升湖区价值付出了努力,但湖区却众所周知地与华兹华斯联系在一起.因此,与其说湖区成就了华兹华斯,不如说华兹华斯成就了湖区.曾有人感叹作为中国"千湖之省"的湖北为什么没有产生华兹华斯[15],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华兹华斯对于英格兰西北湖区的重大意义吧!

  参考文献:

  [1]叶维廉. 历史、传释与美学[M]. 台北: 东大图书,1988:155 - 185.

  [2]ANDREWS M. 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1989.

  [3]苏文菁. 华兹华斯诗学[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达比. 风景与认同[M]. 张箭飞,等,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1.

  [5]帕尔格雷夫. 英诗金库[M]. 罗义蕴,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6]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M]. 杨德豫,译.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

  [7]勃兰兑斯.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

  [8]侯思孟. 山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M]/ /臧维熙. 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4: 262.

  [9]MOORMAN M T. William Wordsworth: A biography: The lat-er years,1803-1850[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5:384.

  [10]WORDSWORTH W. A guide through the district of thelake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M]. Kendal: Hudson andNicholson,1835.

  [11]PURKIS J. A preface to Wordsworth[M]. Beijing: PekingUniversity Press,2005.

  [12]吴琼. 英国湖区[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4.

  [13]谷口俊博,虞丽华,潘笑竹. 走遍全球·英国[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4]MITCHELL W. Landscape and power[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 106.

  [15]邹建军."千湖之省"为何没有"华兹华斯"[N]. 湖北日报,2012 -12 -05( 10)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