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直观印象中,西方国家经济自由度普遍较高,似乎西方国家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监测监管并不多。 其实不然。 以美国为例,美国商务部负责对美国对外贸易的监管,对外贸易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权隶属于国会。 另外,美国还有国际贸易委员会等机构对美国对外贸易进行监测管理。 欧洲在欧盟成立之后,欧盟各国没有独立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权利, 对欧盟各国对外贸易的管理权属于欧盟委员会等机构, 欧盟议会和欧盟法院等机构负责制定欧盟对外贸易法律法规。
一、对外贸易监测中的基本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各国进行对外贸易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透明度”指的是本国应用于对外贸易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都需要透明,这样本国各个对外贸易参与者才能形成对未来稳定的预期, 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
“对外贸易经营权 ”指的是在一国中 ,哪些个人或企业可以拥有进行对外贸易的权利。 我国曾经对个人进行对外贸易进行严格控制,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我国逐渐放开了对外贸易经营权的限制。 目前我国除了在个别特殊领域实行对外贸易国家经营之外, 很多对外贸易领域的外贸经营权国家都放宽了监管。
目前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时常出现。 倾销成立的三要素是: 倾销产生、 倾销目的国相应产业存在实质性伤害、倾销和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倾销成立,那么被倾销的国家具有进行反倾销的权利。
二、对外贸易的监测方法
美国商务部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的政府监管部门。 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际贸易管理局、 工业安全局是美国商务部的重要职能机构。 国际贸易管理局主要职能是如何促进美国的出口,工业安全局负责对出口企业发放许可证并且对外贸安全进行监测管理。 在经济分析中采用经济模型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定量研究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做法。 美国商务部也建立了一系列模型,分析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本国产业及企业的影响, 并且根据模型的结果进行监测预警。 美国具有“扣动扳机机制”,欧盟具有“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 另外,南非、印度也具有类似的对外贸易监测预警系统。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监测预警,可以防患于未然,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保障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这些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监测预警系统对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美国“扣动扳机机制”主要针对重点商品进口量值进行监测预警,建立了“进口监测和分析系统”。 美国在钢铁行业的进口监测和分析系统始于 2003 年,并已经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美国钢铁行业的进口监测和分析以“周”为单位。 美国钢铁进口许可证数据包含进口钢铁数量、进口价值数据等。 进口钢铁平均价格数据通过价值除以数量得到。 通过美国钢铁许可证申领数据和图表可以发现美国钢铁进口的时间趋势。 美国钢铁“进口监测和分析系统”中,还会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比如:计算不同种类的钢铁进口在钢铁总进口量中的比重,系统还具备把周数据整合成月度数据的功能,比较许可证申领数据和实际贸易数据的异同等。
欧盟“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研究欧洲重点商品进口量值等变量,从而分析进口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如果一旦确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对欧洲经济产生了实质性伤害, 则可能对进口来源国实施相应措施。
三、总结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界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都尝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监测预警。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对外贸易的增长率通常都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随着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中遭遇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 这要求我国建立对外贸易预警监测系统,对我国的进出口量值进行监测,做到未雨绸缪,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监测方法,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 国外的预警监测通常针对重点商品,这一点中国也类似。 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没有必要对全部进出口商品进行监测,只需要监控重点商品即可。 另外,国外监测预警的频率为周,在公布周数据的同时,也会定期把周数据整合成月度数据进行发布。 我国对外贸易数据非常详尽,可以做到通过周频率对外发布监测结果, 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定期把周数据整合成月度数据进行发布。 另外,在监测预警时,可以参照美国处理圣诞节数据的方法来处理中国春节数据对监测模型带来的影响。
总之,对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而言,建立对外贸易监测非常有必要。 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我国对进出口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刘晓、许波,“关于开展外贸进出口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07 年 4 月。
[2] 周阳,“我国海关在贸易摩擦中的地位重构”,《国际商务研究》,2009 年 5 月。
[3]高维新,“直面贸易摩擦:我国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商业研究》,2010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