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礼仪是对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仪表、仪式、言行的行为规范,是师生双方以一定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课堂礼仪的功能在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该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中师生在仪表、仪式、言行礼仪等方面存在的缺失,探究了课堂礼仪缺失在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4个层面的原因,并提出了营造礼仪文化氛围、加强课堂礼仪教育、注重教师行为示范、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 课堂礼仪; 问题; 对策;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room Etiquette in Primary Schools
JIANG Jingfan ZHANG Liyu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Classroom etiquette is the behavior nor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ppearance, ceremony, speech and behavior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The function of classroom etiquette is to establish a good classroom order,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appearance, ceremony, speech and behavior etiquett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lack of etiquette in the classroom in society,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four levels of the reason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creating etiquette culture atmosphere, strengthening classroom etiquette education, emphasizing teachers' behavior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ng students'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礼仪是师生必须掌握的一项礼仪。课堂礼仪是对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仪表、仪式、言行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个人的精神风貌和修养,体现了师生间的相互尊重。课堂礼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它反映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并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课堂生活也是学生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课堂礼仪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因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但在当前的课堂实际中,师生存在诸如仪表礼仪失当、仪式礼仪淡化、言行礼仪缺失等问题。该文在梳理课堂礼仪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拟通过分析问题存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小学课堂礼仪缺失的现状及表现
课堂礼仪分为仪表礼仪、仪式礼仪、言行礼仪,它们在当前小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缺失的具体表现如下。
1.1 课堂仪表礼仪的缺失
“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表。仪表礼仪主要是指人在不同社会活动中卫生和服饰方面的礼节与规范。”[1]良好的仪表礼仪能在人际互动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他人的信赖、提升交往的魅力。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仪表礼仪失当表现为:低年级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缺乏自律性,在课间玩耍弄脏的衣服不整理、手不清洗,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洁净氛围。高年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更加关注他人评价但又缺乏适度合理的判断,将涂指甲、贴纹身等带到课堂。教师的课堂仪表礼仪失当则表现在,缺乏课堂仪表礼仪的严肃性,个别教师仪表意识淡漠,着装随意、衣服搭配不协调,整体仪表缺乏精气神。
1.2 课堂仪式礼仪的缺失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象征性、表演性的行为方式和程序。课堂仪式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程式和规范,通过集体行动维持群体间的依附感和群体团结意识。”[2]课堂仪式礼仪主要包括:上下课仪式、提问仪式、批评和表扬仪式。
(1)上下课仪式。上课仪式是一种课堂导入有效方式,标志着课间与课堂之间时间与空间场域的转化。它在课堂与课间、时间与空间的场域转化中,及时提示学生从课间休闲转向课堂学习的状态,以使学生转移注意力,更高效率地投入。学生上课仪式缺失的表现为:学生漠视上课铃声,慢慢地走进教室;未提前准备好课本、学具,仍处于松散的状态,无法及时进入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上课仪式的缺失表现为:部分教师忽略上课仪式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或是发现学生在上课仪式,如在“起立,问好”中对未进入状态的学生进行惩戒(如要求不断重复上课仪式),从而使上课仪式产生消极的群体心理氛围,不能有效导入一个轻松、和谐、包容的课堂学习氛围。
下课仪式是课程教学的结束仪式。它标志着该堂课学习任务和课堂规范的阶段性结束。下课仪式再次实现了场域转换,使学生从课堂学习转入到课间的休闲氛围,因此课堂结束后需要通过轻松道别来互示尊重、调节氛围。学生下课仪式的缺失表现为:课堂学习还未结束时,学生就开始收书本、讲话或做伸腰、甩手等小动作。教师下课仪式的缺失表现为:部分教师因教学计划未完成而拖堂;或为了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而惩罚学生、故意拖堂,还有教师就直接忽视了下课仪式。
(2)提问仪式。“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学生起立回答问题,这是课堂上常见的一种提问仪式。这种仪式既具有维持课堂秩序的功能,也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学生提问仪式的缺失表现为:未得到教师的允许就直接发言,或是发言不积极,即使知道答案也不回应提问。教师提问仪式的缺失表现为:没有为学生发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只让成绩好或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批评或讽刺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甚至把提问仪式作为惩戒的手段,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起立回答,从而使学生对“提问—回答”这样的仪式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3)表扬和批评仪式。表扬和批评仪式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深化问题思考的导引。同时,“表扬和批评仪式还隐含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对教学关系的调节,表扬与批评是除了知识话语权之外最能体现教师主体地位和权力的仪式。”[3]表扬和批评仪式主要是由教师执行。表扬仪式的缺失表现为:部分教师的学生评价单一,如“对、好、很好、不错”等,这种评价反馈信息量低且单一,缺乏对话深入的引导,使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中理解评价的标准和可能的发展方向,无法发挥以评价反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批评仪式的缺失表现为:教师未能适度把握批评的方向与语言艺术,发挥批评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的功能,而是采取单一指责、说教甚至训斥,缺少礼节性语言和对学生的尊重。
1.3 课堂言行礼仪的缺失
礼仪作为一种内在道德意识,必须通过外在的声音和行为显现出来,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行礼仪。言行礼仪包括表达礼仪和行为礼仪。
(1)表达礼仪。表达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守的、旨在调节相互之间关系的言语表达行为规范。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情感表达的基本载体,隐含着友好、尊重、激励的功能。课堂表达的主体是学生及教师。学生表达礼仪缺失的表现为:言语表达随意,回答教师和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时缺乏必要的礼貌性语言,有时还会出现失范性语言。教师表达礼仪缺失的表现为:部分教师不能坚持使用普通话,表达的重点限于知识的传授,没有注重语言的人文功能和内在蕴含的情感、价值,没有注重使用“请,谢谢,您”等礼貌用语和激励性话语,有时对学生的表达不能做出及时反馈和积极性评价。
(2)行为礼仪。行为礼仪是指师生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是表情、肢体语言和交互方式等方面的呈现,具体包括微笑、倾听、目光、手势、站坐姿等。师生良好的行为礼仪能构建起全纳、包容、和谐、温暖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行为礼仪的缺失表现为:在课堂上肢体语言失范,趴着听课、跷二郎腿,转笔或做其他小动作,回答问题身体松垮、形体随意,对其他同学的课堂参与做出消极反应,如嘲笑、哄闹等。教师行为礼仪缺失的表现为:形体随意,靠着讲台或坐着讲课,没有配合教学使用适当的行为语言,不能有效使用微笑等表情语言注入教学感情,缺乏积极鼓励或亲切全纳等方面的行为符号表达。
2 小学课堂礼仪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礼”观念在社会层面的断层现象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礼仪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为民族的行为习惯,成为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4]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曾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对制度的否定和文化的反思,主观地将国势衰微迁怒于传统文化,以至于在较长时间内,传统文化逐渐走入被质疑、批判和解构的困境。”[5]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中出现了传统文化的“文化断层”,这也使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礼”意识逐渐弱化。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对儿童的教育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和技能特长(如音乐、体育、美术)的获得上,学校和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整体性的礼仪文化氛围尚需要进一步建设。而礼仪是长期潜移默化形成并由内而外的自发行为,由于整体性的礼仪文化尚在建设中,儿童由生活迁移至课堂中的礼仪意识就较为欠缺。
2.2 应试传统下学校重智轻德的取向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但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下,单一智育倾向弱化了学校的礼仪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存在,使学校忽视了礼仪所蕴含的隐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6]。虽然课堂礼仪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载体,以礼仪的形式承载着尊重、友爱等价值观念,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仍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如课堂礼仪作为校园礼仪的一部分,应包括什么内容?有什么行为规范?课堂礼仪隐含的价值观是什么?这在小学层面缺乏系统的构建。总体上,“学校缺乏对礼仪方面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视,导致学校礼仪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定位、目标,针对性弱;缺乏对礼仪教育系统设计和整体协作,可行性差;缺乏礼仪教育实践中情意的培养,可操作性低。”[7]师生也因此缺乏礼仪规范的标准、意识与持续改进、发展的支持性氛围。
2.3 教师对课堂礼仪存在的认识偏差
小学教育是“全人”启蒙教育,是儿童知识、人性与兴趣的整体性启蒙教育,不仅应该教给儿童知识、同时也应交给儿童良好的品性。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以礼仪进行品性教育的任务。同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向师性”是指“小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是儿童特有的心理状态。”[8]教师的榜样示范性深刻影响着学生对“礼”的理解、认同以及践行。但在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课堂礼仪的认识出现偏差,在课堂上往往聚焦于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课堂礼仪所隐含的人际关系调节功能、课堂秩序维持功能和积极性群体心理创设功能。这种偏差也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降低自我要求,出现仪表、仪式和言行礼仪上失范的情况,未能给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行为榜样。
职业倦怠是教师课堂礼仪失范的另一原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教育工作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9]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从挑战性应对到适应、重复岗位工作的状态,工作激情及投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可能逐渐衰竭,教师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关注度可能下降。由于职业倦怠中消解了仪式意识,教师认为课堂礼仪只是年复一年的简单形式,并不重要,以至仪表着装、言行表达等逐渐流于随意,仪式礼仪被忽略,仪式不再融入教师的职业情感和人文关怀。
2.4 学生在课堂礼仪出现的知行分离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同时,礼仪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状况的重要标尺。”[10]道德是内在认知,礼仪则是道德认知的外显行为,道德认知和礼仪行为不可分离。但实际生活仍存在学生知行分离的情况。
(1)行而不知。“行而不知”指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中能履行礼仪规范但缺乏对其道德内涵的认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以惩罚和服从为导向,依据事物的后果来判断行动的好坏,盲目服从成人的权威。”[11]小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虽然履行了课堂礼仪规范,但往往是简单服从于纪律、惩罚或权威,其本身不能深刻理解礼仪后的道德意蕴,不能理解礼仪符号所承载的尊重、友好等人际交往功能,从而出现行而不知的现象。由于儿童缺乏对礼仪内涵的深刻理解,无法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自律,当外在约束力消失或弱化时,小学生的礼仪偏差行为就会显现出来。
(2)知而不行。“知而不行”是指小学生理解和懂得课堂礼仪的道德要求,却未能在课堂上践行礼仪规范。“处于道德发展习俗水平的儿童,开始关注和考虑他人,把满足社会舆论与期望、遵循显性社会的准则和习俗、受到赞扬等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12]小学生同时处于道德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之学校有相关的品德课程和教育,随着从低段、中段到高段的成长发展,小学生逐渐接触并理解部分道德原则。但由于此时儿童的道德自律并未形成,现行的部分学校道德教育缺乏与生活经验的联结和转化,儿童缺乏外部行为规范的持续要求和强化,小学生也可能出现知而不行,不能主动践行课堂礼仪规范的情况。
3 小学课堂礼仪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创设礼仪文化氛围。课堂礼仪是生活礼仪的延伸。课堂礼仪虽然是师生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行为,但行为的养成却往往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因此,课堂礼仪的养成不能够仅仅立足于课堂本身,而应一以贯之把它放置于生活环境中去加以培养。学校教育需要从精神文化、物质环境、制度建设各个方面营造礼仪文化的氛围,但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家庭和社会都应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而重建礼仪文化生态。在社会教育层面,应基于文化自觉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礼仪的价值,对传统礼仪的复杂意蕴进行理性鉴别,抛弃传统腐朽、落后的封建等级礼制观念,挖掘人际交往中相互平等、尊重、友爱、宽容的礼仪内涵,基于现代文明的人文精神来开发有效的礼仪教育资源。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认识到礼仪教育对儿童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应积极创设礼仪道德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家庭氛围。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日常细节,从培养健康的社会交往方式着手,在生活中教会儿童知礼、明礼,做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总之,礼仪教育应当使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只有创设整体性的礼仪氛围,才可能在长期濡染的环境中养成小学生的礼仪习惯,并将其自觉地迁移到课堂人际互动中。
(2)加强课堂礼仪教育。学校应转变办学和育人理念,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的取向,关注到课堂礼仪中隐性教育因素对于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价值。学校应“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结合课堂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如语言、文学、艺术,渗透到小学生学习环境和文化教育活动中,在显性教育中融入隐性教育的内容。”[13]学校应结合课程教学开展课堂礼仪教育,同时根据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通过课堂礼仪规范的构建、校园礼仪活动组织、礼仪文化环境创设等各方面,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人际关系网络,构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实践性的课堂礼仪教育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明确的课堂礼仪规范。学校可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礼仪规范,建立师生课堂礼仪的行为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课堂礼仪的基本规范
(2)开展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礼仪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关注和发展课堂礼仪。如开展有关课堂礼仪的主题班队活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讲有关课堂礼仪的故事、诵读礼仪经典,举行课堂礼仪的演讲活动、情景剧、辩论赛、手抄报、礼仪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认知课堂礼仪的内在道德意蕴和外在行为规范,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提升践行课堂礼仪的道德自觉性[14]。
(3)注重教师礼仪示范。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的导航者,对课堂礼仪的实施应具有积极的主导作用。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课堂礼仪表率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显着的榜样作用。因此,教师应主动践行课堂礼仪规范,用行为去熏陶和感召学生,构建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互动。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成长的关爱内涵于心、外显于行,将人文与道德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身的礼仪行为中。同时,对于职业倦怠而引发的礼仪意识和实践热情衰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包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对自己仪表、仪式和言行礼仪的反思,保持阳光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为学生做好一生的行为表率。
(4)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知”与“行”密不可分。课堂礼仪的持续规范在于养成儿童长期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性,这就要求把课堂礼仪教育的道德认知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
一方面,应通过校本课程、班队活动和其他文化活动向小学生讲授礼仪知识和规范,让小学生理解礼仪文化符号所蕴含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理解课堂人际关系互动中平等、和谐、尊重等基本的价值观念,为小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课堂礼仪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儿童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性运用鼓励强化、及时性评价和反馈、榜样示范等非权威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逐渐减少学生对权威和外在约束的依赖性,最终走向道德自觉。
综上所述,良好的课堂礼仪是构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际交互平等尊重、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则。良好的课堂礼仪需要从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各个层面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同时需要在学校层面从明晰课堂礼仪规范、加强课堂礼仪教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示范者,应该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同时,我们应注重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小学生课堂礼仪知行合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爱莲.浅议教师的仪表礼仪[J].现代交际,2011(9):174.
[2]林丽,高春香.课堂仪式的功能及运用艺术[J].中小学管理,2007(4):28.
[3]方朵.传统课堂仪式的社会学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4):1-4.
[4]蒋璟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3):111-115.
[5]刘琴,田穗.儿童礼仪教育的文化之根与传统经典借鉴[J].中国教育学刊,2017(8):94-97.
[6]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37-42.
[7]金东海,关琳.学校礼仪教育传承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4(31):1-4.
[8]王赞,齐作成,冮勇.教师行为对学生“向师性”心理特征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23-128.
[9]郝雁丽.职业倦怠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及其消解[J].理论导刊,2012(10):101-103.
[10]王贺兰.试论礼仪的意识形态功能[J].人民论坛,2013(26):178-179.
[11]卢先群.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小学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30):68-69.
[12]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3]韩泽春.隐性教育模式观照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5):48-51.
[14]侯亚萍,沈贵鹏.“破窗效应”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