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中国画摄影蒙太奇理念的形成和手法创新

来源:艺术评鉴 作者:李晓元
发布于:2019-09-25 共3051字

  摘    要: 摄影“拍”尽世间冷暖,摄影“绘”尽万水河山。发展180年来,摄影与绘画一直相濡以沫,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摄影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打印输出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摄影作品可以在宣纸上打印输出,这打破了呈现材质的差异壁垒,使摄影与绘画可以完全“无缝”结合。笔者追随这一新的变化,尝试创作出摄影作品与中国画相结合的新作品,并总结中国画摄影蒙太奇概念,为丰富摄影创作实践经验,完善摄影理论贡献智慧。

  关键词: 中国画; 摄影; 蒙太奇;

  摄影是一门伴随着科技发展孕育而生的艺术,其必然也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繁荣发展。白驹过隙,岁月如梭,回顾摄影发展180年来,从最初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到卡罗式纸基摄影法,从玻璃版和火棉胶技术的出现到如今相纸冲印以及数码打印,每一项技术都印证了一个时代,每幅作品都承载了每段历史的丰功伟绩。摄影艺术就是构架在这些一项项技术和一幅幅作品之上,成为当今普及率最高,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波普艺术和解构主义的出现和普及,各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成为趋势、跨界艺术创作成为主流。随着人们对这种跨界艺术品的理解不断深入,创作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相对应的理论和社会评价体系也需要及时更新、完善,这样才能促进艺术的健康向前发展。

  一、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必然性

  摄影与绘画艺术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一直相濡以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摄影的本意“用光绘画”以及摄影使用的“暗箱”都源于绘画。摄影产生之初并没有被公众认为是艺术,而是作为一项技术而存在的。是许多转行摄影的画家扛起摄影的大旗,创作出仿“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的高艺术摄影作品,以及后期的画意摄影作品,为摄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摄影产生之初的画意摄影运动,是摄影与绘画的第一次结合。画意摄影师为了使摄影作品可以同绘画一样表达出个性化、人性化以及情感化的东西,普遍在摄影照片上进行后期手工再创作,这种工艺被称为“尊贵的工艺”。经过大量后期手工处理过的摄影作品,已经很难同石版画、蚀刻版画和绘画作品区别开来。

  摄影艺术的出现,尤其画意摄影的出现,对绘画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尤其对一直追求再现现实的写实派画家来说,更是沉重。正如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说“摄影所从事的就是篡夺画家的任务,提供精确地模仿现实的形象的任务”。画意摄影的出现,一度造成一部分画家失业的状态。
 

中国画摄影蒙太奇理念的形成和手法创新
 

  在画意摄影的冲击下,绘画家们开始反思,不再追求再现,而是表现,就像李可染所说“不与照相机争功”。后来相继出现“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达达主义”等,可以说,画意摄影可谓一针催化剂,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快速创新发展。

  反之,绘画理论也一直滋养着摄影创作,例如摄影中有一种用光方式叫“伦勃朗光”,是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拍摄者的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用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因而得名。

  因此,同属造型艺术的摄影与绘画,有着诸多的相似和相同点,两者结合有着其历史必然性。

  二、摄影蒙太奇为摄影与绘画的结合打下理论和创作实践基础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词,原是在建筑学中意为“构成、装配、组装”。摄影蒙太奇就是将蒙太奇手段应用于摄影艺术,通过将两张及以上照片或者照片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剪辑、拼贴,创造出新的现实中未出现过的景象,以表达作者的意识情感和创作理念。

  摄影蒙太奇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维多利亚时期,前文提到过的高艺术摄影,代表人物英国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将30多张照片拼合成一幅作品———《人生的两条路》便属于摄影蒙太奇。

  19世纪中期,摄影探索者艺术创新,试图把不同内容的照片拼贴在一起。当时,这种新拼凑的照片没有统一的名称,直到1918年,达达主义杂志编辑着名画家拉乌尔·豪斯曼提出,应该把这些裁剪、拼凑出来的新的照片赋予一个专业的名称,他同艺术家乔治·格罗兹、约翰·哈尔特菲尔德以及汉纳·霍希一起,将这种新的创作形式命名为“摄影蒙太奇”,表明作品是合成的,而并非是原创作品。

  德国达达主义者在促进使用蒙太奇进行艺术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摄影蒙太奇”一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即1918年或1919年前后,变得广为人知。

  摄影蒙太奇在达达主义之后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得到了超现实主义者像曼?雷和萨尔瓦多?达利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在创作方法上,虽然许多摄影师依然使用物理方法,将作品剪切粘贴在一起。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Adobe Photoshop等图像编辑软件的出现,在电脑上进行合成创作越来越普遍。艺术家们在创作上也不再仅限于照片,也将照片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创作,主题也越来越梦幻,创造出超现实主义场景。

  三、摄影在中国传统理论指导下得到了蓬勃发展

  摄影不仅是一项技术、一种媒介,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融合着人的思维方法、观察方式、视觉经验、审美心理以及审美标准。摄影传入中国之后,必然在中国美学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成长,最后开出具有中国美学蕴意的艳丽之花。

  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内容是“意象”说。“意象”是“意”与“象”的契合。“意”是作品的精神内涵,而“象”则是外物的表象。“意”通过“象”来表达。脱离了“象”,“意”则变得虚情假意,寡然无味。如王廷相所说“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如果脱离了“意”,“象”也失去了审美价值,如吴冠中所说:“笔墨等于零”。

  中国画的形式美———诗、书、画、印是我国独有,四者相互关怀,互为表里,共同表现一个主题,既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也可以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表现的更立体,更深刻,可以让观者产生无尽遐想,所谓“象外赏之”。

  四、中国画摄影蒙太奇理念的形成和创作手法创新

  通过综上内容的研究,中国画摄影蒙太奇就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摄影蒙太奇的创作手段,将摄影作品进行剪接、拼贴或同诗、书、画、印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画蕴意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摄影蒙太奇包括多种创作方法,有中国画拼贴摄影、拼贴摄影作品与诗书印自由组合、一次成像画意摄影与诗书印的自由组合等。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也是在中国画摄影蒙太奇的概念范围之内。

  如今,随着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摄影作品可以在宣纸上输出,这就使中国画摄影蒙太奇理论外缘得到了扩大,创作方法得到了翻倍的增加。将拼贴或者一次成像的摄影作品打印在宣纸上,不仅可以与诗书印结合,还可以与绘画结合创作,即摄影只拍摄一角,而后用绘画填充全图,可以使摄影的真实更“真”,绘画的意境更“惬”。

  笔者创作的中国画摄影蒙太奇作品《从军行》,摄影作品宣纸输出,请书法家撰写题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画面中,长城蜿蜒深远,云雾苍茫。书法遒劲有力,印章灵动其间,使整幅画面充分地表现出诗意,表达出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作品《从军行》
作品《从军行》

  作品《渔女欢歌》,是在浙江丽水拍摄的渔家女荡舟河上画面,宣纸输出,请绘画家填充四周景色。山意朦胧,渔女真切,仿佛隐约可以听到歌声飘荡而来。

作品《渔女欢歌》

  作品《渔女欢歌》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创新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只有文艺的繁荣发展,才能使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文艺工作者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当代艺术潮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英]修·昂纳, [英]约翰·弗莱明着.世界艺术史 (第七版修订本) [M].吴介祯等译.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2][美]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着.世界摄影史[M].包苏, 吴彩霞, 吴晓凌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原文出处:李晓元.中国画摄影蒙太奇创作创新[J].艺术评鉴,2019(16):172-1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