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我国纪实摄影传播模式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6-04 共49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机制探究
  【绪论】我国纪实摄影传播模式探析绪论
  【第一章】纪实摄影概论
  【2.1】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
  【2.2】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选择原则
  【2.3】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3.1 - 3.3】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媒介
  【3.4  3.5】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效果分析
  【结语/参考文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效果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目的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崭新的“读图时代”,读报演变成了看报,而看图变成了读图。当代当今各种媒介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纪实摄影图片的数量、传播范围和速度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中得以极大扩张。技术手段的完善和普及使职业的,或是非职业的摄影者能够迅速记录宏观世界和个人生活可能的变化,并对之进行即时和动态的传播。大量传播且容易接收的影像信息使人们的认识世界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并逐渐取代亲历亲为的体验,而成为人们认识、评价生活的主要途径之一。
  
  纪实摄影以社会及社会上的人与物为原型,以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为拍摄对象,记录社会现实,反射社会现象,映射社会问题,通过摄影瞬间的凝结表达出作者本人对社会事物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影像化世界的诞生和判读是以摄影者和接受者的主体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它诞生于真实的世界,却又不能等同于真实的世界。纪实影像通过画面与现实世界的对比,从而引起观者对其事件背后思考的的独特价值,从而赋予影像更多的审美价值和思辨空间。本文通过对当下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段进行分析,运用传播学和哲学方法,对纪实摄影图片的主体特性、传播方式、视觉传达、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展开了对纪实摄影图像的传播受众与接受效果的思考。文章还从技术操作层面上,介绍了纪实摄影的不同表达特性和作用,分析了不同的图片对于纪实影像表达能力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人类已从最初的看图时代进入到当前的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存在是整个社会对于人们接受讯息习惯的一种重新演绎,它同样也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蓬勃发展。在读图时代蔓延的今天,纪实摄影图像的数量、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中呈现几何式的增长。正如摄影师玛尔塔·希尔说过的一句话:用照相机把发生的事件记录在案,予以证实并进行描述的可能性,这就赋予摄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唯一独有的权力,这就是真实性。当今社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机的日渐普及化,职业摄影师或者普通摄影爱好者都可以方便地用相机记录宏观或微观的世界,都可以随时记录身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并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进行迅速地传播。
  
  纪实摄影在这种情境下变得尤为重要。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社会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如汶川地震、贫苦群众、山区儿童、特殊人群等都是纪实摄影作品的良好取材。纪实摄影作品主要分为重大事件、百姓生活、社会风景等,基本要求是或力拔千钧,或细致入微,或诚挚动人,同时要符合摄影这一艺术领域的审美标准,即能够通过形式感官上的足够冲击力,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类欲用相机记录这个世界,这促进了摄影的进步。同时,它也促使了纪实摄影的诞生。1839年法国人盖达尔发明了摄影术,之后数百年间摄影在人类社会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纪实摄影以忠实地记录现实世界并进而引发社会思考为主要目的,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及电子技术发展的今天,摄影的普及性和易传播性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好并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照相机以它真实记录的客观性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这为纪实摄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欧洲人和美国人以个人好恶为出发点所拍摄的人像和风光照片足以证明这一点。在这段时期内,影响纪实摄影形成的因素,也绝不仅仅是摄影技术方面的进步和人们对摄影艺术性理解的提升。真正促使纪实摄影成熟的,还是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这双巨手。从这个角度上讲,要科学地理解纪实摄影,更多地应该站在社会学的立场,而不是单纯的从摄影的立场出发。纪实摄影最初主要流行于欧洲和美国,题材多为日常生活层面,鲜有涉及社会层面和人文层面。这主要由于19世纪末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世纪之交摄影观念的改变,即时、直接、客观、记录的摄影观念逐渐渗透到摄影界,使得摄影逐渐具备了参与公共事件的权利。之后不久,纪实摄影作为一只新兴的摄影分支,从传统的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等领域分裂出来,大规模参与社会公共传播体系。19世纪的纪实摄影图片作为记录社会事件为主要任务,利维父子1897年所拍摄的《蒙帕纳斯火车站事故》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当时纪实摄影图片的社会作用,吸引了大量的传媒受众。介入大众传媒事务之后的纪实摄影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顺应社会新闻事件的需要,以记录社会新闻动态为主的“新闻摄影”,其二是通过报纸、书籍传播的以记录比较稳定的社会状态和宏观事物的“社会类纪实摄影”.这两个方向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摄影图片传播形态。其一便是记录快速发展事物的“快照”形式,即事件发生、发展、消失速度较快;其二变为了记录社会长期形态的“慢照”形式,记录的事态发展可能是滞后的甚至长期的。20世纪以后,纪实摄影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曾经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出现过雅各布·里斯、刘易斯·海因、史密斯、布勒松等世界着名摄影师。里斯第一个改变照相机只为审美享受和文献记录的人,他把摄影瞄准了当时的崭新领域--社会生活,并对其加注了浓厚的使命感。他的纪实摄影传播的内容更多地带有纯粹意义上的纪实特性,而不是普通的新闻报道。刘易斯·海因作为纪实摄影的后继者,曾经多次强调,他的摄影只有两个目的,即揭露那些应予以纠正的,表现那些应予以赞赏的。海因被摄影界公认为继纪实先驱者里斯之后使纪实摄影达到完善并产生世界影响的人。后期的纪实摄影多为表现现代人的心理,趋向于超现实主义。国外对于纪实摄影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领先于国内,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外最早期摄影技术的高度普及化,另一部分原因是国外摄影家对于社会现象的解读更深入。人们对纪实摄影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社会道德的批判,社会现象的披露,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记录历史影像。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纪实摄影探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涌现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纪实摄影家,如解海龙、卢广、焦波、王福春等。也涌现出了众多家喻户晓的纪实摄影作品和专业纪实摄影书籍,如焦波的《俺爹俺娘》系列、孙京涛先生所着的《纪实摄影》以及刘树勇《摄影的社会学意义》。纪实摄影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迫于当时社会条件和照相技术的限制,我国对于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的研究一直处于初级阶段。就纪实摄影而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之中大约十年的时间是重要的转型期。中国的纪实摄影研究由无到有,由初级慢慢走向成熟。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也使得中国暴露出一系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教育发展的不平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污染的加剧等,这些社会存在的问题需要纪实摄影家从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早期关于中国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机制的分析较少,图片传播形式单一,是广播式的发散式传播。
  
  到八十年代末,中国纪实摄影得以良性发展的土壤基本培育成熟。纪实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摄影门类的性质、意义以及操作方法已经为相当数量的中国摄影师所了解,并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纪实”活动中。此后,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摄影师对纪实类摄影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一些优秀的摄影师开始收获他们的劳动成果,纪实摄影作品集陆续出版。关于纪实摄影的研究和讨论,也真正有了“学术”的味道。以“希望工程”为标志,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社会改良的媒介,为普通大众逐步认识和接受。[1]
  
  近十多年间,中国的纪实摄影逐渐走向成熟,并与国外的纪实摄影研究逐步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国外比较成熟的摄影理念大量进入国内,我国摄影理念和研究也走出国门,受到世界纪实摄影界的青睐。一些国际性的摄影摄影大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家竞相参与的交流平台,一些优秀的中国纪实摄影家在国际大赛获奖,将中国的纪实摄影展现给世界,体现了视觉文化的无国界交流。进入 90 年代以后,中国纪实摄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对于纪实摄影传播模式及过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纪实摄影的实践和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国内外开放、良性互动的良好态势。我国的许多摄影学者出访国外,学习和借鉴了丰富的纪实摄影的基础理论、价值构成、运作方法以及在国外发展的最新动向。而像李媚、杨小彦、刘树勇等专家、学者则在国内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文化立场鼓动着纪实摄影的实践和理论研究。1994 年在贵州召开的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以“纪实摄影”为主要议题,80 多位当代中国摄影家和摄影理论家就纪实摄影的起源、现状、审美特征、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报道摄影在 90 年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成熟的报道摄影专题为纪实摄影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中国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渠道也日益畅通。在 80 年代,纪实摄影的传播渠道以展览为主,传播方式单一且受众数量有限。1995 年,《中国青年报》率先将副刊性质的画刊改为“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新周刊》、《街道》等报刊随后都推出了以组图系列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这些专版成为“简化版纪实摄影”传播的重要渠道。之后中国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纪实摄影师提供了又一条传播渠道,一大批纪实摄影专着得以出版,其传播渠道更加通畅,传播范围继续扩大。受众也由最初的固定地点参观人数发展到全国,传播效果呈现质的飞跃。
  
  直至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对于纪实摄影的相关联研究虽然已有不少,但对于纪实摄影及其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对纪实摄影的概念和显着特点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状态,研究的侧重点多集中于分析纪实摄影图片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作用。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了社会学、传播学、摄影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将纪实摄影作了较全面阐释,对于纪实摄影的选择原则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拉斯韦尔5W 模式分析了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机制,以实现纪实摄影图片的最优化传播。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机制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和个案分析法等,通过系统地分析总结获得有价值的事实,并从中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
  
  文献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已有的文献资料,对于有价值的内容加以精炼,分析有关于纪实摄影、摄影文化研究、机制研究、视觉传播等相关的资料,对既有的研究形成较深的认识。通过借鉴前人的部分成果,从而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个案分析法将对纪实摄影传播的某些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对图片传播的背景、受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某些网站为例分析纪实摄影图片传播的渠道和传播受众及其效果。
  
  本文除了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着作和历史资料之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图像资料,将图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结合研究,对纪实摄影的形成、发展、传播等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本文的创新点是从传播学为主的角度分析纪实摄影,并加以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辅助,文章从纪实摄影图片的表现形态和内容、创作策略,以及反映社会的纪实摄影图片应该承载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纪实摄影图片的选择与拍摄价值理念。从不同角度,本文阐述了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技巧,选择原则,分析了怎样才能使得图片既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受众的关注。探讨了图片的制作者如何将自己的人文关怀注入图片中,使得其不仅仅是一张记录社会的照片,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和充分表达尊重生命的影像纪录形式。
相关标签:纪实摄影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