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是有蓄积作用的有害元素,在劳动卫生监督中被列为重点监督的有害元素。生物材料(血、尿、头发、唾液、指甲、趾甲) 中砷含量可直接反映接触者通过各种途径吸收的毒物量。目前国内测定生物材料中总砷多采用 DDC 银盐法、砷斑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为灵敏度均不够高,对含量较低的样品无法准确定量且操作繁琐,分析耗时长,所使用的试剂有毒性,对操作者的健康也有影响; 后一种方法仪器比较昂贵,且方法的检出限比较高。湿法消解的缺点是用酸量较大,需要操作者与酸雾、酸气长时间接触,在缺少冷却装置时回收率也较差。因此笔者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生物材料中总砷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弥补现行方法的不足。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原子荧光光度计,砷特种空心极阴灯; 微波消解仪。砷标准储备液: 0. 10 mg/ml,使用时用硝酸(0. 5 ±99. 5) 溶液逐级稀释至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 2 方法
1. 2. 1 湿消解 称取 0. 5 ~ 1. 0 g 样品于 250 ml 三角烧瓶中,加入 2. 5 ml 浓硫酸、10 ml 浓硝酸,置电热板上加热使有机物分解完全,加 10 ml 水,再加热至冒白烟取下,转入 25 ml 容量瓶中,加入硫脲溶液5 ml,用水定容至刻度。同时作试剂空白。
1. 2. 2 微波消解法 准确称取混匀试样 0. 2 ~ 0. 5g,置于清洗好的消解罐中。加入硝酸 2. 0 ~ 3. 0 ml,混匀,静止过夜。加入过氧化氢 0. 5 ~1. 0 ml,放入沸水浴加热 20 min 取下冷却。根据不同的微波消解仪,严格按照微波溶样系统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将消化好的样品转移定容至 25 ml 容量瓶中,加入硫脲溶液5 ml,用水定容至刻度。同时做试剂空白。
1. 2. 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砷标准使用溶液0. 00、0. 25、0. 50、1. 00、2. 00 和 2. 50 ml 于一系列 25ml 比色管中,加硫脲溶液 5. 0 ml,加 1. 25 ml 盐酸后,用纯水定容至 25 ml,放置 30 min。
1. 2. 4 仪器参考条件 光电倍增管电压,300 V; 砷空心阴极灯电流,60 mA; 原子化器高度,8 mm; 氩气流速: 载气,400 ml/min; 屏蔽气,1 000 ml/min; 测量方式: 荧光强度或浓度直读; 读数方式: 峰面积或峰高; 读数延迟时间: 1 s; 读数时间: 10 s。
1. 2. 5 浓度测量 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调整仪器至最佳测量条件后,依次测定标准样品(由低浓度至高浓度的顺序测定) ,空白样品。
2、 结果与讨论
2. 1 线性范围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1 ~ 50 ng /L浓度范围内绘制标准曲线。生物材料中总砷的含量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 y =170. 8x - 0. 15,相关系数 r 为 0. 999 3。
2. 2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微波消解与传统湿法消解比较,具有消解完全、消耗试剂量少等特点。取不同生物样品,使用两种方法同时对样品进行处理,对样品中的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 1。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经两种消化方法处理样品后,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 412,P >0. 05) 。方法相对偏差均小于 5% ,而微波消解法RSD 值比湿法消解法 RSD 值均要小。
2. 3 方法检出限 用标准系列 0 管和最低浓度管交替连续测定 22 次,得出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 50 ng / ml。
2. 4 加标回收率 分别以血、尿、指甲空白样品进行高、中、低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样品,回收率在 91. 0% ~104. 7% 之间,RSD 均小于 5% 。见表 2。
本方法将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结合,测定生物材料中总砷,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干扰少,回收率高,准确度好等优点,现已制定为吉林省地方标准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GB/T 5009. 11 -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GB/T 8538 -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王锟,卫晓红,王开宇 . 虾粉中总砷测定方法的探讨〔J〕. 化学分析计量,2010,(2) : 289 -290.
〔4〕 屈明华,汤富彬,倪张林 .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前处理方法探讨〔J〕. 食品科学,2013,(34) : 177 -178.
〔5〕 蔡宇春,梁剑锋 . 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经验介绍〔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9,(3) : 33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