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梯田,例如中国、菲律宾、日本、印度尼西亚等.然而,并非所有地区的梯田都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与其它地区的梯田不同,新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不仅是一种传统田制,而且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
一 民族生态学及其三大定律
(一)民族生态学及其三大定律
自Reiter(1865年)提出生态学的概念、Haeckel(1869年)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以来,[1]生态学经历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Ethnoccology)四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民族生态学以民族为单位,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风俗、信仰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民族生态学的到来,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还要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生态问题.
自英国人Tansley(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生态学就特别注重研究民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即研究人与自然的交换.据此,美国科学家G.T.Miller Jr.概括出生态学的三大定律:
定律Ⅰ:人类对自然的任何行动均具有无数效应,其中有的还是不可预料的,即多效应原理.
定律Ⅱ:任一事物均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即相互联系原理.
定律Ⅲ:人类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自然的循环产生干扰,即勿干扰原理.
生态学的三大定律为我们深入探究红河"哈尼梯田"的民族生态学意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二)违反定律,必遭天谴
生态学的勿干扰定律要求生态系统能够不断的持续循环,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必须保证生态系统的不断循环再生.人类的发展就是各民族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民族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与生态环境交换,总体上是朝着相互适应的协同方向发展的,形成了可持续的自然演替.但也有许多民族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违背生态定律,遭到天谴,走向毁灭.菲律宾巴纳韦梯田的濒临危亡就是正在上演的生态悲剧.
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北250公里安第斯山上的巴纳韦梯田(亦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是当地土着伊富高部落2000多年来开垦出的,被称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由于缺乏定期维修、梯田面积大幅缩减、人员大量离去等等原因,这一人类农耕文化遗产正濒临崩溃.2001年,在巴纳韦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6年后,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目前,巴纳韦梯田的境况仍在不断恶化,很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消失.不得不说,这就是违反生态学定律而遭到的惩罚.
二 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
(一)古老的"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田制.在今重庆市彭水县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古墓中出土的陶制梯田模型证明: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人就知道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唐代樊绰《蛮书 云南管内物产》记载的"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有关"哈尼梯田"的文字材料.《蛮书》记载的"山田",也就是后人所谓的"梯田".现有文献资料表明,南宋诗人范成大是最早使用"梯田"这一术语的人.据范成大《骖鸾录》记载:
江西袁州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范成大之后,文献资料中才有了"梯田"之说,唐人樊绰所谓的"山田"术语也被"梯田"这一形象的"术语"所替代.元人王祯的《农书》(公元1313年)明确记载了梯田这种田制.[2]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其名着《农政全书》中,引用了王祯《农书》所记载之"梯田",并进一步展开论述,将"梯田"列为中国主要的田制之一.清嘉庆《临安府志 土司志》则明确记载红河南岸: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数里不绝.[3]
上述考古和文献资料足以证明:梯田不仅是中国秦汉以来就在南方广为采用的一种古老的田制;而且,唐宋元明清以来,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先民,开垦出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 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
(二)"干田"与"水田"
要真正认识红河"哈尼梯田",必须对"干田"、"水田"、"山田"、"梯田"等术语作进一步的区分和界定.据樊绰《蛮书 云南管内物产》记载:从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每一佃人,佃疆畛连延或三十里,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收刈已毕,官蛮据佃人家口数目,支给禾稻,其余悉输官.[4]
显然,樊绰这里所谓的"山田"特指常年有水的"哈尼梯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水田.因为"哈尼梯田"的耕种方式与一般意义上的水田耕种模式不同,通常红河南岸的"哈尼梯田"在水稻收割之后,并不会将水放干,再种一轮大麦或其它作物,而是翻犁之后蓄水涵养,让梯田休养生息.
至于明人徐光启所谓的"梯田"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梯田"谓梯山为田也……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蹬,故总曰梯田;上有水源,则可种秫秔,如止陆种,亦宜粟麦;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5]
也就是说,广义的"梯田"是一种因形而状的田地,而狭义的"梯田"则是常年蓄水的"水田".从徐光启《农政全书》"梯田"条所附图样看,其实,徐光启所谓的"梯田"主要还是指有水的"梯田".徐光启所谓"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蹬,故总曰梯田"其意在解说"梯田"之名的由来.
红河南岸依山而建的广义"梯田"中,有一种"干田",当地老百姓亦称其为"雷响田",即打雷下雨时田中有水了就种植水稻;若无水源供给,则改为陆种,种植粟麦等耐旱作物.显然,就产量而言,"水田"旱涝保收,是高产田;"干田"靠天吃饭,产量较低,遇到大旱则颗粒无收.
因此,红河南岸的哈尼族有一句民间谚语是这样说的:"干田不是田,狗肉不是肉".言下之意就是说,"干田"是一种劣质田,产量低,价值低;就像狗肉上不了宴席,只能供贩夫走卒解馋而已.由此可见,所谓"哈尼梯田",特指常年有水的"梯田".在红河南岸地区,区分"干田"与"水田"的关键当然在于是否常年有水,"水"可谓是"梯田"的血脉.这样的区分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就"哈尼梯田"而言,"水"与"梯田"是血肉相连的,体现着生态学的相互联系定律.
(三)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其规模达100万亩.核心区由多依树、麻栗寨、牛角寨、猛品片区四个相对独立的闭合空间组成,面积为95.9平方千米;保护范围面积达184.1平方千米.
缓冲区包括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的连片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梯田及周围人居环境,面积达2000平方千米左右.总计100多万亩的"哈尼梯田",还构成了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最大的湿地公园.
通常,红河"哈尼梯田"梯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坡度为150-750的山区,最高级数达3000级.红河哈尼族居住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1)水资源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高海拔地区多有大面积高山原始森林与次森林;森林和降雨同时形成了无数的高山泉水与溪流,为梯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2)适合开垦梯田的坡地.境内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深切割中山地类型,地形呈"V"形发育,适合开垦梯田.(3)海拔适宜种植水稻.境内从江边河坝到半山区,海拔多在400~1800米之间,适合种植水稻.(4)气温适宜种植水稻.境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河坝区年均温度25℃,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全年日照1670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水稻."哈尼梯田"正是哈尼人适应其特殊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长期协调发展而造就的,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
三 "哈尼梯田"的民族生态学意义
哀牢山区的"哈尼梯田"可谓是世界梯田的杰作.哈尼族在上千年的历史时空中精心开凿的梯田,因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着称.哈尼人辛勤劳作,在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数十万亩梯田湿地和水体,在有效保持水土的同时,调节了气候,改善了生态.[6]
与菲律宾巴纳韦梯田不同的是,2013年6月22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系统.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在长期农耕中积累的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森林与水土的关系,水与梯田的关系,梯田与民族生存繁衍的关系等等,均与生态学定律高度吻合.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森林-溪水-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哈尼梯田",具有极其重要的民族生态学意义.
(一)"哈尼梯田"的多效应原理
大面积的"哈尼梯田"为种植水稻、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梯田是哈尼人最主要的生活依靠.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文化的积淀和承载.透过哈尼族的史诗、传说,以及原始宗教、民俗和乡规民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悟到"哈尼梯田"释放出来的多种效应.
哈尼族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由水族创造的.哈尼族女性的服饰大多是与梯田中水族有关的用白银打造的小鱼和田螺.哈尼族神话、宗教、民俗中各种古老的文化符号,诸如树、牛、鱼、青蛙之类的,均与梯田有着内在的联系.
梯田是哈尼族文化的灵魂.与梯田有关的涵养水土的森林被严格地保护起来.每一个村寨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了合理分配资源,哈尼族先民制订了一整套严谨的梯田水资源管理制度.
围绕梯田这一文化中轴,哈尼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原始宗教、礼仪和民俗,例如农历二月祭祀村寨守护神的"昂玛突"(为春耕作准备),农历六月祭祀天神的"苦扎扎"(为秋收作准备),农历十月祭祖认宗的"咋勒特"(庆祝丰收),育秧前的祭秧田,栽秧前的"开秧门",祭祀山神的"吓吼吼",叫谷魂的"车拉枯"等等.
梯田更是哈尼族史诗和口头文学的主要元素.例如,流传于元阳县的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讲述的是哈尼祖先如何找地、开田、挖沟、耕田、种植水稻、施肥放水.哈尼古歌这样吟唱:"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概而言之,"哈尼梯田"是哈尼族文化的积淀和承载,是哈尼族文化的灵魂,是哈尼族文化之中轴.作为哈尼先民改造自然的物质文化成果,"哈尼梯田"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有的还是不可预料的,充分体现了民族生态学的多效应原理.
(二)"哈尼梯田"的相互联系原理
"哈尼梯田"系统是一种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独特的生态系统,符合生态学的相互联系定律.
梯田与村寨的联系.哈尼村寨通常位于海拔1400米-2000米的半山腰上,村寨上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用以涵养水土,林间山泉和溪水为梯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哈尼族村寨下方则是层层相叠的梯田,为村寨提供了主要的食物.联系森林、村寨、梯田的则是源源不断的山泉水和小溪水.
森林与水的联系.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民间有一句谚语:"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正可谓是"山高水长".维系这种"山高水长"的是森林.正是哀牢山的森林涵养了水分,并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山泉和溪流,为"哈尼梯田"与哈尼村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梯田与森林的联系.垦殖梯田必然要砍伐树木,但因为哈尼人意识到森林对于梯田的重要性,因此十分注重保护森林.哈尼族先民建立了一整套严谨的保护森林的制度.保护好森林,也就保护了"哈尼梯田"的水源.正是森林涵养了水分并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山泉和溪流,为"哈尼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梯田与水.正如哈尼族民谚所言:"干田不是田,狗肉不是肉".水是梯田的血脉,没有了水,梯田就失去了生命.千百年来,围绕梯田与水,哈尼族先民制订了一整套严谨的梯田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和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使"哈尼梯田"成为哀牢山区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
村寨与森林.森林是哈尼村寨的庇护神,没有森林就没有哈尼村寨.每个哈尼村寨上方的山上有都1-5片哈尼语叫"普玛"的寨神林.哈尼村寨通过订立严厉的村规民约对寨神林严加保护,除非祭祀,严禁人畜入内.正是通过乡规民约这种带有法规性质的制度安排,千百年来,哈尼族地区的森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哈尼族甚至把保护森林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联系起来,每年3月,全寨人都要在寨神林中进行为期3天的祭祀,这就是每个哈尼村寨都要举行的原始宗教活动"昂玛突".[7]
透过哈尼族有关森林保护的制度安排,我们不难看到其间包含着许多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学理念.可见,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森林-溪水-村寨-梯田四者之间,是一个充满有机联系的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哈尼梯田"则是这个系统的枢纽或灵魂.或如哈尼古歌所云:"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
(三)"哈尼梯田"的勿干扰原理
哈尼族自诩为"摩咪然里"(自然神的老儿子),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真正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哈尼梯田"是传统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生态学的勿干扰原理.哈尼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顺从自然就是顺从天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天神意志的完美体现.哈尼族的民族生态观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哀牢山区,从事梯田稻作,山林、水源、梯田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千百年来,哈尼人深深感到: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而不是虐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哈尼梯田",充分体现了民族生态学的勿干扰原理.
总之,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具有充分的民族生态学意义."哈尼梯田"虽系人工开凿,但因其自然、和谐,恰似天然雕成.
参考文献:
[1]梁山,姜志德.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农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编写组.哈尼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4](唐)樊绰.蛮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5] (明)徐光启撰,石声汉点校.农政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 郑伟林.哈尼梯田:民族文化的积淀与承载[N].中国文化报,2012-7-12.
[7] 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