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的“积累中的危机”论及其演进(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1 共11025字
卢森堡认为,伯恩斯坦想通过反对资本主义的分配走上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而社会民主党应该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社会主义的分配。
卢森堡分析了伯恩斯坦观点的危害:伯恩斯坦表面上拔掉的只是社会主义科学的第一个基础,即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后果 无政府主义,但是实际上他不仅否定了资本主义崩溃的一定形式,也否定了资本主义崩溃本身,取消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如果按照伯恩斯坦的看法,“适应性”现象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和交换的矛盾。与此同时,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到也使得劳资矛盾有所缓和。而生产的社会性保持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使得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多余。卢森堡指出,这么一来社会主义的依据就只剩下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了。但是由于崩溃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不再是对资本主义矛盾和崩溃的一种精神反映,而只是一个理想而已,这个理想的信服力是以想象中社会主义的完美性为依据的。那么,社会主义只是一个精神上的、唯心的依据,其处于物质的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必然性就被伯恩斯坦所取消了。在卢森堡看来,伯恩斯坦的理论只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的赘疣,而不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本身,这正是改良与革命之间的区别。
(二)马克思有没有“崩溃论”意义上的危机理论?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将商业危机称为“促进无产阶级独立发展的最强有力地因素”
.在整个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重申这一观点,期望下一次危机预示着1848年流产的革命再次来临。恩格斯始终认为,积累的危机趋势与即将来临的革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恩格斯再一次提出这一看法。1885年恩格斯强调,尽管存在停滞,普遍的危机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先前每十年把大气层清洗一次的大雷雨就推迟了,因此这种持续的经常萧条必定准备一个空前剧烈和广泛的破产。”
直到1894年,恩格斯仍然在等待大危机的来临。在《资本论》第三卷的一个注释中,恩格斯指出:“现在我们不又是处在一个空前激烈的新的世界性的崩溃的准备时期吗?有好多征兆好像在预示这一点。”
19世纪90年代革命运动的主流心态与恩格斯的看法较为接近,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崩溃在即,而且崩溃之后政权将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这种崩溃的基础就是期望中的资本主义“终极危机”.期望到来的崩溃始终没有发生,伯恩斯坦对这种大灾变信念和“崩溃”理论的挑战随即出现。卢森堡的观点与伯恩斯坦所谴责的大灾变观点最为接近。在1898年的党代会上,卢森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最后必然要引起爆炸,引起崩溃,在这个崩溃中,我们将担任对破产了的社会进行清算的法律顾问的角色。”
伯恩斯坦把危机的延迟当作资本主义经济“适应性”的象征,在它看来危机不过是经济机构中的扰乱,如果危机延迟了,这个机构便能圆滑地发挥机能。卢森堡说:“伯恩斯坦修正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是从抛弃资本主义崩溃论开始的。但是,既然资本主义的崩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那么,抛弃了这个基石,逻辑上必然使伯恩斯坦的全部社会主义观点趋于崩溃。”
卢森堡的危机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把毁灭性的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的崩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那么,这是不是马克思的原意?
卢森堡认为,世界市场枯竭之日,必定就是资本主义灭亡之时,把消费当作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这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出发点并无二致。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并不是偶然的异常事件,而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积累的恢复,都是通过危机趋势才得以实现。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危机理论,他关于危机理论的分析包含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的探讨中。在马克思看来,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高潮,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最浅显的表现。因此,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应该作为他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更广阔的论述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加深刻地分析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
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商品生产过剩现象总是作为形成或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而存在。生产过剩的基础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固有的限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就是靠一定的资本物化尽可能多的直接劳动实践,其方法或是延长劳动时间,或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发展劳动生产力,采用协作、分工、机器等,宗旨是进行大规模生产即大量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
随后马克思便提出了关于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论断:“构成现代生产过剩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马克思认为,形成生产过剩或普遍生产过剩基础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力的不可遏制的发展;二是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又遇到了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即工人群众的贫困;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即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利润量的限制。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为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按照生产的规模来决定生产量,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冲突。
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需要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一更广阔的语境中加以阐明。在过去,我们一谈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谈它的破坏作用。但是,对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制平衡作用,我们似乎认识不足。每一次危机之后,资本主义都得到了新的调整。资本主义在面临多次危机的情况下还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关系的疏离。在人们关注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遭遇失败的同时,却没有留意到,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也证实了马克思的观点:只有使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断的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三、结语。
“积累中的危机”论和崩溃论是卢森堡经济危机理论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结论。她认为资本积累要有工人与资本家之外的“第三市场”的存在才能进行,而在积累过程中,“第三市场”逐渐消灭。帝国主义是争夺未被占领的非资本主义环境以进行积累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使非资本主义环境资本主义化。直到都是资本主义时,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就因无法继续积累而崩溃。卢森堡把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普遍性的危机看作社会主义的起点,把“崩溃论”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认为资本主义的崩溃是社会主义的前提。
对卢森堡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解和评价,必须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范畴中才能找到答案。当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因转向修正主义第一次投票赞成帝国主义战争贷款。卢森堡为反对修正主义而斗争,她试图警告社会民主党注意帝国主义的危险,对社会民主党道义上和政治上的堕落感到忧虑。卢森堡“积累中的危机”论认为没有“第三市场”资本主义便不能生存下去,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就会崩溃。因此,争夺新市场就成了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卢森堡的“第三市场”理论主要是为了说明帝国主义战争贷款的反人民性,指明投票赞成战争贷款是向帝国主义投降。卢森堡提出了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单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值得予以很大的关注。正如斯威齐所指出的:“罗莎·卢森堡和马克思不同,她在摈斥’资本积累的无限性‘时,建立了一个机械性崩溃的概念。但这个不同,比起他们二人关于历史进程本身的性质的基本一致看法,毕竟是一个次要的见解分歧。”
卢森堡在分析推动资本家进行积累的动机时,在寻求市场中陷于困顿。她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马克思关于封闭的资本主义这一假设的重要性,即假定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是可以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售商品,而是在寻求更大的利润这一意义上寻求市场。而寻求更大的利润又受到了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制约,马克思把危机的直接原因归之于这一点,而不是归因于需求的缺乏。为了反击伯恩斯坦对资本主义崩溃论的否定,以卢森堡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危机和革命密切联系起来,以崩溃的不可避免来证明革命的不可避免,自此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从单一因素出发主张危机必然性的传统。
这一理论轨迹离开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基础上积累动力的分析,走向经济上的机械决定论,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视为一种昭示资本主义命运极限的异常事件,使危机理论纳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框架,甚至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所收编,最终丧失了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特色。这一客观结果不自觉地背离了卢森堡的初衷。但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卢森堡始终是一只革命之鹰。斯威齐说:“不管罗莎·卢森堡在分析上有什么严重的错误,也不管官方马克思主义如何敌视她,她比起德国运动的任何别的成员来,都是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即令她不是一个狭义的经济理论家,她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是她的批评者不能望其项背的。”
注 释。
1 6 [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76-277、91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8页。
3 [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 一个反批判》,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编:《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柴金如、梁丙添、戴永保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4 5 18 19 [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0、259-260、263、263页。
7 张雷声:《罗莎·卢森堡资本主义理论述评》,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8 9 10 15 [德]罗莎·卢森堡:《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徐坚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8、38、61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5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7页。
1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4页。
14 [德]罗莎·卢森堡:《在189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卢森堡文选》(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16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6、603-604页。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