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历史上来看,香港经济就以“自由”着称。自1841年开埠以来,香港就一直保持着“世界自由港”的身份,执行着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可以说,自由经济制度是中国香港经济的最大特点。长久以来,无论是港英政府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都奉行让“市场经济无形的手”来配置资源,调节经济的原则。这种高度自由的经济制度给香港经济带来了很强的活力,中国香港也成为世界发达的经济体之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香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未能幸免。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冲击。香港政府在这种背景下,在坚持原有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并且在APEC的框架下,更深入地加强了与各方的合作,特别是与大陆方面的合作,这使得经济没有陷入长时间的停滞,重新回到了正轨。本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香港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成就。
二、坚持自由港的传统
香港的自由港传统是香港经济制度的基础,自由竞争、自主经营、资金自由流动以及政府避免对私人经济干预的原则始终是香港政府推出各种政策和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这一新背景下,香港还是继续坚持自由港的经济贸易政策。
从1841年英国人查理·义律宣布香港成为自由贸易港以来,香港逐渐成为了全世界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自开埠以来,对外贸易始终是香港的经济之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香港对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就没有过管制,对进出口的一般商品也不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且对于本地的企业进出口也没有特殊的照顾。下表显示着香港的简单平均关税情况:【表1】
香港没有采取任何量化的限制措施或者其他的非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地产业。香港只是对于那些关乎国际公共义务方面才会采取非关税措施。但这些措施也要以最大限度来便利贸易为目的。比如,香港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控制转基因产品的进出口。根据《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的相关规定,对受管控的化学药品要求进出口许可证。近年来,非关税壁垒方面的进步有:从2011年5月20日起,所有从“非敏感市场”(non-sensitive markets)进口的纺织品,不再要求进口许可证。
在服务产业上,香港继续保持自由的服务贸易政策。大多数的服务贸易产业是自由和开放的,外国的服务贸易的从业者和本地的服务贸易的从业者可以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采取的相关行动有:从2011到2015年,香港与大陆相互承认房地产经纪人的执业资质;香港与新西兰,在GATS和多哈回合谈判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服务业的合作等。
在投资上,香港继续保持其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和最透明的投资制度。对于与外国投资相关的外汇交易、资本回收以及收益,没有任何的限制。近年来,采取的促进投资的措施有:2011年12月,香港签订了17个促进投资和保障投资协议;成立促进贸易投资委员会,为来港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
香港在其他方面采取的措施还有:采用国际通用质量标准体系,2011年与两大国际认证组织PAC和IAF扩大了标准认证的合作范围;引入新兴电子化技术,简化海关程序,2010年、2011年分别推出了便利海运和空运的海关章程;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2011年制定了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2011年制定了新的仲裁法,消除了境内仲裁和境外仲裁的不同;为了便利商业的发展,香港积极倡导APEC商务旅行卡的使用,2011年12月香港推出了更高效率的APEC商务旅行卡系统。
三、加速签署FTA的步伐并继续深化同大陆的经济联系
香港的FTA数量也已经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个FTA有了较大的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前,香港只签有CEPA一个FTA性质的协定。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香港加快了FTA谈判的步伐,现在已经签署并生效的FTA有2个,签署并未生效的FTA有1个,处于谈判阶段的FTA有1个。
这些FTA的签署为香港的贸易带来了新的活力。
香港在金融危机之前只签订有一个FTA,就是同大陆方面签订的CEPA.这可以看出香港同大陆具有非常紧密的贸易往来。中国大陆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大陆对于香港的支持是其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香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强同大陆的经济贸易往来是香港经济能够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根据2013年商务部最新数据,香港最大的出口方和进口方都是大陆。2013年,香港向大陆出口3207.99亿美元,占香港总出口的59.9%.2013年,香港从大陆进口2583.51亿美元,占总进口比重的41.5%.香港从同大陆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正是因为有大陆这一重要的经贸伙伴,香港的经济才能从这么快地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
自从2003年签署CEPA以来,香港每年都会和大陆方面签署CEPA的补充协议,共计已经签署了10次CEPA的补充协议。最近一次是2013年8月29日,双方签订了《CEPA补充协议十》,这是2003年CEPA签署以来,涵盖最多政策的补充协议。可见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往来正越来越紧密,香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大陆。
四、适时经济干预政策
香港经济虽然崇尚自由,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适当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5月26日,香港财政司宣布推出168亿港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前期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香港政府在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超过了870亿港币。
香港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主要有:提高退税金金额;免除一定时期的公屋租金;提高特出政府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担保额度及期限;免除一年的商业牌照登记费用以及包括运输、旅游、餐饮及娱乐行业的牌照登记费;政府物业以及短期租约都减少20%租金;政府还在2009年下半年向57万名学生每人发放1000港元的开学津贴等。
五、香港取得的成绩
香港在金融危机前已经是发达的经济体了,在危机发生之后,在保持原有自由经济的原则上,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香港经济再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宏观经济增长
在2009年香港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GDP增长率、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均为负,分别为-2.45%、-9.93%以及-8.97%.境内投资以及私人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大幅度变缓。香港的经济的基石是对外贸易,如果进出口出现如此大的问题,经济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随着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香港经济从2010年开始又逐步步入正轨。GDP增长率、出口增长率以及进口增长率都重新回到了正增长,2010年分别达到6,79%、16.79、17.36%,在之后的几年也保持较快的增长。境内投资增长率和私人消费增长率比2009年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二)茂物目标下的成就
茂物目标(Bogor Goals)是1994年在印尼茂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的。该目标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由于各成员经济体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于一些成员来说,实现茂物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对于香港来说,由于其本身的经济就以贸易投资自由化而着称,实现茂物目标较为容易,且成本很低。
与其他国家的茂物目标的执行情况相比,由于香港本身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其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进展情况要远远领先于APEC的其他成员国。具体说来,无论是关税税率、进出口程序还是进出口花费成本,香港都是非常低的。这一点在APEC组织内,树立了一个典范。
在吸引投资上,香港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立于2000年的香港促进投资委员会截止到2012年已经帮助了2400多家企业建立和扩展它们在香港的业务,比2010年香港IAP报告时的1700家增长了700家。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已经有超过6900家的境外公司在香港成立了分部,比2010年的6400增长了约500家。香港在今后也会继续努力吸引更多的公司来到香港投资,这也是香港政府今后继续努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宫占奎,于晓燕。APEC茂物目标中期评估问题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2]李向阳。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APECs Bogor Goals Progress Report,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