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最美现象”化解的道德焦虑与心理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5793字
摘要

  “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转眼之间,我们的社会结构竟然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与这种社会类型相适应的道德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力,而新的道德还没有迅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意识最终留下了一片空白,我们的信仰也陷入了混乱状态。”[1]

  这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所说的,它揭示出了社会转型进程中会产生信仰迷失和道德困境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形成冲击; 曾经被人们奉为圭臬的道德正在异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规范逐渐丧失了其约束和规范作用; 焦虑成为社会道德最典型的心理表现,道德不安全感成了一种新的道德现实。在转型期的道德困境中,一个又一个 “最美人物”的事迹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最美的海洋,所展示出的人间大爱,成为有效化解道德焦虑的心理力量。

  一、“最美现象”的心理学释义

  “美”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某一事物引起人们的愉悦情感。美同时也是对善中之善的认可。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就有美善同源的思想, “礼乐之道”以 “仁”将美学和伦理联系起来,将人们对善的追求回归到美感的感性呈现之中,实现 “由美达善”向 “以善彰美”的转变。西方哲学大师康德在其着作 《判断力批判》中提出 “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论证。

  无论是吴菊萍 10 层楼的托举,还是 “最美司机”吴斌 76 秒的坚守,之所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震荡,表明人们的道德认知里依然保存着 “善”和 “向善”,至善才能至美。“最美人物”大多是平民百姓,这些鲜活人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内心有朴实无华的道德关切,在行为上有一份勇敢和担当。美德的自然外化,便成为美感的对象。“最美”是一种仁爱: 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要有关切、理解、尊重和帮助,这和熟识、地位、年龄、职业无关; “最美”是一种情怀: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名成员,有义务为他人和社会尽自己的责任,对人关怀,对生命敬畏,这是一种道德自觉,是真善美的感性呈现; “最美”是一种奉献: 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奉献的可以是爱心、是知识,也可能是生命,赢得的却是他人生命的延续、自我价值的绽放和社会的尊重。“最美”之美是道德美、心灵美、人格美在行为上的显现,成为感动社会的美学因素。

  “最美现象”反映的是日常生活、职业生活中平凡人的作为, “但这些平凡作为却极好地诠释了‘道德’之为 ‘道德’的实质乃是人们对社会良序与共同利益的自主反思与自觉追求,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行为符合规范要求。”

  当全社会对 “最美现象”予肯定与热忱,必然是朝着康德所说的 “有利于道德感受的心意协调”的方向来发展。众多 “最美现象”表明,尽管社会在转型期出现了道德层面的动荡与重构,但道德不曾从我们的生活中隐退,而是闪耀在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最美现象”将唤醒深埋在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烙印,带动人们践行道德行为,建构一个温馨和谐的道德环境。

  二、“最美现象”化解的道德焦虑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道德焦虑的概念,开创道德焦虑研究先河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以人格结构理论为根基,认为道德焦虑就是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出现的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等情绪。从这个意义上看,道德焦虑体现着人类对 “善”的向往和追求。当追求 “善”的超我在现实境遇中遭遇阻碍时,人的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痛苦,这种痛苦集中表现为道德焦虑。由此看来,道德焦虑能够激发人类向善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焦虑是人们由于理想的道德应然与现实的道德实然之间的反差所产生的对现有道德及未来道德的深深忧虑。这种焦虑由情感联结引起,既包含紧张、恐惧、痛苦等内在的情绪表达,又具有由此发动行为的作用。道德焦虑会激励个体以至群体反思自身和社会的状态,体现出忧国、忧民、忧己的紧张,也包含着对美好道德的憧憬。道德焦虑成为一种社会心态,背后隐藏的是向善、向上的力量,是理性思考中的价值体验。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人们渴望找到正能量,化解心中的道德焦虑。“最美现象”的系列出现,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美好而温暖的体验,也成为化解社会道德焦虑的强大力量。

  首先,要以 “最美现象”的仁爱观化解对道德冷漠的焦虑: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以冷漠的姿态和沉默的方式对待陷入困境的人,有的人奉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信条,于是出现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叹息。道德冷漠不是一般的情感淡漠,而是人与人之间缺乏道德心理互感、丧失道德良知与同情,互不关心。 “最美现象”让人们知道,只要心中有爱,道德良知就会被唤醒。仁爱被视为 “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是人与人之间宽厚、爱护、同情的德行体现,使人与人彼此关切、信任、扶助。“最美现象”昭示,只要心存仁爱,在关键时刻将爱转化为行动,人人都是 “最美”的,社会处处充满温情。

  其次,要以 “最美现象”的情怀观化解对道德失责的焦虑: 道德责任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道德责任的缺失就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层面,表现为道德责任的弱化、逃避、疲软。人们的道德责任焦虑在于人要为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责,生命出现了不可承受之重; 而在面对他人时,人的责任容易消解,生命出现了不可承受之轻。 “最美现象”说明,作为一个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必要承担主体责任,要有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一种道德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同等重要,有必要在需要时自觉地为民族、国家、同胞、亲人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一种道德自觉,也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追求,更是生命质量和存在价值的体现。

  再次,应以 “最美现象”的奉献观化解对道德不敢为的焦虑: 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中,人们的防范心理、不信任心理被放大。让座、扶老人反遭讹诈等,使社会陷入到莫名的尴尬中。

  而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人得不到好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等心理使人们在道德践行时出现个体自身的知行冲突,产生 “行善不愿”和 “行善不甘”的焦虑心理。 “最美人物”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在平凡中默默奉献,在电光石火间择善而为,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是最美的人。人的德性是靠自己去养成的,学习 “最美人物”,关键在于践行,在行动上营造道德家园,方能获得良心的安宁和幸福的体验。

  三、“最美现象”化解道德焦虑的心理路径

  “最美妈妈”、“最美司机”、 “最美教师”,众多的 “最美人物”慰藉了社会的良知, “最美现象”温暖着这个时代,“最美行为”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美”是化解社会道德焦虑、唤醒社会良知的有效路径。

  ( 一) 发挥 “最美现象”的心理功能

  ( 1) “最美现象”坚定道德自信。孟子曾指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心即同情心。“最美人物”用行动证明了同情心并没有被物欲湮灭,更为重要的是,这让人们重建道德自信。“最美现象”是一种激活和唤醒,使人们更理性地、清醒地信仰道德规范,执着地追求道德,坚定道德在实践中的生命力的信心。“最美人物”让人们看到了道德自信的魅力,产生道德自觉的内驱力,这种强大的正能量会感染更多人去做好人,以做好人为美,以做好人为乐。秉承良知和公德,回归道德的理性、价值和自觉,人们就会减少对道德践履的顾虑,获得行为坚守的从容。有了道德自信,德性才能升华,道德行动才有保障,守望相助的美德才能延续。

  ( 2) “最美现象”提供道德动力。人们心中潜藏着巨大的道德资源,有同情心、责任心、仁爱心,对道德有着强烈需要,希望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希望过有道德的生活。但同时,人们又没有按照内心的真我去行事,降低道德行动的热情。原因在于缺少德行的实际效用感,感受不到付出德行的美好,缺少道德感召的力量,对道德动力供给的信心不足。“最美现象”就是激发人们道德践行的力量,它启动人们心中的道德资源,把践行道德规范视作一种自我精神塑造,把为他人奉献视作一种精神利益的获得,把履行道德义务视作一种坚持精神。“最美现象”给道德践行以推动力量、给道德行为以激励力量、给道德操守以意志力量,营造出一个栖息心灵的精神家园。

  ( 3) “最美现象”升华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体品德心理的发展与成熟的动力,通过外在可见、可信的模式引领,使个体在情感冲突和抉择中趋向成熟。人们对于 “最美现象”的感受与判断,并非纯粹的感性感受,也非纯粹的理性判断,而是对崇高的景仰之情,这是一种正面的社会情绪与心理。

  最美行为唤起了人们精神深处的道德共通感,引发了人们愉悦的情感体验,情感上的共鸣能够使人们的理智清醒,强化人们对道德义务的认识。“最美现象”也标志着人的道德行为由应然向实然的转变,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增强人们从善的自信和欢愉感,升华人的幸福感、尊严感和价值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