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的构成包括一定的社会心理和特定的思想理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缺乏一定的社会心理,人们就不会发生情感的同一性,社会思潮也就失去了产生发展的社会群体基础。考察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把握社会心理要素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方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思潮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增强社会思潮引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社会心理机制的基础
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群体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内核,以特定的社会问题为焦点,集中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群体的现实利益诉求,具有较大受众基础,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起消解作用的社会意识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状况。
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思潮是物质的经济关系、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以思想和情绪的形式在人们意识中的呈现,[1]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关系的变动、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互动、传播的媒介与方式都会影响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状况。
恩格斯说:“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 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 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 才能理解。”[2]
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同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是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理结构都是由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浇铸”而成,每一次大的社会动荡与变迁都会带来社会心理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人们也会在心理上进行相应的调适;而人们的社会心理在做出某种程度的调整时,也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或者促进变革的进行,或者阻碍变革的发展,或者改变变革的方向。正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心理的这种互动关系,它们的交互作用也影响了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猛烈的思想潮流、政治潮流之一。其势之所以猛烈,就在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奴役、侮辱以及北洋军阀政府卖国求荣政策的强烈刺激所致。同时,作为一股社会思潮,其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产生广泛影响,又是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的。当时,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且又受到钳制,人们渴望民主自由但又受到奴役压迫,同时社会中也逐渐积聚了许多进步的理性力量,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以及科学民主思想的倡导等。在当时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民众的社会心理机制被激活,从而促成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可见,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 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要素
梁启超在 1902 年所写的《论时代思潮》一文中对社会思潮进行了初步界定,他论述到:“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 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1921 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时,梁启超又指出:“无论何种政治何种思想皆建设在当时当地之社会心理的基础之上, 而所谓大人物之言动必与此社会心理发生因果关系者, 始能成为史迹。”[4]普列汉诺夫也认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5]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思潮就不可能发生发展,就无法发挥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就难以汇聚为潮流。
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社会大众所持有的某种共同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它既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又是社会思潮的基本构成因素,社会心理的变动也不断强化着社会思潮涌动的力量和方向。而社会心理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直接或间接观察、感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态度、意见、情绪、观点等,具有直观性、流变性、群体性、地域性甚至民族性等特点。
影响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要素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社会潜意识、社会人格、社会心态、社会从众。
第一,社会潜意识的激发。社会潜意识是对于缺乏公开表达条件的受到压抑和抑制的诸种社会心理因素的概括和反映。按照形成机制和深浅程度的不同,社会潜意识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表层为社会前意识,是由于非合理压抑而造成的不能公开直接表达的那些社会心理;中层为社会自觉潜意识,是由于自觉性抑制而造成的不愿公开直接表达的那些社会心理;深层为社会自发无意识,是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而造成的自发地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心理。正是在社会潜意识的基础之上,不同群体才会产生情绪的同一性,促使思想汇聚成流。
第二,社会人格的驱动。社会人格是社会某一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人格结构,是该群体绝大多数人的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和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交往的,他们之间的日常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其共同认可的某些思想观点,并促使相同或相似的人集结成为一定的群体,成员间的交往又促使群体主导性观点得以强化,呈现出群体极化的特点,从而使得某种思想潮流不断汇聚。
第三,社会心态的汇聚。社会心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里,能够影响社会群体的认知、情感并能表征社会群体真实心境状态、思想倾向等诸种宏观心理现象的总和。社会心态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它所具有的对社会情绪的表征功能,它能够反映出某种心态产生时的群体心理状况以及在利益受到威胁或强化时群体的总体思想倾向。正因为如此,社会心态为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表达渠道。
第四,社会从众的呼应。社会从众是指根据他人思想或行为的影响而做出的自我思想或行为的改变。从众可以表现为许多形式,其中最主要是顺从和接纳;同时,在人类的天性中,还有一种“求同于人”的心理机制,这就是对群体性行为的遵从与模仿。正是在顺从和接纳、遵从与模仿等人类秉性的影响下,群体性的偏好得以形成,并会在往复的操练过程中成为对每个人都会发生作用的群体压力。在群体中生存的个人,为了避免被边缘化,避免被群体排斥,便会与群体的规则合拍,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行为,从而催生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
三、社会心理机制在社会思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社会心理机制是指在引起某种社会心理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具有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的社会心理体系,它的存在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现实问题的出现、社会舆论的形成、舆论领袖的成长、社会大众共同的价值趋向和心理期望等。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社会潜意识、社会人格、社会心态、社会从众、群体想象力等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激活了社会心理机制,促成了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
第一,社会潜意识决定了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首先,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受社会潜意识的决定。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表现为利益的分化组合和重新分配。如果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的离心倾向就会逐渐增强,各种不满情绪在一定群体乃至社会范围内就会逐渐传播和凝聚。某一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同、利益诉求相近、生存环境相似,就会逐渐形成共同的群体潜意识。如果受到某种强烈的刺激,群体潜意识就会涌动、凝聚并迅即转化为社会思潮。其次,社会思潮的叛逆性和非主流性也受社会潜意识的决定。社会潜意识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非合理性压抑、自觉性抑制以及历史性积淀,它总是程度不同地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隔阂、相背离、相冲突,从而成为该社会中非主导的否定的意识层面。由于社会潜意识所具有的这一特质,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社会思潮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叛逆性和非主流性。再次,社会思潮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也受社会潜意识的决定。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也难免会受到影响,但是,一定时代之所以会产生某种社会思潮,首先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精神文化的变化情况引起的,是对特定的社会存在及其变革的敏感反映。同时,一定民族的群体潜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心理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他们以何种方式对本民族的思想观念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影响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而本民族的成员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群体潜意识的支配,来理解和接纳社会思潮。
第二,社会人格与社会心态规定着社会思潮的呈现形态。社会思潮一般呈现为五种形态,即学术形态、文艺形态、舆论形态、宗教形态以及政治形态,这五种形态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社会思潮之所以会呈现为多种形态,从社会心理机制发生作用的角度来看,是受社会人格与社会心态的共同作用规定的。社会人格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跟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交往的,不断地交往和互动促使相同或相似的人集结成为一定的群体,并呈现出群体极化的特点,即群体成员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表达都会趋向于高度的一致。同时,由于社会心态直接表征了群体成员的社会情绪,反映了群体的心理状况和总体思想倾向,具有相同社会人格的群体就会在一定境况下通过不同的形态表达主张和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人格和社会心态的群体,往往会诉诸于某种主要的形态,从而使得社会思潮也呈现出相应的形态,比如,知识分子群体往往会诉诸于学术形态,文学艺术群体往往会诉诸于文艺形态,普通大众则会诉诸于舆论形态,而宗教群体会以宗教形态进行表达,但不论哪种形态,一旦社会存在的矛盾运动尖锐地刺激了群体成员的心理时,他们的情感因素就会被激发或点燃,最终都会诉诸于政治形态,甚至采取社会行动。
第三,社会从众心理影响着社会思潮的传播广度。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思潮通过自身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代表的利益诉求吸引大量的社会民众接受和传播,从而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和传播,除了与其自身的特质有关,还受到社会从众心理的深刻影响。社会思潮的最初状态一般都表现为部分知识分子的理论创造,而知识分子的理论创造与社会大众的心理又是相互作用的。客观上说,能够在思想理论上达成共识的,往往只限于少数知识分子,他们在思想理论上的共识往往以学术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学术思想需要经过社会大众的接受、认同和传播才能最终成为社会思潮。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心理因素之一的社会从众就会被激活,表现出社会心理机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广度。在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被称为舆论领袖的人与生产学术思想的知识分子相呼应,这些舆论领袖通常能灵活运用知识分子所创造的学术思想,在第一时间内对社会事件发表令人信服的见解,引导社会大众去认识社会事件及社会问题的本质。而普通社会大众也渴望这些“更有智慧的人”来为自己表达各种喜怒哀乐,同时,由于普通民众自身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整合运用,满足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需要,他们便寻找捷径以满足自己的心理渴求,就会感觉到将自己的立场寄托于舆论领袖是方便省事和明智的选择。这样,在社会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普通社会大众就会以情感、信念为基础,成为舆论领袖的追随者,促使学术思想转变成社会思潮,并且不断进行传播,使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第四,社会群体想象力激发了社会思潮的作用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为了行动的目的而聚集成一个社会群体时,这个群体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社会群体一旦形成,基本就不再受理性的支配,而只具有非常低下的推理能力。群体推理所借助的观念只存在表面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它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群体往往借助于形象来进行思维,而只会进行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活跃,也非常敏感,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次事故在他们的头脑中所唤起的形象全都栩栩如生,特别是一个事件中那些不同寻常的、传奇式的方面都会给群体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社会群体便一直生活于靠想象力支撑的幻觉之中,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德国纳粹主义等,都是群体想象力的强烈影响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正是由于群体想象力具有如此大的能量,社会思潮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方式需要借助于群体想象力来激发。群体想象力特别会被一些抽象的词语、套话,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所左右,它们在群体心中会掀起一股最可怕的风暴。正是因为如此,反映特定群体利益诉求的社会思潮也往往把这些抽象的词汇、套话融合进其所宣扬的思想理念中,以此来吸引社会民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虚幻的想象中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思潮的追随者和践行者,进而通过各种方式促使社会思潮发挥作用。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依靠幻觉的虚构,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些在理论上荒谬的信念就会成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支柱,像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虚假的自由民主等,都现在或曾经是某些社会群体的普遍信念,而这些信念又因为社会群体的宣扬传播,转变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甚至成为他们发动社会行动的思想指南,掀起一次次的波澜,影响着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锐生。社会思潮初探[J].东岳论丛,1981,(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2.
[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156-157.
[5]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着作选集(第 3卷)[M].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196.
[6] 王炳权。深入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
[7] 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齐鲁学刊,1997,(2)。
[8]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