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15 共3472字
论文摘要

  引言
  
  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积极区分的动机会导致个体对内群体的评价比对外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对令人满意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满意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积极,而对令人讨厌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讨厌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这一心理机制被称为“害群之马”效应,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对内群体的评价更加旗帜鲜明。有学者在进一步探讨内群体偏爱与“害群之马”现象时发现,群体认同影响“害群之马”效应。即群体认同程度较高的被试对这个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而群体认同程度较低的被试则对那个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Hutchison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认同者对符合标准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低认同者对符合标准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更积极,但是高认同者对“害群之马”的评价也更消极。据此,研究者得出结论,群体认同的水平调节人们对个别内群体成员的评价。

  以往有关“害群之马”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人们如何评价那些跟内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标准明显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个别群体成员。已有研究也证明了,内群体认同会影响人们对“害群之马”的评价,并且人们对“害群之马”的评价可以改善他们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害群之马”反过来是否会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
  
  1.被试。选取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为被试。本实验前后两次施测,完成两次施测的被试共有 43 名,其中男生 13,女生 30 名,被试平均年龄为 21.61 岁,其中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 22 岁。

  2.研究程序与材料。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前后测设计,共有两次施测时间点,间隔一周。第一次施测,使用自编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认同量表》,以获取被试对(内群体成员)群体的认同情况;第二次施测给被试呈现实验操作情境,并再次测量被试的群体认同情况。

  本研究根据 Hutchison 等人的研究材料编写了两组研究情境,情境一是对一名心理学工作者的描述,情境二是对一名中学教师的描述。本研究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设计,两种情境随机分配给被试,阅读心理学工作者情境的为实验组,阅读中学教师情境的为控制组。实验情境一的内容为“他通常会从来访者的身上看到自己心中的问题。并且他经常会在咨询过程中打断来访者,因为他感觉到很紧张,并且认为自己很难完全理解来访者的观点。他对来访者缺少关怀,因此他无法获得来访者对他的信任。他还经常会将来访者们的记录弄混淆,因此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让来访者说明他们的问题所在。”情境二的内容为“他通常会从那些问题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他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经常会打断学生,因为他感觉到很紧张,并且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真正意图。他对自己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因此他无法获得学生们的信任。他还经常会把学生的名字记混淆,因此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介绍自己是谁。”

  3.反应量表。本研究反应量表均采用 6 点计分。由于本研究采用前后测设计,并且每次施测的变量较少,故采用研究一所编制的包含 22 个项目的群体认同量表,测定被试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群体的认同情况,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情况为:前测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5,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8、0.83 和 0.69;后测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9,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83、0.76,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还采用 4 个项目测量被试对情境中的心理学工作者和中学教师的评价。四个项目分别是“他是一位不错的心理学工作者(老师)”,“他适合做心理学方面(教师)的工作”“,他不应该再做心理学工作者(教师)”,“你愿意与他共事”。项目 1、2、4 为反向计分,四个项目总分越高,表明对其评价越低。四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4。

  二、结果分析
  
  1.操作检验。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实验操作进行检验,看被试所感知到的样例情境是否是消极的。计算对情境样例评价的项目均分,结果对心理学工作者的评价为 4.67,t 检验表明显着高于中点 3.5((t24)=8.37,p<0.001);对中学教师的评价为 4.49,t 检验表明显着高于中点 3.5((t17)=4.97,p<0.001)。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对实验情境的感知与操作相符。

  2.群体认同对评价“害群之马”的影响。以前测认同得分为依据,以认同量表得分的中位数为标准,将实验组被试分为高认同组和低认同组,将高低认同组对“害群之马”的评价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差异不显着(M 高认同 =17.91,M 低认同 =18.9,(t41)=-1.07,p>0.05)。即高认同组和低认同组对内群体“害群之马”有相同的消极评价,这与以往的国外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因此本研究假设 1 没有得到验证。

  3.评价“害群之马”对群体认同的影响。将心理学专业学生群体认同的后测结果减去前测结果,获得实验操作后群体认同的改变情况。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群体认同改变量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群体认同改变量大于控制组(M实验组 =2.40,M 控制组 =-1.33,(t41)=2.31,p<0.05)。分别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群体认同改变量与 0 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改变量显着大于 0((t24)=2.22,p<0.05);而控制组的群体认同改变量则与 0 没有显着差异((t17)=-1.14,p>0.05)。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对内群体消极特例进行评价之后,提高了他们的群体认同水平,而控制组被试对外群体消极特例的评价没有提高他们对内群体的认同水平,因此本研究假设 2 得到了验证。

  三、讨论
  
  本研究中的结果显示,高认同组被试和低认同组被试对内群体“害群之马”的消极评价没有显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跟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及其中庸、辨证思维有关。就“中庸”的意义而言,朱熹将其注解为“中者,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换言之,“过”与“不及”皆不可取,而要维持一种与众类似的平常状态。佐斌在探讨中国人的“人缘取向”时指出,中国人一般能够体会到,待人处世比较中庸的个体往往比较合群,在群体或社会圈中才“吃得开”,而行为方式比较极端的个体则往往很容易得罪人,在诸多群体或社会圈中“吃不开”。

  另外,结果显示,评价过内群体“害群之马”的被试比评价过外群体“害群之马”的被试的群体认同水平有所提高。这说明人们在面对来自内群体的威胁时,群体成员为了保护内群体的积极认同会做出一些反应,依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的认同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在不同社会分类或群体中的成员资格。当群体成员的资格十分凸显时,人们通常采用群体特征而不是个体特质评价自己。Marquès 在解释“害群之马”效应时认为,人们通常在心理上将“害群之马”从内群体中排除出去,而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足以表明人们不仅在心理上还会在实际行动上将“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例如将违反党纪的党员开除出党,吊销出现重大医疗事故的医生的营业执照等等,这样做的重要动机就是维护内群体的声誉。剔除“害群之马”有助于人们维护积极的、与众不同的社会认同。

  人们对内群体成员的提升正是内群体偏爱现象的直接证明,贬损不受欢迎的内群体成员则是应对来自于群体内部认同威胁的一种方式。由于“害群之马”对整个内群体的价值都构成了一种威胁,群体身份对个体越重要他们感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强烈,因此他们会试图保护或重建整个群体的价值。另外,当人们面对一个内群体的“害群之马”时,内群体认同高的人通常会丢弃这种信息,因为这种信息会威胁内群体的刻板印象,最终会威胁他们的自我概念。并且高认同者会努力搜索跟刻板印象一致的内群体成员信息来抗衡接收到的跟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害群之马”的信息,力图保持内群体刻板印象不发生改变。本研究关注的是个别消极的内群体成员,未来的研究还应当关注极其优秀的个别内群体成员及其对整个群体形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Marquès J M,Robalo E M,Rocha S A (1992).Ingroup bias and the“black sheep”effect: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and perceived variability on group judgement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2:331-352.
  [2] Hutchison P,Abrams D(2003).Ingroup identification moderates stereotype change in reaction to ingroup deviance.European Journalof Social Psychology,33:497-506.
  [3]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7-41.
  [4] Marquès J M(1988).The black sheep effect:Judgmental extremity towards ingroup members in inter-and intra-group situ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8:287-292.
  [5] Marquès J M,Paez D(1994).The“black sheep effect”:Social categorization,rejection of ingroup deviates,and perception of groupvariability.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5:37-6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