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中国以及世界新增加的城市也日趋上升,城市和人口的扩增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是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实质上掌握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基于目前的现状,如何改变大城市交通瘫痪,小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不可忽视且极其紧迫的问题。而在这些设计过程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要解决问题,必定是要从社会现状和大众心理出发,本论文尝试分析目前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心理因素,希望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设计者们在城市交通设计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能从文化心理方面给城市交通设计提供思想指导,为解决大中城市的出行带来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心理因素; 文化;
一、文化心理是什么
(一)文化心理的定义和结构
文化心理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受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取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三大因素,只有通过对事物客观的认识和观察,人类才能产生认知、思考、情感,同时形成能力和判断。文化心理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含义:现实层面呈现为种种关注着文化的心理学的分支体系,理论层面是对新的研究对象(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考察,方法论层面是运用文化心理思虑心理行为的新模式。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预设目标的不同使文化心理的研究呈现出多种的形态。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刨析,解构影响城市交通的文化心理要素,从而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多地为社会提供便利的交通设计。
(二)传统文化心理的内涵和特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延续下来的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从广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指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传统文化心理在任何一个民族当中都存在着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是传统文化心理中的缺陷与糟粕。
二、城市交通设计
(一)城市交通概况与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在迅猛增加,人口数量在大中城市呈现机械增长的态势,随之各类机动车的数量以及其它交通出行方式也日益激增,随之带来的城市交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导致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由各类报道或信息源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其他一线城市都不同规模地出现了交通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工作生活节奏,主要表现为公路上车辆众多,出行高峰期人车拥挤,导致人们在交通上所耗费的时间增加,出行效率降低,交通网应变机动能力较弱,个别区域出行方式单一,遇到事故或突发情况极易引起大范围的交通瘫痪;另一方面,在我国,道路相对不太宽阔,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发展,CBD的集聚效应加强,开发商们争先恐后地在中心地段投资做商业建设,入驻的商户还有很多在户外搭棚设院地扩增其使用面积,使真正可以用于交通功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加重了主城区道路的压力,使其拥挤不堪。此外,在我国,大中城市中的人行道被强制剥夺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国家在加大投资,为使城市有更宽敞的出行环境,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但是通常不久就会被商贩或者没经正常审批的违章建筑变相侵占,致使一开始就十分拥挤的道路更加堵塞不堪。我国现有城市交通网设计基本上是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设计支路短缺,如A地与B地本是一条较为相近的直线距离,经常会因为缺乏支路而导致车了不得不经过主城区,而增加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还有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划分不尽合理,经常会出现在马路一端去另一端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天桥或地下通道。大城市中,在靠近市中心和中小学学区的区域里停车区域较少,车辆较多,加上违章乱停,加剧了车辆拥堵效应和事故的发生频率。而且就目前来看,智能化道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里还没有运用,再加上外卖与快递行业的兴起,在二三线城市摩托车与机动三轮车给城市的交通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目前没有可以取代外卖跟快递行业的其它交通工具,所以,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跟目前城市的交通系统存在着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加之服务行业对时间有特定的要求,这无疑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隐患,致使摩托车跟行人、汽车的摩擦相撞事故有所增加。
(二)城市交通设计的功能
首先分析交通这个词,它是一个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持一个城市命脉的关键因素。在国民经济中,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的交通网络,城乡之间的交通打通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使山里的农作物有机会供给城市需求,让城市的经济带动乡村的经济,把城市里优秀的人才、技术引导进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而水陆交通则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沿江水陆枢纽都影响巨大,古有京杭大运河、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整个世界的联系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路就会有人,有人就会有交易,就会有买卖,所以,交通枢纽不仅是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还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模布局。
三、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评价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城市交通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糅合了儒、法、道以及佛学的里都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当今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渗透的生态智慧来看,不仅是在各种人居环境或公共场所,甚至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古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都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生态文明观贯彻到城市交通的建设中,这种借鉴古代智慧的大局观对我们形成保护环境新格局,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起到了纲领性的借鉴意义。像在《商君书》中就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他们懂得权衡自然跟人工技术的比重,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众多大国秉持的发展理念,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同样对于城市的交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毋庸置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设计首先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概念和内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分析、对城市的交通问题,以及交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矛盾加以剖析,构建既有利于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又同时保证资源细化不浪费、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给一味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指正方向,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所广泛接受的绿色发展理念,将这种理念应用于实践中,把其内涵贯彻到城市交通设计中,可以对城市交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加以解决,从而尽快地构建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评测指标体系,以利于对交通发展做出科学评价。
四、结语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机动车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的交通压力增大,面对我国交通的布局和规模都处于较弱的现状,城市的交通系统和管制制度也较为落后,城市化的发展和目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状之间存在矛盾,我们在今后的交通建设中如何才能既解决好目前的交通现状,而且以最优化的方式,以最环保、贴合人心、突出功能的交通设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根基,对交通系统设计做出深思,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和谐交通环境,构建和谐共享的绿色出行理念,达到真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武忠.东方文化与设计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54-80.
[2] 王明亮.标准化的城市交通系统[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196655, 2017.
[3]冯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现状[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1) 111-112.
[4]钱红波,韩皓,王鹏飞.《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0) .
[5]岳敏.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评价[D].西安:长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