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13011字
  (二)促进政治参与,保障民意表达
  
  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文化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公民社会、公民政治和公共管理的效果或者说结果,也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随着民主政治在现代国家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强,民众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日益成为一个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经济越是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就越是分化,必然带来越来越多个体对政治生活的介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没有更加广泛的政治参与,民众集聚的心理能量会逐渐增加,社会矛盾就会多发。
  
  政治参与要想能够有效有序进行,需要政府提供三方面的政策和路径保护:一是言论自由。“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29)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就可以自由地行使参与权利,不能因为触动了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因言获罪。当公民因惧于压制而不去表达其不满时,政府对其行为所应负起之全部责任即随之减少,权力就会因为限制减少而逐步走向专断。二是渠道畅通。自由的言论只有到达对方才能发挥效应,才能避免信息阻塞和信息不对称。为了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哈贝马斯作为公共领域理论的代表性人物,进一步认为:“公共领域虽然是可以划出内部边界的,但对外它却是以开放的、可渗透的、移动着的视域为特征的。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 ”(30)三是及时回应。权力机关应当对民众表达及时做出回应,因为“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也越高,政府对民众回应与互动的比例也越高。 ”(31)
  
  (三)加强法治建设,规范情绪抒发
  
  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发布可以不经过把关人审核而直接向社会自由传播,匿名的网络环境也大大削弱了社会控制的力度,使得互联网一度成为法律无法触及的自由空间。但是绝对的自由也往往导致自由的滥用,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的过程中,大量信息不断涌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既有客观的报道、冷静的分析、有效的对策,也有情绪化的宣泄、挑拨事端的谎言。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以网络造谣为职业牟取暴利的人员和公司,出现了“谣言并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条谣言”的恬不知耻的叫嚣。从民主政治的意义上说,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自由并不仅仅意味着不受约束、不受压制的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也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人或一批人牺牲他人的自由而享有的自由。一个社会中自由地增长不能以国家权力的减少为标准,相反只有国家行使更多更大的权力,为全体成员谋取更多更好的利益,社会中存在的自由才能得到增长,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才能得到增长。 ”(32)在网络谣言肆虐的情形下,需要加强法律和制度控制,对故意挑拨事端、散布谎言、煽动闹事的网民予以制裁,将网络言论控制在合法、有序的范围之内,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为现实群体性事件,冲击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恩格斯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33)从表面上,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行为是由偶然的、零散的,但如果基于社会心理的视野综合分析,就会发现行为的出现就是必然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心理背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注释:
  ①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解析》,《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
  ②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着作选集》(第1卷),汝信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74年版,第374页。
  ③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⑤⑥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2008年版,第8页,27页。
  ⑦伯格:《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⑧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着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3页。
  ⑨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⑩人 民 论 坛:《30年 公 众 公 平 感 调 查》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25873.html.
  (1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12)周志风:《选择性注意理论对CAI开发的指导》,《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13)张修智:《网络群体性事件上看下看》,《青年记者》,2009年第19期。
  (14)卡普费雷特:《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15)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7页。
  (16)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17)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18)诺依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翁秀琪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37-138页。
  (19)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20)杜秀芳:《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11期。
  (21)转引自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第8期。
  (22)方付建、王国华:《涉官事件中的网民态度倾向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
  (23)彭庆红、樊富珉:《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年第12期。
  (2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新讲》,苏晓离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1-82页。
  (2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2-56页。
  (2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东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页。
  (27)唐希:《人肉搜索的内部动力机制探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2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2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
  (3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31)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0-303页。
  (32)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3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84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